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法学论文>法学理论>

企业法律风险论文相关范文(2)

秋梅分享

  企业法律风险论文相关范文篇2

  浅谈企业采购合同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摘要:设备物资采购是企业最常见的交易行为,作为采购方的企业如何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有效控制法律风险,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采购合同签订需注意的法律问题,并说明采购企业只有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强化执行者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才能将法律风险控制落到实处。

  关键词:采购;合同;法律风险控制

  设备物资采购是企业最常见的交易行为,企业经营所需材料,从办公用品到大宗设备,都需要通过采购交易来实现。作为采购方的企业,如何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有效控制法律风险,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影响采购合同风险控制的因素

  在市场环境下,影响交易的因素多种多样,对采购方而言,即使企业的经营业务相似,对采购合同的风险控制程度也可能有所差异,它主要受两类因素的制约:

  1.市场因素,即采购方在谈判中的地位。如果市场上有许多同类卖主、供方规模实力较小、产品单一,而采购方实力大、采购量多、并具有多次采购的潜力,那么,采购方就容易在谈判中取得优势,进而能够更大程度地保障本方利益,降低法律风险,反之,便会在风险控制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2.企业自身因素,即采购方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采购方的风险防控制度及其执行力度,会制约法律风险控制的效果。一个运作规范的企业,必然有完善的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大多包含了关键风险点的控制方法,严格制度的执行,无疑将有利于法律风险的管控。

  二、采购合同的法律风险控制

  1.核查标的物的合法性

  首先,采购合同的标的物应为出卖方所有或有权处分,否则,有可能导致合同效力待定,需有权处分人追认才能生效。其次,合同标的物不能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流通物。法律法规限制买卖的物品,必须经许可后才能在限定的范围内买卖,例如对于烟草、化肥、酒等产品,我国实行专卖制度,只有国家指定和特许的企业方可生产、制造、加工;对于炸药、雷管和麻醉药品等管制用品还须获得政府的审批、许可、备案、核准等。企业在采购此类产品时,应当查验供方的相关许可证书,否则,很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2.注重对合同相对人主体资格的把握

  在签订合同前,采购方要查验对方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许可证书、代理证书等资料,确保销售方是合法存续的公司,该公司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在其营业范围和许可范围内。合同谈判人、签约人应当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他人员参加谈判或签约的,需出示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采购方应注意核查代理人的资格,代理人只有在授权范围和授权期限内从事的经济活动,行为后果才能归属于公司。

  3.注意合同约定的明确性

  (1)合同标的物条款。签订采购合同时,对标的物情况必须约定准确,包括名称、品牌、型号、数量、计量单位等。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尚未对此予以重视,例如在购买打印纸时,数量只写“10”,没有具体的数量单位,这样,很容易对“10包”还是“10箱”产生歧义,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2)质量条款。标的物的质量标准应在合同中约定清楚,一般包括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等,如果双方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也应在合同中写明;同时,要注意约定产品的质量保证期,并写明起算点。

  (3)交货地点与售后服务条款。交货地点约定得明确与否,意味着货物是否能够顺利交付。而且,由于交货地点与风险转移、所有权转移、合同履行地等一系列法律概念都有关联,因此,对采购方来说,最好选择本公司地点为交货地。对于大型设备等产品的购买,采购方还可以要求对方进行售后服务承诺,包括故障响应时间、保修期内及保修期外的维修条件、范围及费用分担方式等。

  (4)支付条款。合同价款必须注意大小写一致,并标明金额单位及币种,同时,应注明价款的含税情况,对于采购方而言,争取含税价款较为有利。此外,应写明价款构成,如“此价款中已包含了与交付相关的运费、包装费、安装费”。至于合同付款时间,则要根据交易习惯、彼此信任程度、双方在谈判中的地位等因素来决定。对采购方来说,要争取不付或少付预付款,并尽量在对方交货后付款或按进度付款,以确保交易安全。

  4.写好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

  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后果,合同中要尽量明确地约定违约责任。如果事先不约定违约责任,事后出现逾期交货、产品不合格等情形时,企业若进行索赔,还须向法院提交损失额度等一系列证据才能得到支持。而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数额或比例,只要不是过高或过低,便可直接成为适用依据,省去了索赔时的许多麻烦。

  合同的争议解决方式通常包括仲裁和诉讼两种,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一,但不能同时选择。在不违反法律管辖规定的前提下,采购方要尽量选择本方熟悉的法院或仲裁机构,为保护本方合法利益争取有利因素。

  三、加强责任意识,保证风险控制效果

  合同签订的质量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一般来说,合同签订要经过多道环节、多个部门,而它们各自都有不可替代的职能,例如,采购部门是采购合同的主管业务部门,必须将采购需求、谈判结果等内容真实地写进合同,尤其是通用条款以外的一些特殊约定,决定了合同文本是否具有实际约束力;主管经济、技术、法律的职能部室是采购合同的审查部门,需要从不同角度对专业问题进行把关。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已认识到法律审查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意识到经济、技术问题与法律风险的关联性,对经济、技术条款的审查力度不够,例如质量要求约定不明,付款条款不符合财务制度等,为纠纷的发生埋下隐患,成为常见的法律风险源。

  为此,采购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为风险防范提供“硬件”保障,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履行职责人员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只有每个参与者都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才能将采购合同的法律风险控制落到实处。

企业法律风险论文相关范文相关文章:

1.关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论文范文

2.浅谈法律风险论文范文

3.有关法律风险论文范文

4.法律风险相关毕业论文

5.关于法律风险毕业论文

3398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