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其它论文范文>

环境治理优秀学士毕业论文

斯娃分享

  环境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环境治理优秀学士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环境治理优秀学士毕业论文篇一

  《 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式分析 》

  一、审计区域与对象选择

  审计区域要遵循大气污染物扩散特征进行科学划分,要全面考虑各项污染指标,同时兼顾审计力量配比,提高审计效率。在划分审计区域时,首先,要分析敏感区域或敏感人群的受污染情况,对其有影响的污染源都要进行筛选,建立污染源与敏感区域或人群的联系。其次,根据效率原则,将影响敏感区域或人群的主要污染源以及污染的区域划为审计区域,同时考虑污染源的叠加效应,适度考虑其他污染源的影响。第三,根据审计时间、审计力量配比情况,确定采用污染源模式、地面最大浓度模式还是污染迁移轨迹模式。例如针对雾霾治理效果的审计,可以采用地面最大浓度模式,将雾霾发生较为频繁的人群聚集地作为调查对象,审查雾霾治理资金投入后的治理效果;对于独立污染源造成的小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则采用污染迁移轨迹模式最为合理,全面分析污染源造成的损失以及治理后的效果;如果审计目标仅确定为污染源资金投入与环境质量达标之间的评价,审计时间和审计力量安排有限,可采用污染源模式。

  二、审计评价

  审计评价是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的重点。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问题,审计评价的重点和范围应全面具体,在模式选择确定后,应从污染源、污染路径和被污染区域等敏感点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应从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敏感区域健康等多个领域进行多层次设计。本文利用层次分析原理,设计了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绩效审计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评价指标值的确定。对于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由于被审计对象的单一性和特殊性,既不可能确定统一标准,也没有必要确定统一标准。对于污染源的治理效果,应从治理前后的技术、质量和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并结合污染源治理目标进行评价;对于敏感人群和区域,可从治理政策和措施实施前后的环境质量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健康指标进行对比,并结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分析。在环境、经济和健康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经济综合指标评价污染源对污染区域的影响程度,发现影响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判断污染源治理和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从环境制度层面发现问题。

  三、审计建议

  审计建议是审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体现审计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大多数审计建议只是对审计判断结果的延伸,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改进内容。究其原因是审计过程中更多的只是将治理效果确定为达标,而不是从环境保护的根本目标出发,因而难以从制度层面挖掘深层次原因。本文构建的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式,进过审计评价后,可形成三种不同的审计判断结果,并据此给出三种审计建议:一是污染源未按要求整治或整治未达标,污染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审计建议的重点是污染源的整治,应分析污染源未按要求整治或整治未达标的原因,从技术和制度上建议加强污染源的治理。二是污染源按要求整治且整治达标,污染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仍然持续恶化(这是污染源审计模式不可能发现的问题)。审计建议的重点是污染源治理技术的先进性,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环境行政管理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三是污染源按要求整治且整治达标,污染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这正说明污染防治起到了效果,应建议相关部门总结治理的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同时通过环境、经济、健康指标的分析,还可以从资金分配结构上提出审计建议。例如在审计中如果发现环境治理可以减少健康损害,减少疾病的发病率,降低医疗费用,就可建议改变财政投入结构,加大环境投入,以降低健康保障资金的支出。

  作者:李兆东

  环境治理优秀学士毕业论文篇二

  《 钢铁企业环境治理必要性策略 》

  一、钢铁企业治理环境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与日俱增,产能明显过剩,钢铁企业冶炼工艺先进与落后并存,一些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钢铁企业,已严重制约了钢铁行业环境治理的进程。作为国有大型钢铁企业,邯钢实行“恪守环境法规,坚持持续改进,贯彻污染预防,实现清洁生产,创建绿色邯钢”的环保方针,坚持资源高效利用,加强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公司环境绩效管理,强化环保设施管理和重点环境因素控制,不断提高环保体系运行质量。

  二、邯钢环境治理的应对策略

  1.贯彻学习法律法规是环境治理的执行利器

  新《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现行法律中最严格的一部专业领域行政法,其多项规定将对钢铁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并进而可能对企业的生产形成制约。第一,钢铁企业为了使生产行为中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环保法规,可能会主动减少产量;第二,由于新的法案对污染企业的罚款是“上不封顶”,显示出国家对于污染的惩罚力度进一步加大,而很多钢铁企业为了避免罚款,预计将主动加大环保投入。但是在钢铁行业近来经营形势一直不见好转的情况下,一些环保成本高于生产效益的企业,可能会迫于压力而主动退出市场。这均将有助于化解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缓解市场供应压力。此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钢铁企业既提供了有效指导,又对企业是一种约束。

  2.成立环境保护小组,落实领导责任

  公司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公司环境保护工作,传达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法令、指示精神,监督检查集团公司对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执行情况,介绍、推广同类型企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方法。结合公司规定的各单位职责,各单位环保管理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实行单位和责任人双罚”的管理原则,厂部长、党委书记对本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分管环保的副厂部长负主管领导责任,生产或设备副厂部长对分管工作的环保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3.增强全员环保意识,层层分解指标

  邯钢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企业目标,每年编制下达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时,列入环保指标,要求必须达到省、市政府部门和集团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二级单位围绕公司目标细化分解减排指标,从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治理,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制订环保工作内容,制订完善应急预案和责任体系,不断提升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职能部室定期监测环境质量现状,跟踪环保指标,对二级单位给予考核。全公司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保证年度目标完成。

  作者:孙晓菊

有关环境治理优秀学士毕业论文推荐:

1.环境治理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2.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优秀毕业论文范文

4.大学毕业优秀论文

5.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171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