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时期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2)
孙宝国分享
三、形态特征
起步时期的中国农村电视剧的形态与其他题材的电视剧一样,都属于“电视直播剧”,即将在演播室演出的戏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运用电视现场直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的剧情类电视节目形态。一般来说,起步时期的农村题材电视直播剧与其他题材的电视直播剧一样,具有如下形态特征:
(一)叙事手段的纪实性
许多农村题材电视剧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往往具有很强的纪实性。譬如,电视报道剧《刘文学》是根据与地主分子做斗争的少年英雄刘文学的事迹改编的。电视报道剧《焦裕禄》是根据党的好干部、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焦裕禄》剧本定稿到正式播出只用了13天时间,迅速及时地表现了真实感人的英雄事迹,播出后反响强烈,人们深深为主人公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所打动。
(二)表现形式的舞台性
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与其他题材电视剧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接近于舞台剧”[10],恪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戏剧结构模式,遵循时间、地点、动作同一的“三一律”原则,情节高度集中,首重刻画人物,强调戏剧冲突,“带有较强的舞台假定性”[11],因此常被称为“电视小戏”。
由于当时条件的简陋,电视直播剧的演出和播出同步进行,需要各部门的协作,一气呵成,因而带有浓厚的舞台剧的痕迹,制作也比较粗糙,用当时人的话来形容,就是“一条主线,两三个场景,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六十分钟,二百个镜头”[12]。
北京电视台初期只能播出一些场景单一、情节集中、人物简单的电视直播剧。譬如《一口菜饼子》的背景只是一块灰天幕,场景只是一个草棚子和一些简单的道具。随后播出的电视直播剧《党救活了他》、《我的一家》等都是一个剧一个场景。因此,早期电视直播剧在场景的安排上多以室内景为主,类似舞台独幕剧的形态。
1960年春,北京电视台启用了新的600平方米的比较正规的演播室。“这是一间中型演播室,四面都可以悬挂天幕。有灯光设备,可以同时使用三台便于移动的黑白摄像机。话筒装在移动车上。播出时,演员、摄像师、音响师、化服道临场人员都在屋里。导演、副导演以及配乐人员在控制室。他们面前有一排监视器、各种开关、按钮、指示灯。演出一开始,便不能停顿,要一气呵成。”[13]从此以后,多场景、多人物、播放时间长达两至三个小时的电视直播剧开始出现,如《焦裕禄》等。而镜头切换和摄像机机位运动,又给场景设计提出了摆脱舞台独幕剧布景模式的要求,电视布景的特色日益鲜明。
(三)制作播出的同步性
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播出方式与其他题材一样,都是黑白电视直播。一部电视剧大多局限在二三十分钟内,直播电视剧“演”、“播”、“看”同步,不能出差错,因此要求剧情单一,场景少,容量小,基本模式大都是“一条主线,二三个场景,四五个角色,七八场戏,一二百个镜头,且多以内景、近景为主”。譬如,《一口菜饼子》全剧共三场戏、两个景地,表演、摄像、录音、合成全都是在北京电视台直播间完成,采取黑白图像现场直播。“在用两间普通办公室稍加改装建成的临时演播室里,只有一个破窝棚和几件简单的日用品做布景和道具,灯光、音响设备都是因陋就简架设的。开演的信号一发出,在场所有的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工作。三台台式摄像机不仅笨重,而且没有变焦镜头,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事先设计好的镜头顺序,摄像员分别拉着机器在狭小有限的场地里不停地移动位置,既要赶时间,又不能互相妨碍,还要根据景别不时更换镜头。尤其在拍摄演员表情或道具的近景和特写时,那种老式摄像机必须推到离被拍摄对象很近的地方,这就无形中为拍摄增添了不少麻烦和难度。再说,因为是现场直接播出,演播中的任何一点儿差错、场内的任何一点儿细小杂音,都会影响全剧的观看效果,造成不可补救的遗憾,所以全体工作人员个个屏声敛气,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操作着,直至结束。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在这种简陋困难的条件下,达到了艺术表演一次完成、现场运用多机拍摄、音画同期同步播出的良好效果。”[14]
在《一口菜饼子》中,导演胡旭要求给演母亲的李晓兰出一个特写镜头,表现母亲临终时难舍身边饥饿的女儿而从闭着的双眼中滚下两滴泪珠。当摄影师把100多斤重的三条腿摄像机推到离李晓兰仅一米左右的地方时,大都都很担心,这两滴泪怕是流不出来。李晓兰是个有经验的话剧演员,她沉着、平静。只见她眼睑抖动一下,随即滚落出两滴眼泪。导演兴奋地马上将这个特写镜头切了出去。
《一口菜饼子》标志着电视剧这种在电子技术基础上出现的全新的屏幕演剧艺术形态的出现。虽然从本质上来说,电视直播剧基本上是对戏剧的转播,并非本体意义上的电视剧,但仍显露出和传统舞台剧不同的全新特征:一是它突破了舞台剧的时空限制,在演播过程中插入了电影《智取华山》中风雨摇撼树木、闪电照亮夜空的空镜头;二是按照剧情需要搭制了布景,真实地表现了房屋漏雨的情景;三是演员的调度和表演都按照电视镜头艺术的要求进行处理,如注意捕捉人物表情的细部、突出关键动作等。
注释:
[1]本文为作者承担的201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理论研究项目《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项目编号:2010ZGXH1003)和2011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项目编号:2011B318)的阶段性成果。
[2]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4页。
[3]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4]杨伟光:《强化精品意识,把提高电视剧质量放在首位--在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的讲话摘要》,载《中国电视》1995年第5期。关于1958年至1966年电视直播剧作品的具体数量,说法不一。详见孙宝国:《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学》,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233页。
[5]冯温玉:《中国电视剧发展简述》,载《现代传播》1982年第3期。
[6]《一口菜饼子》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过,也在舞台上演出过,导演为梅阡。参见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58-199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7]参见高鑫主编:《影视艺术欣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363页。
[8]孙佩云调走后,由邹道语接替扮演该角色。参见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58-199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9]参见冯温玉:《中国电视剧发展简述(三)--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剧目简介(1958-1976)》,载《现代传播》1983年第4期,第29页。
[10]刘习良主编:《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11]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术委员会、《中国应用电视学》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
[12]蔡骧:《关于电视剧的“电影化”和“广播化”》,载《文艺研究》1980年第4期。
[13]蔡骧:《关于电视剧的“电影化”和“广播化”》,载《文艺研究》1980年第4期。
[14]宋强、郭宏:《电视往事--中国电视剧五十年纪实》,漓江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