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斯娃分享

  在现当代文学的积累过程中,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掌握文学知识,奠定文学功底,另一方面,学生能够从、作者的写作手法中洞悉作者的生平和挫折,从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当代文学新理念分析

  一般文学史著作以及文学史课堂上在谈到当代文学史的起点时,都习惯以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或者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标志性的事件,当然也许还有提到更前一些的,如把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作为起点的。但钱旭初同志在《转型期的文学嬗变及其言说》(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一书中就对上述分法不很认同。先得说明一下,钱旭初在本书中“言说”的“转型期的文学”具体所指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新时期文学。在钱旭初看来,那种根据“社会主义”性质而划分文学段落的做法实际上是以社会的变革程序来划定了文学的进程,用文学外部的思维代替了文学本体的思维。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钱旭初把1978年前后中国文坛开始的大规模现代化的文学运作确立为当代文学的起点。将新时期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这确实很有点“颠覆”我们惯常思维的意思,可能我们很多人未必能够全盘接受。但难能可贵的是,钱旭初将新时期文学纳入现当代文学史的视野来考察,使彼此获得一种照应,既深化了我们对新时期文学的认识,也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重新打量要一下现当代文学。从1915年开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确实确立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标志着现代新文学的确立,但是“人”的主题很快就被“救亡”的主题所取代,“启蒙”的主题被“生存”的主题所冲淡,在战争文化的规范和要求下,文学的现代性被相应消解掉,文学家们在文学中普遍表现出一种群体的宣传与战斗的工具性效应;职是之故,五四新文化运动只能被视作中国当代文学的伏笔或漫长的前奏,它的时间量度与现代意识的社会文化强度还不足以将五四时期的现代意识纳入“当代”,因而这是一个一开场就是高潮的序幕和前奏。而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批较为成熟的文学作品又主要是依靠五四时期的能量惯性在进行文学的运作,与世界文学的即时性发展并不同步;至于40年代解放区的文学创作,其主要信息资源是来自民间的乡土文学,是在战争政治与农民大众化结合中取消了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的,由此文学不能在更深的、更现代化的路途中得到养分。同样,也正是依据“任何一个生命体系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进行能量的交换”的熵定律,钱旭初认为1949年之后到上世纪80年代前的中国文学的信息源基本上仍然是空白的,在这漫长的文学格局封闭的几十年中,虽然也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重大变革,但就文学自身的发展性质而言,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无论是50年代的“颂歌”,还是60年代的“战歌”,抑或是““””时期的“独歌”,文学的思维方式、创作模式乃至于表达形式等都与1949年前的新文学创作没有根本上的区别。

  只有到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文学的工具性理论才逐步得到澄清,文学才真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要看到,钱旭初在本书的论说中并无哗众取宠的意思,而是在细细探究文理脉络、对文学创作主体精神进行详尽考察的基础之上对文学的性质进行重新评估的。他的言说持之有据,论之有理。还有,本书开篇即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当代文学是转型期的文学”这一观点。因为在钱旭初看来,20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每一次转型及各种现象都演化、积累成当代文学的历史,政治制度、经济方式、文化形态、作家队伍、创作姿态、作品风格、传播方式等众多的因素都在不停地变化、转型;因此,无论是新时期之前、还是新时期之后,都是漫长的转型期。我们得承认,钱旭初对当代文学起点的认识以及对当代文学的相关论说确实自有他的道理,是本着文学本体的精神内脉考察的结果,真正令文学研究回到了文学层面,引领我们回到了文学发生的历史现场,为我们理解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打开了一条崭新通道。这是本书的最大亮点。从写书的体例上看,《转型期的文学嬗变及其言说》在上篇“转型期的文学嬗变”中对新时期的诗歌、小说、戏剧都作了条分缕析的梳理,体现着研究者那么一点为文学立史的雄心。说它是“一个人的文学史”———一个研究者独立撰著的新时期文学史,并不为过。

  当然,本书上篇并没有刻板地要“造”当代文学的整体之“像”,也没有分门别类地为我们描画新时期的文学版图,毕竟,它道出的只是一个在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园地耕耘了差不多30年之久的研究者对新时期文学非常个我的心得体会。也正是因为个我,也许研究者对当代文学的理解可能不那么全面,但却一定是有着自己凝重而睿智的思考在其中的。在重新厘定了当代文学的起点之后,钱旭初是以朦胧诗的产生作为当代文学从“新古典时期”跃迁到新文学阶段的“奇点”的。在他看来,1978年《今天》的创刊使得中国文学的整个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学得以迈向新的天地,真正具有现代意味的中国当代文学自此诞生。在谈到曾经的文坛“大哥大”———诗歌地位在后来的旁落时,钱旭初的解释令人信服:诗歌作为情绪性的作品而往往能领一代风骚,但当文学思潮定型之后,因容量与场面的弱点则会让位给小说、戏剧、影视作品等叙事性作品。在阅读本书“上篇”的整个过程中,我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也会产生一些不满足。比如,我总是感觉着,研究者若是能把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也纳入其中进行阐述,作为一个重点考察的对象,是不是会在对当代文学的“起点”以及新时期文学的共同特点的论说上更具有说服力?还有,在专章论述意识流小说和荒诞派小说时,我感觉还是有些失之简单了,而且固执地以为,研究者若是能把这二者的发生背景以及相互之间那种在我看来缠绕不清的关系“打理”得更清晰一些,并且能在具体文本阐释上再细致一些的话,是不是会令本书更出色?也许这近乎求全责备了。

  只要这本“文学史”能把我们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张望新时期的文学风景,让我们领略和意识到原先不曾想到的东西,也就足够了。在下篇“转型期的文学言说”中,我们看到了这部著作的又一个亮点,那就是研究者特别注重考察今天影响着文学发展的诸种“新”因素———网络、影视、期刊运作等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对它们的反作用。论者是以开放的理论视野和宽容平和的心境来看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发展前景的。网络文化的娱乐性含量的增加会使得文学的阵地缩小,当代文学将相应萎缩,纯文学作品将退守到最后的精神高地,这种情形令深爱文学的钱旭初流露出落寞,可他也并不因此悲观,论说中还是显现着对这“最后的精神高地”的坚定卫守和满满信心来:“当然也正因为有这样一块高地,未来的当代文学还不至于丧失其存在的意义。这或许是文学的悲哀,但这悲哀后面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文学只是,也只能是其中一个普通的成员”;他考虑得更多的是作家———知识分子的担当:“作家面临着文学的退潮、经受着影像文体的冲击,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文化空间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立场,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在灵魂的征战中怎样向自身挑战,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这永远是文学作品的本质,无论在哪个时代。”同样,在讲述到文学与影视的存在性关系和观念考察时,除却对通常人们所能见识到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论述外,钱旭初更看重的是文学工作者和影视人如何正确调整自身观念以真正站在人道基础上展现生命活力和生命过程。此外,从这本书的写作来看,不论是在对如路遥、冯骥才、王安忆、北村、阿袁、郭平等具体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还是在对新时期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思潮的宏观论说,钱旭初都更重视“人”的因素———文学作品中的“人”和写文学作品的“人”;换言之,他始终注意从文学创作主体的精神考察入手来重新探讨文学的性质,力图透过文学作品深入关注和把握知识分子的人格现象和精神走向。这无疑是本书考察新时期文学的一个独特视角。

  一般人往往会觉得文学研究属于象牙塔里的事业,似乎对现实无法发挥作用;但钱旭初在本书中的讨论却让我们真切地看到:文学是人学,文学研究当之无愧地也是人学,他的研究不仅仅关注的是如何推进当代文学的建设,其实更是指向繁复多变的当下的、更是直面鲜活生气的现实人生的。也正是因为此,本书才会新见迭出,不断地发人所未发。譬如,他在论说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对人物情爱关系的处理时,发现路遥在现代新思维的表述中流露出的生命意向与伦理主义的矛盾:“作者不是把爱情观念放在生命活动与生命体验的高度,而是把它的终极目标放在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同情、怜悯式的伦理主义爱情观的基点上。”在对阿袁等人校园小说的分析中精辟地道破其症结所在———知识分子独特的主体文化特征的沦丧,看到了知识分子安贫乐道传统观念被解构之后的欲望追逐,由此呈现的只是世俗化、大众化的身份。在谈及新时期文学中的“多余人”话题时,他认为“多余人”以激进思想冲击旧的框架和模式,带有进步意义,相较于国人对乔光朴、李向南式的“英雄”、“清官”崇拜所体现出的无主体情感需求、缺乏个体独立的人格精神来说,在“多余人”身上,他看到的是他们所具有的与五四相近的偶像破碎与观念重整之后的个体独立精神。

  当然,论者也绝不就因此避讳“多余人”的先天不足,他看到了他们永远跨不出从反叛向创造的那重要一步。总而言之,对创作主体精神的重视在本书中一直是一条红线忽隐忽现、或明或暗地贯穿始终,尽管钱旭初并没有对此浓墨重彩地加以论说,但已经足够让人看到他学以致用的济世情怀。尤其是本书末章“知识分子的精神参照”中,在对鲁迅人文精神的回望中,钱旭初显然是要探求在当下这裂变意味浓厚的转型期,我们该从鲁迅先生那儿“拿来”怎样的最有价值的精神遗产,以作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参照、作为最具有生命关怀的精神方式。所以,这样一部能启迪我们心智、引发我们许多思考的学术专著,于研究者本人来说,是“结束”、是对自己的学术研究进行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更是崭新的开始,昭示着他未来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二:当代文学教学问题分析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是汉语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是由于与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这些以抽象的理论为主要特征的课程相比,它具有更多的形象性、审美性;另一方面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相比,它又是离学生们的自身生活最近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于本专业接触最多就是现当代文学,所以通常现当代文学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互动关系最好、学生最愿意上的两门课。但是,最近几年这种良好状态却在慢慢地失却,这种让人担忧的清醒地出现不仅仅因为某一个方面出现问题,而是现当代文学教学在课程设计、教师和学生那里都出现了问题,学生、教师、学校管理层面都需要对此进行思考。

  首先是课程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现当代文学都是开设一个学年,现代文学一般每周3学时,计104个学时左右;当代文学一般上半学年每周3学时,下半学年每周2个学时,计90个学时左右。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界提出了大众化教育的口号,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成为大众教育的题中之义。呼应于这种教育目标的改革,高校公共课、通识课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大大压缩,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课程都由一学年改为一学期,每周为3学时。授课学时压缩了,而整个现当代文学学科却在不断地发展,在现代文学方面,许多原来因为意识形态问题被遮蔽的作家作品被开掘,而当代文学本身就是一个没有下限的文学时期,随时代的推进不断有更多的文学作品出现、有新的文学现象需要关注。与理工科不同,其所学习的知识有新旧之分,新的知识可以取代旧的知识,而文史类的知识却不能有这样的判断,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现当代文学既是一门文学课,也是一门理论课,它是由文学思潮、论争、作家、作品等部分构成,它的目标是既要培养学生文学史的眼光,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由于学时的压缩,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两项目标是相当困难的。另一方面各个院校、权威人士编著的现当代文学教材都是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兼顾,当然有的偏重于作品的阐释,有的偏重于文学史的描述,不论是哪一种教材,要在短短50个左右的学时内将其涵盖的内容都要有深度地涉猎到,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分配相关的学时就成为一个很难拿捏、操作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忙于对文学史的讲述,一学期下来现当代文学课程就成为对各个文学思潮、事件或者作家创作历程的串讲,很少有时间带领学生对具体的作家作品展开深入地分析;有的教师则重视对作品的阐释,往往又不能很好地兼顾到对一些必要文学史知识的讲解,而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真正的理解又必须落实做到每一部作品生成的具体语境。其次是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兴趣。在网络化、市场化的时代,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兴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20世纪80、90年代,大部分选择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出于对文学和写作的兴趣,有的甚至怀揣着作家的梦想,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尚没有达到今天的强度,许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还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其中大部分是文学类,另一方面网络还没有出现,对书面文本的阅读还是人们主要学习与娱乐的渠道,而文学作品,尤其与学生生存最近、没有文字障碍的现代文学作品成为他们的首选。这种积累与需求达成了师生之间很好的互动,常常会出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一部刚刚发表或者发现的文学作品的情形,从而也使学生能以主动的姿态去学习甚至说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现在由于升学的压力急剧增大,一旦步入初中、高中,学生们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要投放在为中考、高考的冲刺之上,几乎没有时间去阅读被称为闲书的文学作品,而在市场化的驱动之下,越来越少的学生是为了实现文学梦而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这造成汉语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积累严重缩水;进入大学以后,一方面由于网络上丰富的信息吸引年轻学生的眼睛,也浮躁了他们的心,另一方面花样倍出的有用无用的“本”、“证”考试也分散了他们的精力,学生很难专心于他们的专业学习了。

  在这种状况之下,教师也很难将学生吸引到我们并不具有立竿见影功能的文学课程上了。当下我们现代文学课程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学生对一些最基本的文学作品都没有阅读,而且也不打算去阅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常常由于学生对原著阅读体验的匮乏而被迫中断,这样课堂师生互动局面就很难形成,往往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也成了教师无可奈何而采取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资源的配置。由于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扩招,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水平高的中老年教师承担着研究生培养的工作,有的教师每年新招入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数量高达十多人,除此之外,他们还担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因此很难再有精力和体力来为本科生授课。目前在高校本科课堂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由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青年教师组成。在学生对教师课堂授课问题的反映中,青年教师占了比较大的比例。

  除了教师年龄搭配的问题以外,本科教学中教师的数量也存在问题。随着连年的本科学生大幅度地扩招,小班、单班教学几乎很难见到了,不仅是公共课、通选课这些主要是以知识传授、视野开拓为目的的课程采用上百人、甚至几百人的大课以外,那些更注重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也被迫采用大课的形式。在这样动辄上百人的课堂上,不仅是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无法形成,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无法实行,比如对现当文学教学来说非常有效的课堂讨论,而且在课后教师也没有能力来保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力地督促。对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写作是其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而衡量检测现当代文学学习水平的有效检测手段之一就是论文写作,其重要途径是通过平时课程小论文的锻炼。中文专业的每一门课程,尤其是文学课程都应当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小论文写作,把平时的小论文写作与毕业论文写作相联系,这种训练不仅为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广泛而有深度的阅读,有效地解决前面提出学生阅读量少、不愿意读书的问题,但是由于教师精力的匮乏,在一学期要教授二、三百个学生的情形之下,即使给学生布置了小论文的写作要求,教师也没有精力对每一篇论文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出精当的评语。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小论文不能作出及时的回应,指出问题,肯定成绩,培养其严谨的学术态度,这种论文写作也等同虚设。正由于缺乏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将他人的几篇文章剪辑组合攒成一篇文章,要么前言不搭后语堆成一篇文章。面对上述问题,我们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当作出实际有效的调整。首先是课程的调整。淡化专业并不是不要专业,现在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不满意大多集中在专业不专上,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扩大视野的同时注意专业能力的培养。对我们现当代文学而言,应当注意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在一年级的时候开设现当代文学,在三、四年级当学生有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以后,开设与现当代文学相关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选修课程。对选修课的开设应当注意它的稳定性与科学性,比如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现代新诗研究等。

  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的高校在选修课的设置上比较随意,缺少整体的计划性、统筹性,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往往根据教师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课题而开设,而不是依据专业目标、课程结构所需,当教师的研究兴趣发生转移、研究课题完成,此门选修课程的生命就结束。另外,对教师授课的内容作出一定的要求,毕竟是普及、大众化的本科教育,而不是专业、精英化的研究生教育,在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允许教师的自主发挥、传授自己的学术见解的同时,要注意学科的稳定性,尽量吸纳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学术观点。其次,教师资源的调整。让更多的有着丰富经验的中老年教师担任专业基础课的主讲教师,为其配备助教,让年轻教师或研究生帮助他们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的论文写作,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再次,为学生开设必读书目,布置相关的小论文写作,开掘学生的文学的感受能力、分析评判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把学生对必读书目的阅读的状态、小论文的写作情况、课堂讨论表现都纳入课程的考核之中,尽量杜绝考前死记硬背靠突击完成学业的情形,以此来督促、鼓励学生学习、阅读。要做到这一切,解决当下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教师、学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必需的努力,学校的管理机构也必须做出调整,改变僵化、急功近利的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与管理体系。

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精选

2.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本

3.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4.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5.毕业论文范文

    118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