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医学>

畜牧兽医方面毕业论文发表

秋梅分享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畜牧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畜牧兽医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方面毕业论文发表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畜牧兽医方面毕业论文发表篇1

  论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策略

  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畜牧兽医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畜牧兽医工作对于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起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养殖业的向前发展,促进生态平衡的发展等几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做好基础畜牧兽医工作,可以使养殖户的利益少受到损害,把动物的疫病扼杀在萌芽阶段。

  1 做好基础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基层畜牧兽医体系而言,与市场需求起着很好的连接作用,在公共卫生工作中,基础畜牧兽医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是因为,对于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者来说,无法使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得到满足,同时,对于市场上出现的风险也难以抵制,使畜牧业生产结构很难得到调整。当前,由于法律上不够健全、机构上的不够完善以及职责上的不够清楚,使得对动物的防治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并且影响到动物产品的质量水平。

  国际上重大疫病经常发生,使得我国在国防重大动物疫病工作上面临压力。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畜牧兽医队伍,建立起畜牧兽医的新秩序,并能从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市场的变化进行指导,有关部门要积极开拓养殖户的市场,促进畜牧业的流通,使畜牧业能够健康地向前发展。因此,要不断地对基层畜牧兽医站的职能进行相关完善,并且加强对其职能的建设,促进畜牧业的向前发展,从而保障人们身体的健康。

  2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1 存在问题

  目前,基层畜牧兽医行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环境较差,工作任务繁重;基层的防疫队伍出现老化,并且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待遇偏低,使得防疫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多种因素造成免疫出现失败,使得防疫人员的信用度降低。

  2.2 解决措施

  2.2.1 对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

  以往,防疫人员只是负责对畜牧进行注射防疫,而相关的工作则由基层组织负责,并且协调动物的防疫。如今,各级基层的行政机构,其组织职能越来越淡化,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很多防疫工作人员,不仅要注射,还要发证、登记、建档等,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防疫任务,工作条件很差。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协调动物防疫的职能,各个基层要有专人组织进行防疫,使防疫工作人员的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保证防疫进度以及质量的向前发展。

  2.2.2 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建立起基层防疫人员的进出机制,使基层防疫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以及专业化,保证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发展。同时,为了使基层防疫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要适当增加防疫人员的数量,使防疫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研究表明,超负荷的劳动无法保证防疫项目齐全、效果好。同时,还要提高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保证防疫质量,并且加大基层畜牧资金的投入使用。除此之外,更要加强对防疫注射各个环节上的管理,以产生良好的防疫效果。对于防疫各个环节,要进行科学管理,在生物药品的采购、运输以及保管等方面,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不能掉以轻心,尽最大能力避免防疫的失败,进一步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人民群众身体的健康。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及法制宣传,建立起健全的规章制度,强化执法力度,使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得到良性发展。

  2.2.3 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向前发展,动物防疫工作同样要实现数字化,以便对疫情的动态、源头进行全面掌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基层畜牧防疫水平,提高对突发疫情的处理能力。在以往,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使得畜牧兽医人员偏多,并且整体素质较低。当前,要努力创造出良好环境,对人才进行吸引,从大专、本科毕业生队伍中吸收人才、发现人才,使防疫队伍加强、壮大。

  同时,要加强对乡镇兽医人员工作责任制的强化进行,促进兽医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使其对自身的职责有个明确的认识,对他们的待遇进行改善,促进队伍的稳定发展。同时,还要建立起合理的考核机制,使防疫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地开展工作,可以对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政策,对他们进行岗位责任制或聘用制,根据按岗用人、按岗定酬的原则,采用公平、公开竞争的方法实行竞争上岗。促进防疫工作人员执法水平以及业务素质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能够按照规定来办事。

  3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层畜牧兽医的防疫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对防疫工作队伍的建设,建立起良好的畜牧兽医的新秩序,立足当前市场变化,依据市场变化对其发展进行指导,并且把广大的养殖户联合起来,积极开拓市场,以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畜牧兽医方面毕业论文发表篇2

  浅析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而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比重的大小己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方面。加快畜牧业发展,着力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而搞好动物防疫是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禽畜的防疫、检疫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是关系人们吃上放心肉,切断人畜共患疾病传播途径,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大事。

  [关键词]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建议

  一、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现状

  从近几年各地机构改革的情况看,改革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改革中保持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不动,其隶属关系不变"经费供给渠道不变、资产所有产权不变,重点从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在增强内部活力上下功夫,在增加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二是将乡镇所有的七站八所合并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人员统一调配,资产统一管理,工作统一安排;三是职能分离,实行中心站与区域站管理!

  畜牧兽医行政执法、部分公益性只能由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药品、饲料销售等经营性活动实行社会化管理,原有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部分进入中心站,受委托承担产地检疫、品种改良等工作,并从事经营性活动。其中以第三种形式多在试点进行,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改革以后的积极变化主要有:一是促进了观念的转变,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二是出现了一些畜牧兽医体系新的组织形式;三是推动了基层畜牧兽医体系运行机制的转变,拓宽了服务空间!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方式。同时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一部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职能错位,同时精简过多,业务指导脱节,经费严重不足,资产流失严重,缺乏安置分流人员的配套措施。这些问题在一些地区影响了动物防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展开,其根源是对基层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地位和作用缺乏认识。

  首先,基层的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担负了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公益性职能。现阶段,畜牧业生产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者素质较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畜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草地保护、动物防疫等公益性工作效益极低,甚至完全是无偿的,是其他商业性组织不愿做也无法做到的,必须有公益部门来承担,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病虫害控制、农业科技人员和生产造作培训、技术推广和咨询、检验服务等工作,可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

  其次,农村的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是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事关大局,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关系社会稳定。

  第三,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没有稳定健全的畜牧兽医体系就没有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四,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是连接畜牧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农民作为农村市场的主体,自身难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家庭型生产经营满足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难以抵挡市场风险,无法合理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直接与农民接触,熟悉市场,了解农民需求,能够有效的引导农民开拓生产,真正得到好处。

  二、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1.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筹资机制

  首先,中央政府的财政资金应作战略性调整――财政资金应向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配套倾斜。这样使得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有了国家层面的财政资金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克服制度障碍。其次,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来平衡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乡镇政府由于财政困境,不能担负当地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所需的资金,而用于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基本上是转移性的,经过中央、省、市县、最后落实到乡镇,由乡镇政府具体操作,提供服务。第三,为防止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渗漏,应该加大专款专用的财政监管力度,建立透明、规范的财政转移制度,防止暗箱操作,以确保资金的最终流向,保障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正常供给。

  2.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

  就全国各地该服务体系的改革里看,较有成效的管理机制,一般来讲是实行“以钱养事,定岗定责,公开招聘,动态管理”。将乡镇原来的畜牧兽医站所整体改制,实现人员身份置换,即由单位人转变为企业人,在改制后的服务中心实

  行竞争机制,进一步将人员分化,一部分成为公益性服务的主体,获得政府财政用于畜牧兽医服务的那部分转移支付资金,另一部分人员则进行较为个人化的经营性服务,每年除上缴中心外,其余的收益归个人所有。上级主管部门即畜牧业局对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有业务监督和指导的权利,并对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进行年度评估,决定现有服务人员去留,以及防、检疫人员的竞岗。

  3.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服务模式

  强化公益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职能。加强本地的防疫检疫力度,根据农民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对农民进行防疫知识的宣传,进行养殖技术等方面的讲座。在为农民进行治疗服务的同时,为其讲解该疫病的一般性知识,规范药品、饲料等市场,维护农民的利益。

  三、对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

  1.加强乡镇站的建设

  全面实行县(区)级对乡镇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派驻制,努力提高动物防疫监管水平,确保一旦发生疫情时及时准确处置。将《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相关法规真正落到生产第一线,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2.建立筹资机制

  乡镇政府的资金的严重匮乏,资金来源不足,致使公共服务的供给缺位,没有实质的供给主体,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也是如此,改变这现象该从乡镇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上做起,只有基础设施的满足才能为乡镇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提供一定的保障。

  3.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

  在强化公益职能的同时,搞活经营性的职能,对养殖户进行专业的培训和举行养殖技术的讲座,为他们服务的同时,给他们讲解一般疫病的知识,规范市场,达到真正维护养殖户的利益。从而带动整个体系的高效发展与进步,引领正确的发展观。

  四、结束语

  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稳定和加强公益性服务事业,放开搞活经营性服务。乡镇兽医是我国农村养殖业最基层的技术力量,但是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乡镇兽医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加强本地的防疫检疫力度,根据农民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对农民进行防疫知识的宣传,进行养殖技术等方面的讲座。在为农民进行治疗服务的同时,为其讲解该疫病的一般性知识,规范药品、饲料等市场,维护农民的利益。推行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能够有效整合行政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是强化基层畜牧兽医执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申玉军,孙公文,王志刚.浅谈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06(09).

  [2] 卢冬梅,潘翠珍.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05).

  [3] 阿尔达克・阿尔肯哈孜.浅谈新疆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3(12).

    297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