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法学论文>法学理论>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论文范本(2)

秋梅分享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论文范本篇2

  浅论企业法律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

  摘 要:法律风险是以承担法律责任为特征,具有可预防性的避免性,企业几乎时刻面临法律风险。因此,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建立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企业法律风险成因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一、现代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所存在的决策、人事、财务、商业等管理和运营方面的法律风险最终都可归结到法律上的风险。这些利益和矛盾冲突就是产生企业运营法律风险的一系列原因或条件。大体包括:

  (一)企业领导人缺少依法经营意识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领导人的法律风险意识,是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关键。相当部分企业领导人的法律风险意识仍然滞后,在决策时往往忽视或者轻视了法律风险的存在,更注重于速度和效率,结果是不但达不到决策的预期目标,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企业内部责任不清,未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是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内容。有的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对涉及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以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有的企业规章制度,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修改,保证企业规章制度合理合法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尚未建立尚企业内部法律服务机构,或虽已建立但专业职能作用发挥不高。

  一些企业尚未建立综合法律服务机构,法制部门多隶属于办公室,大多未设立专门办公场所;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尚未形经常性长效工作机制。由于体制上或企业领导人的原因,法律服务人员难以介入合同审查、合同谈判、经营决策、项目论证、工程招投标等重要经营活动,造成各项经济活动缺少法律审查环节,埋下许多法律风险。

  (四)专职法律工作人员较少。

  许多企业缺少专职法律工作人员或者根本没有专职法律工作人员。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是规则经济,而能够掌握、运用这个规则的只能是法律人员,如果企业缺少这部分人,企业产生法律风险在所难免。

  (五)政策及法律法规自身变化的原因。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每一个企业都是按照一定的惯性来进行企业管理或从事交易行为的。尽管企业的管理者总想了解最新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动,但总有了解不到或了解不全面的时候。对国家政策或法律法规的无知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成为免除法律责任的正当理由。所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对不能把握其变化的企业来说,无疑也是一种产生法律风险的外在因素。

  二、法律风险的防范

  (一)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必须强化企业领导人和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

  相当部分企业领导人的法律风险意识仍然滞后,在决策时往往忽视或者轻视了法律风险的存在,更注重于速度和效率,结果是不但达不到决策的预期目标,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危害,导致企业走向衰落、倒闭,因此企业领导人在进行经营管理特别是在做出重大经济决策时要增加透明度,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积极听取法律人员的意见,避免盲目决策。

  (二)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是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内容。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对涉及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以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于企业规章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修改,保证企业规章制度合理合法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必须健全机构,强化职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要高度重视企业法制建设,健全法制机构,强化职能,形成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努力构筑企业法制的立体化工作网络,外靠法律中介机构,内靠法制机构,把企业经营活动置于法律的监督和保护之下。法律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法律服务的质量。

  (四)重视法律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经营人员业务素质。

  鉴于一些企业经营人员合同法律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不高的现状,加强法律业务培训是关键一环。实践中,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可贵的尝试,例如进行合同法律知识培训,举办营销策略讲座,引进专业化人才等,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规范法律服务工作程序,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法制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按照自己的职责范围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及时高效地处理各种经济纠纷,切实维护企业的权益,特别是对事关企业重大经济利益的案件,要慎之又慎,统筹兼顾,协调一致。接到案件后,要及时向企业领导汇报,争取支持,深入调查了解案件情况,研究确定法律对策。。

  (六)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抓住工作重点。

  生产型企业与销售型企业,在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中,前者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管理以及技术创新与保护等工作重点,后者更加注重合同管理、客户资料的保密和销售网络的完善等工作重点。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过程中,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抓住工作重点,才不会避重就轻,造成顾此失彼。

  (七)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考核。

  企业内部监督与考核,同企业生产经营密切机关,也是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考核,坚持做到谁决策、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才能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

  (八)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还需要重视和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

  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与其他企业不但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相互间应建立起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彼此取长补短,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淑焕.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实务应用全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9.

  [2] 陈晓峰.公司治理法律风险管理策略[M].法制出版社,2011.7.

猜你喜欢:

3398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