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相关论文
随着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地增强,直接引起人们对医院的护理要求越来越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妇产科护理相关论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妇产科护理相关论文下载篇1
浅探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摘要】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妇产科来说护理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有资料指出,在目前的 医院医疗纠纷中,产科护士投诉位居首位,因此,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提高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几个对策,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其工作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加强药品和设备的管理等,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妇产科 护理安全 隐患 对策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妇产科作为存在护理安全隐患较高的科室之一[1],要求我们必须对各种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做系统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进行讨论。
1 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1.1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部分护理人员 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不足,对待孕妇未认真听胎心、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未严格执行产后护理常规,造成了新生儿窒息、死亡或产后出血等。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发错服药、接错液体、抽错血的现象仍有发生,对各种法律、法规也欠缺了解,重视度不够,出现急症时没有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就忙于处理,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1.2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有限
目前,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提高,同时,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使用,各类新药的快速更新,都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部分护士由于所学医学知识的局限性和技术水平的相对薄弱会导致一些技术问题的出现,产生一些风险。护理人员的知识欠缺、技术不熟练、临床工作经验不足,会在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时刻,不能迅速准确地配合实施抢救措施,给护理安全埋下隐患。如果助产护士对静脉输注缩宫素的孕妇未能及时、正确监测产程及宫缩情况,可能导致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瘫;在肩难娩的过程中,动作不到位,有可能造成新生儿锁骨骨折,引发纠纷。
1.3患者自身的因素
由于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已经增加了医疗和护理难度[2],但是很多孕产妇对医院规章制度不遵守,不配合,如私自离院外出或者请假,结果出现了不慎摔伤、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现象,不得已给予急诊剖宫产,而产后又出现大出血新生儿窒息,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医疗纠纷。再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需产钳术或剖宫术,若不能及时与患者本人和其家属沟通,就容易出现期望与现实情况不符而导致患者的不满意情绪。 1.4急救药品、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急救药品配备不良,医疗设备种类不全、性能不佳等也是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如抢救新生儿窒息用的喉镜,属于易耗品,紧急情况下容易出现灯不亮的情况而延误抢救时间;如一次性吸痰器,容易受到气温影响造成塑料管软硬不均而延误急救;抢救时氧气瓶氧气不足,各类监护仪器的备用电池没电都属于设备隐患。对用于产后大出血、子痫抢救工作的急救药品、抢救设备没能处于良好状态,容易引发 法律纠纷。
2 防范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
2.1增强护理安全意识
为了避免因护理人员法制意识的缺乏导致的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有必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 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以维护护患双方权益和降低护理风险。有些护理风险的发生源于护理人员的头脑中缺少风险源于“细节”的意识,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细节护理,如对产前孕妇认真听胎心,作好胎心监护,对产后产妇严密观察阴道出血情况,防范新生儿重度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护理安全要求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2.2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由理论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知识、急救技术等,加强培训实践,并指定专人带教。定期考核以评估培训效果。鼓励护士继续 教育和学历教育,以增强自身知识面,改正不当的护理行为。
2.3加强护患沟通
针对患者对护理质量的高期望,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服务意识,最大程度的减少由于语言不当引起家属不满而引发纠纷。
2.4加强药品和设备的管理
完善设备和药品管理,做到急救药品和器材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对急救设备做到专人管理,随时检查医疗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定位、定量、定时保养维修,让设备在急救时随时待命,保证药品充足,对使用的药物做好记录备案,以备随时使用。
3 结论
妇产科护理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它直接关系到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3]。因此,系统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各种隐患,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安全文化建设为基础,对风险必须做到早发现、早疏导、早预见,对产科护理工作意义重大。
参 考 文 献
[1]陈怀敏.实现护患交流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7(11):120-12l.
[2] 陈良珠,赖敏贞.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与防范措施[J].南方护 理学报,2005,3(12):83.
妇产科护理相关论文下载篇2
浅谈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
【摘要】有效处理术后病人的疼痛达到有效 治疗的目的。方法 对妇产科术后694例进行有效的疼痛干预,并随观。结果 积极有效的术后镇痛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围术期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采用综合方法处理妇产科术后疼痛,使疼痛控制在最小范围,更有利于使患者平静渡过术后恢复期。
【关键词】妇产科 术后疼痛 止痛方法 护理
1 临床资料
选取妇产科手术694例,其中附件切除术86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27例,子宫全切除129例,剖宫产术252例,均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无镇痛药过敏史或成瘾史,肝功能正常。
2 结果
无痛273例,252例轻痛,134例中痛,30例重痛,5例极度疼痛。60.7%的患者术后仍有疼痛现象。
3 影响疼痛控制的因素
3.1 害怕对药物成瘾
麻醉药是术后止痛的主要药物,害怕对麻醉药的成瘾是直接影响有效控制疼痛的主要障碍。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护理人员混淆了麻醉药的成瘾性、耐药性和依赖性的概念,把临床上因病人疼痛加剧需要增加药物用量或因疼痛需继续使用止痛药的病人当作成瘾,从而害怕继续给病人用药,尽量拖延或不给药,阻碍了有效的疼痛控制。
3.2 对疼痛评估的不重视、不准确和不及时
首先是由于对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使护理人员在按常规监测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为采用疼痛评估方法的不正确,以致错误地给病人进行疼痛打分和分级。
3.3 害怕药物不良反应
如延缓伤口愈合及术后恢复减慢也是病人拒绝用药的一个原因。医务人员害怕使用麻醉药,尤其是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是影响有效止痛的另一个障碍。
3.4 护患之间缺乏沟通
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是护士获取信息、收集资料的重要手段,与病人缺乏思想交流,往往使一部分病人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护理人员对疼痛控制的认识
据报道,有50%以上的患者术后72h仍疼痛不止,不少医生担心止痛药物带来的并发症,术后只用一次止痛药物[1]。
由于疼痛的主观属性,所以许多医务人员认为患者疼痛就会报告,因此疼痛主动评估在大多数 医院还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只有患者提出疼痛或要求镇痛时才被动处理。据报道护士经常低估患者的疼痛,对疼痛强度的评估护士和患者主诉不一致的机率占77%,有54%的护士低估了疼痛的强度[2]。随着对疼痛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特征,日益受到重视,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4.2 对疼痛的正确评估
在疼痛的护理中,疼痛的评估一直是一个重要环节,疼痛是未分化的感觉。不同强度的疼痛在患者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方面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不了解疼痛治疗知识、害怕药物成瘾或者毒副作用、不愿麻烦医务人员等原因致使患者在报告疼痛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往往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才会报告。我院用WHO推荐的0-10数字疼痛强度表做成一个10cm×3cm的线形疼痛评估标尺,其中“0”表示无痛,“10”表示能够想象到的最痛,教会患者使用标尺的方法,直到能够掌握如何正确表达疼痛。据陆守晗报道[3] 89%的患者能够主动报告疼痛,而不被动忍耐。应用疼痛评估标尺以患者主诉的数字作为原始资料,使疼痛记录标准化。确切掌握患者的疼痛程度,也可以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同时对护士交接班及护理文书记录也提供较确切的信息,避免医护主观因素或词不达意的误差。
4.3 手术前后做好患者的健康 教育及心理护理
将各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要求制作成卡片,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手术过程、手术所需时间、术后一般情况等。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手术前后的相关知识,打消种种顾虑和紧张情绪,增强安全感,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护理人员鼓励患者表达其疼痛的感受及对适应疼痛所作的努力,安慰患者,尽量减轻其心理压力。
4.4 镇痛药物的应用
目前,大多主张预防性用药,而不是等到疼痛难忍时再给药。预防性给药所需剂量较疼痛剧烈时用药剂量少,患者痛苦小、镇痛效果好。近几年研究表明,术前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用药总量,增加术后第一种止痛剂作用时间。对于小手术引起的疼痛用散利痛类就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对中、大手术引起的疼痛则用中枢作用止痛药和患者自控止痛法(PCA) ,该法为适合患者个体需要而设计的可塑性止痛法,患者按动按钮就可启动系统,有一种主动参与感,有利于身体康复。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术后镇痛方法。据报道[4],采用PCEA镇痛 治疗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均稳定,仅心率有所减慢,并能加速胃肠道的蠕动,恢复快,使产妇催乳素分泌增加,减轻产妇的抑郁焦虑情绪。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5 其他方法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观念已逐步渗透到术后疼痛的护理工作中,大部分患者主动接受以往陌生的非传统疼痛护理措施: 替代疗法、补充疗法及冷疗法,这些方法对机体无损伤,更倾向机体、思维、精神三者的统一,适应患者的身心需要,因而在术后疼痛护理领域有广泛的前景。①替代疗法: 又称非常疗法,即使用针刺等方法替代以往常规药物止痛方法。经过对照实验针刺的术后止痛效果同药物止痛方法效果相似[5]。②补充疗法: 是指将景象、 音乐、分散注意力、体位护理与常规的止痛方法联合使用,增强常规方法的止痛效果。同时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强度,可用视觉分散法、触觉分散法及听觉分散法。每个人性格、年龄及个人经历不同都会选择一些方式来适应疼痛反应,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适宜的温湿度、舒适的环境对患者耐受疼痛有好处,尽量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以顺利渡过手术期。
5 讨论
在术后疼痛的护理中,通过心理护理、细心观察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通过药物辅以其它方法将患者的疼痛控制在最小范围。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安全平静地渡过术后恢复期。
参 考 文 献
[1]崔东长,耿军.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2) : 692- 693.
[2]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 123.
[3]陆守晗.临床应用疼痛评比标尺的效果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 : 36.
[4]胡纬青,刘捷,杨水珍.剖宫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26-27.
[5]耿莉华,宋雁宾.外科手术后病人疼痛控制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