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面临的新问题
谢金文分享
在经济和科技大发展、我国社会大转型的历史新时期,新闻传媒与其他领域一样,也不断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第四媒体的挑战,卫星电视的普及、加入WTO等等。在此仅谈目前已十分迫切的“入世”、生活时尚类报刊、争夺青年人“眼球”的问题。
“入世”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指日可待,一些有识之士,尤其是一些大型媒介机构和高层媒介人士,预料到“入世”将会对我国新闻传媒带来很大影响,故而对此非常关注。例如中央电视台集中力量,把研究“入世”对中国传媒的影响与对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逐步推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上海记协和新闻学会也于今年5月专门组织研讨“‘入世’与我国传媒业”的相关问题,邀请经济界、教育界、理论界和新闻界的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会议纪要还作为内参分送各有关部门;上海记协会刊《上海新闻界》6月号也刊载了多篇发言稿,引起各方关注。今年8月,“WTO与中国传媒”论坛在北京举办,新闻界领导、专家学者和第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共130多人参加。今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等主办的“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入世”也成为热门话题。
世贸组织协定中有不少条款与新闻出版业直接相关,笔者在《新闻记者》杂志今年第7期上曾作过简要介绍。而中国入世后,社会各方面将发生不小的变化,如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变化,通讯、传媒设备、印刷、广告、销售等行业的变化,社会群体、社会信息化程度、就业状况和社会保障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心理的变化和异域文化的涌入等等。这些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出版的工作任务、媒介需求、传播渠道、传媒生产要素和媒体运行方式等诸多方面。因此,新闻出版界有必要及时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我国传媒的竞争力。
生活类报刊走红喜耶忧耶
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调整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报刊结构的通知》(即“两办”30号文件);同年11月,新闻出版署又发出《关于落实中央“两办”30号文件调整报刊结构的意见》,从而拉开了我国新闻出版史上一次重大改革的序幕。这次报刊结构的调整,一言以敝之,就是政府各行政部门不再办报,只允许保留一份指导工作的期刊。而这次调整报刊结构的实质,就是要使行政行为与出版行为相分离,政府职能部门退出具体出版业务,政府机构不再直接办报办刊,以解决长期以来“政报不分”、“政刊不分”的老大难问题。
经过一年来反反复复、几上几下的重新“洗牌”,各地报刊调整后的大致情况已浮出水面,相当大的一部分报刊重新找到“婆家”:或划归党报,或加盟报业集团,或被出版社收编……当然,也有不少报刊无人问津,只得关门大吉。据了解,广东省已减少报纸11种,江苏省减少报纸4种,四川省减少报纸4种。上海市最终关门的报刊数量目前尚无定论,但令人关注的是,不少报纸改换门庭后,立即更换报名,试图以全新的面目出现。比如,《行政与人事》杂志和《上海计算机报》划归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后,前者更名为《新上海人》(双周刊),后者更名为《网络时代》;《上海教育报》划归上海市教育报刊社主管主办,更名为《家庭教育时报》;《上海文化报》划归为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改名为《上海一周》;《东方经济周刊》改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管主办后,更名为《理财周刊》……上海报刊调整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无论是新创刊的报纸如《上海星期三》,还是更换报名后的《上海一周》,抑或是易主后的《上海商报》,纷纷走生活时尚类报刊的路子,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上海一周》宣称:“世界上大多数重要城市如伦敦、东京、台北等都有这样一份以文化、时尚、生活信息为主的报纸或刊物。也许,早两年上海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现在,却是生逢其时。”全新改版的《上海商报》也打出旗号——“综合性、大众化的商业、消费类报纸,兼顾文化、娱乐和体育”。沪上老牌生活时尚类报纸《生活周刊》,9月份便以“真诚地为生活着的人们服务”为宗旨进行全面改版,从而“更紧密地贴近生活,更周到地服务读者”。就连上海书画出版社主办的《朵云》杂志,原来以刊登书画作品为主,如今也不甘寂寞,改名为《上海家居》。这些报刊加上沪上原有的《申江服务导报》、《新闻午报》、《上海家庭报》、《世界时装之苑》、《大都市》、《HOW》、《青年社交》、《现代家庭》、《上海服饰》等报刊,上海生活时尚类报刊可谓阵容强大。但是,如此一来,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要活下去也着实不易。《上海星期三》今年5月创刊,成本价近2元的全彩色报纸仅售3角一份,广告价格也低于同类报纸。虽然一炮打响,但深感市场竞争太厉害,故而未雨绸缪,在上海市场站稳脚跟后,马上向浙江、江苏两翼扩张,以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如果从报业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加以考虑,各报刊一窝蜂走生活时尚类的路子令人忧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恐怕也有悖于报刊调整的初衷,值得有识之士探讨研究。
“要争夺青年人的‘眼球’”
具有121年历史的日本报纸《朝日新闻》遇到了世纪难题:读者的平均年龄已达61岁,并且是以加速度老化。这是一位在该报社工作了几十年的资深报人今年访沪时透露的情况。他还说:日本年轻人平均每天只花10分钟看报纸,而看电视达长达5小时。另外,每天看报的年轻人只有4%。为此,《朝日新闻》社新近成立了“吸引青年读者对策委员会”,以设法扭转这一局面。
报纸读者老化的问题在我国也已出现。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国良教授主持的一项调查,1999年上海市民接触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的时间量,平均每天比1997年少了30分钟,减幅达14.6%。与此同时,接触互联网的人数则由1997年的1.1%上升为28.9%,其中1/5以上的人表示因使用互联网而减少了接触传统新闻媒介的时间。上海“网民”中,35岁以下的占78.7%,也就是说,因上网而减少接触其他新闻媒介的主要是年轻人。
另据去年在北京的一项调查,报刊市场上家庭订阅占14.4%单位订阅占27.2%,零售占56.6%。可见报纸对许多人来说已不是必读之物。对于接触信息相当充分和方便的“网民”来说更是如此,也就是说,离开报纸最快的是年轻人。这已引起一些媒体的关注,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内部刊物《报刊业务探索》今年8月载文《要争夺青年人的“眼球”》,着重探讨了这个问题。在新闻实践中,不少新办报刊都以青年作为特定的读者群体,注重满足青年的需求,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申江服务导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办的《上海星期三》,都已在青年白领中站稳了脚跟。另外,人民日报社所办的《环球时报》在上海的报摊上也销得很好,买者许多是年轻人。可见只要产销对路,还是能吸引年轻读者的。
“入世”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指日可待,一些有识之士,尤其是一些大型媒介机构和高层媒介人士,预料到“入世”将会对我国新闻传媒带来很大影响,故而对此非常关注。例如中央电视台集中力量,把研究“入世”对中国传媒的影响与对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逐步推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上海记协和新闻学会也于今年5月专门组织研讨“‘入世’与我国传媒业”的相关问题,邀请经济界、教育界、理论界和新闻界的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会议纪要还作为内参分送各有关部门;上海记协会刊《上海新闻界》6月号也刊载了多篇发言稿,引起各方关注。今年8月,“WTO与中国传媒”论坛在北京举办,新闻界领导、专家学者和第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共130多人参加。今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等主办的“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入世”也成为热门话题。
世贸组织协定中有不少条款与新闻出版业直接相关,笔者在《新闻记者》杂志今年第7期上曾作过简要介绍。而中国入世后,社会各方面将发生不小的变化,如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变化,通讯、传媒设备、印刷、广告、销售等行业的变化,社会群体、社会信息化程度、就业状况和社会保障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心理的变化和异域文化的涌入等等。这些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出版的工作任务、媒介需求、传播渠道、传媒生产要素和媒体运行方式等诸多方面。因此,新闻出版界有必要及时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我国传媒的竞争力。
生活类报刊走红喜耶忧耶
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调整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报刊结构的通知》(即“两办”30号文件);同年11月,新闻出版署又发出《关于落实中央“两办”30号文件调整报刊结构的意见》,从而拉开了我国新闻出版史上一次重大改革的序幕。这次报刊结构的调整,一言以敝之,就是政府各行政部门不再办报,只允许保留一份指导工作的期刊。而这次调整报刊结构的实质,就是要使行政行为与出版行为相分离,政府职能部门退出具体出版业务,政府机构不再直接办报办刊,以解决长期以来“政报不分”、“政刊不分”的老大难问题。
经过一年来反反复复、几上几下的重新“洗牌”,各地报刊调整后的大致情况已浮出水面,相当大的一部分报刊重新找到“婆家”:或划归党报,或加盟报业集团,或被出版社收编……当然,也有不少报刊无人问津,只得关门大吉。据了解,广东省已减少报纸11种,江苏省减少报纸4种,四川省减少报纸4种。上海市最终关门的报刊数量目前尚无定论,但令人关注的是,不少报纸改换门庭后,立即更换报名,试图以全新的面目出现。比如,《行政与人事》杂志和《上海计算机报》划归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后,前者更名为《新上海人》(双周刊),后者更名为《网络时代》;《上海教育报》划归上海市教育报刊社主管主办,更名为《家庭教育时报》;《上海文化报》划归为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改名为《上海一周》;《东方经济周刊》改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管主办后,更名为《理财周刊》……上海报刊调整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无论是新创刊的报纸如《上海星期三》,还是更换报名后的《上海一周》,抑或是易主后的《上海商报》,纷纷走生活时尚类报刊的路子,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上海一周》宣称:“世界上大多数重要城市如伦敦、东京、台北等都有这样一份以文化、时尚、生活信息为主的报纸或刊物。也许,早两年上海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现在,却是生逢其时。”全新改版的《上海商报》也打出旗号——“综合性、大众化的商业、消费类报纸,兼顾文化、娱乐和体育”。沪上老牌生活时尚类报纸《生活周刊》,9月份便以“真诚地为生活着的人们服务”为宗旨进行全面改版,从而“更紧密地贴近生活,更周到地服务读者”。就连上海书画出版社主办的《朵云》杂志,原来以刊登书画作品为主,如今也不甘寂寞,改名为《上海家居》。这些报刊加上沪上原有的《申江服务导报》、《新闻午报》、《上海家庭报》、《世界时装之苑》、《大都市》、《HOW》、《青年社交》、《现代家庭》、《上海服饰》等报刊,上海生活时尚类报刊可谓阵容强大。但是,如此一来,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要活下去也着实不易。《上海星期三》今年5月创刊,成本价近2元的全彩色报纸仅售3角一份,广告价格也低于同类报纸。虽然一炮打响,但深感市场竞争太厉害,故而未雨绸缪,在上海市场站稳脚跟后,马上向浙江、江苏两翼扩张,以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如果从报业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加以考虑,各报刊一窝蜂走生活时尚类的路子令人忧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恐怕也有悖于报刊调整的初衷,值得有识之士探讨研究。
“要争夺青年人的‘眼球’”
具有121年历史的日本报纸《朝日新闻》遇到了世纪难题:读者的平均年龄已达61岁,并且是以加速度老化。这是一位在该报社工作了几十年的资深报人今年访沪时透露的情况。他还说:日本年轻人平均每天只花10分钟看报纸,而看电视达长达5小时。另外,每天看报的年轻人只有4%。为此,《朝日新闻》社新近成立了“吸引青年读者对策委员会”,以设法扭转这一局面。
报纸读者老化的问题在我国也已出现。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国良教授主持的一项调查,1999年上海市民接触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的时间量,平均每天比1997年少了30分钟,减幅达14.6%。与此同时,接触互联网的人数则由1997年的1.1%上升为28.9%,其中1/5以上的人表示因使用互联网而减少了接触传统新闻媒介的时间。上海“网民”中,35岁以下的占78.7%,也就是说,因上网而减少接触其他新闻媒介的主要是年轻人。
另据去年在北京的一项调查,报刊市场上家庭订阅占14.4%单位订阅占27.2%,零售占56.6%。可见报纸对许多人来说已不是必读之物。对于接触信息相当充分和方便的“网民”来说更是如此,也就是说,离开报纸最快的是年轻人。这已引起一些媒体的关注,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内部刊物《报刊业务探索》今年8月载文《要争夺青年人的“眼球”》,着重探讨了这个问题。在新闻实践中,不少新办报刊都以青年作为特定的读者群体,注重满足青年的需求,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申江服务导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办的《上海星期三》,都已在青年白领中站稳了脚跟。另外,人民日报社所办的《环球时报》在上海的报摊上也销得很好,买者许多是年轻人。可见只要产销对路,还是能吸引年轻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