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新闻对记者专业性的要求
余梦分享
【摘 要】1984年1月3日,《中国环境报》的创刊标志着中国环境报道迈出了重大一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环境新闻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也渐渐进入了有待突破的瓶颈期。笔者通过对上海12家综合性媒体环境新闻记者的深入访谈发现,中国的环境新闻从业者正面临专业化缺失现状,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借助政府、媒体、学界三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环境新闻;专业化;媒体生态环境
冰岛的火山爆发、美国的龙卷风、杭州新安江的苯酚污染,在新媒介的推动下,这些环境事件都迅速向全球各地传播。对于环境新闻记者而言,这个新传播时代是个线索来源及时、题材丰富、传播迅速的好时代。但是,面对频发、复杂、专业性较强的环境事件,当前中国的环境新闻记者面临重重挑战:环境知识的缺乏及职业专业化的缺失,导致在进行环境事件报道时,一些新闻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明显“受阻”。
笔者通过与上海12家媒体环境新闻记者①的访谈发现,与西方环境新闻记者相比,我国环境新闻记者大多缺乏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由于媒体对环境新闻激励机制的缺失,没有建立专业的环境记者队伍意识,导致环境新闻记者对自身职业评价较低、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如何设立环境新闻记者“双资格认证”门槛、提高环境新闻记者的专业性,值得媒体管理者及从业者认真思考。
一、专业基础“搭建”西方环境新闻专业化
与传统新闻相比,环境新闻具有更加严密的科学性,王积龙指出,要想成为主流媒体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之一,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科学基础,而美国媒体环境新闻从两方面准备了条件:一是新闻记者的专业化,一是新闻教育的专业化。[1]54-55综合学者的观点,媒体环境新闻或环境新闻从业者是否实现了专业化,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环境新闻教育的专业化
有学者曾建立了“环境新闻Z坐标”。环境新闻对从业者的要求,不仅要有新闻专业的系统教育,还需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环境新闻Z坐标”要求环境新闻的从业人员既懂得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又能够对环境问题进行自然科学的解释,这样环境新闻才能够真正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最新环境信息变动。[1]21实际上,目前,这一点很难达到,很多记者有新闻专业知识背景,但很少受到过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或培训,由于缺少自然科学背景,环境新闻记者在进行环境报道时,显得简单化,所以,很多环境科学家对媒体的简单化甚至误导很不满意。而环境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也很受限制,特别是面对专业资料及专家的不同说法时,在采访调查取证时也有极大的难度,这对环境新闻记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这也限制了作为环境新闻的核心价值——风险性预测的实现,常常使环境新闻简单等同于科技新闻或社会新闻。
(二)从业者队伍的专业化
受众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媒体口味。美国新闻界建立环境新闻记者队伍是从1980年后开始的,在1980年至2000年这20年里,受众需求发生了变化,环境新闻在美国经历了一个起伏期,1989年前是个低潮期,1989年属于一个高峰期,1990年开始变得平稳。这段时间,环境新闻不仅在文本上表现成熟,而且报道面也得到很大的拓宽。从影响力来看,西方的环境新闻在2000年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普利策新闻奖为例,环境新闻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日渐增加,在同一年里,多篇环境新闻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同时,环境新闻在体裁范围内也有拓展,照片、特写等日渐增多,这表明环境新闻渐渐获得主流媒体的认可。从社会价值来看,环境新闻渐渐进入主流社会人群的视野,对“阿富汗斯坦主义”(指关注远离本土的环境问题)的突破,标志着西方环境新闻的务实性、服务性、调查性、揭露性等传媒功能特点日渐形成。
在中国,最高组织的新闻奖当属中国新闻奖,该奖是全国新闻工作的一个风向标,但是近几年统计显示环境新闻所占比例很少。从第16届到第20届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环境新闻类报道获奖比重从6.7%到7.2%,而在2008年却跌至4.0%,所占比例高低起伏,呈下降趋势。[2]由于得不到媒体足够的重视,环境新闻在传统媒体中常常是“零星”地以动态方式出现。综合性媒体的日常新闻中,环境新闻与其他社会新闻一样,通常是以条线新闻或热线新闻的方式出现,就事论事、运动式报道为主,少有设立专栏或专版进行常态报道,环境新闻从业者得不到有力的团队支撑,记者队伍专业化欠缺。
(三)组织的专业化
1990年,美国环境记者协会成立,该协会成立之初确定的功能是:在职环境记者相互帮助的团体。主席德特金先生(时任《费城问讯报》环境记者)这样阐释它的功能:“反映环境新闻记者这样的愿望:(在环境记者协会内部)通过工作网络、新闻信与年度会议的形式,彼此分享信息。”[3]美国环境记者协会是非营利性组织,不接受来自环境单位及利益集团的资助,主要为全美的环境新闻记者提供业务交流的平台、教育的机会,维护环境记者的权益,向世界传播环境新闻理论。
在中国也有全国性的环境新闻记者组织,即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宣传功能是其主要职责之一,主要是承办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委托的一些宣传工作,另外,是环境宣传方面的活动,组织环境新闻奖的评选等。而在经济上,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难以得到独立。
【关键词】环境新闻;专业化;媒体生态环境
冰岛的火山爆发、美国的龙卷风、杭州新安江的苯酚污染,在新媒介的推动下,这些环境事件都迅速向全球各地传播。对于环境新闻记者而言,这个新传播时代是个线索来源及时、题材丰富、传播迅速的好时代。但是,面对频发、复杂、专业性较强的环境事件,当前中国的环境新闻记者面临重重挑战:环境知识的缺乏及职业专业化的缺失,导致在进行环境事件报道时,一些新闻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明显“受阻”。
笔者通过与上海12家媒体环境新闻记者①的访谈发现,与西方环境新闻记者相比,我国环境新闻记者大多缺乏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由于媒体对环境新闻激励机制的缺失,没有建立专业的环境记者队伍意识,导致环境新闻记者对自身职业评价较低、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如何设立环境新闻记者“双资格认证”门槛、提高环境新闻记者的专业性,值得媒体管理者及从业者认真思考。
一、专业基础“搭建”西方环境新闻专业化
与传统新闻相比,环境新闻具有更加严密的科学性,王积龙指出,要想成为主流媒体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之一,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科学基础,而美国媒体环境新闻从两方面准备了条件:一是新闻记者的专业化,一是新闻教育的专业化。[1]54-55综合学者的观点,媒体环境新闻或环境新闻从业者是否实现了专业化,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环境新闻教育的专业化
有学者曾建立了“环境新闻Z坐标”。环境新闻对从业者的要求,不仅要有新闻专业的系统教育,还需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环境新闻Z坐标”要求环境新闻的从业人员既懂得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又能够对环境问题进行自然科学的解释,这样环境新闻才能够真正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最新环境信息变动。[1]21实际上,目前,这一点很难达到,很多记者有新闻专业知识背景,但很少受到过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或培训,由于缺少自然科学背景,环境新闻记者在进行环境报道时,显得简单化,所以,很多环境科学家对媒体的简单化甚至误导很不满意。而环境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也很受限制,特别是面对专业资料及专家的不同说法时,在采访调查取证时也有极大的难度,这对环境新闻记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这也限制了作为环境新闻的核心价值——风险性预测的实现,常常使环境新闻简单等同于科技新闻或社会新闻。
(二)从业者队伍的专业化
受众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媒体口味。美国新闻界建立环境新闻记者队伍是从1980年后开始的,在1980年至2000年这20年里,受众需求发生了变化,环境新闻在美国经历了一个起伏期,1989年前是个低潮期,1989年属于一个高峰期,1990年开始变得平稳。这段时间,环境新闻不仅在文本上表现成熟,而且报道面也得到很大的拓宽。从影响力来看,西方的环境新闻在2000年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普利策新闻奖为例,环境新闻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日渐增加,在同一年里,多篇环境新闻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同时,环境新闻在体裁范围内也有拓展,照片、特写等日渐增多,这表明环境新闻渐渐获得主流媒体的认可。从社会价值来看,环境新闻渐渐进入主流社会人群的视野,对“阿富汗斯坦主义”(指关注远离本土的环境问题)的突破,标志着西方环境新闻的务实性、服务性、调查性、揭露性等传媒功能特点日渐形成。
在中国,最高组织的新闻奖当属中国新闻奖,该奖是全国新闻工作的一个风向标,但是近几年统计显示环境新闻所占比例很少。从第16届到第20届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环境新闻类报道获奖比重从6.7%到7.2%,而在2008年却跌至4.0%,所占比例高低起伏,呈下降趋势。[2]由于得不到媒体足够的重视,环境新闻在传统媒体中常常是“零星”地以动态方式出现。综合性媒体的日常新闻中,环境新闻与其他社会新闻一样,通常是以条线新闻或热线新闻的方式出现,就事论事、运动式报道为主,少有设立专栏或专版进行常态报道,环境新闻从业者得不到有力的团队支撑,记者队伍专业化欠缺。
(三)组织的专业化
1990年,美国环境记者协会成立,该协会成立之初确定的功能是:在职环境记者相互帮助的团体。主席德特金先生(时任《费城问讯报》环境记者)这样阐释它的功能:“反映环境新闻记者这样的愿望:(在环境记者协会内部)通过工作网络、新闻信与年度会议的形式,彼此分享信息。”[3]美国环境记者协会是非营利性组织,不接受来自环境单位及利益集团的资助,主要为全美的环境新闻记者提供业务交流的平台、教育的机会,维护环境记者的权益,向世界传播环境新闻理论。
在中国也有全国性的环境新闻记者组织,即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宣传功能是其主要职责之一,主要是承办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委托的一些宣传工作,另外,是环境宣传方面的活动,组织环境新闻奖的评选等。而在经济上,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难以得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