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建思想政治理论研讨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思想政治理论研讨论文,供大家参考。
党建思想政治理论研讨论文篇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契合问题研究
摘 要: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完全可以渗透。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作用的途径与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水平迫在眉睫。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党建;方法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地位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并且认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同时强调,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作为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建设始终是党建核心,党员不仅组织上入党,更重要是思想上入党。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特殊群体,在其中发展党员,尤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以其独有功能和优势,对提升学生党员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因此,努力实现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课教育有效结合,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迫切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学生党建工作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开展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两项重要工作。相对于学生党建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更加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和理论性,但两者在根本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上都具有相同之处,另外,表面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教学工作,而学生党建工作属于学生工作,但是实际上不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学生党建工作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这两项工作都归属于学校党委管理。因而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学生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契合方法
适应学生党建工作需要,有针对性进行“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进一步突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内容。一方面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而可以弥补学生党校理论学习不全、不深、不透问题,从而实现“两种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有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思路与方法,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鼓励“思政”课教师深入参与大学生党员发展培训工作。这样给“思政”课教师深入参与学生党员发展培训工作提供了契机和发挥专长的舞台。这种参与意味着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固定的有限时间转变为“全天候”。加强校园网络资源建设,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党员学习的园地和成才的基地。思想政治网络课堂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阵地,这不仅是工作手段上的创新,而且推进了学生党员教育的深入。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适应新需要,在知识结构、责任意识、精神状态等多方而提出新要求。如要有党建、学生工作、管理等方面知识;要有奉献和更多付出思想准备。其次,加强学生干部与“思政”教师间联系。两条线上老师既要随时个别沟通,又要以定期或小定期联席会议等规范、灵活方式,经常性举行工作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形成互通有无、彼此相融、亲密无间和谐工作氛围。最后,以激励为导向,形成学校、二级学院(系、部两级管理机制。“思政”课教师全面参与学生党建工作,虽强调奉献和牺牲精神,但也要考虑适当补偿。在制定相应管理规则时,要突出激励、褒扬政策导向,如合理考虑教师工作量、制定科学规范工作制度等,以提高教师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防止定任务、定指标做法。发展党员是很严肃事情,绝不能掺杂任何攀比心态。不能把诸如入党积极分子多少、发展对象多少、预备党员多少、正式党员多少的数字任务化、指标化、绝对化,更不能以此作为考察教师工作好坏和成败依据,否则,不仅挫伤教师积极性,而且影响学生党员质量。
三、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特色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大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构建,承担着育人为本的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重任。我们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中忠实地落实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针,积极响应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新课改方案精神,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切实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党建工作中的特色作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围绕大学生党建工作作了大量具体工作。
1、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健全和强化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导和组织队伍建设。2005年按照中宣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我校即由学校党委和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领导组成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改革实施领导小组。 2、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教学和改革、服务于学校“创优升本”工作大局,突出思政教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首要的素质要求,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育教学是大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第一课”的重要性。因此,自2010年上半年伊始,我们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精神,在校、系领导下,逐步开展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相关工作,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以《雷锋精神概论》课的新课程改革为重心,积极响应学校课程改革要求,深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突出了服务学校的大局意识。深化雷锋课教学改革,推进雷锋精神研究。进一步探索雷锋课模块式教学改革,把开展学雷锋活动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不断加强对党的理论与政策精神的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尤其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及时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动态,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一方面是外出学习。自2010年以来,为更好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先后有30多位老师参加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培训,在他们回来后教研室专门组织全教研室老师集体听取传达课改的精神和兄弟院校课程改革的经验。另一方面是开展专题培训工作,提升教学业务能力。在部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了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培训。
4、大力宣传典型,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政治教师可以把发现、培养、宣传先进典型作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步骤。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影响周围的同学,做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提升大学生党员在同学中的形象,树立起“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形象,形成强大的以点到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5、开展专题式教学。大学生并不排斥马克思主义,而是希望教师把富有强大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讲得更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教师可以多开展专题式教学与以往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学不同,专题式教学可以更好地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突出重点,紧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又使理论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理论困惑。这可以使理论与学生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并且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从而使学生更自觉地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大学生入党打下思想基础。
6、注重隐性课程的开设。如果说政治理论课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那么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行政管理中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只有既加强显性课程建设,又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才是真正体现和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不仅要通过政治理论课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通过在各种交往实践中陶冶情感、增强体验,才能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情感化的认识、变成信念,进而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化,培养起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马列主义理念。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正是属于情意方面的教育培养。只有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巩固和确保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使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信仰。
7.在大学生中开展学雷锋系列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学雷锋主题班会、雷锋知识竞赛、报告座谈、读书征文、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做雷锋传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放飞青春梦想”校园博客创作大赛和“魅力雷锋、美在瞬间”微信摄影大赛;做好雷锋式楼座、雷锋式班级和感动校园人物学雷锋典型评选以及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等活动,聘请雷锋战友、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当代学雷锋标兵和道德模范等为校外辅导员并来校作报告。
参考文献:
1、张勇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底3期
2、彭立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5月
3、于连春.关于改进高校党风建设问题的对策与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
4、孟庆恩.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雷立成.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14期
6、魏桂红.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江苏高教,2006年第3期
7、刘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J】,党建研究,2003年第10期
1、系2013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大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效结合问题研究” 课题编号:2013DJ011
党建思想政治理论研讨论文篇二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
摘 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关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工作,是在党委领导下对高等人才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的重要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两者在高校工作中相辅相成。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更好地推进学生党建工作,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模式创新 价值引导 相辅相成
一、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党建工作的统一性
1.工作目的性一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旨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培养高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党的信念,拥护社会主义。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一致的目标。
2.工作内容相似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内容繁杂,主要是基层组织的建设、宣传和教育工作。具体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对象的培养,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以及正式党员的教育培训,其中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是其最重要的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内容是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向学生讲授马列主义基本知识、中国近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理解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3.工作层面的统一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象都是高校大学生,只是前者侧重于党性较高,有入党积极性或者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他们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接班人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者;后者则是普适的教育,针对所有高校大学生。所以说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在工作层面上有着特殊到一般的统一性,有了理论课的基础支持,党建工作就能更好开展。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对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有助于大学生坚定共产党的领导,从而能够有助于学生党建工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生党建中的“辅”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持。高校政治理论课共开设四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教学,意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匡正大学生的思想,为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侧重介绍辩证法基本原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学生党建工作是以培养、提高同学思想政治素养为重点,这必然要求高校学生对党和中国国情有着自主的认识。
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党员队伍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要求自己的行为。有了这些基本认识后可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一些想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可以在理论课学习期间重新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增强他们的入党意识,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形势与政策”是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此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认识我国改革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了解党的政策方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者,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 攻坚克难,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敬献力量。让学生认识到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让高校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深层含义。理解是时代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学生党建工作上新台阶
1.继续坚持“正能量”教育,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维,改良教学方法。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然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际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周边国家挑衅不断,西方“中国威胁论”依然散布全球;国内改革进程中困难重重,敌对势力也在我们中间左右舆论,社会的飞速发展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不利的价值取向正在影响我们的学生。在教学理念上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在方式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汇报演讲等方法活跃学生的参与度。
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政治觉悟和教学水平。老师的专业素养也是很重要的,授课是一门学问,怎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将自己的思想理念传达给学生也需要老师积极思考,努力提升自我授课能力。
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理论课的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的认识,是将知识有理性转为感性,进而最后转化为学生自我心中的理性必要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个人是怎么样将国家政策,中央精神转化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通过这些形式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己将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 王润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2:62.
[2] 王祥.在加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J].开封教育学院报,2012,03:53-56.
[3] 李爽;张玉麟;王真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701-703.
党建思想政治理论研讨论文篇三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建经验之本
论文摘要: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传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高度凝练而科学地系统总结了执政党60年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其中经验之一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本文详解了这条具有统领意义的基本经验,剖析其要义,解读其精髓,以期进一步彰显其重大意义。
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传统,建党以来特别是执政以来,党一直保持着对历史经验的尊重和对新经验的总结。经验是财富,经验是继续前进的动力,今天的中国处于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下,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在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同时,执政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党建规律的认识都有待于不断提高,因此60年来的执政经验和60年来党在执政中的自身建设的经验都是弥足珍贵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高度凝练而科学地系统总结了执政党60年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它是四中全会的一个亮点,也是它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其中经验之一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这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详解了这条具有统领意义的基本经验,剖析其要义,解读其精髓,以期进一步彰显其重大意义。
一、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党、兴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我党是一个一贯重视思想理论建设的党,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视为党的建设的灵魂,思想理论建设在党的建设中永远放在第一位。因为在中国,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党、兴党的科学理论。
回顾历史,随着近代中国的沉沦,先进的中国人奋起抗争和探索,不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各种救亡图存运动由于没有科学理论指导,都归于失败。真正引导中国找到出路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把它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以之作为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正是靠这一政治优势,才能够在旧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社会里,建立起一只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从此中国革命面貌为之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找到的救国救民的科学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中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纵观20世纪以来的历史,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及其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与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紧密相连的。
二、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要求我们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
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是丰富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最先进的思想理论去能动地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根本标志,就是拥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而且善于运用这一理论武装自己和指导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建设、 特别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是抽象的、静态的、绝对的,而是具体的、动态的、相对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具有不同的任务、特点和要求。因此,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 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以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1]。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什么时候我们能把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就能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如果我们思想僵化、保守,固守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教条,事业就会受挫。我们要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仅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更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指导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正是基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之后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摆脱了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束缚,系统地回答了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找到了一条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等领导人曾试图探索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及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没有成功开创出来,但毛泽东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中国要继续前行,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又必须超越它,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样的思想路线重新恢复,终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撑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当历史发展到关键时刻,思想解放往往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开路先锋,使我们形成或进一步丰富、完善我们的科学理论体系,由于我党把思想理论放在首位,它又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指导伟大的实践不断地走向前进,而鲜活的实践,又需要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而要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又必须使之大众化。这样党的理论和实践才能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作用, 就是为党建各项部署提供思想保证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因为党的建设历来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密切联系,围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即党的政治路线进行,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服务,这是党的建设的目的。是否围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加强党的建设决定着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而卓有成效的自身建设保证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同样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建设要确保始终围绕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为它起保驾护航作用的就是党的思想路线,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国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武装全党,才能确保党建工作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执政党建设千头万绪,而党建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这两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曾经也讲过这样一段发人深醒的话,他说:“在充满挑战与希望的21世纪,我们党应该怎么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奋发图强,怎么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全党同志首先和经常考虑的非常重大的问题。要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那么要实现这样的党建任务必须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抓手。思想是实践的先导,在思想理论建设中,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原则,从思想理论上不断加强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才能真正掌握执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最终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党的建设的核心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中国谁都清楚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共产党的江山,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为谁服务、为谁谋利,这是执政党建设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而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中国社会转型为发展型社会,而发展型社会的到来又影响了整个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共产党站到这样一个新起点上,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中。而这一切的根本首先是从思想上真正把共产党锻造成为民、务实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解除发展难题,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党就能永远立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不败之地。
坚持改革创新,是党不断增强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能否改革创新,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而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就要求执政党不断适应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要求,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我们在60年执政党建设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不断为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而这一切的创新,前提必须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研究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保证党在任何时候都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更好地完成了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
党风廉政建设已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所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我们党从长期执政党建设的实践中得到的重要认识和结论。从党的作风上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同作风建设更是密不可分。党风是党的世界观和党性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党性就有什么样的作风,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增强党性,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端正党风的坚实基础。所以能否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问题实质是党的生存发展问题。
总结
我们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自身建设的经验,其中关键在于党的建设始终是围绕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展开的,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
有关党建思想政治理论研讨论文推荐:
2.党建思想政治论文
3.党政治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