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管理学论文>基本理论>

仓储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2)

秋梅分享

仓储物流管理论文篇1

浅析物流公司仓储成本的管理

[摘要]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优化其仓储成本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对物流公司仓储成本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仓储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以及如何采用更好的财务管理方法来降低成本支出,进而从财务的角度来对仓储成本进行科学预测和控制分析。并将最新的财务管理手段运用到仓储成本管理中,以保证其能够更好地发挥管理控制的作用。

[关键词]物流公司;仓储成本;仓储管理

1引言

在现代物流公司的日常经营中,仓储管理涉及多种费用的支出,因而仓储成本已经成为物流公司总成本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客观地讲,物流行业的最主要成本费用就是运输与仓储。随着行业的发展,物流特征由以往的少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转变。仓储职能也因此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以效率管理为主,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流动功能的实现方面。由于仓储职能的变化,如何改进其成本管理,对于优化物流公司的总成本支出具有重要意义。

2仓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仓储材料耗费较大

所谓仓储材料,是指货物在储存的过程中所需的垫支材料。而且由于物流公司货物流动速度较快,所需衬垫的材料也较多,这部分损耗也会很大,甚至有些物流公司这部分成本占整个仓储成本的比重高达40%以上。

22仓库内部配置不合理

仓储作业是物流公司的一项主要业务,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销售作业。由于仓储作业所需的设备更换比率较小,所以设备的折旧费用就构成了仓储作业中管理费用的主要部分。虽然对这些设备计提了折旧,但是其利用率并不高,导致资源的浪费。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物流特点的转变,大重量而又体积小的货品占很大的比重。对于这部分货品,由于搬运比较方便,很多物流公司都倾向利用人力来搬运,很多的搬运设备却处于闲置的状态,使得仓储成本管理缺乏一定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23仓储管理费用居高不下

仓储管理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用和其他成本费用。其中,人工费用主要包括仓储相关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以及津贴等支出。然而很多物流公司对于仓储相关人员的工作分配不合理,很多人的工作范围具有较大的重合性,虽然每人都有各自职责范围,却无法发挥自身的工作特长。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个人需要承担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如此的工作分配,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也会增加人工费用。所以,在仓储成本管理中,需要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劳动成本支出。其他成本费用主要包括燃料、电力以及其他易耗品的支出,这部分费用的支出在仓储总成本中虽然比重不高,但是作用却非常重要。所以对于这部分支出,也需要加强管理。

3仓储管理成本的优化方法

31加强材料成本管理,降低材料损耗

物流公司主要以货物的中转运输为主要业务,在公司的日常经营中会涉及大量货物的储存。为了避免货物在储存过程中受到自然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需要对这些货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所以物流公司在储存货物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衬垫材料支出占整个仓储总成本的比例不低。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这部分材料的损耗,对于降低仓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部分材料损耗,如果可以重复利用的,公司应该及时收回以便于二次利用,降低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储存密度的方式来减少衬垫材料的用量,具体方式如下:一是增加货物储存的高度,这样单位面积的土地就可以储存更多的货物。二是适当的减少通道宽度进而增加储存面积。很多物流公司往往忽略通道宽度给货物储存带来的影响,导致通道的宽度过宽,使得储存面积浪费的同时,也造成货物储存的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衬垫与苫盖材料的使用效率。三是减少通道数量。通过合理划分储存区域,确定合理的通道数量。并在储存区域采用密集型的货架,同时还可以利用进车而不用通道的可卸式货架,降低对通道的使用次数,以增加储存区域的有效面积。提高仓库面积的利用率,增加货物储存密度,可以充分利用仓库内各设备,降低衬垫与苫盖材料耗用量,从而节省这部分成本费用的支出。此外,还可以引入考核制度,将材料的耗用量作为考核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中,鼓励相关人员采用各种措施来降低这方面成本的支出。

32优化仓库内部配置,提高作业效率

首先,确定仓库合适的搬运工具。物流公司的仓库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进出,搬运量很大,总要依靠搬运工具来完成这部分工作。仓储部门在确定设备选择的时候,必须要以经济实用性为选择的标准,避免在采购设备的过程中不顾实际需求,单纯追求设备性能而导致设备折旧增加的现象。此外,还应该增加设备的利用率。很多物流公司对于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尤其是一些小型货物,很多情况下就是靠人力搬运。这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而且对于设备的合理利用也是不利的。所以,对于这种货物,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集中摆放,需要搬运时,方便利用设备集中搬运,不仅增加搬运效率,更重要的是节约劳动力,增加设备使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其次,合理利用仓库空间。优化仓库的布局可以减少储存点,削减一部分的固定支出。比如,有些物流公司对于一些少量不重要的货物零星摆放,不仅浪费有限的仓库场地,而且货物出库的时候也会比较麻烦。所以,可以将零星的货物集中摆放起来进行管理,然后再对用户直接配送,在提高场地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配送效率。这是利用优化仓库布局的一个体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仓储成本。此外,在利用仓储的规模优势实现货物的集中摆放之后,还需要在仓库内部实现自动化操作。利用批量的干线提高运输量,形成固定的直线运输起始点,以更好适应集中库存模式,从总体上降低了仓储成本。

最后,采用有效的检测方式,提高对货物摆放位置的精确度。物流公司仓库规模较大,存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如果不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精确其摆放位置的话,在发出货物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造成账实不符,或者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货物的摆放位置,影响了货物的周转,进而间接地增加了管理成本。可以在仓库内部引进计算机监控系统,以便及时了解货物的数量和位置,同时在取货之后还能准确记录取货情况,避免人工取货造成的差错,而无须再建立其他监控系统,减少清点工作,降低部分支出,从而有利于控制仓储成本。

33提高员工素养,降低其他费用支出

对于人力方面的支出,工作的重点在于降低非工作人员方面的工资支出。这就需要物流公司在配置员工的时候,合理考虑实际需求、确定工作人数,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范围。防止工作范围的交叉以及一人多工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中人力资本的支出。此外,物流公司还可以通过吸引高素质专业、高素质、综合能力较强的员工,或者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必要的考核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员工积极性也是很有必要的,物流公司可以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奖惩,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至于其他费用支出,虽然在仓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但是对于仓储成本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在保证货物安全的情况下,物流公司应该提高仓库和设备的利用率,让每单位仓储面积、每个设备都做到物尽其用。这就需要在仓储内部加强信息化技术建设,比如引进光电识别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油料、电力等的消耗,降低仓储成本。

4结论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物流行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关键就是对成本的控制,如何利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仓储成本管理进行了分析。鉴于对仓储成本相关知识认识有限,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加总结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仲浩现代企业控制仓储成本的重要性初探[J].中国商贸,2011(8).

[2]胡洪浅谈仓储成本的预测与决策[J].物流科技,2014(7).

仓储物流管理论文篇2

浅谈我国的物流仓储管理

摘 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新时期,企业的运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仓储在现代商品的交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物流仓储管理。

关键词:物流 仓储 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商品多样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社会分工越发细致,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挑剔,因此对企业作业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保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更好的服务市场,必然要经历一个环节以满足一定时间内生产和消费的需要,这一环节在现代商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仓储。

一、仓储的作用

仓储在各行各业中无处不在,由于生产和消费节奏的不统一,商品必然会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储存和滞留。如何在供给和需求的时间差中,保持商品的完好是仓储环节要面对的问题。

1.增值

物流过程包括运输和仓储。运输是靠货物的位移实现增值功能。仓储是靠改变货物生产和销售时间来实现价值的增加。

2.保证社会再生产

仓储时间功能体现在淡季生产,旺季销售。生产需要原料、零配件的提前准备,少了仓储过程就难以实现,再生产就将停止。

3.节约流通费用、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为生产提供方便

二、现代商品对仓储的要求

我国自20世纪末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针对经济全球化、商品多样化、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现代化的仓储必须具备:

1.调节功能

仓储在流通中起蓄水池的作用,它可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使其在时、空上协调,保证再生产的进行;还可以实现对运输的调节,单一的运输方式一般不能直达目的地,需要在中途改变运输方式,产品就要做短暂的停留――储存。

2.检验功能

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保证商品的量、质准确无误,划分责任归属,维护经济利益,必须要对商品和有关事项进行严格的检验。

3.集散功能

把生产部门的产品聚集起来,根据需要分散发送到消费地去。

4.配送功能

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分拣、包装和配发等作业,并将配好的商品送货上门。

5.合理储存功能

是商品管理的核心,就要包装和货物完好,满足市场供应的要求。

三、仓库的一般形式

为满足现代商业的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根据所保管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机械性能的不同,所要求的保管场所、储存条件、技术设备也不尽相同。所以仓库的设计和建造的类型也是不同的。

1.通用仓库 适用于不需要特殊保管条件的商品,性能护养措施一致。

2.专用仓库是一种配有冷藏、保温等设施的专用仓库。

3.特种仓库是用来储存特殊性能的要求、特别保管条件的物品,这类仓库的建筑构造、安全设施都与一般仓库不同。

4.化学危险品仓库是一种配置有特殊装备和相应消防手段的一种专用仓库。危险品严禁与一般商品混放。

四、仓库的选址和布局

1.仓库的选址

仓库的位置直接影响对客户需求的反映速度,影响着物流成本。仓库一旦建成,不能轻易搬动,所以仓库位置的选择必须充分的考虑各种因素: 第一,货流量。没有足够的货流量,仓库创造不出效益。第二,要处于交通便利的位置。对于综合型仓库要选择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交汇地。第三,要考虑城市扩张的速度和方向,避免大型货车的进出见受到限制。

2.仓库的布局

仓库布局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货物储存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库房面积,提高仓库的作业效率。设计布局时,要力求最短的作业路线,避免阻塞,使布局紧凑合理,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费用。一般仓库的布局包括:仓储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和行政生活区。

五、仓库的基本设备

1.货架

货架是为了节省货物存放空间,增加库房利用效率,用支架隔板或托架组成的立体储存货物的设施。划分为如下7种:托盘货架 、驶入式货架 、重力式货架、悬臂式货架、层阁式货架 、移动式货架、高层立体货架。

2.托盘

托盘是码放货物和搬运货物的平台装置,放置在托盘上的货物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装卸、搬运和堆放。

3.叉车

叉车是专门设计用于货物搬运的机械工具,由货叉、载重心距、轴距、动力系统、安全架、升降架、货叉架构成。叉车既能垂直堆码,也可以水平作业,它是仓库内部上下货架,搬运货物的最主要工具。

六、仓库的作业组织

仓库的主要功能是保管货物,如何进行有效地作业,是货物能否完好,顺利地服务生产和市场的重要保证。仓库作业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1.货物入库验收

当货物达到仓库,库方清点数量,检查包装质量,交货人和仓管员办理交接手续在交库单上签字,仓管员给交货方签发入库凭证,会计登记入账提出保管要求,安排仓位进行货物入库作业。

2.货物保管养护

货物的保管

仓库根据货物类别,把货场划为若干个货区,每个货区分成若干货位,编号,按号储存商品,分类存放,对号入座,分区管理,做到货物好查找、好检查、方便盘点和出库。

货物堆码,货物应尽量地向高处码放,重的在下、轻的在上,正面摆放;经常进出的货物,要码放在离大门近的地方,易于搬运;流动性差的货物放在仓库里面,同一品种和类似的货物尽量在同一区域摆放。

账务统计

仓库保管员要做好日常的账务统计,对保管账本、货签和仓库档案的管理至关重要。

货物养护

商品养护是为了保证它原有的质量,出库后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旦发生了损坏和变化,应立即采用措施救治,对破损商品进行修复。

3.货物出库

首先,要掌握出库货物的名称、编号、型号、实发数量、印签和审批手续。然后,按照凭证提取货物时,要仔细核对,确保无误,办理交接,货物要当面验证并签字;最后,整理现场,清理单据、登记账册、资料归档,并制定出库计划,妥善安排出库的人力和车辆。

七、现代仓储业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物流中,仓储的作用已由储存,保管商品的使用价值向着集散、分送、加速商品的方向发展。一般的仓储业是以储存、保管为宗旨,而现代的仓储业则向流转中心发展,可集保管储存、流通加工、分类、拣选、商品输送等为一体;仓储业的经营活动,由原来的储备型转变为流通型,现代的仓储业不仅可以做到,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完好无损,而且还可以做到保证货源充足,品种充足、供应及时,送货上门等业务。现代仓储业向配送中心发展,就需要主动了解,用户的需求状况,以满足用户的各种要求,仓储活动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如此转变使得现代仓储业对管理者在知识层次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仓储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升,才能适应仓库动态管理的客观要求。

仓储物流管理论文篇3

浅谈物流配送下的仓储管理

【摘 要】本文以物流仓储管理作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物流仓储管理的重要性、仓储管理的作用、仓储管理的功能及成本分析等,重点介绍了物流配送体制下的仓储管理,同时介绍了仓储的实际运作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流配送;仓储管理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和仓储意义

现代物流是在广泛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物流技术基础上,实现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运用系统观念,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客户服务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而配送作为流通领域的一种新形式,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事实证明已经构筑了一条更为畅通的流通渠道。配送不仅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更是一种现代化送货方式,是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在流通领域的反映,它完善了整个物流系统,将支线运输和搬运统一起来,使运输得以优化,提高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同时,配送中心使分散库存得以集中,加强调控能力,实现企业低库存或零库存,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生产或商品流通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零库存(JIT)、联盟及物流供应链理论的出现,使仓库扮演的战略角色转变为以较短周转时间、较低存活率、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顾客为内容的物流目标。如今的仓库不再是长期储存货物的设施,其主要体现了“蓄水池”作用,调节供需,即销售一头与生产一头的连通协调;二是起保管养护作用,防止损耗,提高储存效益;三是起检验作用,有利于保证商品在品种、规格、质量、数量、包装等方面符合要求。仓库的运作大大加快了,人们把注意力放到了产品在企业内流动的速度上。

二、仓储库存管理在物流成本中的重要性

仓储作为物流的重要环节,其成本占物流成本的比重仅次于运输成本,从成本构成看,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是相互矛盾的,库存越多,持有成本越大,缺货风险越小;库存越少,持有成本越小,缺货风险越大。另外库存周转速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涉及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仓储成本涉及因素较多,库存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因此,仓储成本也是降低物流成本潜力最大的部分。从物流发达国家的资料分析也可以证实这一点;美国物流的运输成本近20年来在GDP中的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库存费用则由过去接近5%下降到不足4%。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生产企业成品库存约15天,原材料库存约30天,商业销售库存约35天,而国外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的时间不超过10天。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在物流运营过程中的平均货损率略高于2%,货损率带来的成本仍然是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每年因包装问题造成的损失达150亿元,保管不善的损失达30亿元。因此对库存良好的管理,严格掌握库存物品的数量、品种、进出情况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成本;严格的保管制度,可以减少物品的损耗、丢失、霉变等,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减少废品、次品的回收和退货费用,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仅以一煤矿为例,2009年该矿1-11月份办理物资入库349931664.70元,较2008年1-11月份300516334.79元多入49415329.91元;累计消耗342895580.87元,与去年同期257784235.1元相比多出库85111345.77元;1-11月份储备资金平均占用12023079.29万元,与2008年1-11月份平均占用15439154.56元相比降低3416075.27元,使库存资金平均周转率达到了262.52%,与去年同期145.34%相比加快了117.18%。物资周转率的提高不仅及时的保障了矿井生产,而且降低了库存资金的占用。

三、物流配送模式下仓储的功能

由于物流的概念与实践的不断发展,现代仓储的功能与传统仓储的功能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仓储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搞好仓储管理,对于降低物流成本、确保货物质量完好、数量准确,提高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仓储活动除以商品入库验收、储存保管和出库供应为主外,另外还包括包装、流通加工、分拣、配送和发运等。在顾客需求个性化和企业批量客户化生产的条件下,仓储部门面临着销售计划的多变、产品品种数量的增加和批量的减少及仓储条件的有限性等方面的挑战。如何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搞好仓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不断降低运作成本,是仓储工作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四、现代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1.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物流过程是由一系列的”供给”和”需求”组成,当供给和需求节奏不一致,也就是两个过程不能够很好的衔接,出现生产的产品不能即时消费或者存在需求却没有产品满足,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产品的储备,将不能即时消费的产品储存起来以备满足后来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之间既存在实物的”流动”,同时也存在实物的”静止”,静止状态即是将实物进行储存,实物处于静止是为了更好的衔接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动态的过程。

2.仓储能对货物进入下一个环节前的质量起保证作用

在货物仓储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的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产厂家的信誉。通过仓储来保证产品质量主要要进行两个环节:一是在货物入库时进行质量检验看货物是否符合仓储要求,严禁不合格产品混入库场,二是在货物的储存期间内,要尽量使产品不发生物理以及化学变化,尽量减少库存货物的损失。

3.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在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保证。

4.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

虽然货物在仓库中进行储存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会带来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但事实上从整体上而言,它不仅不会带来时间的损耗和财务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能够帮助加快流通,并且节约运营成本,从而带来总成本的降低。

5.仓储能够为货物进入市场作好准备

仓储能够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等程序,这样就可以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五、现代仓储管理与传统仓储管理有较大的区别

传统的仓储管理以管好库存商品为目标,是静态的管理活动,现代仓储管理作为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降低成本和高质量的服务为宗旨,是动态的管理活动。现代仓储与传统仓储相比,在管理范围、理念和手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之,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下的仓储管理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模式下的仓储管理还没有引起重视; 传统储运企业在向现代物流转型时,现在的仓储、运输、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业务都是物流服务的组成部分,而且现有的业务优势同样是开展物流服务时依托的特色;在物流各个部门即物流系统的物流结点中,不管是传统的仓库,还是现代流行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流能中心,仓库的信息化与流程重组是重中之重。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因为除了运输之外,在物流作业过程之中,有70%的作业任务是在仓库里完成的,如理货、盘点、流通加工、配货等。所以一个企业物流作业水平的提高仓储管理和信息是关键。


猜你喜欢:

1.关于仓储管理论文优秀范文

2.仓库管理系统论文

3.仓储管理论文优秀范文

4.仓储与库存管理论文

5.仓储和配送管理论文

303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