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哲学论文>思想哲学>

哲学的学术论文

秋梅分享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哲学的学术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哲学的学术论文篇1

  浅谈朱熹经典诠释方法论及其启示

  摘 要:朱熹是新儒家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解经史上重要的学者,他在解经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方法论,包括语言诠释、体验诠释和躬行诠释。他的经典诠释方法论对当代大学生阅读经典有着重要启示,高校学生在阅读经典时应注意尊重文本的客观性、发挥主观性并且勇于实践。

  关键词:朱熹;经典;诠释;大学生;方法论

  朱熹不仅是著名的儒学集大成者和理学家,他的解经思想更是让后人十分赞叹,对后世学者解经有着巨大影响。著名西方诠释学研究专家潘德荣非常赞赏朱熹的诠释思想,认为“他在中国诠释思想史上的地位,相当于施莱尔马赫在西方诠释学发展史上的地位”[1]。朱熹在谈到读书方法的时候涉及他的经典诠释方法论,他说:“读书之法,要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2](《文集》卷五十六《答陈师德》)在这里,朱熹实际上表明了三种经典诠释方法,“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是对文本的语言诠释,其目的在于求得文本的本意;“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则是对文本的体验诠释和躬行诠释,目的在于求得文本的义理。

  一、朱熹的经典诠释方法论

  (一)唯本文本意是求——语言诠释

  宋朝初期的文人学士多用“义理”去解读经典,丰富和发展了儒学,但是后来出现了很多弊端,有学者为了彰显新意,不顾儒学经典之本意,仅凭己意解说。朱熹针对此种现象指出:“秦汉以来,圣学不传,儒者唯知章句训诂之为事,而不知复求圣人之意,以明夫性命道德之归。至于近世,先知先觉之士始发明之,则学者既有以知夫前日之为陋矣。然或乃徒颂其言以为高,而又初不知深求其意,甚者遂至于脱略章句,陵籍训诂,坐谈空妙,辗转相迷”[2]。(《文集》卷七十五《中庸集解序》)朱熹认为,造成这种学风盛行的原因在于不少学者不去反复求证圣人的本意,甚至有人脱离文本的章句结构、不尊重经典本意而凭己意解释,为求新意而高谈阔论、空谈义理,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只是非圣人之意,硬将圣人经旨从他道理上来。”[3](《语类》卷一百三十七)“唯本文本意是求”的经典诠释方法,是指通过对文本的语言分析去理解文本的本意。经典文本是由文字语言固定下来的作品,通过对经典的言语和章句结构分析可以了解圣人的思想,因此对经典文本的语言解释便是解释文本的重要环节之一。朱熹认为文本有一个原意、本意,并且通过文本的语言最终可以探寻到文本的原意。但是否真的存在纯粹意义上的本意呢?其实,在对文本的解释活动中,人们追寻着“原意”,而得到的往往是不同于“原意”的新的意义,或者说在原意中融入了新的意义。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固化或者测定文本作者心理的标准,读者无法回到作者写作当时的状态,在时间上有一个差距,读者在理解文本的时候,只能依靠自身的经验和主观性去揣测文本的本意。朱熹主张“唯本文本意是求”,体现了他对文本本意的追寻、尊重文本的客观性,但纯粹意义上的本意是无法达到的,在经典诠释活动中避免不了主观性的发挥。

  (二)以自家之心体验圣人之心——体验诠释

  朱熹批评脱离章句训诂、以己意解经的做法,注重解经的语言诠释方法,但他同时意识到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得到的只能是文本的字面意义和表层意思,而发掘不到圣人的微言大义和内在思想,这样就会影响到文本的义理发挥。在这里,朱熹实际上涉及经典诠释中主观性发挥的问题。从文本来说,其书写出来就是让读者去阅读理解的,因此,无论是文本的字面意思、本意还是更深层次的“义”,最后都要作为读者所能领悟到的意义体现出来。

  体验诠释是建立在语言诠释基础上的更为有效的诠释方法,仅仅对经典文本的语言进行讲解讨论,固然是求其义理的途径之一,然而在朱子看来,“读书须是以自家之心体验圣人之心,少间体验得熟,自家之心便是圣人之心”[3]。(《语类》卷一百二十)朱熹在谈及孔孟之道时说过:“讲习孔孟书。孔孟往矣,口(不)能言。须以此心比孔孟之心,将孔孟心作自己心。”[3](《语类》卷一十九)台湾学者林维杰对朱熹的这番话有其独到的见解,“后人面对的圣人去今久远,自然不可能跳出来说话,这是‘时间距离’的限制。但口不能言乃是表面现象,实则圣人活泼跳跃的言语已落实成贞定笃实的经典文字(孔孟书)呈现在读者面前,只要读者通过以‘心’(自己心)比‘心’(孔孟心)的体察、对照,便能克服语言的异化与时间的羁绊”[4]。不难看出,他们二人在此都强调了通过语言可以解经,可以知文本本意,但这个过程也需要读者主观性的参与,体验诠释就是针对文本的一种心灵的深入思考过程。

  (三)穷理为先力行终之——躬行诠释

  对文本的语言诠释是在文本意义层面上进行的,体验诠释是就理解者自身而言,它涉及的是主体自身的心理因素,这两种对经典文本的诠释方法都没有达到“以致其用”,即在日用常行的生活世界里诠释文本。“穷理为先力行终之”是对文本的躬行诠释,这种诠释方法强调日用之道,认为行为本身也是一种诠释活动,是朱熹独具特色的经典诠释思想,在朱熹的经典诠释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日用常行,宋代哲学家王阳明在其《别诸生》中曾说过“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句话的大意是:那些平常说的大道理,就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在他们与生俱来的行为习惯里。朱熹这里的“日用常行之道”指的就是在我们所处的生活世界诠释经典,是一种经世致用之道。

  朱熹所提倡的躬行诠释方法用一句话概括为,“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以力行终之”[2]。(《文集》卷五十四《答郭希吕》)就是说对义理的诠释,最终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所有对经典的解释和理解,还需读者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与德性,读者只有在尊重文本本意的基础上切身体悟了圣贤之言,并按照圣人的教导去践行,才能说是真正理解了圣人之言。朱熹对解经之道的理解甚是独到,他在读书目的这一问题上也有过探讨,“读书须是晓得文义了,便思量圣贤意指是如何?要将作何用”[3]。(《语类》卷一百二十四)朱熹认为读书不仅仅是增进知识,更需要读者懂得前人的微言大义,秉承其智慧,做到“力行”其德性:“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2](《文集》卷五十四《答郭希吕》)从这个意义上说,朱熹的诠释学思想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一种理解,也是强调实践操作的学问,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二、朱熹经典诠释方法论对大学生阅读经典的启示

  (一)尊重文本本意的客观性,不可主观臆造

  不论是中国传统经典还是国外经典著作,都是记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代先贤有影响力的著作,它们之所以能够得以传承,根源在于它们内在的生命力,在于记录了前人的思想和观点,后人可观其著作得其智慧。当代大学生是学习和传承经典非常重要的群体,对于中学生来说,大学生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充足的时间和自由的环境,因此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对经典的诠释,在这里,朱熹便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诠释方法论。大学生在阅读经典的时候,要尊重经典文本的客观性,不能脱离文本的本意去理解,亦不可为了凸显自己的新意而随意解释经典文本。同时,朱熹注重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上把握经典文本的本意,这是求得文本义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代大学生要培养深厚的语言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解释经典文本。朱熹之所以能够成为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注重阅读前人经典,并在尊重经典本意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不是随意解说,如果不尊重经典的本意、主观臆造,就会同那些坐谈空妙的文人学者一样,沉浸于自己的解说中,无法达到与前人一致、甚至更高的境界。因此,大学生对经典文本本意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处理不好这方面的问题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进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理解。

  (二)发挥主观性,积极体验文本的深刻含义

  经典文本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了圣人的思想观点,更在于后人可以研读经典,并从中寻求到圣人的德性和智慧,但是这种智慧又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需要读者在把握了文本本意之后用心体验和领悟,也就是朱熹所说的“以自家之心体验圣人之心”。当代大学生在阅读经典的热情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觉得经典的文字枯燥无味,阅读经典不如看电影和玩游戏来得直观刺激。其实不然,之所以有这种消极态度是因为大学生没有体验到经典的深层含义以及圣人的智慧所在。倘若大学生能够坚持学习经典并有所感悟的话,他一定会是一个有思想、有德行的人,这对大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是有益的,而感悟经典最重要的是发挥主观性、积极体验。举例来说,一个从未去过西藏的人听别人描述西藏是如何的天高云白、风和日丽,那里的人们是多么热情洋溢,如果只是单纯地听,脑海里一点画面都没有,必然体验不到那样的美景。但是我们总是会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经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努力地搜寻我们记忆中与之相符合的画面,如此,便能形象地体会到是怎样和谐的景象。阅读经典也是这样,单纯地看语言文字只能理解作者的意思,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体验,我们才能懂得蕴含在文字中的深刻的含义和真挚的情感。总之,大学生在阅读经典的时候要尊重文本本意的客观性,但纯粹意义上的文本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要想更好地理解文本,需要大学生发挥主观性,体验文本的深刻内涵。

  (三)注重实践,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真理

  在朱熹看来,理解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获得某种纯粹的客观知识,更是为了提升理解者的整个精神境界与内在德性,诠释主体要想使自己所懂得的义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除了体验圣人之心,还需要在日用常行的生活中践行所明之道。在大学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大学生的主要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技能三个方面,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智力和技能更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和提升。圣人之言载于册,而圣人之言本身也是一种隐藏的知识,其来源乃是日用常行的生活世界,大学生想要求得真正的文本义理,需要用心体验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圣人之言,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穷理为先力行终之”。

  总体来说,高校的发展空间相对于中学来说更为自由和个性化,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体的实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教育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际情况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其中,提升自己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就是自觉阅读前人的经典著作。经典著作中有很多思想和方法具有真理性,对大学生为人处世和解决问题仍有借鉴意义,大学生在阅读经典的时候,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意义的解释,更要懂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最终要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一思想,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思想是积极的、有益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潘德荣.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78.

  哲学的学术论文篇2

  浅谈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西欧国家的无产阶级也试图用革命的方式夺得政权,但是均以失败告终。此时,卢卡奇试图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西欧革命全部失败的现状做出分析,而他的物化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形成的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重新诠释。

  一、何为“物化”

  卢卡奇的“物化”概念主要来源于对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和对黑格尔主体性思想的继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作为一种凝结人的劳动力的物,却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控制作用。马克思称这种现象为“商品拜物教”。这是一种把商品当作圣物,对此敬畏的类似宗教的社会现象。卢卡奇被称为“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原因就是他始终试图用黑格尔的哲学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分析,物化理论也不例外。黑格尔认为“主体即实体”,将主客体区分开来,把历史的主体定义在绝对精神上。卢卡奇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移植入现实社会,扬弃绝对精神,而将历史的主体定为工人阶级,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物化理论。那么什么是“物化”?卢卡奇这样描述:“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1]。人的劳动应该是由其自身控制的自主自愿的活动,而其劳动所生产的物也应该是由人所支配的。但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下,人的劳动结果,所生产的物却变为控制人,支配人的力量。这就是物化。又因为卢卡奇已经将工人阶级定为历史的主体,那么由于“物化”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人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意识的情况,就是工人阶级在主观上无法意识到自己是革命的主体,是历史的主体造成的,所以西欧的革命不可能不以失败告终。

  二、物化的表现形式

  卢卡奇认为物化现象并没有只停留在生产活动领域,而是渗透进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他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带来特有的并且是必然的现象[2]。

  (一)物化产生于生产活动领域

  这点与马克思所分析的相同,生产关系决定着其他关系,而这种现象也必然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相关。马克思在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中从商品使用价值的质与量进行了阐述。在量的方面,各种物的使用价值都有自己的计量方式,而生产活动是需要消耗劳动时间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量取决于其劳动量或必要劳动时间。而在质的方面,每种商品都是多种自然属性的综合,每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并且在每种商品的生产中都需要消耗人类的劳动。在此基础上,卢卡奇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过程的合理化使得生产越来越脱离人,而生产者只能是这种合理化系统的旁观者。

  其体现很大程度上是商品的质被忽视,而量越来越被重视。“在客观方面,只是由于质上不同的对象——就它们首先获得自己作为商品的对象性这一方面而言——被理解为形式相同的,商品形式作为相同性的形式,即质上不同的对象的可交换性形式才是可能的。”[1]因此,如果想实现商品交换,就要把现实层面上不同质的物变为同一抽象层面上的价值。也就使得商品的质显得越来越次要,而量更为重要。当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以后,随之而来的这种量化自然也就波及到生产者的身上,于是人本身也就被量化。而人作为劳动生产的主体性也就无法体现,商品的量主导着人。其次,资本主义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也影响着人的主体性,造成物化现象。由于机器生产所要求的标准化、精细化,生产者更像是机器的零件,劳动与生产者割裂开,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在这点上也是卢卡奇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发展。

  (二)物化发生后迅速从生产活动领域扩大到思想文化领域

  物化割裂了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也因此丧失自身主体性,使得其主观意识上对资本主义现实结构进行改进成了不可能。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由于被自身的立场所局限,其非但不能对资本主义现状进行批判,更使自身成为物化结构在思想文化上的一种反映[2]。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物化主要表现在资产阶级社会科学与现实社会历史的割裂和具体学科分化上。卢卡奇从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就存在着把现实具体的时候历史当作既定的、无法改变的存在物这样的特质[3],这也就是将社会科学与社会的历史基础割裂开来,丧失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具体学科的分化上,由于自身理论所依托的物质基础的放弃,学科之间形成了互不兼容的局面,社会科学的整体性也随之消失。而哲学作为综合性的学科,此时就应该肩负起将各个具体学科有机整合起来的重任。然而,卢卡奇认为由于资产阶级哲学的自身立场和局限,这个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3]。只有深入具体学科背后的物质领域进行历史性的批判性的分析,对社会进行整体把握,才能有效解决思想文化被物化的这一现状。

  三、物化理论与异化理论的区别

  因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从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出发,所以很多学者认为物化只是对马克思的异化的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其二者在概念、批判重点、角度和解决途径上都是不同的。卢卡奇对异化理论进行了发展,但是也对其理解有部分偏差。

  (一)在概念上的区别

  异化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之下造成的私有制,私有制和异化是同源的。马克思的“异化”是指原本属于人的东西或人的活动的结果,在人的对象化活动过程中,取得了独立性,并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4]。其实,马克思的异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化的异化”,而另一种是“对象化的异化”。对象化的异化是人类本质的肯定,是将劳动进行转化,人类借此创造出自己的生存世界。但是在对象化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走向一个极端,劳动及其结果与生产者本身相背离,那就是物化的异化,此时则是商品反过来控制了人。而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是对人类本质的否定,人的主体性也不复存在。但是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中,是将对象化和异化等同起来,这两者的概念是等同的。 (二)在批判重点和角度上的区别

  马克思重点在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使商品拜物教成为必然结果。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货币、商品等问题的批判不是只停留在表面,而是直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重点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压迫。而卢卡奇则是从人的意识出发,重点在批判工人阶级的无主体性意识。而其阐述则是从生产活动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两个方面分析这种物化现象。与马克思的从商品为点,深入进去达到生产方式的本质的纵向角度,卢卡奇则是一种横向分析的角度。他从整个社会的现实和意识两个方面对物化进行了全面分析。

  (三)解决途径上的区别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的必然结果。而商品发展的这种结果就是由于社会分工造成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商品本身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直接结果。在原始社会,社会分工是根据差异进行的,比如性别、天赋等。此时人们劳动的方式是合作。劳动产品是在以血缘为纽带的群体中平等分配,此时不存在商品的概念。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部落首领脱离劳动生产,此时私人的劳动生产就有了归属问题,而私人的剩余劳动产品被用来交换就产生了商品。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中,分工划分得越来越精细,私人劳动上升到了主导地位,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变为对立关系,私有制随之发展。随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商品交换范围扩大,促使生产形成新的分工,导致了个人屈从于分工而从事某种劳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成为主要方式。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商品拜物教”现象的发生。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得本身体现人类本质的劳动不再是人们自愿的活动,而是由于私有制和屈从于分工,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所控制,是人与人的异化。所以如果想要彻底消除异化,就要消除资本主义的这种社会分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将希望寄托于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则是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但是无法改变其现状则是因为工人阶级缺少主体意识,无法认识到自己是革命的主体,是历史的主体。所以如果想要彻底消除物化,必须从工人阶级的主观意识出发,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历史的主体,并想要去改变现状。

  总而言之,卢卡奇虽然在物化理论上有一些缺陷,将对象化、物化和异化等同起来[4],过分看重人的意识,试图用唤醒无产阶级的意识来拯救西欧革命失败的悲剧,忽视革命的客观条件。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发展,其物化理论也成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时不可搁置一旁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50-151.

  [2]商逾.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卢卡奇物化理论探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陈学明,陈悦.卢卡奇对商品形式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阳桂红,刘大欣.关于马克思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比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猜你喜欢:

    310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