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朝花夕拾》的文化批判
王吉鹏 王鹤舒分享
论文关键词:鲁迅 《朝花夕拾》 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朝花夕拾》是普迅的回忆散文集,其中包涵了诸多的温情元素。但透过全书,我们却可以深刻领悟到鲁迅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即对封建制度、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最透彻最尖锐的批判。普迅文化批判意识的形成表明了其对社会国民精神状态绝望感的反杭,是其“反抗绝望”这一人生主题的有力体现。
鲁迅一生自始至终对中国封建社会保持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在《朝花夕拾》这部回忆散文集中,除了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动人场面以外,同样也少不了对封建主义文化制度的揭露,对封建国民性本质的评析,对国民劣根性的抨击以及对封建旧式教育的批判,使往事的回忆增强了战斗性,有着“对此腐恶封建势力绝不低首降伏”川的文化批判意识。
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残规,传统民间思想中的各种陋矩,让鲁迅在温情追忆过去的同时,不忘对美好背后的丑陋风俗进行讽刺和批判。例如《阿长与《山海经)》里长妈妈那口中的许多“规矩”:
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 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拉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这些无不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毒害,从中可以窥探鲁迅少年时代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萌芽。鲁迅选择具有表现力的日常生活片段,写出阿长身上一些不良习惯和封建礼教、迷信思想的影响。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阿长的陈旧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奴役人民的恶果,也是旧的传统习惯势力毒害劳动人民的见证。鲁迅对这些封建礼教貌似嘲笑,实质却将批判的锋芒始终对准造成这种愚昧状况的根源—黑暗的封建制度、等级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对于阿长这样的受害者却是始终寄予深切的同情的。《父亲的病》中记叙父亲即将去逝时也有类似这样的一堆规矩:“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按照当地的风俗,让鲁迅做的那些病人临逝时的诸多礼节,给鲁迅带来的是对父亲终生的愧疚,这些乡间丧事时的一些庸俗礼仪,让其痛恨至极。而对那些庸医的讽刺既批判了他们的无知妄说,又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没落,鲁迅以洞察底蕴的剖析揭示了封建思想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实质。《无常》这篇散文中,“无常”是作为反对封建统治者的审判者的形象出现的,他是底层劳动人民心中的“无常”,讲的是最真实的话,做的是最真实的事,表现了所谓“下等人”惩恶除暴、赏罚分明的愿望。鲁迅通过对“无常”的描绘,借用“下等人”之说,来怒斥封建等级制度,对封建腐朽统治给予最深刻的鞭挞。
在对中国封建主义的批判中,鲁迅对封建主义制度中的封建腐朽观念和等级制度十分憎恶。如鲁迅将封建节烈观视作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他说:“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如《后记》中鲁迅就以曹娥投江觅父的记载进一步揭露了封建道德观念的虚伪。此外,鲁迅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概括为吃人的筵宴,这种吃人是建筑在封建的等级制度上的,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第严格的礼治秩序成为几千年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准则和处世方式。鲁迅对这种封建的等第思想是极为憎恶的。他说:“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鲁迅在其他作品中也对这种森严的等第思想作了生动的揭示,他十分深刻地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归为封建等第的缘由。他说:“……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这就是我们古代的聪明人,即所谓圣贤,将人们分为十等,说是高下各不相同。
《朝花夕拾》中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抨击更为强烈。如《琐记》中鲁迅将学校中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一层改良“新漆”包裹着的封建主义揭露得详尽而深刻,将那帮顽固维护封建统治的洋务派祸国殃民的罪行抨击得酣畅淋漓。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有力地揭露了复古势力用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毒害和束缚儿童。鲁迅用“都应该灭亡”这样的话语对封建文化势力进行了愤怒的判决。通过自己动手作画,比较指出封建迷信是剥削阶级编造出来,用以欺骗和统治人民的鬼话,这是对封建糟粕的有力批判和否定。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所反映出来的“读书做官”、“尊孔读经”、“师道尊严”以及对学生的严厉管束等,是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主要问题,是旧私塾教育制度腐朽的缩影。《五猖会》中文末的“何以”一词,不仅表达了鲁迅对封建家庭给他安排的人生道路的否定,也是对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
鲁迅的文化批判意识更体现为对封建正统教育有着最为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中国的封建正统教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于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封建专制政权的巩固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毕竟是和封建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着显著的腐朽性和愚民性。对此,鲁迅在《朝花夕拾》的众多篇章中表露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对封建主义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长期观察体验之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国民实行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奴化教育,借教育来麻醉愚弄人民,把国民教育成为顺从的奴隶和愚忠的机器。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奴役”统治。其二,在教育内容方面,传统的教育方式主张尊孔崇儒、专经复古、轻视自然科学。一味的以孔儒为神圣之理自然会阻碍知识的不断创新,这就必然扼杀了新思想的产生,限制了新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最后,封建教育受制于封建专制制度,因此在教育中,必然会有强烈的文化专制主义,阿长让鲁迅感到有神力是因为她给鲁迅带回了“禁书”,那么为什么会有“禁书”呢?因为在封建社会,人们受教育的内容只能是“四书五经”之类,不许有其他的阅读材料。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鲁迅问先生什么叫做“怪哉”虫的时候,先生才会那么生气,因为这不是一个学生该学该问的。从鲁迅和寿镜吾先生这一问一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的威严是仰仗于所谓的封建正统思想,这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是多么沉重的压制和打击。因此对于中国的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教育方式,鲁迅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不仅对封建主义教育摧残人才的种种弊端有着最深切的感受,还对封建教育文化的腐朽本质有着强烈的批判和尖锐的对抗精神。
中国封建社会历时长,传统久,对人们的毒害深,因而即便是封建主义在制度层面被否定和被推翻了,某些封建思想和习性也不可能很快彻底地从人们的头脑中清除,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还会以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保持下来。鲁迅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自始至终是执著而又犀利的。《朝花夕拾》中我们随处可见鲁迅的文化批判锋芒,这些都源于鲁迅自身对封建主义有着自己最独特且最清醒的认识。鲁迅出身于封建主义家庭,受教于封建主义教育,因此从儿时起便对封建传统思想有着反抗的意识。而近于中年的鲁迅,在当时风雨如晦的社会状况下,面对封建统治者的反动文化统治更是有着深刻的认识。
从社会和个人创作背景来看,鲁迅负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太多的积淀。他生活在封建文化之中,封建文化使其无法摆脱传统的影响,也决定了其一生所批判的目标。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鲁迅对封建文化的态度是“爱也是你—因为你滋养了我,恨也是你—因为你毁灭了我”,此时的鲁迅还局限于对自身的审视。而留洋之后,鲁迅经历的一切表明:封建文化虽然滋养了他,但害了中国。此时的鲁迅由自我走向社会,民族责任感意识呈现。鲁迅《朝花夕拾》的主要作品创作于1926年。这一时期正处于大革命前夕,社会动荡不安,段祺瑞执政府时时处处制造白色恐怖,对进步青年大肆残害屠杀。特别是“三一八”惨案的发生,青年学生的鲜血使鲁迅悲愤到了极点。女师大风潮的开始以及“女师大事件”的发生掀起了学生运动的高潮。北洋军阀的反动文人开始觉得恐慌,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叫嚷“治国之道,纲纪为先”,通令全国恢复祀孔,强制学校普遍读经,恶毒否定新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鲁迅一直指导着广大青年,与“现代评论派”等守旧势力进行着针锋相对的论战斗争。《二十四孝图》就是直接刺向封建文人的锐利投枪,是批判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的咒文。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童年的鲁迅接受的是地道的传统的中国最腐朽的封建主义教育方式。鲁迅出身于诗礼传家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从小受的是传统的封建教育。“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封建家庭教育的准则。鲁迅的父亲虽不同于禁止“妇孺”去看赛会的封建顽固派,但他也不可能摆脱封建之道的束缚。正像鲁迅在《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顾的那样,不论在家中,还是在三味书屋,读的只能是《鉴略》、《论语》之类宣传封建礼教的信条。然而童年的鲁迅从周围的现实中,从自身的感受中,朦胧地感觉到,实际上世间的一切并不像封建礼教的信条所宣扬的那样,甚至恰恰相反。如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就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对封建孝道的反感、怀疑、恐慌,“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以至反感到“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叶,就急速地翻过去了。这种反感是朦胧的,是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的直觉得出的。这直接影响到鲁迅后来背叛了封建家庭,走上了一条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
从心理状态上看写作《朝花夕拾》的这两年鲁迅的外在处境构成了社会心理学所说的“压力情境”。这种情境的本质特征是环境与人构成强烈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它会造成人心理的紧张,导致人心理能量的失衡,这种状态若长期继续下去,将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危机,所以它必须通过一些渠道加以改善和缓解,以疏解现实,排解内心芜杂。而追寻比较切近的个人记忆,可以寄托怀抱、释愤抒情、获得精神与心理的平衡。而且当人沉浸于往事之中,重温其时的心灵体验和情感体验之时,大多怀有弓罗}的情感,对往事往往会采取参与的态度。这样,当叙事者参与到回忆当中之时,和当下便融合在一起了。而这又恰恰表现出鲁迅强烈的“内省”意识。鲁迅正是要通过回顾生命历程、整合记忆碎片—这一特别的内省方式来追寻、省思逝去的自我,进而完成对当下真实自我的确证,对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整合。在这种时候需要静观、沉思和反省而不是通过实际活动来获得自我的完善。《朝花夕拾》是鲁迅“体验自己的内心存在”的表现形式,他深思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体系,将自我的生命体验与之结合,总结出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意识。
写作《朝花夕拾))时期的鲁迅,历经了社会现实带来的残酷压制和绝望的生命体验,此时的他已放弃了年轻时慷慨激昂呐喊战斗的英雄主义情结,转向到对整个人生的生命哲学的理性思考,重视个体的生存意义。因此我们在《朝花夕拾》的作品中,看到了鲁迅清醒的、战斗的文化批判意识以及现实主义人生态度。鲁迅对于非人间黑暗的体味比任何作家来得更为深刻,因此便有了在《无常》中代表劳苦大众表达对于冥间“公正”的向往,以及与此“向往”相对的对于现实社会不公正的激烈抗议。在《狗·猫·鼠》里复仇意识的萌发。鲁迅的自省颠覆一切权威与偶像,撕去一切假面与伪装,直面人生,亦直面自我。在不断对抗丑恶的社会和蒙昧的国民精神中,也不断审视自我心灵的创伤和痛苦,便将自省走出他者的缠绕,深契人自我生命的体验,追问文化意识的存在及意义。鲁迅是深刻的,因为他充当的不仅是灵魂的审判官,他更是将自己也当作了被审判的犯人—他的双重身份,使他的批判更具力度,在他身上,自审往往和审判同时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具有这种自审意识的人极为稀少,鲁迅是其中最为坚决的一个。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样的自我解剖,迫使鲁迅不再从世俗的善恶、是非之中寻求人性的答案,而是转向内心,挖掘灵魂的黑暗和光亮。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建立在严峻的自审意识和痛苦的自我剖析的基础之上。通过不间断的、痛苦的自审和整合,鲁迅才能通过文学创作建立起如此强大、如此深邃的精神主体。鲁迅正是通过对民族性格的改造和民族历史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的自我反省和历史醒悟,通过自省才开辟出中国新文化和中国新文学的创新之路。
论文摘要:《朝花夕拾》是普迅的回忆散文集,其中包涵了诸多的温情元素。但透过全书,我们却可以深刻领悟到鲁迅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即对封建制度、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最透彻最尖锐的批判。普迅文化批判意识的形成表明了其对社会国民精神状态绝望感的反杭,是其“反抗绝望”这一人生主题的有力体现。
鲁迅一生自始至终对中国封建社会保持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在《朝花夕拾》这部回忆散文集中,除了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动人场面以外,同样也少不了对封建主义文化制度的揭露,对封建国民性本质的评析,对国民劣根性的抨击以及对封建旧式教育的批判,使往事的回忆增强了战斗性,有着“对此腐恶封建势力绝不低首降伏”川的文化批判意识。
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残规,传统民间思想中的各种陋矩,让鲁迅在温情追忆过去的同时,不忘对美好背后的丑陋风俗进行讽刺和批判。例如《阿长与《山海经)》里长妈妈那口中的许多“规矩”:
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 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拉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这些无不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毒害,从中可以窥探鲁迅少年时代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萌芽。鲁迅选择具有表现力的日常生活片段,写出阿长身上一些不良习惯和封建礼教、迷信思想的影响。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阿长的陈旧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奴役人民的恶果,也是旧的传统习惯势力毒害劳动人民的见证。鲁迅对这些封建礼教貌似嘲笑,实质却将批判的锋芒始终对准造成这种愚昧状况的根源—黑暗的封建制度、等级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对于阿长这样的受害者却是始终寄予深切的同情的。《父亲的病》中记叙父亲即将去逝时也有类似这样的一堆规矩:“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按照当地的风俗,让鲁迅做的那些病人临逝时的诸多礼节,给鲁迅带来的是对父亲终生的愧疚,这些乡间丧事时的一些庸俗礼仪,让其痛恨至极。而对那些庸医的讽刺既批判了他们的无知妄说,又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没落,鲁迅以洞察底蕴的剖析揭示了封建思想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实质。《无常》这篇散文中,“无常”是作为反对封建统治者的审判者的形象出现的,他是底层劳动人民心中的“无常”,讲的是最真实的话,做的是最真实的事,表现了所谓“下等人”惩恶除暴、赏罚分明的愿望。鲁迅通过对“无常”的描绘,借用“下等人”之说,来怒斥封建等级制度,对封建腐朽统治给予最深刻的鞭挞。
在对中国封建主义的批判中,鲁迅对封建主义制度中的封建腐朽观念和等级制度十分憎恶。如鲁迅将封建节烈观视作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他说:“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如《后记》中鲁迅就以曹娥投江觅父的记载进一步揭露了封建道德观念的虚伪。此外,鲁迅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概括为吃人的筵宴,这种吃人是建筑在封建的等级制度上的,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第严格的礼治秩序成为几千年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准则和处世方式。鲁迅对这种封建的等第思想是极为憎恶的。他说:“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鲁迅在其他作品中也对这种森严的等第思想作了生动的揭示,他十分深刻地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归为封建等第的缘由。他说:“……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这就是我们古代的聪明人,即所谓圣贤,将人们分为十等,说是高下各不相同。
《朝花夕拾》中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抨击更为强烈。如《琐记》中鲁迅将学校中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一层改良“新漆”包裹着的封建主义揭露得详尽而深刻,将那帮顽固维护封建统治的洋务派祸国殃民的罪行抨击得酣畅淋漓。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有力地揭露了复古势力用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毒害和束缚儿童。鲁迅用“都应该灭亡”这样的话语对封建文化势力进行了愤怒的判决。通过自己动手作画,比较指出封建迷信是剥削阶级编造出来,用以欺骗和统治人民的鬼话,这是对封建糟粕的有力批判和否定。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所反映出来的“读书做官”、“尊孔读经”、“师道尊严”以及对学生的严厉管束等,是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主要问题,是旧私塾教育制度腐朽的缩影。《五猖会》中文末的“何以”一词,不仅表达了鲁迅对封建家庭给他安排的人生道路的否定,也是对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
鲁迅的文化批判意识更体现为对封建正统教育有着最为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中国的封建正统教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于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封建专制政权的巩固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毕竟是和封建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着显著的腐朽性和愚民性。对此,鲁迅在《朝花夕拾》的众多篇章中表露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对封建主义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长期观察体验之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国民实行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奴化教育,借教育来麻醉愚弄人民,把国民教育成为顺从的奴隶和愚忠的机器。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奴役”统治。其二,在教育内容方面,传统的教育方式主张尊孔崇儒、专经复古、轻视自然科学。一味的以孔儒为神圣之理自然会阻碍知识的不断创新,这就必然扼杀了新思想的产生,限制了新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最后,封建教育受制于封建专制制度,因此在教育中,必然会有强烈的文化专制主义,阿长让鲁迅感到有神力是因为她给鲁迅带回了“禁书”,那么为什么会有“禁书”呢?因为在封建社会,人们受教育的内容只能是“四书五经”之类,不许有其他的阅读材料。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鲁迅问先生什么叫做“怪哉”虫的时候,先生才会那么生气,因为这不是一个学生该学该问的。从鲁迅和寿镜吾先生这一问一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的威严是仰仗于所谓的封建正统思想,这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是多么沉重的压制和打击。因此对于中国的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教育方式,鲁迅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不仅对封建主义教育摧残人才的种种弊端有着最深切的感受,还对封建教育文化的腐朽本质有着强烈的批判和尖锐的对抗精神。
中国封建社会历时长,传统久,对人们的毒害深,因而即便是封建主义在制度层面被否定和被推翻了,某些封建思想和习性也不可能很快彻底地从人们的头脑中清除,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还会以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保持下来。鲁迅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自始至终是执著而又犀利的。《朝花夕拾》中我们随处可见鲁迅的文化批判锋芒,这些都源于鲁迅自身对封建主义有着自己最独特且最清醒的认识。鲁迅出身于封建主义家庭,受教于封建主义教育,因此从儿时起便对封建传统思想有着反抗的意识。而近于中年的鲁迅,在当时风雨如晦的社会状况下,面对封建统治者的反动文化统治更是有着深刻的认识。
从社会和个人创作背景来看,鲁迅负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太多的积淀。他生活在封建文化之中,封建文化使其无法摆脱传统的影响,也决定了其一生所批判的目标。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鲁迅对封建文化的态度是“爱也是你—因为你滋养了我,恨也是你—因为你毁灭了我”,此时的鲁迅还局限于对自身的审视。而留洋之后,鲁迅经历的一切表明:封建文化虽然滋养了他,但害了中国。此时的鲁迅由自我走向社会,民族责任感意识呈现。鲁迅《朝花夕拾》的主要作品创作于1926年。这一时期正处于大革命前夕,社会动荡不安,段祺瑞执政府时时处处制造白色恐怖,对进步青年大肆残害屠杀。特别是“三一八”惨案的发生,青年学生的鲜血使鲁迅悲愤到了极点。女师大风潮的开始以及“女师大事件”的发生掀起了学生运动的高潮。北洋军阀的反动文人开始觉得恐慌,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叫嚷“治国之道,纲纪为先”,通令全国恢复祀孔,强制学校普遍读经,恶毒否定新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鲁迅一直指导着广大青年,与“现代评论派”等守旧势力进行着针锋相对的论战斗争。《二十四孝图》就是直接刺向封建文人的锐利投枪,是批判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的咒文。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童年的鲁迅接受的是地道的传统的中国最腐朽的封建主义教育方式。鲁迅出身于诗礼传家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从小受的是传统的封建教育。“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封建家庭教育的准则。鲁迅的父亲虽不同于禁止“妇孺”去看赛会的封建顽固派,但他也不可能摆脱封建之道的束缚。正像鲁迅在《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顾的那样,不论在家中,还是在三味书屋,读的只能是《鉴略》、《论语》之类宣传封建礼教的信条。然而童年的鲁迅从周围的现实中,从自身的感受中,朦胧地感觉到,实际上世间的一切并不像封建礼教的信条所宣扬的那样,甚至恰恰相反。如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就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对封建孝道的反感、怀疑、恐慌,“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以至反感到“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叶,就急速地翻过去了。这种反感是朦胧的,是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的直觉得出的。这直接影响到鲁迅后来背叛了封建家庭,走上了一条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
从心理状态上看写作《朝花夕拾》的这两年鲁迅的外在处境构成了社会心理学所说的“压力情境”。这种情境的本质特征是环境与人构成强烈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它会造成人心理的紧张,导致人心理能量的失衡,这种状态若长期继续下去,将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危机,所以它必须通过一些渠道加以改善和缓解,以疏解现实,排解内心芜杂。而追寻比较切近的个人记忆,可以寄托怀抱、释愤抒情、获得精神与心理的平衡。而且当人沉浸于往事之中,重温其时的心灵体验和情感体验之时,大多怀有弓罗}的情感,对往事往往会采取参与的态度。这样,当叙事者参与到回忆当中之时,和当下便融合在一起了。而这又恰恰表现出鲁迅强烈的“内省”意识。鲁迅正是要通过回顾生命历程、整合记忆碎片—这一特别的内省方式来追寻、省思逝去的自我,进而完成对当下真实自我的确证,对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整合。在这种时候需要静观、沉思和反省而不是通过实际活动来获得自我的完善。《朝花夕拾》是鲁迅“体验自己的内心存在”的表现形式,他深思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体系,将自我的生命体验与之结合,总结出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意识。
写作《朝花夕拾))时期的鲁迅,历经了社会现实带来的残酷压制和绝望的生命体验,此时的他已放弃了年轻时慷慨激昂呐喊战斗的英雄主义情结,转向到对整个人生的生命哲学的理性思考,重视个体的生存意义。因此我们在《朝花夕拾》的作品中,看到了鲁迅清醒的、战斗的文化批判意识以及现实主义人生态度。鲁迅对于非人间黑暗的体味比任何作家来得更为深刻,因此便有了在《无常》中代表劳苦大众表达对于冥间“公正”的向往,以及与此“向往”相对的对于现实社会不公正的激烈抗议。在《狗·猫·鼠》里复仇意识的萌发。鲁迅的自省颠覆一切权威与偶像,撕去一切假面与伪装,直面人生,亦直面自我。在不断对抗丑恶的社会和蒙昧的国民精神中,也不断审视自我心灵的创伤和痛苦,便将自省走出他者的缠绕,深契人自我生命的体验,追问文化意识的存在及意义。鲁迅是深刻的,因为他充当的不仅是灵魂的审判官,他更是将自己也当作了被审判的犯人—他的双重身份,使他的批判更具力度,在他身上,自审往往和审判同时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具有这种自审意识的人极为稀少,鲁迅是其中最为坚决的一个。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样的自我解剖,迫使鲁迅不再从世俗的善恶、是非之中寻求人性的答案,而是转向内心,挖掘灵魂的黑暗和光亮。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建立在严峻的自审意识和痛苦的自我剖析的基础之上。通过不间断的、痛苦的自审和整合,鲁迅才能通过文学创作建立起如此强大、如此深邃的精神主体。鲁迅正是通过对民族性格的改造和民族历史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的自我反省和历史醒悟,通过自省才开辟出中国新文化和中国新文学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