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

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

秋梅分享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下载篇1

  浅析李白诗文中的否定副词

  摘要:李白诗文中的否定副词有部分在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它们的基本语义大致可以分为一般否定、禁止或劝诫、对已然的否定、对判断的否定等,但不同意义类别的否定副词之间互相渗透,有统一为“不”(表一般否定)的倾向。此外,李白诗文中关于这些否定副词的固定搭配和特殊句式比较多,从中可以窥见否定副词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李白诗文;否定副词;语义;语法功能

  关于否定副词的研究比较多,其中研究单个文本的,古代的为多,如研究《左传》〔1〕〔2〕〔3〕〔4〕、《韩非子》〔5〕、《孟子》〔6〕等的否定副词。但唐代的还比较少,目前看到有杜甫诗歌中的否定副词研究〔7〕〔8〕。

  李白诗集或全集的版本比较多,搜集语料所依据的版本是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1996出版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共收集否定副词有12个:“不”、“罔”、“勿”、“莫”、“未”、“未曾”、“未尝”、“未必”、“不曾”、“非”、“匪”、“无”。另有“亡”、“没”、“靡”在李白诗文中出现,但并没有表示否定意义。

  其中“亡”作消亡,灭亡,逃亡讲;“没”读作mo,作埋没、淹没讲,还没出现现代汉语“没有”的意义;“靡”作颓靡,披靡等讲。“毋”在其他版本中出现了两次,“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相逢行》),“毋令管与飽,千载独知名”(《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但在詹锳版本中都写作“无”。因此,这几个词不在讨论之列。

  一“不”和“罔”

  “不”是出现很早的一个否定副词,至今仍是使用率最高的否定副词,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文中,出现次数也是最多的,达1109次。它主要表示一般否定,可以否定的对象很多,也可以表示对已然的否定等。其中有4例表示没有,否定名词,相当于“无”,这样就不是副词,而是动词了。因此,这4例不在讨论之列。

  (一)“不”

  1.表示一般否定,可以否定动作、性状等,修饰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代词等。

  A.不+VP否定动词(短语),动词前还可以有介词短语或副词、能愿动词等修饰,还可以否定作动词用的形容词或名词,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否定。这类用法占绝大多数,有1015例。

  (1)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古风五十九首其七》)

  (2)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送杨少府赴选》)

  其中,否定形容词意动用法,2例。

  (3)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沈。

  (《古风五十九首其五十五》)

  (4)万之日不远命驾江东访白,游天台,还广陵见之。

  (《李翰林集序》)

  否定作动词用的名词,13例。

  (5)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古风五十九首其二》)

  (6)又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

  (《上安州裴长史书》)

  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能愿动词+V(+O)在李白诗文中比较多,达144例。有很多现在常见的能愿动词,如“不可”75例,“不能”27例,“不肯”11例,“不得”14例,“不敢”10例,“不愿”1例,“不可以”6例。多直接修饰单个动词,或动宾短语。

  B.不+AP否定形容词(短语),表示对性状特征的否定,35例。

  (7)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8)不矜大而暴猛,每顺时而行藏。

  (《大鹏赋》)

  C.不+N+V这是古汉语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遗留,仅诗歌中有2例,文中无。

  (9)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古风五十九首其五十二》)

  (10)不我遐弃,庶昭忠诚。(《雪谗诗赠友人》)D.不+代词,“不然”,对前述情况的否定,13例。

  (11)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赠何七判官昌浩》)

  (12)吾观察侯,奇人也。尔其才高气远,有四方之志。不然,何周流宇宙太多耶?(《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2.表示对已然的否定,相当于“未”,修饰动词或小句,29例。

  (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14)沉吟累年,一字不下。(《李翰林集序》)3.“不”否定“是”,表示对判断的否定,可以修饰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主谓短语,仅诗中有4例,文中无。

  (15)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

  (《淮南书怀寄王宗成》)

  (16)不是妾无堪,君家妇难作。(《寒女吟》)4.“不”还可以否定“有”,构成“不有”,否定存在,2例:(17)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18)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5.“不”还可以与“无”构成双重否定,“无不”3例,“无……不……”2例。

  (19)大君若天覆,广运无不至。(《君道曲》)(20)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6.“不”用在疑问句末,相当于“否”,仅诗中有1例,文中无。

  (21)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秋浦歌十七首其一》)此外,还有一些现在仍在使用的固定搭配:“岂不”1例,“何不”1例,“不必”1例,“不及”8例,“不堪”1例,“不免”1例,“不惜”6例,“不如”13例,“不朽”6例,“不得已”2例,“不得不”2例,“恨不得”2例,“莫不”6例等。

  (二)“罔”

  古汉语中较多,到唐代使用已比较少。表示一般否定,相当于“不”,修饰动词(短语),共7个。

  (22)瞻而思之,罔敢大语。

  (《赵公西侯新亭颂》)

  (23)铭刻心骨,退思狂愆,五情冰炭,罔知所措。

  (《上安州李长史书》)

  二“勿”和“莫”(一)“勿”“勿”15例,意义比较单一,表示“不要”,有禁止或劝阻义,修饰动词(短语),动词可以带宾语或状语,文言色彩较重。

  (24)因声鲁句践,争情勿相欺。

  (《少年行二首其一》)

  (25)冲,无勿拜之言,鲜登高之赋。

  (《赵公西侯新亭颂》)

  (二)“莫”“莫”106例,除了作代词外,还有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不要”,“没有”,“不”等。副词用法占主导地位,代词用法只有15例,不在讨论之列。

  1.否定副词,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勿”。修饰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68例。

  (26)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歌行》)

  (27)南徙莫从,北游失路。

  (《上安州李长史书》)

  2.表示对已然的否定,相当于“未”,修饰动词,7例。

  (28)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

  (《赠崔郎中宗之》)

  (29)大勋竟莫叙,已过秋风吹。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3.表示一般否定,相当于“不”,修饰动词,3例。

  (30)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大庭库》)(31)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

  (《自溧水道哭王炎》)

  其中有一例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32)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古风五十九首其五十七》)

  此外,有一些固定搭配,“莫不”6例,“莫非”1例,“遮莫”3例,“错莫(莫错)”3例,不是否定副词的用法。“遮莫”表示尽管,唐代俚语。“莫错”,即错莫,犹寂寞也。

  三“未”和“未曾”等

  (一)“未”“未”,共205个。主要有两种意义和用法。一是表示对已然的否定,一是表示一般否定。

  1.相当于“还没”,表示对已然的否定,修饰动词或名词(名词作动词用),153例。

  (33)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五》)

  (34)草稿万卷,手集未修。(《草堂集序》)2.相当于“不”,表示一般否定,修饰动词,共36例。包括能愿动词+动词:“未能”5例、“未可”7例、“未肯”2例、“未应”4例。

  (35)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一》)

  (36)俄而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二)“未曾、未尝、未必、不曾”除了单音节的“未”,还有一些双音节的否定副词,如“未曾”5例,“未尝”2例,“未必”1例,“不曾”1例。主要表示对已然的否定。

  (37)列戟十八年,未曾辄迁移。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38)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长干行其一》)

  (39)自古英达,未必尽用于当年。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0)忆妾一作惜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长干行其二》)

  另有“未几”1例,“未若”4例,“未央”3例等固定搭配。

  四“非”和“匪”

  “非”、“匪”一字异体,主要表示对判断的否定,多修饰名词性谓语,也可以修饰其他类型的谓语。

  (一)“非”

  “非”,123个,主要否定判断,表示“不是”,修饰名词性谓语、动词性谓语、主谓短语等;也有表示其他意思和用法的时候:7例作形容词,与“是”相对;3例作动词,相当于“无”,不在讨论之列。

  1.否定判断,修饰名词性谓语,动词短语,主谓短语,92例。

  (41)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襄阳歌》)

  (42)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草堂集序》)2.表示一般否定,相当于“不”,修饰动词,形容词,数词,22例。

  (43)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猛虎行》)

  (44)一言见冤,九死非谢。

  (《上安州李长史书》)

  (二)“匪”“匪”,共4例,与“非”意义相同。分别相当于“不是”和“不”。

  1.表示“不是”,否定名词性谓语,1例。

  (45)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2.表示“不”,修饰形容词,3例。

  (46)白鹭亦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

  (47)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门有车马客行》)

  (48)天险之地,无安匪亲。(《天门山铭》)五“无”“无”表示没有,主要作动词,修饰名词、数词最多,347例,不在讨论之列。但也有作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对已然的否定、一般否定、禁止或劝阻,修饰动词等,120例。

  (一)表示对已然的否定,修饰动词,形容词、多为反义对举,16例。

  (49)天地无凋换,容颜有改迁。(《对酒》)(50)六合洒霖雨,万物无凋枯。

  (《赠张相镐二首其二》)

  (二)表示一般否定,相当于“不”,修饰动词,15例。其中“无为”、“无论”、“无堪”各1例。

  (51)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长歌行》)(52)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

  (《李翰林集序》)

  (三)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勿”,21例。其中“无令”4例,“无以”3例。

  (53)有使寄我来,无令红芳歇。

  (《送友人游梅湖》)

  76宜宾学院学报(54)颢平生自负,人或为狂,白相见泯合,有赠之作,谓余尔后必著大名于天下,无忘老夫与明月奴。(《李翰林集序》)(四)与“不”构成双重否定,“无不”3例,“无……不……”2例(见“不”)。

  (五)与“有”一起表示“没有”,1例:(55)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自代内赠》)六结论总的来说,李白诗文中的否定副词,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否定副词体系比较完备,从历时来看,意义类别变化不大,但数量和用法上有变化。基本沿用古代常用的否定副词,主要是单音节的,如“不”“勿”、“莫”、“非”、“匪”、“无”,当然用法跟古代相比,肯定有所发展变化。有的用法增强如“不”,有的逐渐减弱如“匪”“罔”;个别古代的否定副词已经不用,如“弗”、“亡”、“没”、“靡”、“毋”;现代的否定副词如“没mei”还没有出现,它的意义仍是用“无”、“未”表示。也有一些双音节的否定副词,“未尝”、“未曾”、“不曾”等。但还没有杜诗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否定词语“不要”、“不省”、“休”、“省”、“漫”等。

  第二,不同意义类别的否定副词之间互相渗透,有统一为“不”的趋向。否定副词用法比较多,虽然我们分了五类,但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基本上在自己的主要用法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用法,互相渗透。其中,“不”表示其他意义比较少,但其他几类基本都可以用作“不”,有统一为“不”的趋向。

  第三,有很多至今使用的词语和特殊句式。李白诗文中关于否定副词的固定搭配和特殊句式比较多,如“不”与能愿动词的组合,“不可,不愿,不能,不肯,不得”等;以及双重否定句,“无不”、“无……不”,至今仍经常使用。此外,运用“非”“匪”“不是”等否定判断,还没有出现杜诗中的“非是”“未是”类;虽然有些句式还很少,如“不是”类否定判断句仅4例,但也能窥见后来的发展趋势,最终代替了曾经占主导地位的“非”类否定判断句。

<<<下页带来更多的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下载

323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