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浅析重大事件中出镜记者的出镜语和角色意识(2)

耿丹丹分享

三、出镜记者角色意识的把握。
角色意识,是指记者在出镜时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记者是在新闻现场的发现者,指引者,介绍员,认清自己职责,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语言。对于出镜记者而言, 最重要的是在新闻现场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把受众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信息通过屏幕透露给受众。在现场报道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不少记者采访生离死别、弱势群体等相关事件时,往往情绪失控,被现场氛围牵着鼻子走,而忘记了自己的工作身份。凤凰台在进行“韩国航空空难”报道时,一名记者“出镜”采访遇难者家属,由于过于悲痛,与家属抱头痛哭,完全忘了自己是记者,导致这条新闻中,只有记者与家属的痛哭的场面,而没有任何现场,感染力大打折扣[10]。
(一)突出现场感。
麦克卢汉在《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中所说:“电视则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为使观众感受“身临其境”的现场,应调动多种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记者出镜作现场报道, 不能像播音员样播报一段解说词, 而要真正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现场的目击者、报道者, 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来为观众营造一种亲历现场的氛围,这样所传播出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信息,才能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现实环境之中。在国庆阅兵村采访时里面有这样一段画面,先是镜头拍摄战士们阅兵彩排的画面,画面同期声中还有战士们整齐的步伐和口号声,接着画面转向我们的出镜记者:“这是一次和广场前面阅兵时候几乎完全一样的演练,除了个别服装不一样之外,除了天安门广场,可能只有在这里能够看到这样震撼的场面了,他们的口号声,他们的脚步声,在我的心脏这都有一个共振的感觉,我们的每一个队员虽然都是艰苦的训练,但是经过天安门城楼只有一分钟多钟的时间,也是他们展示风采的宝贵时间[11]。”通过画面和同期声,首先突出了记者在现场这一事实,同时,记者出镜时的“他们的口号声,他们的脚步声,在我的心脏这都有一个共振的感觉”这一句是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说出了现场的那种氛围,那种震撼,更是充分意识自己应该充当的角色,营造了“我在现场”的气氛,通过视觉、听觉带领观众“走进”现场。
(二)把握自身情感。
在出镜采访时, 无论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情况,作为记者,作为引导观众的人,情绪都不能激动,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在采访中记者不能投入情感,而这个情感的投入需要一个度的把握。抗震救灾报道有这么一个片段:地震发生后,我们的记者在灾区采访途中遇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他挑了一个用两个油漆桶改装的扁担,扁担里放了几件简单的衣物和一些领到的食物,记者了解到老人想回家看看。即使是记者和路上遇到下撤的同乡一直在告诫他回去很危险,也未能打消他回家的念头。拗不过大爷的坚持, 记者只能帮着老人扶起了扁担, 看着大爷执意离去, 记者对老人说:“慢走啊, 小心点, 口罩戴上。”逐渐走远的老人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 回头向记者说了句“让你们操心了”,记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在镜头前掩面痛哭[12]。就是这样一次随机朴实的新闻,播出后却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许多人被新闻短片中灾区人民的坚韧以及记者的爱心流露感动得热泪盈眶, 出镜记者李小萌也与这则新闻一起被人们记住。作为普通人角色的真情流露为传者赢得了受众的认可和赞同。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需要克制普通人的一些脆弱情感, 坚持完成新闻报道。例如对于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在一片混乱的现场, 出镜记者需要克服普通人的恐慌情绪, 保持头脑冷静, 迅速了解事件进展, 采访现场亲历者, 在第一时间把现场情况通过镜头告诉受众。
(三)掌握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平等也即对被采访对象的充分尊重。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都应该采取平视的态度,而不是有居高临下感,咄咄逼人。
新闻调查出镜记者柴静在其中一期节目《事故的背后》中曾经有这样一段采访对话:
记者:“陈总,您可以面对我们的镜头保证,海正目前的排污的指标是基本合格的?”
采访对象:“对”
记者:“陈总,我们现在坐在这闻到的这种刺鼻的味道是什么味道?”
采访对象:“我的嗅觉可能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灵敏”
记者:“您是说您闻不到?”[13]
在一次关于柴静的节目采访中,她也提到因为没有掌握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在那次采访中过于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导致了找寻原因过程的失败,她也因此对于采访有了更多的心得。她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就好比是两个拿剑的人,记者要的是银子,而不是对方的性命。”作为记者,应该站在一个平等的立场对待采访对象,我们寻求的是公正、不带主观色彩的答案,记者采访时代表的不是自己, 而是媒体和观众。怎样做到平视呢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是有变化的。对待强势的被访者应该压抑,对待弱势的被访者应该扶一把。这样才是平等的对话, 平等的相互尊重。
(四)重视情感的渲染。
《新闻调查》报道一个少年盗窃团伙的节目, 在节目中出镜记者柴静说:“这里被这里的孩子亲切称为‘家’, 尽管这里并没有一个家庭所具有的和谐和稳定, 可是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温暖”。简单的一句话却表达了破裂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所造成的直接后果,这种带有个人情感的语句带给可观众更多的沉思和厚重感。在记者出镜时,对于情感的宣泄,能更好的引起受众的共鸣和认同感,并且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BBC的一期节目中关于戴安娜王妃葬礼的报道:画面上,葬礼车队在行走,人们纷纷抛洒鲜花,记者这样说:“这是戴安娜王妃最后一次穿街而过,这条路充满花香,通往她们家族的墓地。在那儿,将安息着最受关注的名人,她也将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14]”抒情的表达,动情的说辞,让观众们更感到了深深的惋惜和怀念,让人更体会到了温情的一面。
四、结语
如今,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无数出镜采访在大型事件中的运用,出镜记者的出镜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许多电视新闻采访报道自身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新闻,例如国庆大阅兵中的出镜采访,汶川大地震中的出镜采访等,对推进新闻报道的改革和进步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要至始至终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人的活动是电视报道的主体。因为人是电视新闻中最活跃、最生动、最有力的表现因素[15]。随着出镜记者越来越多的占据电视屏幕的大趋势,出镜记者的训练和培养就更是显得极为重要。因此,通过研究出镜记者的出镜语和角色意识,也能通过实践在理论上武装自己。
参考文献:
[1]黄海杰《让出镜记者融入现场》[J],现代传播双月刊 2006年第六期
[2]叶子《电视记者》[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4页.
[3]《东方时空》,重庆氯气泄露事故
[4]李金霞《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出镜记者》[J],黑河学刊 2008年第133期央视.
[5]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作品.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1999年出版. 
[7]柴静 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 
[8]央视新闻频道《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系列节目.
[9]方东明《电视新闻》[M] 第53页.
[10]黄海杰《让出镜记者融入现场》[J],现代传播双月刊 2006年第六期.
[11]央视新闻频道《小萌探秘阅兵村》系列节目.
[12]央视新闻频道《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系列节目.
[13]央视新闻调查《事故的背后》.
[14]《由BBC记者出镜说起》[E]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15]赵淑萍《电视采访与写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39页.
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