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类毕业论文例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衣食住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类毕业论文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旅游管理类毕业论文例文篇1
浅谈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摘 要:随着人们对旅游环境与保护要求的普遍提高,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湿地以其显着的生态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资源。本文通过对国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案例的研究,总结国外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希望对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1 湿地旅游与湿地生态旅游
湿地旅游是以湿地为主要旅游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分布广泛的湿地资源为开展湿地旅游提供了可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就分布在湿地区域。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湿地旅游的内涵开展了相关研究,如丁季华、鲁铭、张建春等,总结这些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湿地旅游界定为以具有观赏性和可进入性的湿地作为旅游目的地,对湿地景观、物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和观察的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受湿地和生态旅游这两个学科研究进程的影响。国外湿地生态旅游研究始于湿地与旅游的关系。Platt对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开展的湿地生态旅游进行了研究,认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需要科学的湿地信息管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等。本文在对湿地旅游及生态旅游概念的讨论上,认为湿地生态旅游应该是指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对湿地景观、物种、生态环境、地质地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并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具有强烈湿地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活动。
2 国外湿地旅游开发的经验借鉴
2.1日本日光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模式
日光国家公园中的尾濑沼泽是全日本海拔最高的沼泽湿地,总面积6000hm2,以其优美而多种多样的高原沼泽植物而闻名。现在日光国家湿地公园受到了游客增加的压力。由于该地区突出的湿地自然美景,尽管需要步行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但游客人数还是稳定增加。在景色最宜人的6~8月之间,游客人数超过60万人次,单日最多超过1. 5万人次。这对公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游客的践踏和为旅游者汲干的河、湖出现了滨海化,一些特有的脆弱植被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威胁。因此日本环境厅会同林业厅、地方政府、土地所有者、旅店老板和博物学家,召开一系列会议,商讨解决方案。最后确定采取以下优先措施:
(1) 将私人经营的旅店数量限制在16个,床位限制在2300个;
(2) 控制洗浴用水并禁止用肥皂等洗浴用品;
(3) 在沼泽上修建木板路,并设置标牌以防游人误入湿软沼泽;
(4) 修建污水处理池,恢复植被;
(5) 增加管理人员和翻译人员的数量,加强自然保护宣传工作。
另外,为了公众的利益而更严格,也更有效地管理这一地区,参与公园管理的3个地方政府机构建立了一个公共社团。该社团由县、市、镇、村、电力公司和其他相关的商业企业资助,协助环境厅管理这一地区,它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扫公园旅游点;收集垃圾;为游客引路并监督其行为;提供翻译服务;修理维护各种设施,开展科学研究。该社团委员会由有关地方政府机构代表、私人团体代表、学术和企业界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士组成。该委员会的建立,使该地区获得了更有效的管理。
2.2印度齐利卡湖(Chilika Lake)生态旅游
齐利卡湖位于印度的东海岸,是印度最大的咸水泻湖,鉴于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重要性,1981年该湖成为国际性重要湿地。根据齐利卡湖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在生态旅游的规划方面,侧重点包括:(1)确定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保护齐利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古迹;(2)建立一个多边规划小组,包括旅游发展计划者、旅游市场专家、旅游人力资源与培训专家、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野生动物保护专家;(3)分析和确认开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问题;(4)制定对湖区环境和文化古迹影响的评估、监测标准和规则;(5)制定当前和未来旅游者的需求分析;(6)制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古迹的综合保护规划。
在机构建设方面,包括: (1)成立旅游文化部门,包括相关部门、资助方、非政府组织、大学研究机构和私人部门;(2)成立一个委员会,在政策、计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管理方面向政府提供建议;或成立一个关于执行和运转齐利卡湖生态旅游的咨询委员会;(3)齐利卡湖管理部门负责该湖的管理与保护,在执行和完成生态旅游行动计划方面起领导作用。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1)在湖四周的主要景点建一些供休息的房子,用小木屋和帐篷代替混泥土建筑;(2)在有文化古迹的村庄,通过展示当地文化,提供舒适、干净和简单的服务,吸引外国游客;(3)尽可能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技术、本民族的风格,修建建筑物、船及其他服务体系,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4)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只能修建小道,在湖边修路尽可能与湖岸接近和平行;(5)限制修建横穿湖的海滨公路;(6)雇佣和培训当地居民管理和维持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在管理措施方面,重点考虑:(1)通过合适的计划和连续的监测避免环境受到损害;(2)加强监测旅游活动期间给环境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3)降低过度开发和减少废弃物以免降低环境的价值;(4)保证一定数量的废物回收点,确保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卫生;(5)建立合适体系检测由于旅游而造成水和空气污染;(6)开展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查;(7)控制游客数量,经常听取当地社区与相关机构建议,调整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社会和文化的不必要的影响。
3 国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与成功经验
总结国外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在进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时可得到如下启示:
3.1 兴建湿地公园
纵观国内外旅游开发比较成功的几个湿地,大都采用了湿地公园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强调单纯的保护,也不主张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无限制地开发,强调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然后运用旅游开发的经济收入更好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兼有保护、科研、教育、生态观光等功能湿地旅游区域并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2 制定总体规划
要把湿地的开发与利用带给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环境的可承受限度,达到并维持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首先要做好该地区的总体规划。任何旅游项目的开发都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避免重复建设和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3.3 凸显地方特色
湿地公园是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但各湿地区域在开发旅游项目时都是结合自身的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活动,充分体现了"天然、美丽、独特、环保"的特征,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和引进。湿地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要借鉴国内外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生搬硬套,一味模仿,而是结合湿地资源的特点,创新性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凸显地方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
3.5 加强科学管理
首先,通过对湿地知识和价值的介绍与宣传,注重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其次,促进公民和社区参与湿地管理,使当地社区受益;再者,注重有效控制湿地的开发与利用的负面影响,实施可持续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仇昊.江苏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 鲁铭.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3] 刘静艳,颜亮,彭少麟.生态旅游观的发展及其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3,22(5):74-77
[4] 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下页带来更多的旅游管理类毕业论文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