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社会主义>

有关社会主义改革改造论文

秋梅分享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社会主义改革改造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社会主义改革改造论文篇1

  浅谈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摘要: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此,回顾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能够提炼出我国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当年社会主义改造和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革;关系

  在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时,有人用指导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观点来否定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人用指导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确实,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同时,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深层的内在联系,二者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二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样重要。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区别

  社会主义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改造。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全面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问题的时候提出的。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联系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尽管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70年代末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允许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意义,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二者的表面特征是有区别的,但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大胆探索,只不过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探索,也就是说,二者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是同等重要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当时不可能有更多的独立思考。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正是由于这种创造性,为20年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像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如何跨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这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正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分别体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两个不同阶段的探索。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继承社会主义改造留下的积极成果,也需要妥善地解决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遗留问题。无论是改造还是改革,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二者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它们之间同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正如毛泽东说的:"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某些不足,就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言论来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试想,如果没有"当初"的实践,怎么能够"早知今日"呢?并且,社会主义改革决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盘否定,它不过是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再探索。当然,我们更不能用50年代指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有关社会主义改革改造论文篇2

  试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摘要]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推动农业经济活动,政治意义高于经济意义,围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起因、农业合作化加快原因、农业合作化与工业化关系、农业合作化的经验和教训等问题,作一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 毛泽东 和谐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此土地改革运动席卷大部分中国(除少数民族地区及尚未解放之西藏地区外)。其内容主要有: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在当时还要求,在工作方法上,强调土地改革要有领导、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既要广泛发动群众,反对用行政命令方法把土地"恩赐"给农民的"和平土改",又必须广泛发动群众用土改的政策去武装群众,引导群众结合起来。

  到1953年春,全国有3亿多无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与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350亿公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在如此"宽恕"的政策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既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又获得了彻底的政治解放,农业大发展,给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在承继国民党政府的烂摊子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均衡因素,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工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等各行业之间矛盾层生,一些问题在此时也就出现了。如农村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手工业对粮食和生产资料不断增长的需要;农村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也出现了一些无力独立完成劳动的农户而相互组成生产互助组。等等。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在农业方面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中共中央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没收官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政、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反"和"五反"运动等,使得国民经济有了卓有成效的恢复。工农业均得到发展,国家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有所提高,此时为解决农业上的新问题及工业化的需求问题,该如何做呢?

  毛泽东及党中央认为在工业发展、国民经济壮大时就可以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的步骤",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彻底的改造,以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中央适时地利用了农民的积极性: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农民把原本已经分给自己的私有土地、生产资料归拢在一起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1年,中共中央就召开了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并发各地试行。1953年12月又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决议》提出了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面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社会主义的集体农业公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步骤,这种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及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上,便于积累经验、培养干部、避免减产,也易于被群众接受。从此农业、农村工作则定睛于兴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方面。

  从经济发展方面看,这一开始无疑是个大解放、大发展。也的确如此,在初始阶段,农村合作化运动得到了比较迅猛的发展。从1953年冬到1955年春,由1.4万个初级社发展到67万个!此运动的迅猛,中共中央都始料未及!在中央政府一竿子到底的政策下,到1956年1月至3月,农业合作社运动可谓达到顶峰,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上升到88.9%,基本上完成了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的农业改造可以说在急风骤雨之势下迅速完成!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其重要的成功之处: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使得亿万农民抛弃了个体私有制,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解放和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但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着不可忘记的错误、过激之处。从小处看,在试办阶段就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有些地方一哄而起普遍办社,没有遵守自愿原则,强迫农民入社,侵犯中农利益,盲目追求高级形式。后来加之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失误、偏差,造成农村的紧张趋势,一些地区引起"生产力时起暴动",农民宰杀耕牛、毁坏农具,严重影响了生产。在邓子恢等领导的强烈要求下,1955年3月,毛泽东方提出"停、缩、发"的三字方针,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停止发展,实行收缩,造当发展。农业上几乎空白的基础无法及时发展进来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中共中央认为,农业增产的三种作法是开荒、修水利、合作化,而收效最好的还是合作化,因而也就有了大处上的过激。毛泽东及中共中央批评邓子恢等领导是"小脚女人"。从上到下则大刀阔斧地深入合作化运动。他们指责邓子恢的正确意见是"右倾",自己却一直朝左倾猛烈发展。1955年10月4日至11日的七届六中全会,再次指责所谓的"右倾机会主义",更助长了"左"倾思想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在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宗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目标、以行政手段而非尊重经济规律的方式展开的一场农村全方位变革运动,它试图以变更农业生产关系为基础推动生产力的提升进而改变农村经济状态,在组织形式上完成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以"一大二公"为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跃进",生产方式从个体劳动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重要变革,直接效应是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公有制,农村社会由此进入了国家权力高度下移,广大农民被束缚于土地,农业生产陷入了长期的低效率、低增长的状态。此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成为支撑此后30余年间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工业化高积累的重要环节。

  这场运动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但由于管理体制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农业生产因违背经济规律的运作而在合作化、人民公社的道路上陷入困境,极大延误了农业生产的改良及农民生活的提高,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与经济的缩影。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推动农业经济活动,政治意义高于经济意义,这一特性在当代中国经济运动史上具有普遍意义,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之际,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事实,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应时时切记,一切经济政策都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防止再入误区,再走弯路,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20年来国内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研究》,姬丽萍/闫夏(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史学月刊》

    289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