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资本主义>

资本成本毕业论文

秋梅分享

  资本成本是现代财务理论最为核心、内涵最为丰富的一个概念,资本成本的估算更是一直困扰理财学界的问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资本成本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资本成本毕业论文篇1

  论资本成本会计的帐务处理

  摘要:1986年美国伊利洛斯大学E·贝尔考依教授提出未来 会计 的六大 发展 趋势,资本成本会计便是其中之一。而在传统会计上只确认债务资本成本,不确认股权资本成本,使传统会计中“成本”不完善,也未能体现公司作为“会计主体”的理念。本文通过对资本成本会计 理论 基础的探讨,阐述了股权资本成本的 计算 及资本成本会计的核算。

  关键词:资本成本会计 债务资本成本 股权资本成本 经营风险准备

  自从1973年美国会计学家罗伯特·N·安东尼教授在《哈佛 企业 评论》发表了题为“权益资本成本会计”的论文之后,资本成本会计 问题 一度成为会计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将对资本成本会计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

  会计主体和成本是财务会计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

  资本成本会计是以 现代 金融 市场和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资本成本为对象,将企业成本概念及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全面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资本成本信息的一个新的会计领域。

  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会计主体概念发展的 经济 学基础。在19世纪,所有权观念主宰着财务会计。当时,大部分企业组织都是独资或合伙形式,由其所有者直接管理,公开持股的公司十分罕见。根据所有权观念,企业的全部资产归所有者所有,企业的全部负债也由所有者承担,构成所有者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确认和计量股权资本成本没有多大的意义,相反更重要的是要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因为从所有者角度来看,债权人才是唯一的真正的“外来者”,在满足了这些“外来者”的权益之后,剩下的就是业主的利润。因此,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企业组织形式以独资或合伙形式为主体时,重要的是如何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是股权资本成本。

  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居上。这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公司被认为是一个与其所有者独立的个体,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相联系的公司通过两个渠道来筹集其所需的资本,即从债权人那里筹集债务资本和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股权资本。这时,从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来看,是主体而不是其所有者拥有资产,是主体而不是其所有者结欠债务,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相对于公司这个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外来者,至于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如何组合,这是公司理财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主体观念,所有原始资本都是由公司主体“外来者”提供的,无论从哪个渠道取得的资本,对于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有代价的。根据主体观念,无论是债务资本成本还是股权资本成本都应作为成本处理,因为从公司作为独立主体而言,它们都是公司使用资本的代价。然而遗憾的是现代财务会计一方面倾向于接受主体观念,而另一方面却在会计实务中的某些领域继续采用所有权观念,股权资本成本的处理就是其中一例。

  成本是指在成本客体上耗费的全部资源的数额。众所周知,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仅仅确认债务资本成本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利息费用,而没有确认股权资本成本。安东尼教授认为利息费用不仅包括债务资本成本,而且还应包括股权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成本与债务资本成本,以及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费用等成本项目在性质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债权人不会为需要资本的公司提供资本,除非这样做他们可以得到回报,这个回报在会计上称为“利息”,就是公司使用债务资本的成本;而股东也不会为需要资本的公司提供资本,除非这样做他们也可以得到回报,这个回报就是公司使用股权资本的成本。根据主体观念, 应用 股权资本的成本与应用债务资本的成本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从形式上看股权资本成本属于隐含成本,而债务资本成本属于显现成本。

  综上所述,安东尼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明确了主体权益,进一步强化了会计主体的概念,拓展了会计学 研究 的视野,突破了传统会计学只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计量股权资本成本的局限,从而将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全面计量产权成本。

  股权资本成本的计算

  由于债务资本成本一般是明确的,即利息费用,所以计算公司资本成本的关键是计算股权资本成本,这是会计理论界的一个难点和核心问题。股权资本成本的计算,通常先计算股权资本成本率,再计算股权资本成本。

  股权资本成本由风险报酬与无风险报酬两部分构成,股权资本成本率也由风险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两部分构成,本文将做如下设想:

  首先,由民间来组建权威的风险评估机构,由权威机构评估确定各行业的平均风险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生产规模进行调整,确定行业中大型企业风险系数,中型企业风险系数和小型企业风险系数,及新进入该行业的风险系数等基本风险系数值。这些风险系数指标,由权威评估机构定期公布,用以指导各个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引导企业进行风险投资。

  其次,以权威评估机构定期公布的基本风险系数值为标准,对于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则以各行业所占资产的比重为权数,计算出综合风险系数值作为标准,至于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个性等所带来的风险,由公司委托人(即股东代表,下同)与经营者进行谈判,通过不断博弈,确定公司的风险报酬率,在博弈过程中,债权人(指主要债权人)也应列席,避免出现有损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发生,保护债权人的权利,另外其风险报酬率也应得到债权人的认可。

  再次,无风险报酬率则以当期国债利率作为标准确定,这样投资者的投资报酬率也就确定了,这就是资产投资者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投资报酬率的确立过程,符合公司经营者与委托人之间“契约关系”的确立过程。契约中应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外,更重要的是其所传递的信息,能反映出公司经营者对其职责履行情况与公司的实际运行状态,以便委托人及时监督、约束公司经营者的行为。另外在契约执行过程中,随着权威评估机构所公布风险系数值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博弈,以达到动态的均衡。

  根据上述 方法 确定的投资报酬率,再乘以股东权益总额就是投资者的报酬,即股权资本成本。由于明确了股权资本成本,则股东将不再拥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因为“在契约中明确指定的那部分对财产的控制权是特定的控制权”,“凡在契约中未经指定的权利都是剩余控制权”(钱颖一,1994)。从而使经营者拥有了公司剩余索取权,能充分体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价值,与当今重视人力资源的趋势相吻合;另外也能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该方法所确定的投资报酬率比较客观,受主观因素 影响 较少,但受客观 经济 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使投资者的收益与风险 联系起来,经营者不再承担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所造成利润波动的风险,有利于增强经营者的公平效用;该方法所确定的投资报酬率是可行的,也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该方法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也充分体现了经营者、股东、债权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后所确定的经营契约也更完善、更合理和公平。

  最后,将股权资本成本加债务资本成本就 计算 出资本成本总额。

  资本成本的 会计 处理

  首先,设立资本成本会计后,为了使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在会计上得到充分的展示,需改变传统的会计恒等式变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设置“利息汇总”、“应付债权利息”、“股权股利”和“经营风险准备”及“主体公积”等帐户。“利息汇总”是费用归集分配帐户;“应付债权利息”是负债类帐户;“股权股利”是股东权益类帐户;“经营风险准备”、“主体公积”是主体权益类帐户。“主体公积”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和资产重估增值,因为接受捐赠的资产,从捐赠者来看,是为公司或经营者而捐赠,非投资者;资产重估增值,是经营者对资产投资、保管和使用得当而带来的,非投资者带来的,所以这两项应作为主体权益,单独设置一个“主体公积”科目来反映。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及股权股利。主体权益包括:经营风险准备、主体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

  其次,每期根据计算出资本成本总额,计提资本成本时,借记“利息汇总”,贷记“应付债权利息”(债务资本成本),“股权股利”(股权资本成本)。

  再次,期末将资本成本总额除以使用中的资本总额,得到资本成本率。再将计算出来的资本成本率乘以各个成本目标所 应用 的资本数额,便得到各该成本目标所应分配的资本成本数额,借记有关资产、费用类帐户,贷记“利息汇总”。

  第四,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债权利息”,贷记“银行存款”。当监事机构与经营者协商决定发放股利时,借记“股权股利”,贷记“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当留存于公司中股权股利用于转增资本时,借记“股权股利”,贷记“股本或实收资本”。

  第五,当经营者加入本公司时,可根据董事会的要求,或通过双方协商确定,由经营者先期注入一定的风险准备金,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经营风险准备”;当公司实现净利润,按规定计提风险准备金时,借记“利润分配”,贷记“经营风险准备”,当经营风险准备金达到股东权益的50%时,可不再计提;当公司发生亏损,用风险准备金弥补亏损时,借记“经营风险准备”,贷记“利润分配”,补亏后的风险准备金不得低于股东权益的25%;当经营者退出本公司时,可根据协议规定返还或延后返还其所享有全部或部分风险准备金时,借记“经营风险准备”,贷记“银行存款”。当公司破产时,以其破产的财产先偿还债务,有剩余的可在股东之间偿还,如还有剩余的才可在经营者之间分配。另外计提的风险准备金率,也应由经营者与委托人通过不断的博弈来确认。

  第六,当公司接受捐赠或资产评估增值时,借记有关资产类帐户,贷记“主体公积”、“递延税款”;当资产评估减值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有关帐户。当公司发生亏损时,也可用“主体公积”弥补亏损。

  参考 资料:

  1.余绪缨 汪一凡 毛付根 胡玉明 管理会计学 北京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531—554

  2.李百兴 刍谈股权资本成本会计 财会月刊 1999年第10期14—15

  3.胡玉明 关于会计主体概念及资本成本会计 理论 的思考 财经 研究 1998年第4期

  4.许必建 股权资本成本会计初探

  资本成本毕业论文篇2

  浅析资本成本会计

  摘 要:自从1973年美国会计学家罗伯特·N·安东尼教授在《哈佛企业评论》发表了题为"权益资本成本会计"的论文之后,资本成本会计问题一度成为会计学界关注的热点。资本成本会计冲淡了传统的资本要素的地位与作用,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学提出了改进,从而实现了会计学与经济学的统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资本成本会计对传统会计的改进之处,并对资本成本会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资本成本;股权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

  一、前言

  资本成本会计是以现代金融市场和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资本成本为对象,将企业成本概念及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全面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资本成本信息的一个新的会计领域。资本成本会计站在企业的角度,对企业创造财富所占用的全部生产要素的成本予以确认和计量,突出了对企业这个独立主体的权益的计量。

  在资本成本会计思想下,企业不再是被所有者拥有的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而是因为市场需求而存在的一个独立的运营主体。投资者和债权人只是被企业的投资项目所吸引过来的资本提供者,二者仅仅因为面临的风险不同,所以索要的报酬不同。除此之外,两者对于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有代价的,都应对其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

  二、资本成本会计的改进

  资本成本会计的提出,在很多方面对传统会计的处理提出了改进,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了会计学与经济学的统一。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随着市场体系、现代公司制度的完善,企业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两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企业经营中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实际上,企业自身就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市场。在这种趋势下,资本成本会计的提出成功地协调了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推动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1、企业净收益衡量的变动

  资本成本会计将生产经营所占用资金作为产品的必要生产要素之一,在每期计算产品成本时,同时确认资金成本,并对这些成本在期末进行摊销,企业的营业成本及各项费用出现大幅度的提升,得到真实完整的产品生产成本。按这样的方法计算的利润总额,为归属于公司主体的净收益。实现了会计利润与经济学利润的统一。传统会计中并不考虑股权资本的成本,将其作为企业净收益的一部分体现在期末净利润额中,虚增了公司主体的净收益额,使得关于收益的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可能导致市场投资者参照错误的信息做出决策,不利于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资本成本会计的采纳可消除资本结构不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使利润指标不论横向纵向均有可比性,以真实反映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及经管责任的履行情况。随着股市的不断发展,企业股东人数的不断扩大和公司股权的不断分散化,企业的股东无法真正掌控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在这种形势下,对经营者的业绩及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就显得更为重要。然而随着企业净收益计量发生变动,原来我们赖以分析投资价值的财务指标也而丧失意义。近些年来时兴的经济学指标EVA将取代原来的每股收益的地位,成为评判公司投资价值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性指标。EVA减少了传统的销售收益比率和净资产收益比率所产生的信息误导,提供有用的信息,企业的经营的好坏将成为唯一的影响评价指标变动的因素。

  2、对经营投资决策的影响

  由于传统会计处理下股权资本成本计量的缺失,给管理层提供了操纵利润的空间--在经营业绩不变的状况下,仅仅需要扩大股权资本就可以提升账面利润。这样的操作进一步导致报告利润失真,从而形成信息披露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我们就以前几年盛行的国企"体制解困"方法--"债转股"为例,在传统会计处理中,因计算净利润时不再扣除财务费用,使得账面上计算的净利润提升。但实质上这只是通过转移资本来源,将原债务资本的成本转化为股权资本成本,并隐藏在了企业的净收益中,形成了在未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任何影响的状况下虚增了企业利润的假象,即"财务解困"。换句话说,国企的"扭亏为盈"只是一种账面上的操作,通过调整资本来源修饰利润进而达到"体制解困"的目的。

  3、代理成本的减少

  代理成本自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时候起就一直是股东绞尽脑汁想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经营者与股东利益方向的不一致,股东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监控经营者的行为,以使经营者向着与股东利益相同的方向努力。但如何来激励管理者呢?这么多年激励理论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无非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近几年来又引进了股票期权的方式,力求在更大程度上解决经营者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的问题。尽管股票期权在构想层面上是使得经营者也作为企业股东,享有企业经营业绩的一部分收益,从而对经营者的决策行为做出约束。但实际执行起来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经营者片面努力追求股票价值的上涨,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的短期行为,出现经营者的收益快于所有者的收益增长,两者不同步增长的现象。

  三、资本成本发展构想

  尽管我们在以上的论述中对资本成本所带来的改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提出资本成本会计是市场需求发展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成本会计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取代现行财务会计。我们必须认识到资本成本会计的实施尚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权益资本成本的确定

  这是资本成本会计得以实施的一个基础。安东尼教授在提及这个问题时认为可以由FASB确定一个权益资本成本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内企业的经营风险是不同的,股权资本成本的计量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股东可以完全不承担经营风险。当公司破产时,股东作为公司资产的第二追索人,仍然会有资产无法收回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的权益资本成本率不能真实的反映不同行业的风险。如,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高新技术行业的运营风险高于传统行业。

  2、经营者与股东权利的博弈

  在企业经营中,股东退居监管线,将公司的决策权利全部移交管理层。但是股东仍然享有对管理层的罢免权。怎样实现两者之间力量的均衡,避免一方独大,侵占公司主体的剩余权益仍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3、列报的资产账面价值失真的问题

  股权资本成本的计量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的经营净收益,但另一方面,将资产所占用资本的成本计入其账面价值中的做法,却会使得期末报表中资产额账面价值包含了资本的时间价值,虚增了资产账面值。

  资本成本会计的提出为我们打破了传统会计思想的束缚,冲淡了资本要素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强调突出了企业主体权益。尽管其在短期内的实施尚不满足条件,但是,其思想对会计学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引人注目且开始广泛应用的经济学指标EVA便是体现。资本成本会计的提出是市场发展的需求,也是推进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紫嫣.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资本成本[J].时代经贸,2009,(8)

  [2]杨艳丽.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探索[J].财会月刊,2008,(27)

猜你喜欢:

    3074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