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其它论文范文>

供应链金融相关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供应链金融是随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越趋严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自身突破以及现代物流的发展这三个主要驱迫因素而发展起来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应链金融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供应链金融相关论文范文一:浅析供应链金融

  【摘 要】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有效的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等问题。本文主要对供应链金融的定义、特点及参与主体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业务的主要优势。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融资

  一、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与特点

  在我国,最先进行供应链金融探索的是深圳发展银行,之后越来越多的银行参与到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业务的市场推广上。深发展银行将供应链金融定义为“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根据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有如下特点:

  (1)评估的整体性

  整体评价体现在银行分别从企业所处行业的供应链和企业自身来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是否具备所要求的条件。行业分析主要考虑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潜力等;供应链分析结合上下游企业来分析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市场竞争力和面临风险等;企业自身实力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运营状况的了解来判断是否具备履行合作义务的实力。

  (2)还款的自偿性

  供应链金融就是一种基于结构性融资理论发展起来的融资模式。它并不是利用授信到期的企业综合现金流,而是在交易发生的过程中以产品的销售收入来进行偿还负债。这种为了支持企业进行生产,销售产品的自偿性融资模式体现了其获得企业还款的及时性,稳定性,并且还款金额较小,相比于传统方式风险更小。

  (3)参与主体多元化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贷款模式不同,在运作过程中涉及到供应链内外的各行业交易主体,比如有第三方监管的存货类融资产品,涉及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评估公司,物流监管公司,以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和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下一节仔细介绍各个主体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的作用。

  二、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

  1、商业银行

  在合作过程中,银行通过对供应链的整体评价,选择整体资信水平和发展潜力比较好的供应链进行一揽子信用授予,并且核心企业得到银行的授信之后进行分配。这个过程中,银行充当复审的角色,核心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自愿进行信用介入,监督供应链内各方的情况,从而降低了银行交易成本与业务风险。

  2、核心企业

  是指供应链上下游掌握主动权的企业,在整合整条供应链中起到重要作用。不同的行业中,核心企业处于整个供应链的位置不同。例如:在高科技行业,研发环节是关键,掌握关键技术的核心企业具有话语权;在制造业,产品的关键部件或者主要工序可能影响整条价值链的运作,盈利情况;而零售行业,掌握终端客户的企业才是核心企业。

  3、中小企业

  基本特征具有如下的特点: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基本处于低附加价值的环节,凭借在产业链中非核心竞争力的一些技能或者渠道运营。由于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地位,致使谈判能力弱,不断受到核心企业的挤压,利润增长缓慢。在与核心企业交易过程中,资产主要表现为预付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金,导致资金流紧张。

  4、第三方物流公司

  由于供应链金融在操作环节上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性的领域,例如存货类的产品,需要物流公司做为储存和监督机构。在实际业务中,其发挥银行代理人的作用。

  除以上参与主体之外,电子商务平台也是重要参与者之一,其降低业务内部的交易成本,增强了业务信息的透明度,为多方合作提供了有利的信息。此外,保险公司、监管部门、抵押物登记部门也都参与到供应链金融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分析

  首先,供应链金融使各方能够获得畅通的信号传递途径。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可以通过中小企业的支持性资产等信息来了解企业实力,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信号传递系统来显示自身满足供应链金融准入体系,符合银行授信标准。供应链上企业交易的频繁发生决定了银行能够获得更加稳定的支持性资产,比如应收账款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实力不够雄厚,流动资产相对于比较容易进行抵押贷款的不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比很大,并且由于其在供应链上处于劣势,对资金的需求特别大,供应链金融模式融资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所以中小企业通过自身的特点,化劣势为优势,通过流动资产来进行自身实力的展示,提高在银行业中的信用水平,获得所需贷款。

  其次,核心企业与监管企业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息。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具有主动权,大量的物流,资金流使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产品生产流通上的枢纽,掌握着上下游企业的大量信息。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核心企业为了未来能够稳定的进行生产,销售,将会全面配合银行来选择好的进货商和分销商。这样以企业间的真实交易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通过供应链上多方的交互信息,比如票据记录,商业信用记录,企业合作次数,经营环境,财务情况等,使得银行对所贷款企业得出正确的信用评估,在信息畅通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物流企业提供监管与仓储服务,同样出于自身业务拓展,实现更大利润的考虑,选择与银行全面合作。并且对于能够实时掌握中小企业动产动态的物流企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供中小企业产品流通的详细信息,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便利。这样可以同时满足银行放贷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

  最后,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不会选择违约所带来的过大损失。中小企业出于对自身在供应链中位置的考虑,能够获得与核心企业长期合作是传递自身实力与产品质量信号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合作过程中,由于缺乏资金而选择向银行借款,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性质决定了中小企业的高违约成本,其不愿放弃能够提高自身信誉的发展机会,这样银行凭借这种声誉机制明显的减少了企业信贷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并且核心企业同样注重自身信誉,不愿为在合作过程中了解到的坏企业进行担保,同样减少了银行发生逆向选择的概率。在供应链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扩展而形成了“信誉链”,信息得到了更好的传递,减少了“融资链”断裂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陈祥锋.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杨育谋.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J].中国中小企业,2007.

  [3]胡跃飞.国内外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供应链金融相关论文范文二:供应链金融初探

  [摘 要]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为满足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而创新发展的金融业务,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及银行等各参与主体的多方共赢。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包括动产质押业务、仓单质押业务、保兑仓(厂商银)业务、未来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池等业务形式。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金融 融资模式

  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我国发展供应链金融在尚处于初期,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走在了我国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前列。2006 年深圳发展银行将自身定位为专业的贸易融资银行,并整合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制度支持、物流金融、产品支持、信息管理和组织管理的五大平台,统筹资源,集中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业务;2006 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推出了“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2007 年,浦发银行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服务内涵,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整体服务理念,紧密连接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延伸了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范围,为供应链上各参与主体进一步提升盈利空间。

  二、供应链金融的潜在优势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将可能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对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其优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降低准入门槛,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可以适当淡化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贷款准入控制,其关注的重心是每笔具体的业务交易。

  2.银行通过对物权单据的控制和融资款项的封闭运作,实施资金流和物流的双向控制,使风险监控直接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环节,有利于对风险的动态把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银行授信与融资主体风险的隔离。

  3.交易对手的资信和履约能力对基于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具有很大影响,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中小企业的交易对手通常为大型核心企业,银行可利用其与交易对手的资信捆绑,进一步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

  4.银行更注重企业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连续性,通过对企业信用记录、交易对手、客户违约成本、银行贷后管理和操作手续等情况的审查,确定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作为其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贷款风险相对较小。

  三、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

  本文列举下列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加以说明:

  1.动产质押业务。动产质押业务是银行以借款人的自有货物作为质押物,向借款人发放授信贷款的业务。随着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发展,动产质押业务也出现了发展和创新出了动态动产质押业务,即核定库存质押业务。

  2.仓单质押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仓单可以作为权利凭证进行质押,以仓单质押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出质给质权人,质押合同自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仓单一般是指仓库业者接受顾客(货主)的委托,将货物受存入库以后向存货人开具的说明存货情况的存单。仓单质押一般可以分为标准仓单质押和非标准仓单质押两种模式。

  3.保兑仓(厂商银)业务。保兑仓业务是基于上下游和商品提货权的一种供应链金融业务,之所以也可以称为“厂商银”业务,主要是因为该业务是通过生产商、经销商、仓库和银行的四方签署合作协议而开展的特定业务模式,银行承兑汇票是该模式下的主要银行产品和金融工具。商业银行以控制经销商向生产商购买的有关商品的提货权为手段,为经销商提供融资授信,并对应其销售回款的金额逐笔释放货物的货权。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会尽可能争取生产商对经销商付款的担保或对货物的回购责任,并争取由可以信任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货物进行全程监管,以规避业务风险。

  4.未来货权质押融资。这是指企业采购物资时,凭采购合同向金融机构融资支付货款,然后凭融资机构签发的提货单向买方提取货物的业务,是以企业未来货权质押开证、进口代收项下货权质押授信、进口现货质押授信等方式为进口企业提供覆盖全过程的货权质押授信服务。特别适用于进口大宗商品的中小企业、购销渠道稳定的专业进口外贸公司,以及需要扩大财务杠杆效应、降低担保抵押成本的大型进口企业。其特点是无需额外担保、抵押,客户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后,以进口贸易中的货权质押即可轻松获得授信。使企业利用未来货权进行质押、启动当前授信,实现未来货权的“变现”。授信可以覆盖进口全流程,进口来单后既可付款赎单,也可转为现货质押继续获得融资,从而节省大量资金占用。

  5.应收账款融资池。ARP(Account Receivable Pool) 应收账款融资池是一种新型供应链融资模式,供应链上的企业只要将节点企业之间产生应收账款委托与供应链合作的金融机构管理,即可获得连续的融资安排和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应收账款融资池服务突破传统授信要求,无须企业提供其他保证或抵押担保,支持多种融资方式,便于企业灵活选择合适的融资品种,合理控制财务成本;同时通过合理安排,使融资期限突破单笔应收账款的金额和期限,降低企业资金管理难度。

  参考文献:

  [1]冯 瑶: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方共赢的金融创新服务[J].新金融,2008.2:60~63

  [2]袁 冰: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贸易融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163~164

  [3]崔文芳: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新途径――供应链金融[J].中国市场,2008.2:116~117

供应链金融相关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供应链金融论文

2.浅谈电子商务与金融论文

3.金融服务方案范文

4.有关仓储管理论文范文

5.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论文

6.物流金融毕业论文

    148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