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哲学论文>国学>

关于《老子》德治思想略论

张清达 分享

 [论文关键词]老子;德治;尊道贵德;以民为本;顺天应时
  [论文摘要]历史上对《老子》的解读汗牛充栋,不同的人得出相殊的结论。窃以为:德治是其中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全书中,它都是以德治为旨归的,它主张尊道贵德,隆德贱礼,不尚智巧;以民为本,与民休养,致虚守静;顺天应时,无为治国。
  
  《老子》(又名《道德经》)就像老子本人一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历史上对它的解读不胜枚举,修道之人以其为修身之书,尚武之人以其为兵法之书,而为政之人则以其为治国之书,各种解读不胜其详。而与其他的学者著述不同的是:《老子》是唯一被历史上多位皇帝御批的书,此足见《老子》在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也许在君王眼中,《老子》是修身之书,但更是兵法之书,治国之书。作为治国之书的《老子》,它是以德治为旨归的,它主张尊道贵德,隆德贱礼,不尚智巧;以民为本,与民休养,致虚守静;顺天应时,无为治国。
  
  一、尊道贵德,隆德贱礼,不尚智巧
  
  《老子》以为,道是根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下文只注章节)世间一切万物都源自于道,并受道的影响和制约。“天得道以清;地得道以宁;神得道以灵;谷得道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39章)此处“一”即为“道”,得“一”即为得“道”。唐玄宗御批云:“一者,道之和,谓冲气也。以其妙用在物为一,故谓之一尔。”[1]道是唯一的,所以又称之为一。得一就是得道。若得“道”则天清地宁神灵显现五谷丰登邦国得治,若失“道”则天裂地荒神不现谷不收邦国不治。可以见“道”在《老子》中是根本,是世界和谐的根本。
  在尊“道”的同时,《老子》也贵“德”。但“德”与“道”相比,则“道”为大,且从于“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河上公注此句云:“孔,大也。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唐玄宗注曰:“孔,甚也。从顺也。设问有得之人,容状若何?言此有德人所行,唯虚极之道是顺。”清世祖注:“道无形容,即属之德,然大德之容,亦皆从出于道。”[2]虽然“道”为根本,但“德”也不可小看,“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天下万物,虽为“道”之所“生”,却为“德”之所“畜”才能有所成就。“道生之,德畜之”。道生万物,然后以“德”待万物,让万物自己按自身的规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出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是为玄德”,这才是最高最大的“德”,才是“道”。
  《老子》尊道贵德,但与孔子的克己复礼相反,《老子》轻视甚至贱视礼的作用,“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礼的制定是因为人们已经不能自觉以自然方式和平相处,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唐玄宗注此句云:“制礼者,为忠信衰薄而以礼为救乱之首尔。”最理想的方式是以道治国以德治国,“礼”作为一种治国方式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故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38章)同样,老子也不主张贤与智巧治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3章)贤,《说文》解曰:“贤,多财也。”《六书故》注云:贤,货贝多于人也。此处“贤”当作“财货”解,意即使百姓不崇尚财货,不为利益而争夺;不以难得之货为贵,故而不去偷盗;不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犯上作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3章)“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0章)“使夫智者不敢为也”。(3章)此处“智者”意即那些擅长“机关智巧,专权弄术”之人,使他们不敢轻易作出冒犯的行为。所以,《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9章)不以圣人自居,不用智谋治国,“能使民众获得百倍的利益,不以仁者自居,不用伪装的情义,能使民间恢复子孝父慈的自然亲情,不以巧物自喜,不追逐超高利益,就不会有盗贼了。”[3]所以,《老子》总结道:“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65章)
  
  二、以民为本,与民休养,致虚守静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5章)把人与道、天、地并列称为四“大”之一,可见在《老子》中,主张人与天地自然合一,以待天地自然之道对待人民群众,而天地自然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不可强作人力以图改之,所以对待人民也一样,应顺民心民意而治。
  1.以民为本,以百姓之心为心
  在对待百姓问题上,《老子》与儒家思想一样主张敬德保民,认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39章)并进一步提出了,“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49章)的命题。主张按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来治理国家、安定天下。作为领导者不固执己见,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使它合乎潮流顺乎民心。圣人之治理天下贵在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完其生。“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章)圣人治理天下,和顺收敛,体现全社会的意愿,“百姓之善者,循乎自然也,圣人以道而善之,则其善心自固矣。之不善者,未明本善,私欲蔽之也,圣人亦以道而善之,则将化而复归于善也,此所谓德善也。盖百姓与圣人得之初者,未尝不善也……,圣人之心与百姓之心,其初均同乎虚静,纯粹至善,未有恶也。惟圣人清静无欲,顷刻不敢放纵,则百姓自化”。[4]善待百姓,尊重百姓的意见和思想,不能以统治者的意见限制民众,认为政治就是尊重民意,万物虽贱却不能不顺其自然而生长成熟,百姓虽卑,却不能不顺民意而治。
  2.与民休养,致虚守静
  《老子》不仅仅从理论上阐释要以民为本,以百姓之心为心,而且主张在实践上要减轻人民负担,做到省刑轻赋宽政务,使人民安居乐业,《老子》反对苛繁的刑罚和法律,认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7章)法规律令过于严苛繁冗,束缚人民的自由太过,谋生困难盗贼就会越来越多。主张“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57章)。作为国之君王,应与民休养,不可时常侵民扰民,“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58章)一个看起来有点沉闷无生气的治国之道,其实它更比政策法令规定到每个生活细节的为政之道更能保持社会的淳朴风气,因为它的人民不受干扰,一切都效法自然,效法“道”,同时要减轻人民的各种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使人民能够获得发展自身以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经济条件。之所以有统治者认为民难治甚至轻死以抗国君,其实“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章)人民饥饿是因为统治者聚敛太多,使得人民的生产收入不足自给;人民难治,是因为统治者妄作非为,法令无章,使人民无所适从,所以才难治;人民轻死,是因为统治者求生之欲太过,使得人民不堪忍受,所以才轻死,其实人民是欲置己于死地而求后生,并非真求速死也。不到绝境,人民不至出此下策,故作为统治者,应尽量宽大为怀,与民休养,不过分掠夺百姓,“致虚极,守静笃”,(16章)“清静为天下正”,(45章)“而民自化矣”!
  三、顺天应时,无为治国
  
  顺天应时,无为治国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最高境界。《老子》的“无为”含义有二:一、顺天应时,因任自然;二、无为而治,顺势而为。二者合一即是以“道”治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以“德”治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不为而无不为”。(38章)最好的治国方式是让人民自然而然“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51章)最大的“德”即“道”的治国方式是不强把统治者自以为的“德”加于人民,而任由人民顺应自然而生活,这才是有“德”,才是有“得”,故《老子》云:悠兮贵其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治大国、烹小鲜,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认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天下之所以不太平,不宁静,就是因为,百姓的忌讳、利器、伎巧太多是也。真正的理想社会应是远古小国寡民社会,“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这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只有这样“以无事取天下”的方式,才是最理想的治国方式。
  在《老子》中,和平安宁的小邦国最理想,人民不相往来,更毋须战争来相扰。兵者乃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31章)“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兵器是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之,恬静淡雅、和平宁静的生活是人类普遍向往的,以“道”辅佐治理天下,不是兵力的强大,靠穷兵黩武来控制天下的。毕竟每一次战争之后,受伤最多最重的都将是广大百姓,田园荒芜,疫情横行,都要百姓来承担。
  2.见素抱朴,不自衿自贵,谦柔立身
  《老子》在统治者阐述治国之方的同时,也强调统治者自身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及其对百姓的示范效应,治国治民不难,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统治者要保持纯洁朴实的自然本性,减少个人的私心杂念,凡“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4章)自我张扬反而不能得到显现;自以为是反而会适得其反,自我表扬吹嘘反而显得没有功底;自高自大反而不能显示自己有任何长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只有不争,故而谁也不能和你争,但《老子》讲的“不争”并非要人无所作为。他认为“不争”的最高境界是做到“为而不争”。是故《老子》云:“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作为领导者,一定要上者处下,大者处小,强者守弱。反过来说,“处上而民不重”,“是以天下皆乐推而不厌”,(66章)“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63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3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8章)谦柔以立身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也。
  
  四、结语
  
  《老子》同情下层人民重视“以民为本”。从“天道”引出“人道”提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言论,从更高的层面上给统治者提出了非常有意义的策略,希望能够以此来指导“人道”,这些思想都具有相当明显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从根本上说,这是《老子》描绘出的理想国的蓝图。但是,当时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忽视了《老子》的这些有现实意义的治国方略,甚至还曲解了《老子》的思想,致使《老子》慨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70章)也许这就是《老子》的作者老子西出函谷关,“莫知其所终”的原因吧!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但愿他的思想能在两千多得后的今天能重放光芒,是所望焉!
  
  [参考文献]
  (1)(2)刘韶军.《老子》御批点评(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3)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文选德.《道德经》诠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