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关于浅谈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对我国高校的借鉴意义的论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能帮到你。
一、台湾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基本模式介绍
从基本上来看,台湾高校学生工作在管理架构上,一般是学务部门统领全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院系以导师制为主开展学生工作。比如,世新大学在校一级设学生事务处,学务处下设几个工作小组:生活辅导组、课外活动组、咨商中心、生涯发展组、卫生保健组、军训室。这些小组直接面向广大学生工作。当然各班会有班代(班级代表),学务处会定期组织各个工作小组跟各班班代开沟通会议。台湾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方面。内地高校的学生辅导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养成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心理辅导工作也较为薄弱。
专任老师也同时担任学生的导师,院系以导师制开展学生工作。在世新大学每个专任老师都有自己的办公空间,学生平时跟导师的沟通接触比较方便,所以也比较频繁。
另外,台湾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比较突出的就是学生的高度自治管理。在世新大学设有学生自治团体,全校学生都是会员,含毕联会、学生会、学生议会、学生评议会。另外,还有学艺性、服务性、联谊性等各类学生社团。学生们自主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很强。在世新大学有专门供这些学生自治团体及各类社团日常开展工作事宜的场所。该场所内各个学生组织都有自己布置的个性鲜明的办公场地,彰显着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台湾高校与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比较
从学生工作管理者方面来看,通过跟一些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台湾老师的亲身接触,以及从在台学习的同学们的口中,都可得知台湾老师管理非常人性化,管理更像是服务。他们能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真诚、耐心地跟学生沟通,并且可以做到能解决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而他们的工作理念也正是:“服务重于管理,奖励优于惩罚”、“关怀先于要求,耐心多于忧心”。而且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乐于为学生服务。相比之下我们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不免带有传统的一刀切式的管理与命令形式,学生工作者服务意识不够,且缺乏敬业精神。
打开世新大学的官网,可以看到上面的各项信息详细、清晰:“世新资讯通”、“学生事区”、“主题性网站”、“一般事区”,各项内容可谓应有尽有。而且为了进一步方便学生及时获知最新信息,学校还开发了官网APP,体现出了这些背后管理者们的用心,还有一点就是专业。能把工作做到这样细致、有条理,是这些管理者专业化水平的体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也得知,台湾高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多数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硕士以及以上学历,具备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相比之下,内地高校辅导员大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工作年限较短,阅历经验不足,不足以为学生提供各方面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比如在职业生涯指导、心理方面等。
从学生层面来看,在台湾高校,在学生活动方面,自治特色明显,所有活动以学生为主导,经校方审批后,由学生自主开展。在这样更加自由、自主、灵活的环境下,学生的热情、主动性、创造性很好地被激发了出来。他们会自发地思考每件事情该怎样做,哪些地方需要向学校提议改进。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活动该如何开展,怎样更有吸引力,以及如何通过募捐为自己的组织储备实力。相比之下,我们内地高校的一些学生活动很多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通知给学生去开展的,导致一些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活动新颖性不够,创新不足,甚至流于形式。
三、对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感知台湾高校(世新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做法,从学生管理者的层面,从学生自身的层面都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从学生管理工作者层面来讲,应该从观念态度上更加注重服务意识;从专业技能层面来讲,应该要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从学生主体层面来讲,应该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一)在观念态度上更加注重服务意识
这种工作理念值得我们借鉴。逐步落实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及重服务的观念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相比于国内公立院校受各种传统体制机制影响较多,我们独立学院可以在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中迈的步伐更快、更大一些。我想每一个进入学生工作岗位的老师,都要有清晰的目标,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带着目标工作,带着服务意识,富有坚忍精神,真心、耐心地对待学生,力争通过走进学生的内心而真正帮助到学生,给予学生真正需要的,感染学生,给学生较好的体验。这样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二)要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站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老师要努力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争做专家型辅导员。比如根据辅导员日常工作涉及的内容,可以努力做思想政治教育型专家、学生事务管理型专家、心理健康教育型专家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型专家等。当然要成为专家型辅导员需要做的努力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因此辅导员群体要学会在处理日常学生事务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方法,不断学习理论,并跟学生工作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有时候学生可以原谅我们的态度不好,但不能原谅我们没有水平和能力。 (三)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借鉴台湾高校学生活动管理工作的经验,如何通过给学生一些大方向的指导,逐步养成学生的自治能力,让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心,真正成为高校的主体,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尤其是高校的辅导员要切实摆脱对学生“保姆”式的做法,而应致力于教会学生做事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去完成,把握好原则和度,不可“溺爱”。不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因为这样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是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敢想和敢于尝试。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实践自己的想法,要致力于为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供平台与条件。比如在校园学生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避免自上而下的给学生过多的条条框框,而要鼓励他们自发地去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引导他们出于自己的意愿跟热情去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从而极大地展现自己的创新与创造活力。
总之,要想把高校学生工作做好,管理者一定要秉持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去做工作的理念,春风化雨般影响学生,树立服务与奉献意识,并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作为主体的学生,也需要自己多用心,毕竟一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而且
大学时光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否把握好这几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
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