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哲学致思主题的后现代价值
苏晓云分享
[论文关键词]儒家,道家,禅宗,后现代价值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怀着对人类美好家园丧失的深沉忧患,反对人与自然对立、主客分离、人与人疏远,主张人人和谐、人神一体、天人合一,这为人们反思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因此,具有一定的后现代价值。
哲学的“后现代性”是相对于“现代性”而言的,是对工业化、现代化负面后果的理论反思和质疑,它致力于对人与自然对峙、主客二分、人与人疏离、自我分裂等“现代病”的“治疗”,力求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以儒、道、禅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怀着对人类丧失家园的深沉优患,强调天人合一、人人圆融,其致思主题和精神为现代人的反思提供了某些启发,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价值。
一、偏家致思主题的后现代价值
原始人类的存在状态是一个天、地、人、神不分的整体,就社会而言,政治、经济、文化也是未加区分、互相涵容的,人类的文化生命是大同和谐的。诗、书、礼、乐共同交织成人类存在的状态。传说中的三代盛世就是一个“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大同世界,没有分裂,没有剥削,没有私欲,没有异化,有的是和谐,有的是诗意,有的是神性,有的是痴醉与酣畅。
然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原始的宇宙和谐,人类从圆融之家走向武力纷争的世界。春秋战国时“天命”动摇,“周礼”崩溃,整个社会处在动荡无序状态,金钱、权势、富贵与虚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然界失去了诗意和神性的光辉,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圣爱与亲情,功利价值成为判断一切行为取向的标准。冷酷、偏私、邪念、奸诈、计较、虚伪……成为现实人性的合理本质。人与自然分离了,人与人分离了,从而人心唯危,焦燥与疯狂塑造着作为流浪汉的人类。
人类存在之家的丧失,必然引起人们的优患,引起人们对家的思慕与重建。孔子创立儒学,以复兴周之礼乐为己任,依乎天地,开发人心。他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绳,“知其不可而为之”,致力于天人合德、宇宙圆融、家园的重建。据《左传》记载,孔子在与人们讨论何为礼时强调:“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在他看来,人心皆有仁,所以人人皆高贵,是故“礼不下庶人”的阶级歧视就应当抛弃,由此他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政令刑施,而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化礼治。
孔子之后,孟子说性善,重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性。当客观秩序已全面解体之时,孟子把天下事定在每一个人的良知本心上,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荀子说性恶,当礼坏乐崩之世,主张通过“化性起伪”,把邪迷的人们带回到“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的礼义道德中去。
宋明新儒家一方面面临物欲横流、私心泛滥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面临佛道“空”“无”说的挑战。所以他们一方面要反对“人心唯危”,另一方面要拯救“道心唯微”,从而确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在他们看来,人类迷失了“家”,并不是“无家可归”,而是“有家难归”,关键是要找到回家的“路”。朱熹讲“依于理”,陆王(陆象山、王守仁)道“致良知”,都是为“迷路人”寻找回家之路所作的探索。
历史进人近代社会,西方在“理智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推动下,物质文明取得突进,“科学万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然而接踵而至的战争,打破了人们的美梦,一时间人们陷人迷茫之中,正如梁启超所指出:“宗教和旧哲学,既已被科学打得个旗靡辙乱,这位‘科学先生’便自当仁不让起来……今日之真理,明日已成谬见,新权威到树立不来,旧权威却是不可恢复了。所以,全社会人心都陷人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象失去罗针的海船遇着雾,不知前途总生是好。”对此,现代新儒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在整个西方文化中,只有平铺的物,没有立体的人;只知物,不知人;只说死的事实,不说活的理想。梁启超感叹到:“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却不惟没有得到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因此他们主张复兴儒家文化,以东方精神文明拯救西方物质文明的堕落,为“精神饥荒”的欧洲人提供指路明灯。熊十力曾明确道出此意:“今日人类,渐人自毁之途,此为科学文明一意向外追逐,不知自适天性所必有之结果,吾意欲救人类,非昌东方学术不可。”这就是说,在新儒家看来,只有东方文明尤其是儒家文化,才是救治现代人分裂和堕落的良方。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怀着对人类美好家园丧失的深沉忧患,反对人与自然对立、主客分离、人与人疏远,主张人人和谐、人神一体、天人合一,这为人们反思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因此,具有一定的后现代价值。
哲学的“后现代性”是相对于“现代性”而言的,是对工业化、现代化负面后果的理论反思和质疑,它致力于对人与自然对峙、主客二分、人与人疏离、自我分裂等“现代病”的“治疗”,力求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以儒、道、禅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怀着对人类丧失家园的深沉优患,强调天人合一、人人圆融,其致思主题和精神为现代人的反思提供了某些启发,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价值。
一、偏家致思主题的后现代价值
原始人类的存在状态是一个天、地、人、神不分的整体,就社会而言,政治、经济、文化也是未加区分、互相涵容的,人类的文化生命是大同和谐的。诗、书、礼、乐共同交织成人类存在的状态。传说中的三代盛世就是一个“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大同世界,没有分裂,没有剥削,没有私欲,没有异化,有的是和谐,有的是诗意,有的是神性,有的是痴醉与酣畅。
然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原始的宇宙和谐,人类从圆融之家走向武力纷争的世界。春秋战国时“天命”动摇,“周礼”崩溃,整个社会处在动荡无序状态,金钱、权势、富贵与虚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然界失去了诗意和神性的光辉,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圣爱与亲情,功利价值成为判断一切行为取向的标准。冷酷、偏私、邪念、奸诈、计较、虚伪……成为现实人性的合理本质。人与自然分离了,人与人分离了,从而人心唯危,焦燥与疯狂塑造着作为流浪汉的人类。
人类存在之家的丧失,必然引起人们的优患,引起人们对家的思慕与重建。孔子创立儒学,以复兴周之礼乐为己任,依乎天地,开发人心。他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绳,“知其不可而为之”,致力于天人合德、宇宙圆融、家园的重建。据《左传》记载,孔子在与人们讨论何为礼时强调:“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在他看来,人心皆有仁,所以人人皆高贵,是故“礼不下庶人”的阶级歧视就应当抛弃,由此他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政令刑施,而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化礼治。
孔子之后,孟子说性善,重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性。当客观秩序已全面解体之时,孟子把天下事定在每一个人的良知本心上,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荀子说性恶,当礼坏乐崩之世,主张通过“化性起伪”,把邪迷的人们带回到“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的礼义道德中去。
宋明新儒家一方面面临物欲横流、私心泛滥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面临佛道“空”“无”说的挑战。所以他们一方面要反对“人心唯危”,另一方面要拯救“道心唯微”,从而确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在他们看来,人类迷失了“家”,并不是“无家可归”,而是“有家难归”,关键是要找到回家的“路”。朱熹讲“依于理”,陆王(陆象山、王守仁)道“致良知”,都是为“迷路人”寻找回家之路所作的探索。
历史进人近代社会,西方在“理智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推动下,物质文明取得突进,“科学万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然而接踵而至的战争,打破了人们的美梦,一时间人们陷人迷茫之中,正如梁启超所指出:“宗教和旧哲学,既已被科学打得个旗靡辙乱,这位‘科学先生’便自当仁不让起来……今日之真理,明日已成谬见,新权威到树立不来,旧权威却是不可恢复了。所以,全社会人心都陷人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象失去罗针的海船遇着雾,不知前途总生是好。”对此,现代新儒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在整个西方文化中,只有平铺的物,没有立体的人;只知物,不知人;只说死的事实,不说活的理想。梁启超感叹到:“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却不惟没有得到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因此他们主张复兴儒家文化,以东方精神文明拯救西方物质文明的堕落,为“精神饥荒”的欧洲人提供指路明灯。熊十力曾明确道出此意:“今日人类,渐人自毁之途,此为科学文明一意向外追逐,不知自适天性所必有之结果,吾意欲救人类,非昌东方学术不可。”这就是说,在新儒家看来,只有东方文明尤其是儒家文化,才是救治现代人分裂和堕落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