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马克思主义>

浅谈马克思理论实践研究论文

若木分享

  马克思对于我国的社会进程有着极大的影响,他多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马克思理论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1:《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摘 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论述了世界各民族从狭隘的、孤立的、封闭的民族历史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的过程,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重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一步探索其方法论意义,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提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世界历史理论。但是在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马克思的这一重要学说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蕴含的意义也日益凸现出来。世界历史理论的伟大贡献不仅仅在于马克思提出了一些具体观点,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用“世界历史”的眼光考虑社会历史问题。

  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

  在马克思的视野里,世界历史概念是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人类诞生以来的整个历史,也即人类生存生活的历史。这一点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明:“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1]另一方面,特指“现代社会产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各民族由过去相对孤立的发展走向全面的彼此影响、彼此渗透、彼此融合的历史状态和趋势”。[2]

  1.2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化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3]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4]而“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5]这充分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动力,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的种类和范围开始扩大,而不同的社会分工增强了人们之间的交往。“随着人类交往活动的不断扩大建立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建立,冲破了民族和国家的地域壁垒,把各民族都推向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交往之中。任何民族的生产和生活都只能在相互依赖和制约中维系,从而使世界结成为一个整体,这一事实决定了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了世界的历史”。[6]

  1.3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一资本的扩张本性

  世界历史的形成固然有其现实基础,但是仍然离不开其内在动力。世界历史之所以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形成,客观上讲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分不开的,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就是资本决定一切,一切都为了资本,整个社会运动都是围绕着资本这个轴心来旋转的,而且资本刚资本的本性是无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它要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运动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增殖,它要寻求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它必须不断地寻求有利的投资场所。当一国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它必然要越出国界,从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4 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一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世界历史的形成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历史前提与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化的大生产,使人民的物质生活资料得到极大丰富。这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世界历史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世界化了。马克思认为,一切阶级对立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但是,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对于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内部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到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国家的普遍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国际性。但资本却逐渐为少数个人和集团所占有,这一世界性的矛盾只有靠共产主义的方式来解决。因此,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7]最后,世界历史的发展造就了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一无产阶级,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培养了开创者。资产阶级在开拓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使各个地方的工人走到一起,这些聚 集在一起的工人联合起来,为维护他们的共同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

  2.1 辩证看待并积极参与全球化

  尽管马克思没有经历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但他对资本主义进行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立场、使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我们认识和分析全球化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相互影响,打破了民族之间的闭关自守,从狭隘的、分散的、地域性历史走向统一的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整体发展的历史。当今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世界历史的深化和延伸。全球化将各个民族、国家紧密联系起来,一个国家想独立于世界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作为走向现代化和参与全球化的后来者,中国只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化体系,没有退路可言。为此,我们要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等涉及沿边地区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创新内陆开放模式,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辟建自由贸易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形成以周边为基础,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同时,全球化具有两重性,它既给世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可能,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只要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全球化就一定会朝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2.2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并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对于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是以客观态度来看待的,可以说,马克思是迄今为止对资本主义进行最为彻底、全面批判的人,也是迄今为止对资本主义的成就作出最充分估计的人。一方面,马克思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认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开创了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对世界历史起到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8]“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9]就这样,一切民族都被卷入到世界交往的大潮之中,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由民族性和地方性走向普遍性和世界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现实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展开的,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迫切需要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科技和经济成果,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和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文明,我们不能简单地接受与顺应,而是应当独立自主地积极参与,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力求有所作为。对于资本主义落后和腐朽的东西,要全盘抛弃,一刀两断。

  2.3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机器大工业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利用的产物,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今天,以微电子学、网络技术、新的生物技术和生命复制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为主体的高科技群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开辟了许多新的生产领域,为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10]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合理的科研队伍,培养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

  [2]曹荣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6][10]王作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论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47,219.

  [7]向延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2:《浅谈马克思协作理论》

  摘要:马克思协作理论从九个方面论证了协作的优越性,但是协作在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是有条件的,通过马克思的协作理论有一些认识上的延伸――对社会助长现象和经济全球化的认识。进而对协作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马克思 协作 工作效率

  一、马克思协作理论

  (一)、协作的含义

  马克思指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许多人集中在一起,有计划的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就叫做协作。”在协作的定义界定中,马克思对于协作的前提是多数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协作不是单个劳动,也不是多数人的分开劳动,而是许多人在同一过程中,在资本家的指挥下、计划下为了同一生产目标的劳动。

  (二)、协作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马克思论证协作时,协作的优越性很多,马克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论证协作能提高工作效率的:

  1、协作可以使相互间的劳动差别相互抵消,形成社会的平均劳动。

  2、协作可以使生产资料共同消费而得到多项节约。

  3、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集体力。

  4、协作因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神振奋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

  5、协作可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6、协作可同时从多方面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而缩短总劳动时间。

  7、协作可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的任务。

  8、协作可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使筑路等大型工程得以进行。

  9、协作可集中劳动力以缩小生产场地,从而节约生产费用。

  二、马克思协作理论的几点延伸

  (一)、协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给协作的双方甚至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之所以要协作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协作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不是利益的获得,反而是利益的受损,达到的不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是事倍功半的结果。从一些谚语和故事来阐述深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众人拾柴火焰高。指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虽然讲的是人多力量大。但是也是在说只有每个人协作将自己的柴火放在一起,而不是林新点点的放很多堆才可以达到一种集体的力量。大家做一件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做到更好。

  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里为什么人多和尚却没有水喝呢?这就是三个人没有想要去协作而去完成喝水的问题。大家互相推辞,低效的协作就换来了工作效率的低下。

  (二)、协作心理的运用。马克思提出:“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神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马克思所说的个体劳动是孤立进行的,没有竞争对象,而协作劳动可以使劳动者产生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亢奋,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协作可以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学上的社会助长现象有密切的联系。

  从马克思马克思关于协作心理的分析和社会助长现象看,联系现代企业在管理公司的时候,管理阶层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为了促使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提高,管理阶层一般都设有一些奖赏制度,通过奖赏制度促使员工提高在工作中的效率。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比如电子监控设备的使用,员工在电子监控下工作效率可能明显提高。

  (三)、18世纪后半期,重商主义在英国盛行。重商主义对于社会的生产协作的分析是很片面的,它主张垄断对外贸易,即国与国之间不进行协作,以避免本国金银的外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批判了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同时指出,国家间以绝对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协作,则贸易国双方都将从中得益。这是协作能够增加个体收益的一个经典理论。

  对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补充。李嘉图认为,这种绝对优势并不是产生国与国贸易协作的必要条件(虽然是充分条件)。他举英国和法国的情况为例,虽然英国生产工业品农业品的效率都比法国高,但如果两国大工业品生产率的差距比农产品更大的话,则英国可以专业生产工业品,法国可以专业生产农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协作能使双方都获利。这就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从重商主义对生产协作的分析、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似乎更像是一个加工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全世界一起协作的案例,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三、对马克思协作的认识

  马克思的协作理论从一些方面论述证明了协作增进了劳动时间的协调程度,从而提高了协作团队的资源配置。这种收益的增加是个体劳动所无法创造的。也就是说协作能提高生产效率,这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抹灭的。但是马克思在论证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的,可以说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举得例子和逻辑是非常深刻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能不能说这就是绝对真理,可以运用到任何地方呢?是不是任何地方都需要协作,只要是大家一起协作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马克思的协作理论抓住了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功能协作可以创造新的价值,并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企业何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但是马克思协作的理论也同样存在一些缺陷。协作会带来价值的增加,我国的计划经济理论产生的基础也是源于这里。但协作的成败还取决于人们对获得协作所能增加的收益的可能性大小的预期。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的一项重大决策。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想集中多数人的力量把大家都集中在一起,一起搞农村的农业生产,使大家在一起协作生产。但是最终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劳动积极性受伤害,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由此可见我们要正确看待协作,高效的协作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不是只要大家协作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协作是有条件的,沟通的匮乏及人性的一些缺陷(如自利、机会主义)等,都会阻碍协作范围的扩大,所以我们要掌握好方法。

  马克思的协作理论对我们想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依据,对马克思协作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减少很多不必要发生的错误。将马克思的协作理论和学术界其他理论进行对比联系也会得到很多意外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975年版

  [2]亚当斯密《国富论》

  马克思理论论文篇3:《马克思分工理论》

  摘要: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马克思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贯穿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始终。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进行介绍,并简要论述马克思分工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启示

  一、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十二章,通过分析工厂手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分工理论。他指出工厂手工业是以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方式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厂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这种方式的立足点还只是简单协作,这种简单协作把各种生产资料都集中到一个空间里,通过这种集体效应,既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整体的社会生产力。但是,这种简单协作很快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马克思讲到:“……专门从事马车制造的裁缝、钳工、铜匠等等,逐渐失去了全面地从事原有手工业的习惯和能力……他们的片面活动现在取得了一种最适合于狭隘活动范围的形式”。接着马克思便介绍了工厂手工业产生的第二种方式:分工。通过分工,各种操作不再由同一个手工业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完成,而是分离开来,每一种操作独立化为各个工人的专门职能,全部操作由局部工人联合体完成。

  分工是马克思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尽管历经上百年,它依然对我们现在的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的研究有很多,大体脉络分为三点:一是对原有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认识和发展;二是对用马克思分工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比如用分工理论来改善企业分工管理问题;三是把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和一些西方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例如,任保平2008年就在《经济纵横》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比较研究的文章。他指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对人类分工现象第一次科学、完整、系统的解释,而西方的分工理论同样非常值得借鉴。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将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一)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十二章,马克思分析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他指出:“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作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作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作个别的分工”。这是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

  而社会内部的分工,同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类似,也是从两个相反的起点发展起来的。首先是自然分工,比如环境分工。这种分工是由于部落之间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环境差别所造成的自然方面的分工。马克思指出:“……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其次是性别和年龄的分工,比如在原始社会时期,妇女和男子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妇女主要从事采集,而男子则外出狩猎。同样,年轻人和老年人也有不同的分工。马克思说这是一种“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分工”。但是,自然分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自然分工只是社会分工产生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由于自然分工导致了产品的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转化为商品,而社会分工就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可见,自然分工的不断深化导致了社会分工的产生。

  崔巍在2013年发表文章《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若干思考》,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产生根源和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崔巍把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产生根源分为三点:一是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自身劳动能力的局限性。人有多方面的需要,以至于需要多方面的产品来满足需要,然而人的自身劳动能力又是有限的,只有依靠他人的力量才能满足这些需要,这种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导致劳动的专业化加强,从而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相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作者指出这是社会分工产生的历史条件;三是交换及其发展。由于交换的不断发展,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

  (二)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社会分工理论是马克思分工理论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对于解决众多社会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社会分工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率,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分工却使得工人成为片面发展的局部工人。对这种矛盾的正确理解和权衡,对于解决一些就业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要理解这两个方面的分工,我们必须明确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的区别。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分析了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的四点区别。

  第一,“社会内部的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中介;工场手工业内部各局部劳动之间的联系,以不同的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而这个资本家把它们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来使用为中介”。社会分工中,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相互联系,社会分工的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而局部工人不生产商品,转化为商品的还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局部工人的操作成果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第二,“工场手工业分工以生产资料集中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离为基础的,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没有别的生产资料,穷的一无所有。所以,他只能依附于资本家,只有这样他才能生存下去。

  第三,“在工场手工业中,保持比例数或比例的铁的规律使一定数量的工人从事一定的职能;而在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的杂乱无章的作用。”在个别分工中,每一项劳动被划分为固定的一些操作过程,从而人员的配备也有稳定的比例。   第四,“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前提是资本家对于只是作为他所拥有的总机构的各个肢体的人们享有绝对的权威;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独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

  社会分工是所有已知的社会的特征,而个别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产物。资本主义生产关注的不是社会分工,而是企业内部的分工,也即个别分工。而这种分工是以劳动过程的分解为基础的,最后又发展为把同一劳动分解成不同的步骤并分配给不同的工人,从而导致工人的局部发展。

  此外,社会分工把社会划分为各行各业,每种行业适应一个生产部门,而个别分工则打破了这种行业,使工人无法完成任何完整的生产过程。个别分工使拥有全面技能的熟练工人越来越少,劳动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变成简单的动作,工人局部发展,除了劳动力又没有别的生产资料,因此不得不依附于资本主义生产。

  所以,总的来说,分工对于工人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对于资本家却是有利的。正如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章里讲到的“有了分工,同数量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每个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化而有所提高;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的机器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

  (三)自然分工、自发分工、自觉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分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然分工、自发分工、自觉分工。自然分工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这次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劳动产品的生产快速增长,不仅可以满足本部落的共同消费,而且还出现了剩余,因此进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增加了;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这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专门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第三次是商业的出现,为了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需要,社会中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在手工业者和商人活动的集中地,逐渐产生了城市经济,又有了城乡的分工。分工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使得一部分人完全摆脱了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监督生产、管理国家及科学、艺术等活动,最终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的不断深化,导致管理工作和执行劳动的不断分离,也导致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对立的不断深化。

  而此时的分工,劳动者被固定在一个狭隘领域里,一个人或一些人长期从事社会劳动中的一种劳动或一件复杂工作中的一部分工作。马克思把这种分工称为自发分工。他认为这种分工并不是人类自愿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他强调要消灭分工。马克思强调“消灭分工”并不是要消灭分工本身,而是要消灭“自发分工”。马克思在《马恩全集》第46卷中指出:“消失的不是‘一般’分工,而是以交换为基础的分工”,是“不以财产公有而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的自发分工”。

  分工的最终发展阶段是自觉分工,也即自愿分工,马克思认为自觉分工将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在那时,分工是每个人自愿的活动,人们自愿决定自己从事的劳动。而要实现这种自觉分工,必须消灭自发分工。这要求生产力高度发展、消灭私有制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表明,要消灭自发分工,从而实现自觉分工。要实现这个过渡,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既要提高科学技术,加强我国科技创新,也要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目前的第三产业比重还有待提高。

  (二)消灭私有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秉承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这是结合我国实际而做出的科学的决定。而且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我们还是要消灭私有制,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像资本主义生产那样的弊端。

  (三)人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一个最明显的弊端就是导致了工人的局部发展,这对于工人本身无疑是不利的,从长远来看,它对于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生产必须要靠人来完成,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生产技术的要求也会不断进步,局部工人绝不可能长久的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要以人为本,而不是把人当作谋取利益的工具。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巍.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13.

  [2]王磊.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思想来源、形成轨迹和发展脉络[J].南开大学,2013.

  [3]刘岩,周赛.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综述[J].金融经济,2014.5.

  [4]程承坪.分工及其深化的原因探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11

  [5]薛秀军.分工与自由:马克思分工理论的逻辑进路初探[J].哲学研究,2013.

  [6]张薇.马克思恩格斯分工理论视阀下的中国分工现状[J].求索,2013.


猜你喜欢:

1.网络媒体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017高考议论文范文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3000字

4.马克思主义论文3000字格式范文

5.马克思主义论文3000字左右

    76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