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理学论文>统计学>

统计学专业论文

秋梅分享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统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统计机构做出的决策以及企业的科学管理,同时,也关系到统计事业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统计学专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统计学专业论文篇1

  论统计与会计在医院财务工作中的关联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财务工作也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许多会计和统计的信息都需要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而医院的绩效考核、各项经济工作、职称评定、工资涨幅等都与统计和会计有关,需要提供大量可靠的统计和会计信息。因此,正确认识统计与会计的关系,采取科学措施促使二者相结合,提高医院财务工作质量。

  1 统计与会计在医院财务工作中的关联性

  统计和会计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医院经济活动的信息资料,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来源。会计工作中常常使用到统计方法,比如说,会计核算工作就需要运用到大量的统计方法。再比如说:在会计信息的收集中,需要运用统计方法辨别信息的真实性。而在统计工作中,也同样需要运用到会计方法,比如说:进行经济业务指标的统计中需要运用会计工作获取大量资料。所以说,统计和会计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只有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财务工作质量,为医院发展提供真实可靠地财务信息。

  1.1 统计方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统计研究的是事物的总体特征和数量关系,其数学计算和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中。比如说,在医院会计资料的整理中,应用统计的数学分析方法迅速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会计资料。医院的会计资料一般是分科室的,而各个科室的费用又非常复杂,会计资料数据繁多,面对这纷繁复杂的数据,必须运用统计方法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汇总,迅速计算出各科室的财务状况,完成各科室的会计核算。再比如说,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购买中,运用统计方法进行预算分析,尽量减少浪费,促进医院各项经济业务的正常运转。同时,医院进行会计分析时,运用统计指数为基础进行因素分析。

  另外,随着新医改的日益深入,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医院必须重视市场调查和预测,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市场发展趋势的调查,得出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使其成为医院决策的重要信息依据,促使医院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1.2 会计方法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会计工作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专门的技术手段,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管理活动。对于医院来说,其会计工作主要是管理医院的资金流动情况,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进行财务管理和记录。医院的日常会计核算主要包括病人的人均费用、药物费用、器械收入费用等,这些都需要采用同级方法进行核算。在统计工作中,资金核算、资产负债核算等都需要用到大量会计计算符号和公式。

  在医院财务工作中,会计和统计是相互融合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医院医药分离核算制度的落实到位。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药分离核算是今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比如说:在药品的分类统计中,需要明确区分药品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在会计核算中,也需要将支出和收入情况分列。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统计与会计有机结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2 统计与会计相结合的措施

  统计与会计的相结合是未来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领导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仔细分析当前医院财务管理情况,并分析统计与会计相结合存在的障碍因素,采取合适措施促使二者的结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1 改善医院部门设置,调整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的职能

  将统计人员归属到财务部门,推动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的有机融合。明确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的职能和权限,并根据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使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都承担一部分的会计核算和统计工作。统计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互相配合有利于避免医院人员的重复安排,保证良好顺畅的信息交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会计人员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会计信息和数据,并将分析结果上报给医院中高层管理部门,为管理层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比如说:会计人员在处理员工工资信息时,可以运用统计知识对工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工资变动的规律和原因,绘制工资变化图,从而为医院资金调度提供重要依据。

  2.2 提高统计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财务部门构建学习型小社会,推动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相互学习,统计人员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掌握专业会计记账方法。会计人员学习统计分析知识,提高统计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高效、高质完成财务管理工作,为医院决策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支持。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都要懂得会计专业知识和统计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统计报告与会计报告之间的误差,最大限度实现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从而促进医院管理层做出科学发展决策。

  2.3 完善医院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各大医院纷纷着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努力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是统计与会计相结合的重要方法,对于加强医院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会计和统计核算处理,加强医院各项经济业务的预测分析、资金监督和控制。

  3 结语

  总之,医院领导要看到会计和统计之间的关联性,并挖掘医院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工作重点,在医药分离核算发展趋势下深化财务管理内涵,在实际工作中挖掘会计与统计的融合,为财务部门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努力。

  统计学专业论文篇2

  浅析统计基础工作的改革措施与方法

  21世纪是知识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时代,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各种资讯息息相关,统计基础工作作为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其作用日益增大,重要性俞益增强,统计方法已成为 管理、经济、经贸、 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统计基础工作是行政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之一,在行政单位中要求统计人员掌握统计资料搜集技能、统计资料加工整理表现技能、统计资料分析指标与统计分析方法技能、统计分析 报告的撰写技能等统计基本技能,并能熟练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现行机关里对统计基础工作内容与实际结合少,抽象的理论原理讲述、复杂的公式推导和繁琐的统计 计算过多,统计分析和计算仍沿手工计算和计算器计算。传统的统计方式已造成了统计人员对统计知识、统计方法的 应用能力不强,且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的局面。

  一、统计的作用

  在偶然中寻求必然是应用统计的核心。所谓统计,就是通过有效收集、整理有用的数据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推断的原理,以部分(样本)推测全体(总体)的特性。通过测量、描述、分析产品特性的变化,形成数学模型,从而对产品过程进行监控,对质量变异提前预防,为降低产品缺陷和预防不合格的产生,特别是为质量改进指明方向。正如恩格斯所说,任何偶然性存在的场合,都受客观 规律所支配,问题是如何发现并利用这些规律。统计方法作为一种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数据分析,了解社会状态的分布情况,找出问题、缺陷及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服务的质量。原始数据不经过整理和分析,只是一堆“资料”,而有用的信息往往蕴藏在大量的数据之中,所以数据的应用是统计的前提,统计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

  二、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

  我国政府统计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而这一体制也在市政行业中得以体现。其缺陷是:统计工作量大,质量低,可利用资源低。在市政行业中,市政综合统计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加强,致使与各业务部门统计之间沟通不够、协作不充分,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信息共享机制,缺乏长期协作的信息互补。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使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 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 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三、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统计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得出的数据,反映了当前我国常规统计制度方法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第三产业、非公有制单位的常规统计方法亟待改革。所以笔者认为应从下几个方面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强化常规统计管理。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

  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 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 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 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人员完成了大量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统计报表的汇总上报,并不等于完成了统计工作,它只是完成了统计工作“量”的一部分。统计工作的根本是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完成统计工作“质”的部分,以揭示其“量”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

  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

  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发布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发布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发布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

  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

  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

  坚持依法办统计,依法治统计,依法兴统计。要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要在开展一年一度的市政统计执法大检查的同时,大力开展《统计法》的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处罚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

  目前许多统计人员理论知识欠缺,不会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决策者考,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这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基础薄弱,既懂统计管理又懂统计业务和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相当少。统计人员的素质如何,对统计信息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制约关系,人员素质高,统计信息的质量就会提高。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6.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

  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未能应用于实践。长期以来,市政综合统计和各业务部门统计一直使用全面报表统计方法,一表统到底,在统计的调查方法上,形式单一,难以及时反映新时期的新要求和新变,所以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同时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也是提高统计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加强常规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建立健全统计管理体系。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加大统计工作投入,确保常规统计工作正常开展;深化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完善统计体制,健全指标体系,理顺数据采集渠道,进一步改进统计手段和方法,使常规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洪王是.浅谈施工企业统计管理创新[J].商业会计,2008,(3).

  [2]邓小卫.对公路施工企业统计体制改革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5).

  [3]许玉红.工程统计要为施工服务[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317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