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科财政学毕业论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管理体制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财政学毕业论文范文一: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
摘要:为提高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了财政学传统教学模式困境和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从提高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财政学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优势,提出了财政学案例教学设计路径。
关键词:财政学;案例教学;政策建议
一、引言
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后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中国。实践已经证明,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学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财政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和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不少高校的《财政学》课程以满堂灌的讲授方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种教学方式虽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但却不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财政学》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相对单调,教学内容偏理论,也相对抽象。本文认为,可以考虑在不改变《财政学》既有课程内容的前提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尝试案例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将以《财政学》课程为例,研究案例教学改革问题。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做到“例论结合”,利用理论分析现实中财政学事件,并用相关案例来检验、丰富有关财政学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优结合。
二、财政学传统教学模式困境
《财政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困境,这些困境使得推进《财政学》案例教学成为必要。
(一)课堂教学内容理论性强
财政(Public Finance),即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财政学又称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专业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财政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应课程内容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财政职能、财政模式、公共产品、公共选择、财政预算和财政政策等理论和知识。这些内容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如不进行详细的挖掘、细致的介绍,学生根本就感受不到相应理论的价值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课堂教学模式较单一
在《财政学》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较少,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通常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把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放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学生在上课期间把教师讲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上标注,把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练习题记录下来(可能通过笔记记在笔记本上、课本上,也可能利用手机拍照存储在手机内)。课堂上教师很少利用课本理论去分析和解释现实当中的财政现象,案例教学很多时候更是无从谈起,根本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既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比较差。《财政学》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经济学课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财政学学科的内容和性质,使得《财政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不灵活,课堂气氛不活跃。在许多高校,《财政学》课程任课教师一般是就理论讲理论,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考前教师作重点提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一般也是平常上课听听,期末考前背背,往年试题做做,期末试卷写写,就可以拿到及格分数。课程教学效果只能体现在期末考试试卷的分数上面,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用理论分析现实中财政现象的能力非常差。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方式带来的学习效果必然比较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重知识理论灌输、轻思维方法训练,忽视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难以满足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
三、财政学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优势
《财政学》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相比,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提高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财政学》教学过程中,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课堂听讲的积极性和课下复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教师对理论浅尝辄止的介绍无法让学生深入地研究其实践依据,单凭教师讲解无法调动学生课上课下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深入理解讲解的内容,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掌握,单调的教学模式、枯燥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不断丧失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在自主学习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不仅能避免传统以理论教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还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知识的快速更新。财政学案例教学通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新近发生的财政学事件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理论与现实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引导主动学习。
(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财政学》教学方式以教师为授课主体,以课本理论为教学内容,以理论灌输为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几乎不涉及案例或极少涉及案例。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理论考试成绩较高,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值得注意的是,《财政学》案例教学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案例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充分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2]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理论和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和思考能力。[3]总之,在《财政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梳理学习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财政事件的分析和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财政学》传统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改善。对于《财政学》授课教师来说,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授课教师自身接受教育情况来看,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从自身的从业经验来看,他们一般不具有财税部门从业经历。因此,教师在讲授《财政学》课程时仍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果都不会理想。与传统的授课方式相比,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学现状。通过案例教学,授课教师在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在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的同时,更加关注现实当中的财政事件和财政现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另外,通过案例教学,授课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自身的科研能力等等都会得到锻炼或提升,所有这些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必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面临问题分析
《财政学》案例教学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不少优势,但仍然面临着案例教材缺乏、案例陈旧、案例质量不高、授课教师经验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材缺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财政学》教材的版本有很多,不少重点综合性大学、财经类大学的教授都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国家大型出版社也出版了规划教材。因此,《财政学》授课教材的选用余地很大,教材的编写质量也是越来越高。但是,与授课教材相比,可供选用的《财政学》案例教材明显不足,已有《财政学》教材上所涉及的案例很少,尤其是与现实结合紧密的、实时性较强的案例更是缺乏。由于满足教学需要的案例教材缺乏,学生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与实时的财政学事件结合起来,这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案例教学模式的推进和推广。如果案例教材丰富,授课教师就可以对案例教材进行选择性使用,通过把较宏观的财政政策或财政事件与师生日常工作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做到“以小见大”,实现案例教学预期目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例教学效果的实现,必须依靠相应案例教材。
(二)现有案例陈旧,应用价值不足
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8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以来,出现了不少案例素材。但是,社会经济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要想收集到能够反映中国现实财税领域中突出问题、具有典型意义特征的财政学案例比较困难。[1]153-154现在,《财政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多数比较陈旧,缺乏既契合《财政学》教学特点又具有应用价值的案例。[1]153-154现有教材上几乎所有的案例素材都是以教材编写前发生的财政学事件为基础的,而财政学事件总是不断出现,案例实效性很强,老的财政学案例不能完全满足新的财政学教学需要,再加上财政学教材的编写本身也需要一些时间,出版需要时间,其案例时滞往往较长,其应用价值就被大打折扣。对于陈旧的案例,学生研究分析的兴趣减弱,教学效果也受到很大影响。
(三)案例质量不高,可用性不强
《财政学》课程案例一般由编著教师进行搜集、整理和汇总。教材中的案例相对于《财政学》课程的教学需要来讲,其质量并不高,主要缺点是案例的时滞较长,本土化特征明显,案例较分散,不够聚焦,难以形成具有系统性特点的案例群。现有案例的上述缺陷使得案例教学无法实现预期目的,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财政现象,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如果没有满足案例教学需要的高质量的个别案例,就无法完成案例库的建设,但若仅仅依靠教材编著人搜集整理到的案例,由于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出版的时滞,这些都会造成案例的低质量,可用性较差。因此,必须加强《财政学》课程案例库的建设,并依据实时变化,调整讲解案例的内容,并适时补充国外相关的财政学经典案例和实时案例,提高案例质量,增强案例可用性。
(四)教师授课经验不足,教学能力不强
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非常熟悉财政实践活动。“教学”=“教”+“学”,教师是组织案例教学的主体。由于高校教师一般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有相当的理论积淀,但实践经验一般比较欠缺。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有相当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需要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可以游刃有余的把学生引入到案例教学活动当中去。由于案例教学相对复杂,既要有理论的讲授还要有案例的讲解、分析等,许多教师不具有这方面的经验。部分《财政学》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析案例、案例讨论、案例总结、案例点评的能力不强,掌控课堂能力有限,理论与现实的融合能力较弱,无法在课堂上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开展教学活动,造成授课教师无法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组织和开展案例教学,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
五、财政学案例教学设计路径
针对案例教学面临的难题,可以考虑通过规范案例选取、精化案例引入、优化课堂提问、强化案例讨论和深化案例归纳等方面开展案例教学,改善案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规范案例选取
案例选取是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案例选取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授课教师要避免选择过于陈旧的、与时代背景差距较远的案例,即使这些案例来源于教材也要放弃。授课教师要依据授课内容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既贴近时代背景又具有多样性的案例。这些好的案例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选取案例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案例与授课内容的相关性。案例的选取一定要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否则就与案例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二是坚持案例的时效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会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的财政学事件。要注意选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财政事件,使学生认识到《财政学》课程设计内容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坚持案例选取的正向导向性。财政活动与政府密切相关,案例选取不好可能会引发学生对政府的不满。这时,如果是正面的财政事件,授课教师要正面地宣传和讲解。如果是负面的财政事件,授课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学生看到政府纠正、惩罚负面财政事件制造者的决心和力度,进而维护国家和政府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四是坚持案例选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要尽量选择那些蕴涵财政理论的典型案例和揭示财政原理的代表性案例进行研讨。
(二)精化案例引入
案例选取后,把案例引入教学是案例教学的第二步。如何更好地将案例引入教学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授课教师向学生重点强调案例在课程当中的重要性、案例讨论框架、案例相关问题(问题导向)、案例重点要求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讨论内容分散,偏离理论教学轨道,做到案例聚焦理论。其次,理论上,对于案例引入的时机,既可以在讲授理论之前引入也可以在讲授理论之后引入,还可以在某一个理论知识点讲授之前和讲授之后引入。在实际授课时,在讲授理论之后或者在理论知识点讲授之后引入效果更好。这样,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否则学生也可能把案例看成一篇新闻报道,而不是财政学案例。最后,案例引入方式。相对来讲,案例引入方式比较灵活。既可以由教师口头引入案例,也可以发放文字材料引入案例,还可以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案例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讨论热情。
(三)优化课堂提问
案例引入后,案例课堂提问是案例教学的第三步。洛克说“教师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保持他的注意”。针对案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则疑,疑则思”,所以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如果摒弃了案例提问,那么案例选取、案例引入的价值就无法实现。通过案例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通过案例提问建立起师生之间课堂交流互动的桥梁,将课堂热点集中于案例问题,实现案例教学目的。有效的案例提问既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思维敏捷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还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财政事件的兴趣。
(四)强化案例讨论
对案例进行课堂提问后,就进入案例讨论环节,这是案例教学的第四步。案例讨论需要授课教师通过引入相关问题,在课堂上公布,让学生进行讨论,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不分组。讨论案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注意收拢讨论范围。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指导、启发,可以考虑通过提出案例要点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找到讨论的关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调动学生讨论热情,培养学生讨论兴趣。对于学生有偏颇的观点,要在指出其不合理之处时,注意肯定其正确的内容,对于学生模棱两可的观点,不宜立即下定论,而是应在讨论结束后给出公允的结论。通过案例讨论,对不同观点进行梳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对财政事件全面思考的素养。
(五)深化案例归纳
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就进入案例教学最后一步,即案例归纳环节。案例归纳就是授课教师对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讨论的结论及其隐含的财政政策含义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一环节,授课教师要不断强化案例本身所隐含的各种财政学理论,对已有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指出案例与理论知识的契合点,明确相关知识点在《财政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时还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翔实地阐述。同时,案例归纳也是对已学过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演绎,进而使案例教学回归课堂教学基本面。这就是说,通过合乎逻辑的演绎对理论知识进行抽象化概括,实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的。案例归纳不仅是对本节课程知识点的总结,还是对本节案例讨论效果的总结。[4]
六、总结
人才培养是国家和社会赋予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财政学》教学面临着不少困境,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不少优势,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推进《财政学》案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提高其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艳玲.《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9(4):153-154.
[2] 秦强.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49-152.
[3] 兰相洁.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运用之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1):134-136.
[4] 李萍.论案例教学在《财政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5):55-57.
[5] 章晓雯.案例教学在财政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53-54.
[6] 杨帆.关于新形势下财政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64-65.
[7] 彭海艳.新时期推进《财政学》教学改革的四大任务[J].宜春学院学报,2011(3):153-155.
[8] 郭艳俊,杨林娟.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5(3):124-125.
[9] 郑洁.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与优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53-55.
[10] 王英,李顺明.我国高校转型期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4):16-18.
财政学毕业论文范文二:公共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公共财政学课程在高校财经类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应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学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措施上,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部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实践模拟机会和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
关键词:公共财政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践模拟
1引言
公共财政学课程在财政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属于核心主干课,也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安排的时间一般在大学二年级,是学生较早接触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本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公共财政学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PPT的内容信息量大,课堂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即使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教师的课堂仍是注入式教学,这种填鸭式的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系统讲授概念与理论,而学生参与度不高,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再加上现在手机网络等诱惑,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起不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的目的,也无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更没有办法使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2完善公共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对策建议
如何完善公共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部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实践模拟机会和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建立公共邮箱、微博或者微信群等,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教师将日常接触到的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如时事素材,幽默段子,网络热词,书籍评论等,让学生在非课堂的时间里潜移默化地慢慢接近公共财政学这门课程,消除陌生感并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进一步的了解,慢慢理解消化相对枯燥的理论内容。比如在讲三公经费之前,将关于公车改革第一人叶青和全国监督公车私用第一人广州区伯的事例事先发送到微信群中。湖北省统计局局长叶青从自身做起进行公车改革,并曾连续8年给全国两会上书要求进行公车改革;广州区伯在微博上将涉嫌公车私用的车辆曝光,并向相关部门举报。学生像读故事般去了解这两个人的事迹,于是,很自然地就导入了三公经费中的车辆购置及运行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很接地气,产生了兴趣后,上课就会比较有吸引力了。
2.2重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
山东财经大学的朱德云教授曾指出,为了更好的发展课堂中的案例教学,应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增加平时成绩占比,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综合讨论发言等多种方式,实行多次、多方式、多环节考核。这种改革,使案例教学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上能够有所保证。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既要有典型性充分体现和反映财政学相关理论,又要贴近生活、真实生动,同时案例的设计要注重系统性,选取的案例应深入浅出,层层深入。案例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情景表演来展现整个案例,多种方式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刺激。案例导入时,可选择在讲授财政理论前导入,也可选择在讲授财政理论时导入,还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章节之后导入。在案例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将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来,由学生讨论该方案的具体实施,如何解决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可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的方案。最后在案例教学结束以后,教师要对案例结论进行整理点评,归纳总结出案例中所包含的财政学理论,达到由具体财政现象反观财政理论的目的。
2.3组织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摒弃“满堂灌”的做法,通过布置题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文献的查阅,之后课上讨论,最后由教师来点评,进而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达到丰富学生知识,提升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可以在理论学习结束后,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的生动的财政现象,鼓励指导学生课下主动地自主学习,而不再是各种现成知识的存储和提取,并选取财政热点现象以小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展示学习成果。整个过程是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探索和创新,同时强化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虽然教学内容偏理论性,但是教师可以辅之以数据经验分析,用数据来说话,让数据经验部分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搜索,在目前的大数据背景下,公共财政学课程中的几乎任一个章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非常多的相关信息数据。目前我校的图书馆开通了中国知网、中经网、国研网、维普中文期刊、中国资讯行、万方知识服务、超星电子图书、金图外文图书等常用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资料查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旁观变为主动参与,锻炼了学生在实际中利用财政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4创造实践模拟机会
公共财政学课程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实践模拟,往往仅限于实验报告的完成。以财政学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为切入点,以实务性特征明显的税收制度内容为例,我校目前的经济管理实践中心购买了福斯特税务软件,里面涉及税收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和电子报税等几个模块。通过软件的运用,使学生对我国目前的税制体系有直观的印象,比如一个公司在一个纳税年度都需要缴纳哪些税,哪些行为需要交税,哪些财产需要交税,是交给地税局还是交给国税局,缴纳的时候税率多少等等,这样通过一个公司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将陌生的税制变得身边化,也加深了税制的理解,同时对我国的税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在公共财政学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此类的软件以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软件等,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感观化、具体化,能让学生在实践模拟实验当中,自主地去汲取知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创造实践模拟机会,制造更多的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的桥梁,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不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所学习知识的有用性,使学生顺利产生符合教学需要的内在动机,对财政知识的理解效果比单纯教师讲授要好得多。
2.5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
目前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细化,由关注宏观制度改革转向有关理论、制度的更加具体问题的研究,比如,在对公共支出理论的研究,传统的财政学大都侧重研究总支出,对支出决策的政治过程不太关注,而现在的公共财政学不仅细化地去研究每类具体的公共支出及其经济效应,而且也将支出决策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公共财政学的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指导学生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引导学生开展和推进科学研究。以一个学期为例,可以给学生布置1-2个3000字的小论文,教师可以对优秀的论文进行奖励,对论文进行指导,鼓励其投稿公开发表。同时,借助目前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契机,设计和开发具备先进性、挑战性和现实应用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寻找公共财政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意识和研究学习能力。
3结语
如何使学生学好公共财政学,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当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应该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更好的为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卢盛峰.大数据背景下《财政学》本科教学改革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70-171.
[2]王晓洁,王泽,龚志斌.华北高校第九届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年会观点综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123-125.
[3]张清慧.培养财政学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96-97.
[4]樊丽明,石绍宾,李齐云.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05):26-31.
[5]郑洁.论财政学案例研究与教学方法优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7).
浅谈本科财政学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6.财政学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