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毛概论文>

有关弘扬爱国主义的毛概课程论文

坚烘分享

  爱国主义不仅仅只是国民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是指受爱国情感、思想影响下的爱国行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爱国主义的毛概课程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国主义的毛概课程论文篇一:《试谈论爱国主义》

  摘 要:爱国主义不仅指一国国民的热爱国家的情感,也是指单纯的爱国思想或理论,更是指受爱国情感、思想影响下的爱国行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因此,中国情境中的爱国主义历经了民族爱国主义、反帝爱国主义与伦理爱国主义三个历史阶段。厘清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之实践提供经验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

  一、何谓爱国主义

  相对于学界提倡“国家认同”,笔者更觉有必要重新探讨“爱国主义”的问题。这并非老生常谈,而是希冀给出全新阐释,以利于在整体上认识“爱国主义教育”之内涵。

  “爱国主义”在其肇始阶段可视为地缘文化意义上的词汇,与政治相关甚少。到了近代,“爱国主义”俨然突破了本然单纯的地理意义,逐步加入了更多的政治内涵,甚至从一个原先的“良性词汇”转向极具讽刺意味的政治“敏感词”。对此,西方一些学者时常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相混淆,甚至针对中国而创生出所谓的“官方民族主义”一说,这显然已经侵犯了爱国主义之合理诉求,更是与我们心目中的爱国主义理念格格不入。

  当然,笔者就此不想深究民族主义的问题。其实,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一样,都是一种情感,一种对本民族国家之心理依恋,这是彼此共通之部分,只是在对待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上以及相继产生之情感的归属上存在分歧罢了。简单用民族主义替代或等同于爱国主义,这是极不严肃的学术表达,毕竟爱国主义的对象是制度化的政治共同体,而民族主义之对象则是共享一个共同身份之人群,他们拥有一致的信仰和集体自治的愿望。一定意义上说,民族主义在概念使用上要比爱国主义混乱得多。再则,民族主义具有鲜明的教义性特征,并在某些方面将民族看做是政治组织的核心原则;而爱国主义则为这一观念提供了感情基础,因而也就支撑了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是一个比民族主义更为源远流长的观念,但同时也相应缺乏更多的理论支撑[1]。

  西方学者对于爱国主义理解看似合理,但在其中也暴露了诸多不足。很多时候,他们没有考虑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况,诸如政治学经典教材《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所举证的爱国主义范例,大多仅限于西方世界之情况,这一片面的论据无疑影响其对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然而,西方学者对爱国主义之理解又是颇有见地的,因为他们清楚的认识到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同样吸收了民族主义思想,认为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把集体行动者当做历史中的进步力量的思想,马克思随即将集体从国家转换为阶级[2]。对于这一点,笔者无须赘言。

  概言之,“爱国主义”可从三方面予以释义:其一,它指的是热爱国家的情感,即一国的国民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视祖国为自身至爱的对象;其二,它指的是单纯的爱国思想或理论,也就是对于何谓爱国、为何爱国以及爱国何为等一系列的理论阐述;其三,它指的是受爱国情感和爱国思想或理论影响下的爱国行为。

  二、爱国主义的历史发展

  然而,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中国情境之爱国主义历经了民族爱国主义、反帝爱国主义与伦理爱国主义等三个历史阶段。以下,依次讨论每一阶段爱国主义之特点,通过历史叙述以期还原中国情境的爱国主义原貌,为今日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塑积淀理论基础,提供参考意见。

  1.民族爱国主义阶段。美国学者海斯认为,“自从东方古帝国兴起之后,许多世纪以来,一个独立国只包括一民族的现象是例外,而不是常规。一个人通常爱他的城市,他的区域,他的统治者或他的帝国,而不爱他的民族。” [3] 然而,海斯的发现依旧是基于古希腊或古罗马的情况推演东方的情况,他看到的并不完全正确,最起码不完全符合中国情况。中国人素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而对于城市、区域或是帝国并不显得有多少热爱,换言之,中国人爱的是“天下”、“君王”和“家庭”,忠君始终被视为爱国的表现。《诗经·小雅》中就有这样的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基于中华中心论调的“天下观”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中国人始终认为自己处于天下的中心,华夷思想长期支配着历代国人的头脑,似乎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民族都是受人鄙视的蛮夷,皇室朝堂更是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显然,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是扭曲的,人们效忠的对象是朝廷抑或集权于一身的天子而非国家,有道是“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仰居“天朝上国”的先辈们始终只知有“家”与“天下”而不知有“国”。无“国”意识,何谈爱国?可以说,长期的“‘华夏中心主义’和‘尊夏掖夷主义’的文化观念,不但扼制了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古代的觉醒与确立,而且使到近代才诞生的爱国主义一开始就背负着文化主义的古老幽灵,难以摆脱东方大陆性文化所具有的狭隘性与自大心。” [4] 中国古代到底存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学者们对此争论不休。笔者以为,即便古代中国未曾出现可爱之“国”,但对朝廷君主以及乡土家族之爱完全可以扩展至对大好河山之爱。如同南宋岳飞一心想收复失地,其实他的心中本然有一个大宋的中原领地,这依旧可以认为是爱国主义的早期形态。当然,这种爱国主义掺杂着狭隘的民族界限,因此,古代中国长期演绎着民族爱国主义的范式。

  2.反帝爱国主义阶段。到了近代,这一切发生了改变。西方列强的炮火振醒了沉睡中的国人,国家概念随之即起,爱国主义即是民族危机下的产物。伴随着外来侵略,“国”的意识渐成,爱“天下”和爱“家”的传统自然转化为爱国。此时的“国”不再只是“大清朝廷”了,而是地理政治意义上的中国。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多种形式相互交织的,爱国主义受其影响,同样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遭受外来侵略者的奴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因此,自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胜利,反帝始终是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3.伦理爱国主义阶段。当爱国主义被冠之以道德权利或是义务的时候,预示着伦理爱国主义的诞生。抗战胜利以后,爱国主义从反帝的主流价值倾向演变成了伦理爱国主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反帝爱国主义形态完全不存在了,只是伦理爱国主义的张力更加明显而已。伦理爱国主义有其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将爱国主义纳入道德的范畴;其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伦理规范以寻求现时代爱国主义的古典庇护。伴随而来,伦理爱国主义存有两大缺陷:一是具有强烈伦理复归的情绪化倾向,二是在于其内容的空洞抽象和强烈的说教性。爱国主义终究是指向个人还是国家的宣传,伦理爱国主义俨然超越了地理情愫的文化忠诚甚至政治投机,从社会主体之行为演变成国家利用伦理约束力操控一切去“被爱国”的场面。

  三、形塑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随之迅速提升,以美国为主导西方舆论相继抛出“中国威胁论”,中国的亚洲近邻尤其日本在领土问题上又不断与中国发生冲突,加之历史积淀的民族仇恨被极力渲染,国人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逐渐走向广泛意义上的民族爱国主义,其中不免混杂着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双重定位。爱国主义遂受到不同人群的高度关注。诸如政治哲学家时常争论不同版本的爱国主义是稳健政治的不可或缺之部分;而道德哲学家却望着爱国主义的道德标杆,对爱国主义是否是公民的道德义务争论不休。然而,“爱国主义”在中国时常被当做激进的代名词。极端民族式的爱国主义固不可取,但理性爱国主义之表达应属合法的诉求而不应该被列为褊狭的异端。那么,感性与理性的边界又在哪里呢?这就要重新回到什么是“爱国”的基调上予以审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统治需要,爱国主义可从不同的维度予以诠释。当然,笔者所言之中国情境无论何时都应放置全球化背景中予以讨论,这并非为了排除所谓的“自以为是”,乃是为了真正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探求爱国主义在中国之嬗变,为形塑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经验。那么,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作何解释?它包含哪些方面?概言之,其意有三个:

  1.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界限之教育。民族主义在中国未必能被超越,而狭隘的民族主义则必须要被超越甚至抛弃。全球化虽然不可逆转,但是在全球化日益显著的今天国家的特殊性也应逐渐显露。要警惕西方国家借全球化之名借机宣传所谓的“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实则是对合法民族主义的无端解构和扭曲阐释。我们沉浸在全球化带来的机会的同时,也要认清被政治渲染的全球化俨然是一个可怕陷阱。我们不禁要问,爱国主义的动机是什么?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界限,于民族认同中确认国家认同。让所爱之国成为真正的统一之国。

  2.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培养公民适度爱国情感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公民热爱祖国之思想与情感,然而,长期以来,爱国情感教育是相当缺乏牢固基础的,或者说是空洞的。那么,爱国主义到底需要强调何种爱国情感呢?很多人都认为爱国主义是好事,但却不知道何种爱国主义才是真正的好事,盲目的爱国情感的爆发可能会走向异端。爱国者就是爱自己国家的人吗?事实并非全然如此,往往我们只是认识到爱国情感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却忽视了爱家庭爱家乡之教育,很难想象连家庭或家乡都缺乏依恋的人如何培养忠实的爱国情感。

  3.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造就理性之爱国者。易言之,爱国主义教育是否真的有必要被公民教育所替代?西方学者对此肯定,他们往往认为,公民教育涵盖的范围显然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然而,部分和整体又是具有不一致性的。尤其在中国情境中的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不应该完全被公民教育所替代,要提防西方的学术霸权与意识形态侵蚀。当然,不被替代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变化的可能,爱国主义教育依旧需要向现代公民教育的转型,而不仅仅简单囿于道德教育之范畴或者来个大变革式的颠覆。

  参考文献:

  [1] [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30.

  [2]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319-320.

  [3] [美]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6.

  [4] 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287.

  爱国主义的毛概课程论文篇二:《浅谈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历代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笔者认为,合理的爱国主义应从单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即在情感上把握“度”的原则,在思想上摆脱“愤青”的狭隘观念,在行为上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关键词】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有准则和范围限制,它虽然包含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从它的内容来看,人们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理性地揭示当前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本质来正当积极地表达爱国主义。

  一、理性认识是事物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过程有两个重要的阶段,即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它以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为特征,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对象和内容。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的质变和飞跃,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而言,理性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它与感性相对,是人在正常状态下,自信地全面了解和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后,妥善地提出相应的行动方案,以达到适当的、合乎常态的客观效果。”

  二、爱国主义应是理性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应当给社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应该为社会的稳定、健康和团结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就行为方式而言,理性表现为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因此,理性爱国要求人们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在爱国主义的行为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理智的精神。“理性的价值在于它赞美理性,崇尚科学,热爱逻辑,相信知识的力量,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所以,爱国主义应当是理性的,人们要使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感性层面上升为理性层面,这期间,人们必须自发地具备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必须以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坚强的信念和动力,以及根本目标来约束和调整自己的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

  三、情感上要把握“度”的原则

  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的解释是: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度是量和质的相互结合与相互规定,量和质是度的两个关节点,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若是在这两个关节点范围内,事物的质则保持不变,若是超出了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则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么事物就会转变成区别于自身的另外一种事物。

  爱国主义是人们社会精神层面的反映,是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反映,它是社会的产物,即社会意识,因此,爱国主义对社会存在起着一定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断定作用的正反面则是以事物的度的原则为准则,即物极必反。

  爱国主义是人民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表达难免会包含着一定的激情,激情适当会正确地引导自身将要做出的行为,而过激、偏激则会促使人做出错误、不正当的行为。在爱国主义当中,爱国激情不仅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感情而存在,它更是以一种支撑人们是否会做出行为,做出多大行为的强大信念而存在。因此,这种信念一旦根深蒂固再加以不断膨胀就会产生物极必反的恶果。所以,理性的爱国情感应该把握好度的原则,人们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和情绪,不要让原本适度的情感恶性膨胀,以致于危害社会。

  四、思想上要摆脱“愤青”的观念

  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每个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人们不能只单一地、消极地看待问题,人们应该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处理所有问题,既要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同时更不能忽略事物积极的一面。在对待爱国主义这一问题上,只有让自己的思想转变,学会从阴暗面的对立面来挖掘问题,进而判定问题的走向,问题才会得到改善和解决。

  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首先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出实际的行动,不能空有满腔热血,更不能消极地利用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中。悠悠历史长河,无论经历多少沧桑巨变,中华儿女总是对祖国无比忠诚、无限热爱。反观‘愤青’,它是无法使‘爱国’这一主题上升为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因而也无法起到推动作用,无法完成强国的任务。”

  五、行为上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中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如今的爱国内涵应该与法治紧紧相连,爱国不再如近代中国以及之前那样只大力强调民族主义内容,人民应该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首先必要的是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条规,再次必须以道德准则来控制和约束自己。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的爱国事件,客观地说,这些爱国行为大都是正当的、理性的行为,总体来说对祖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在当代的中国,爱国主义精神被部分人歪曲甚至利用,这些人借以爱国主义的名义做出违反道德准义和法律法规的不耻行为,严重危害了他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理性的爱国行为应该充分反映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集体利益价值观,它要求人们在心甘情愿为祖国奉献之前必须带着预见性和社会责任感去考虑自己将要做出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会给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绝对不能不计后果地任意妄为。

  六、结语

  就当代中国而言,人们必须忠实、合理地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表达爱国主义时,必须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爱国是为了让国家更加美好而绝不能让国家更糟糕,民众在表达爱国热情时必须理性而守法,这样才能值得他人尊重,值得世界尊重,才能真正有助于国家和谐发展,有助于国家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杨永利.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爱国主义的毛概课程论文篇三:《浅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摘 要: 高等学校不仅是传授专业文化知识的前沿阵地,而且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对青年学生进行历史传承观、民族凝聚力、创新报国志的教育,必将有效地促进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报国热情的增强,从而自觉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今后走上社会主义建设岗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传承观 民族凝聚力 创新报国志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它既表现为经济总量、国防实力和人才素质的竞争,更表现为一个民族内部凝聚力的竞争。邓小平同志在《振兴中国民族》一文中说:“中国人分散开来力量不大,集中起来力量就大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必须代代相传。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它不仅是传授专业文化知识的前沿阵地,而且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成为报效祖国的创新人才。但是,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传承观

  一是文明基因的传承。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文明传统的伟大民族。其雄健的民族基因深植于灿烂的民族文化的长河之中,形成了华夏一代宝贵的精神财富。《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学记》云:“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种雄健自强的民族基因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融合百家而成一脉,包罗万象,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多次受到挫折和危难,但中华民族始终在批判与继承、停滞与进步中激浊扬清,千磨万击,终致大成。这说明中华民族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承继力。如今,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辉煌时代,高校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缜密的洞察,更加努力地继承先人的文明基因,并不断优化,使中华民族日益走向自信、完善、成熟,从而永远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一统思想的传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历史上的先贤圣哲、仁人志士,都倡导国家的统一,人民的融洽,社会的安定,这已成为中华民族历代的共识。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为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实现小康绘制了宏伟蓝图,这是传承先人的理想并为之切实奋斗的庄严承诺。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充实这方面的内容,使全体学生明白,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则国家兴;国家分裂,人民内斗,则受人欺。一部中国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我们要实现全民族的小康,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因而青年学子应传承先人的理念,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出力流汗,勇往直前。

  三是御侮精神的传承。《宋史?董槐传》云:“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中华民族历来有抵御外侮的奉献精神。如明代的郑成功,清代的三元里人民、林则徐等,就是抵御外侮的杰出代表。高校应根据当时的历史状况,向青年学生讲述历代仁人志士抗敌御侮的英勇事迹,以增强学生的历史传承观,不断为他们打造复兴民族、振兴中华的思想基础。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还需要增进青年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的了解和传承。传承需要与时俱进,赋予丰富的时代内涵,才能有效地被激活,否则,反而会成为社会前进的负面力量。毛泽东曾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八字方针,应成为我们对“传承”的指导思想。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指促使一个国家内部所有民族之间的合力,以及人们集合在民族大家庭之内的情感。其核心则是建立在民族历史、文化和习惯之上的民族精神。它渗透在社会哲学、习俗、文化、礼仪、艺术等微观层面,具有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辐射的持久性。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尤其是促进这个大家庭每个个体向核心的凝聚,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高校学生进行民族凝聚力的教育,应着重抓住如下三点:

  第一,加强民族自尊心教育。民族自尊是民族凝聚的向心力。民族凝聚力不仅属于历史范畴,而且属于道德范畴,民族自尊心是产生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力量。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要始终渗透着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奋发向上、自强自立、自尊自重的民族,只是在近代1840年以后一段时间才落伍的,从而被西方人侮辱为“东亚病夫”、“一盘散沙”。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闭关锁国、保守昏聩造成的,他们压制了民族自尊心,破坏了民族向心力,损害了民族凝聚力。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华民族的自尊,始终是华夏文明的主流。历史上许多先贤圣哲、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民族自尊,变革图强,力挽狂澜。清代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六君子”的戊戌变法等,成为力争民族自尊的表征。正是有这样的民族自尊的正义力量,才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充满活力。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和世界范围内文化演进方式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受外在时尚和潮流的影响越来越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浏览、对比、体会,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什么是文明的,什么是腐朽的;进一步强化民族自尊心,为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增强信心和决心。

  第二,加强民族责任感的教育。民族责任是民族凝聚力的共同点。既往的史实警示我们:国家安定,民族和谐,人民齐心,则社会欣欣向荣;官员失范,职责不守,离心离德,则国家乱象丛生。清人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代先贤圣哲、仁人志士,都是有这种责任意识的。高校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的策源地之一,其教育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对社会文化发挥着传递、传播、选择、创新等作用。因此,不断强化青年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加强对他们民族责任感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是高校对青年学生进行民族责任感教育的极好教材。论述中把“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作为“八荣”的首位,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中的位置了。

  第三,加强民族融合情的教育。民族融合是民族凝聚力的方向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对民族融合情形象生动的表述。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其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情风俗、文化礼仪等,存在着多元性。高校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融合情,尤为重要。这是因为高校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进入高校后,环境和原先的不同了,便产生了孤独感,急需向别人倾诉。有些新生为了排解自己的情绪,很快就把周围易于接近的学生引为知己。于是,在他们的周围,非正式群体便应运而生。这一群体大都有消极的因素,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对青年学生进行民族融合情的教育,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应因势利导,从身边的事情着手,避免坐而论道、不切实际的缺陷。比如,先从同宿舍的学生开始,然后发展到班级,再从班级通过集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发展到全校,使学生对朋友情、同学情、民族情等有一个具体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民族融合情。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磨练学生的创新报国志

  爱国主义不是民族至上主义,它的中心内容是共建和谐社会,使全体人民共享福祉。为此,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尊重他们的主体判断和选择,让他们从广泛而深刻的历史知识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形成和发展的轨迹,真正领悟中国人民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所经受的曲折和失败,从而为民族的发展磨练自己的创新报国之志。

  一是求真创新。高校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使学生懂得,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应该是静止不变的。各个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看来,有些还有糟粕的成分。因此,我们必须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呈现出不同的旋律:在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反帝反封建、追求民主和独立是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在外族铁蹄入侵危亡之时,“救亡图存”是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伟大祖国需要无数儿女奉献火热的青春是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而今天的爱国主义应当唱响什么样的主旋律呢?它应当是上述内容的总和,同时创造和重塑“以人为本”的崭新的民族精神――以主动代替被动、以开放代替封闭、以创新代替保守,团结在共同的民族奋斗目标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学生鉴别大是大非能力的基础上,应加倍突出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内在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体向核心的有效凝聚,使创新精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不断得到升华。

  二是开拓进取。当今世界,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高校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时时提醒和引导学生要有时代的紧迫感、责任感,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努力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的治国理念,不照搬,不排斥,取长补短,使世界多元化的格局和谐共处,与时俱进,让爱国主义精神更加充实、完善与发展。青年学生应适应这种形势,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和感悟中,感受我们这个民族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易,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只有把爱国主义思想作为学生的思想基础,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学生的前进动力,才能使青年学生具备爱国之志、报国之心。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才能鼓励青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发扬创新精神,努力使自己成人成才,并创造新的成绩,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如上所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只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并适时地启发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学,使学生头脑里始终明确为谁而学,就能提升学生各科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并发挥他们的潜能,信心十足地刻苦攻关,为今后奉献祖国、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海.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9.

  [2]高菊,史传林.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凝聚力.理论探讨,2002,03.


猜你喜欢:

1.爱国主义的毛概课程论文

2.爱国主义精神思修论文

3.有关大学思修爱国论文

4.有关爱国主义的大学思修论文

5.有关中国梦的3000字毛概论文

6.与中国梦相关的2000字毛概论文

    24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