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论文

秋梅分享

  社会主义改造是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造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主义改造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主义改造论文篇1

  浅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历年来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多集中于对其采取的政策、步骤、方法及其结果和影响方面,而对于在此过程中人们认识和心态的变化涉及甚少,本文试图从决策层特别是毛泽东对于资本主义的心态和认识,还有民族资本家在改造中的心态的调整这方面入手来分析当时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一、决策层核心对于资本主义的心态和认识

  随着政权的逐渐稳定,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恢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这样的形式下作为决策层核心的毛泽东对于资本主义的心态和认识是非常复杂的。

  1953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相对比较完整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又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尤其是与同民主党派、工商界一些代表座谈时,他进一步肯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到最终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就是国家资本主义。

  三大改造开始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变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毛泽东不再是特别的强调保护和利用了,他开始考虑“限制”政策,他认为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要受限制甚至任其泛滥,中国的资本主义必须被加以限制。

  首先,开始消极地认识资本主义。新中国成立前尤其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更着重资本主义的积极方面,如进步、前进和上升的空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始转变了他以前的认识,他说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观点的提出,实际上就是在加强认识资本主义的消极方面。

  其次,降低了私人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态度和看法是完全不同的,之前是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营经济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一碗水端平,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非常注重国营经济,强调国营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贬低甚至批评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新资本主义,当然这样一来,国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就不可同日而语,而私人资本主义地位和作用则大大降低了。

  在毛泽东看来,“消灭私有制这件事情上,我们是很没有良心哩!马克思主义是有那么凶哩,良心是不多哩,就是要使帝国主义绝种,封建主义绝种,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在这方面,良心少一点好。我们有些同志太仁慈,不厉害,就是说,不那么马克思主义。”

  消灭私有制就是把私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个体经济内的一般私有制都消灭了。他认为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同资产阶级一次次的较量,发现没有看到或者很少看到对于消灭私有制和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只是一味地强调其消极作用。因此,当时的认识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的变化在总路线提出后最带有实质性的变化。

  由于改造过程中公私合营进行的非常顺利,仅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便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匆匆完成了三大改造,导致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当时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得相当彻底,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却出现了吃饭、穿衣和行路难等问题。这时毛泽东开始思考问题出在哪里,他的思想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是较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是从1955年批判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右倾”错误开始的。当时是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中提出:现在的任务,就是要使“帝国主义绝种,封建主义绝种,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要在农村这个最广阔的土地上根绝资本主义的来源”。“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六亿人口的中国绝种,这是一个很好的事,很有意义的好事。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这些话本质上是要全国人民抓住时机赶快发展,同时也有告诉人们必须消灭了资本主义才能发展更好的信息,最终导致在认识资本主义的问题上出现了偏差。因此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毛泽东必须对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的问题进行反思。

  总之,在整个社会主义改造的这段时期,毛泽东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是相当复杂的。有正确也有偏差,在前半期他对资本主义的改造认识是正确的,而后半期则逐渐背离了正确的轨道,在前半期,在他的正确认识的指引下,党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终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而后半期导致后来在对于资产阶级的问题上一再出现“左”或右的错误。

  二、民族资本家的心态调整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我国三大改造中的重头戏,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曾经说过,我国胜利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的改造,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之一。那么在这场重头戏中,民族资本家的思想和心态如何,这也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虽然资本家阶级具体情况各部相同,人数多、差别大,但是其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是非常相似的,至少差别非常小。整体上说,资本家的心态也经历了一个较大的起伏考验,即从刚开始的疑惧、不满到中间的与代表国家的国营经济较量再到最后服从国家的过程。

  首先,初期,总路线刚开始公布的的一段时间里,资本家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他们表面支持并拥护但内心却极为不满。

  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社会上公布后,大的资本家和小的资本家内心想法是不同的。当然对于那些企业规模较大的工业资本家就不同了。他们有技术、企业发展很好,这些资本家不甘心就这样把资产拱手相让,他们为了自身利益损失小一点,积极争取公私合营,特别是在同业工会担任有重要职务的那些上层的资本家,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基于他们的相对优势,为了在与国家进行合营之前把地盘扩大并且更充分的提高身价,也为了公私合营后保住甚至提升自己的地位和职权,他们在准备合营时这些大的资本家的动机是要积极充分的争取。

  而对那些中小资本家,由于企业情况较差,再加上技术落后或者没有技术,他们的动机实质上是要赶快丢了这个包袱,但是又不能表现得太明显,所以他们表面上也是表示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中小型工厂的资本家,他们认为目前尚不具备条件,有的和还国家较量下,而有的则干脆把这个包袱直接丢给国家,如中南茶厂詹秋成就发牢骚地说:“‘逐步’也不是这样‘逐步’法,我们接受改造愿意给国家利用,希望政府指导,而政府总拿我们踢皮球。”而那些情况较好的企业,他们能躲就躲,他们找一些借口,说条件不够有困难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不同层次的资本家由于这种矛盾的心态导致他们在实际活动中出现各种消极表现,主要是各种对抗对他们进行的改造。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颁布以后,各级资本家都受到不同程度震动和影响,即便是那些积极要求改造自己的资本家,在内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其次,公私合营触及到了资本家的切身利益,资本家对自身地位和待遇等问题提出了各种要求,到最后甚至出现了挑拨工人与政府的关系的情况。当时这些情况被当做阶级之间的斗争,并且日益复杂。当时历史条件下,实际上这是他们非常无奈的选择,是适应新的 社会 政治 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被动的抉择。

  最后,到改造后期,由于宣传 教育做的越来越好,很多资本家心里开始倾向国家了,他们很多是内心服从国家。例如 工商界来的资本家,绝大多数资本家开始认真思考前途问题。他们的思想境界确实提高了。

  这一时期无论是大的资本家还是中小的资本家,他们都从内心想要跟国家合作,那些大的资本家的企业大多已经实行合营或正在筹备合营中,他们思想不在波动,特别是那些在政治得到好处一些代表性,他们深刻感觉到定息给自己带来了利益,并且那会对自己的前途带来更大好处,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核心,基本上他们没有理由不去带头推动改造。对于那些中小的资本家,对全行业公私合营也表示拥护,他们急于争着要公私合营。

  很多小的资本家当他们看到全行公私业合营后,自身切实得到了好处,他们兴奋了。他们说:“过去企业困难,度日如年,现在觉得有了信心和希望,都在想办法克服苦难, 工作也积极了。”当然,这不能代表所有的资本家,个别资本家由于对国家的政策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改造仍存在一些不满。

  总的来说,在改造过程中资本家这个基层的这种从不满到中间与国家较量再到最后服从的心态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但不管怎样最后都走向了社会主义。他们不得不走的这条道路,最终由于用和平方式改造和合理制度的 应用,使那些资本家终于感到了 心理平衡和对前途的无限期待。

  三、结语

  社会主义的改造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和民族资产阶级关系十分微妙的时期。一直以来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以后必然要把社会主义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此期间,作为中央的决策层的核心的毛泽东对于资本主义有着自己的思考,他的心态和认识上的变化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民族资本家们在大势所趋面前,尽管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动摇或反复,但终于都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论文篇2

  社会主义改造的制度分析

  【摘要】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一场社会制度的变迁过程。这一从新民主主义制度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变迁过程,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及其对我们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深究和探讨。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制度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这场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 制度分析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改造的初始条件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制度的变迁并不是根据个人的主观意愿而决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多变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常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①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改造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制度的变迁也一定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的。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改造的前提和条件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去探寻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在逻辑。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条件。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初期,我们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历史遗留任务,并着手开展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经过三年恢复期的发展,国民经济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到1952年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10亿元,相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而言增长了20%,相比1949年而言增长了77.5%。

  其中,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和钢铁、煤、石油等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工业总量已有了很大的增长,其数量与19世纪40年代西欧各发达国家当时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差不多,而马克思当年正是以这些国家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为依据,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些国家发生并获得胜利的。国民经济的恢复,不仅有力地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并为开展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还有着有利的国际环境。尽管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施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孤立的政策,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本身的发展也并不景气,反观社会主义国家却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活力。1949年10月,中共建交,苏联对华进行经济援助,提供低息贷款、援建重点项目、发展双边贸易等,这就为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增量过程。

  社会主义改造的制度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得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入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奠定了经济制度条件。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国家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多样的经济成份,分别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带有公有制性质的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带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是个体经济以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国家资本主义则是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形式。

  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封建剥削制度已经基本消灭,在国家的引导下,个体农业开始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利用和限制政策下,在得到较大发展的同时,开始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了优越的政治制度条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久经考验的成熟的党。中国共产党以其理论的先进性、政策的正确性、改革的坚定性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赢得了中国人民的信任。并且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土地改革运动中用实践证明了其管理国家经济事务、发展经济的能力。党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加强,使政权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由此保证了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为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向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转变的顺利实现奠定了政治基础。

  在思想文化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列主义并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此外,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着手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造工作,以肃清各种敌对的意识形态。大力加强意识形态投资,用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人民,用灌输的方法确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由此,为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过程奠定了思想意识形态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的制度分析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一个增量过程,那么社会主义改造则是增量与存量并存的一个过程。只有制度变迁过程才会同时具有这两个特征,必须从制度角度对社会主义改造过程进行分析。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制度的变迁。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后,虽然经历了一个较短时间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直接脱胎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体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面临着一个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任务。同时,在生产关系领域,由于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所出现的剥削、偷税漏税以及贪污腐化等行为使得人民和党的领导人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采用社会主义更高的生产关系来发展生产力和改善生产关系。

  由于当时在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认识上存在偏颇,再加上广大人民迫切希望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尽快摆脱贫困,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由此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一方面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当时普遍认为,工业化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也可以增产,但时间很长,容易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只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才能去吸引、改组和代替资本主义,并用技术来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同时,也只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变私有制,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只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将单个的缺乏重工业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只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将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集中起来,发展多种经营,举办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采用机械化作业,抵御自然灾害,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资金,提供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以经济关系的变化来说明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经过近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全国大陆除西藏外各地均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的比例为32.2%,合作社经济比例为53.4%,公私合营经济比例为7.3%,三者合计,公有制经济的比列占92.9%。这表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主义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

  与社会主义结构的深刻变化相对应,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帝国主义势力已经消亡,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已经被消灭,农村的富农正在接受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正处在由剥削者向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

  为了使这一成果得到巩固,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诞生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此时,人民民主专政在实质上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同时,还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时期我国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使得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大地深深地扎下了根。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思想文化改造工作以及正面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活动。

  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以及经济结构来界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结合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来界定社会的性质。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份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使得广大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当家作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社会主义改造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制度的变迁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它却在没有破坏生产力和引起社会动荡的情况下,使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东方人口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为今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6页。

    289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