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毛概论文>

大学生毛概课程论文范文怎么写

坚烘分享

  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毛概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对于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大学生毛概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大学生毛概论文篇1

  《浅谈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摘 要: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首次提出并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根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理论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贡献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研究探讨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对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首次提出并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或者本本,而是行动的根本指南。恩格斯说:“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裁剪各种历史事实,那他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1]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却历经波折。我们党成立初期,僵化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暂时处于主流位置。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够透彻,再者没有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党犯了不少错误,给我们的革命带来了巨大危害。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则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

  1930年,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他在文章中强调:“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111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石。193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他在《论新阶段》的全会报告中强调:“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有待了解并必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这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首次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升,同时也是一次党内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壮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毛泽东不仅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还结合具体实践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应体现在其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实现方法上。首先,基本内容方面,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因此,我们必须“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历史。”[4]797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而不能教条化。他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做现成的灵丹圣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医百病,这是一种幼稚者的蒙昧,我们对这些人应该作启蒙运动。”[4]820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其次,表现形式方面,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要民族化,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字语言来表达,使马克思主义彰显出鲜明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毛泽东指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3]707最后,实现方法方面,毛泽东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我们坚决摒弃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诠释,使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有了科学认识,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石。

  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根基

  艾思奇指出:“由于抗战以前的特殊情形,理论研究与实践斗争的某些脱离现象是普遍的。这样的脱离现象,是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始终限制在介绍性质的、书本的、通俗化性质的活动范围内。”[2]55220世纪30年代初,正是由于这原因,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等错误思潮在我们党内极其盛行,我国革命由此遭受重大损失,怎样在我国革命实践中具体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这一时期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毛泽东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理论上科学认证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特别强调我们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思潮,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根基。

  首先,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决定的,同时也是由我国具体国情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要在我国革命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就必须要与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然而,我们党内在长时间内都没能搞清这个问题。随着我国革命实践的不断发展,党内的一些领导人开始理解了教条主义的危害性,明确了不可用“本本”或者“条条”来指导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但至于为何不可,却没能作出具有说服力的科学回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实践论》与《矛盾论》,这两篇文章从哲学高度科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要中国化。

  在《实践论》一文中,毛泽东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为逻辑起点,指出理论对于实践具有依赖性,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毛泽东强调:“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2]282在毛泽东看来,实践是第一位的,而理论是第二位的。在《矛盾论》一文中,毛泽东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为逻辑起点,科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要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强调:“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2]311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实际运用,必须要与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毛泽东从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两方面科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这样,毛泽东就从哲学高度科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要中国化,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

  其次,毛泽东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是认识论的问题,而且还是思想路线的问题。毛泽东不但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且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从而奠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科学诠释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他强调:“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行动的向导。”[4]801在毛泽东看来,要寻找到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规律,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指导下尽心社会调查研究,我国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毛泽东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后又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讨伐教条主义的檄文。毛泽东在文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许多著名论断,科学提炼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此后,毛泽东又相继写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著名文章,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至此,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一起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根基。

  总之,毛泽东首次提出并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根基,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理论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8.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大学生毛概论文篇2

  《浅谈毛泽东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毛泽东的管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国内传统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管理思想的运用和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的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管理思想上也涌现出大量的方法。毛泽东管理思想对于我国当前形势下的企业管理思路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企业管理;毛泽东管理思想

  我国的企业管理在方法论方面一直缺乏本土化的创新,有些学者将德鲁克等管理学大师的理论奉为宝典。但是在经历了一阵狂热之后,一个新鲜而又陈旧的症结出现了,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西方管理学家的理论遭遇了一定程度的破产。这实际上有着深层的文化原因,自近代以来我们努力吸收西方的先进科学与技术。而事实上,一种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惯性是在血液里流淌的,学习外来经验不可能把植根自身传统的文化观念彻底覆盖,这是西方管理学在中国水土不服的深层原因。

  究竟什么更加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笔者认为,它首先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和西方企业管理的全新融合,形成创新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因此,它适合这一条件,并且行之有效。我们从毛泽东思想中找寻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最适合的。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运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他们企业的发展,成效显著。本文力求在此基础上,总结毛泽东管理思想的核心,并在企业管理的不同侧面深入研究毛泽东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管理思想的来源

  毛泽东的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思想认识,也必须根源于实践。在毛泽东管理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很多独创性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由于中国革命建设有中国的特点,没有现成的历史经验可以直接借鉴,这就需要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列主义应用于中国实践进行大胆的探索实践,寻找出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点的管理理论,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马列主义主义管理理论是其直接来源。马克思、列宁在其论著和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中提出了很多关于管理思想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在对马列主义继承的同时也继承了马列主义中关于管理思想的有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曾对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计划管理进行多次论述,列宁发展了这一思想,由一般论述计划经济的必要性、重要性,发展到在实践中组织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理论。列宁说:"没有一个长期的旨在取得重大成就的计划,就不能进行工作"。斯大林进一步完善了计划管理理论,最早把国民经济计划归结为指令性计划。列宁还提出了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管理社会主义经济。他指出:"真正民主意义上的集中前提是历史上第一次造成的这一种可能性,就是不仅使地方的特点,而且使地方的首创性、主动精神和各种各样达到总目标的道路、方式和方法。都能充分顺利地发展"。在企业的内部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管理,坚持一长制和工人群众参加管理相结合。列宁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社会主义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管理思想虽然还不成体系,但大量地散布在众多的历史著作和文学名著中,对博览群书、熟谙中国历史的毛泽东来说,不能不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早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就强调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加以批判的总结。"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因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所以他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中国历史遗产的一部分,毛泽东同样给予了充分的吸取与发挥。

  二、毛泽东管理思想在企业决策管理的应用

  毛泽东的决策思想是毛泽东管理思想体系的核心。它完整地阐述了决策的基础、制度、要求和基本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展示了一个谋略大师的超人智慧。在长期的领导管理实践中,毛泽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决策思想。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明确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是属于'出主意'一类。"[2]这里的出主意也就是决策。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领导活动中,不仅表现了非凡的决策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决策经验,而且形成了完整的决策理论。同已有的有些决策理论不同,毛泽东管理思想关于决策的理论,把决策纳入认识论,以辩证唯物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决策出发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决策基本程序。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决策思想的重要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决策权也是发言权,而且是决定性的发言权,成败所系,生死枚关。调查研究是决策的起点、基础,又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

  从全局出发是毛泽东决策思想的根本要求。所谓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局部是指组成事物整体的部分、方面和事物发展过程的阶段。在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中,全局处于主要的决定的地位,它高于局部并统帅局部。只有通观全局,把握整体,全面了解事物矛盾的各个方面以及它们的联系和中介,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毛泽东强调决策时必须胸怀全局,一切从全局出发。

  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教授强调"管理就是决策",[3]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是人类活动固有行为之一,其历史和人类社会一样悠久,在现代社会中决策越来越重要,一个管理者仅有鼓动士气的能力却不善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是无济于事的。大至国家,小至一个组织,都要做出各种决策,决策已经成为管理中的核心问题。通过研究毛泽东管理思想中对于决策问题的理论,我们可以很好的运用在企业决策问题中。现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强调用数据说话、强调调研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毛泽东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具体指导意义的体现。

  三、毛泽东管理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应用

  毛泽东管理思想中的伦理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关于管理文化建设问题的基本观点、见解和主张,是毛泽东在长期从事中国社会管理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毛泽东管理伦理建设思想贯穿于毛泽东大量理论著作及其谈话、训令、信函、电文之中。概括起来,毛泽东的管理伦理建设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大力提倡管理者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不断强化管理者的自律意识。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不断提高管理者的道德水平,是管理伦理建设的关键。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管理者是否具备很强的自律意识,会直接影响管理者自身的形象和管理活动的成效。

  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毛泽东管理思想中重视文化的培训和教育,通过理论灌输、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典型正面激励等方法不断加强管理者的思想水平。一直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于共产党内部的文化建设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最后,加强立法和司法工作,通过制度化建设来规范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在立法这个环节上,要制定相应的规章、条例、制度、命令,把那些科学合理的管理伦理规定下来,使管理者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毛泽东指出,思想教育必须与法制惩戒相结合。在管理活动中,之所以产生各种腐败现象,这既有个人方面的原因,又有社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与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在企业的文化伦理建设上,可以借鉴毛泽东管理思想,在管理者的自我学习和自律意识等方面不断提高,从每个管理者以及员工自身开始营造适合企业的文化氛围。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供企业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要不断研究和提高毛泽东管理思想中教育培训的具体方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实施。最后通过制度和法规的建设,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制度中,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四、毛泽东管理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人本管理是毛泽东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本管理,就是在管理中要时刻以人为中心,要求对管理中的人作一个基本的价值倾向性判定,然后再确定管理途径和手段。这事实上就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中的首要因素和本质因素。即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管理中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一切管理活动。人是管理的基础,在管理中将人视为最重要的资源,重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尊重人的价值,这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在长期的领导管理实践中,毛泽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本管理思想。要重视人的作用是毛泽东人本管理的基本点。毛泽东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1956年,他又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4]具体到企业管理上,他非常重视依靠和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办好企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毛泽东人本管理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并以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这是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至理名言,也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基点。

  毛泽东对于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毛泽东管理思想中对于人的重视正是需要企业学习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产品和技术,而是企业的人才。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人为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应该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企业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五、毛泽东管理思想在企业运营管理的应用

  协调关系,是毛泽东领导工作中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重要方法。管理协调的主要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毛泽东协调的目的不是和稀泥而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工作搞好了,组织和人员团结合作,人们心情舒畅,就能增强责任感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概括来讲毛泽东的协调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5]

  首先,借鉴经验,全面协调。领导在协调工作中,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全面协调各种关系。毛泽东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不仅担负着属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的工作,而且还肩负着国家建设和发展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种关系的"大组织"协调重任,这一协调工作的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毛泽东的做法是全面进行科学协调。

  其次,找准根本,重点协调。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毛泽东在协调工作中,很讲究艺术和方法。除了全面协调,他还着手进行重点协调。在重点协调中,他的协调艺术又表现于他找准根本问题下手,重点解决矛盾,走出了组织协调的新路子。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而言,运营过程中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于尽量减少内耗,使组织内部协调有序。追求组织的整体效能,既是管理协调的目的,也是衡量管理协调工作好坏的标准。在企业运营中如何减少内耗,提高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毛泽东管理思想运用到企业中要求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该分清重点协调和全面协调工作的关系。通过合理的组织建设和机构设置,既保证运营工作的全面协调开展,又能使出现的特殊问题更有针对性的解决。

  六、总结和结论

  经过上述在企业管理的决策管理、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对于毛泽东管理思想的论述,体现了毛泽东管理思想对于企业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些结论对于现代企业的自我管理和发展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企业面对形势复杂多样,而毛泽东有关企业管理的思想基础是从国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不仅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其中某些方法、原则符合管理科学理论。但是与此同时要客观、全面地评价毛泽东的企业管理思想,还必须看到以下问题。

  某些思想出现前后相互矛盾。例如,他提出物质奖励要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是正确的,但他有时又轻视物质鼓励的作用,认为那会助长个人主义并反对实行计件工资。[6]同时,片面强调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过分夸大精神因素的作用,这无疑违背了他本人原先正确的思想。某些思想虽然适应当时企业管理实际,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做出变革以适应新情况。例如,他主张企业管理要以生产为中心,注重有形资产管理,这些策略适应于计划体制下的企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高层决策、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市场销等管理环节。企业管理的中心应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即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

  毛泽东的管理思想中有许多闪光点,但却受到他的总体偏"左"的政治、经济指导思想的束缚,摆脱不了历史的局限。我们现在探讨他的管理思想对于企业的指导意义主要是为继承、发展其中科学合理的成分,为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方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唐竹.毛泽东管理思想与西方企业人本管理之比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3]谭英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不容曲解[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1).

  [4]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刘光杰.毛泽东经济变革与发展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 出 版社,1993:99.

  [6]倪大奇.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180.

  大学生毛概论文篇3

  《试论毛泽东精神的特点及当代价值》

  论文摘要:毛泽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20世纪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弘扬毛泽东精神,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历史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精神;特点;当代价值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毛泽东精神是振兴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1 毛泽东精神的内涵

  所谓“毛泽东精神”,是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的总和和升华。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他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是异常丰富的,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艰苦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毛泽东早在当年抗战时期就指出:“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在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就是靠艰苦奋斗的精神,爬雪山过草地,挖野菜吃草根,最终经过艰难跋涉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自己动手,开展大生产运动,面对日寇的“扫荡”,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三光”政策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毛泽东号召边区人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严峻的形式和考验面前,党没有退缩,没有低头,而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主动向困难进攻,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现在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需要我们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曾说,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党九十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

  1.2 实事求是精神

  “实事求是”本意是指一种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同志在继承它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进行了科学的引申和解释,使其赋予了新的内容,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事实中探求内在的联系,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性。经毛泽东的提倡和解释,“实事求是”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座右铭,成为我们党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深深懂得,如果不善于把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一事无成。为此,他提出要“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他一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强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用实事求是来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他说:“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1927年初,他亲赴湖南农村进行了32天的实地调查,随后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它是一篇闪烁着实事求是思想光辉的著作。为了进一步澄清党和红军内部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误区,针对党内存在的“红旗到底打多久?”的悲观主义思想,他于1930年1月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鼓舞了红军战士的革命热情,深刻阐明了农村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否定了“城市中心论”。实践证明,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1.3 创新精神

  创新是毛泽东建构其思想理论的重要手段,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成功地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独创性思想和理论,与其创新精神密不可分。马克思和列宁都提出过“农民同盟军”的思想,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联合农民一起进行,否则将“孤鸿哀鸣”。毫无疑问,这一思想对于中国民主革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主要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力量相对比较强大,是革命主力军的实际而提出的。而事实上,近代中国国情与欧洲的情况有一定差异,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性、战斗性虽然很强,但人数很少,相反,农民在中国社会则占有重要地位。是简单地根据经典作家话来审视中国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还是依据实际考虑农民的作用?毛泽东选择了后者。大革命之后,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毛泽东对农民于中国革命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认识。他通过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进而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把农民从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提升到“主力军”地位,显然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性质及中国革命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有认识的升华与创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 毛泽东精神的特点

  毛泽东精神主要体现在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活动中,概括地说,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民族性和开放性

  毛泽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继承了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探索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中本质的,积极向上的并代表正确方向的精粹。毛泽东精神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精神,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面貌和中华民族的性格。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要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毛泽东精神蕴含的就是这种民族“骨气”和“正气”。毛泽东精神具有开放性,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毛泽东精神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2 科学性和实践性

  毛泽东精神已形成了科学的理论形态,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它不仅已成为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而且已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毛泽东精神是科学的,因为它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依据,吸收了历史文化精华,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和升华,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精神是实践的,它来源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在革命战争中,在革命的熔炉里锻炼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产生了伟大的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精神又反过来指导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是毛泽东精神的伟大力量所产生的效应。

  2.3 大众性和革命性

  毛泽东精神的大众性主要表现在为中国人民普遍接受,从而开始内化为中国人民的民族心理。由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以后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毛泽东精神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所接受,所信仰,所践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令人感动和震撼的激情,除了是因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还因为大众人民自发的接受了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精神不仅属于中国共产党,更属于中华民族,这种精神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毛泽东精神的大众性还表现在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精神还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肩负了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历史使命,自己投身的是人类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产阶级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它的历史使命是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无产阶级坚持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集体主义原则,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那些非无产阶级思想,有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科学的理论,正确的纲领,流血牺牲的代价,以身作责的行为,证明了自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是中国共产党最杰出的代表。

  3 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对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毛泽东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历史和传统是不能割断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弘扬毛泽东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世所罕见,面临问题的规模性和复杂性世所罕见,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战胜这些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毛泽东精神,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励精图治,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今社会,一些人好逸恶劳,害怕困难和吃苦,不愿付出心血和劳动,毛泽东精神无疑对我们改天换地,建立一个前无古人可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极大的鞭策和鼓舞作用。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失去了毛泽东精神的支撑,改革开放能不能顺利进行下去,能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下去?人民群众能不能对我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事业产生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精神实际上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标杆和尺度,对我们全体党员,全体人民无疑具有巨大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2)毛泽东精神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当前,党的建设面临很多问题,动摇着党的执政地位,我们急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扬毛泽东精神,能促进党的执政目标的实现。因为,发扬毛泽东精神和加强党的建设都要求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归结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的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今天我们谋求执政地位的巩固,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的领导作风。现阶段我国腐败现象很严重,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党员,党员干部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没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执政和地位稳固的问题。我们要围绕着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发扬毛泽东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3)毛泽东精神是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的需要。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内外环境下进行的。从国内来看,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滋长蔓延,市场经济发展,不仅对法制的要求越严格,而且对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也越迫切。一个没有有力精神支柱的市场经济是不能久远发展的市场经济,一个缺乏道德规范的市场也不是正常的市场。因此,坚持和发扬毛泽东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1.2017毛概论文1500字

2.大一毛概论文3000字以上

3.大学毛概论文3000字

4.大一毛概结课论文3000字以上

5.毛概论文3000字范文

    21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