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它更加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篇一
浅谈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探索与教学改革
摘要: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创新,对教学目标、内容、教材编写、实训环境建设、网站资源建设等环节进行了探索,阐述了创新教育在培育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远程维护;网络教学
高职应遵循“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区域人才需求状况、就业情况,谈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探索与教学改革。
一、现状与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各部件也在不断更新,性能日益提高;新技术与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和实验环境相矛盾。为了使教学跟上计算机硬件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为了让学生能在发展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教材内容、实训环境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就要随之进行课程改革。结合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硬件发展的信息服务,及时辅导,共同学习,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计算机知识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充实,为就业增添自信的翅膀。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定位与目标不明确
该课程在教学中一般都是安排在理论之后的实践式教学,或者是“一体化”式教学,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可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学生分析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能力还是较弱,对计算机硬件的维修知识还是相当缺乏。教学重点不突出,局限于传统教学。
2.教材与教学内容滞后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是根据摩尔定律而来的,集成电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18个月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然而该课程的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较长时间,当学生收到教材到学习时,内容却严重滞后,教材与时代发展不同步,如果这样的教材再用上几年,滞后问题会更突出,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实验实训设备陈旧
许多学校的实验条件和硬件设备不足,而且是较陈旧的硬件设备,受此影响,老师通常会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传授旧式设备的维修技巧。但对于较新产品,却无法让学生去体会其性能和特点,当此类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时就无从下手。
4.未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在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除了精品课程建设利用了网络资源外,计算机组装课程较少做成网络课程,学生除在课堂学习外就较少利用网络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相对较差。也有一些学校只把该课程的讲义上传到校园网站上,缺少辅助学习的模块,更谈不上网络教学了,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课程改革的思路
1.找准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
掌握计算机各部件工作原理,了解当前主流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了解当前主流设备的技术水平,掌握系统工作原理,培养系统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其掌握最新技术。通过教学和实验实训,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综合维护能力,提高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的综合素质。
2.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知识更新快,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该教材改革首先应适合当前高职教育培育体系,确定培养目标后,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主要硬件的维护技术等。
选择的教材应满足内容最前沿、维护技术最实用和计算机配件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前提条件。也可结合《电脑报》和《电脑迷》等报刊杂志缩写课程讲义或资料作为补充教材。
编写的教材需要切合实际。作者要深入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行业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订出适合高职教学所需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时要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注重教材内容的新颖性,突出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为了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成本,利用虚拟技术仿真维护计算机是很好的方法,这样就需在教材编写中增加虚拟技术仿真维护知识的篇幅。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流行,越来越多人使用它,它在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样的话,笔记本电脑的维护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记本电脑的维护技术也应列入教材。
远程维护是计算机维护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前人们的习惯思维是计算机维护只是单机维护,而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迎接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越来越人性化和智能化。电子商务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足不出户就解决生活所需。远程维护必然将作为一个新型的行业而崛起。即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手段,消弭空间、时间因素,及时解决用户的各种应用问题,是笔记本电脑普及的关键和重要保障。消费者可用语音、即时通讯、电子邮件、传真、视频等多种渠道与客户服务中心联络,获得一致服务。据悉,新系统将于2011年8月正式上线。所以说远程维护在计算机维护中将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3.加强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与管理
(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是学生学习组装与维护的重要场所,是实践教学或一体化教学的专业场所。因为经常拆装计算机硬件,致使这些部件经常出现断针断脚、接触不良、损坏等现象,影响正常教学和实践,也增加了实训室的维护成本。将实训室分为组装区和维护区后,上面出现的现象则迎刃而解,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组装区和维护区还可以增加笔记本电脑维护区。随着移动电脑不断普及,笔记本电脑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其的维护也显得越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笔记本电脑的维护就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维护技能。
如果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增加计算机硬件维修区。主要是机箱电源、维修硬盘及硬盘数据恢复、维修主板。计算机硬件中机箱电源、主板和硬盘故障率高,而硬盘的故障有80%左右是可以完全修复的,主板的故障主要是电源故障、总线故障和元件故障。
(2)充分利用仿真或虚拟技术。进一步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的理念,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贯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的精神,利用虚拟技术,鼓励学生探索虚拟机的应用。这种实验省时省力省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计算机硬件的损坏。这部分虚拟实验可在维护区中完成。
(3)完善实训室的管理。不断地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制订耗材预算和使用计划,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编号,包括CPU、内存条、硬盘、风扇及各类工具等,对能正常使用、已损坏和待检测维修的设备进行归类保管,每次实验实训所使用的设备及使用人都要登记,以便更好地了解实训室设备的使用情况,以确保实验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维修常用工具有万用表、示波器、热风枪、清洁工具、主板清洁剂等等,用工具箱编号装好以便学生分组使用。对实训室的管理要做到:课前要准备,课中要监督,课后要整理。
(4)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计算机资源。在校内可将学校计算机机房、行政办公计算机出现故障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维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到校外的电脑城去感受配置电脑、计算机维修和体验新产品的性能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去体验计算机生产一线的工作,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总结经验,充实自己。
4.省略等软件制作,包括习题部分,对习题进行分类并加测评语,当综合测评后会对当时成绩自动给予相应的评语,使得测评者可以了解自己哪些内容相对薄弱有待加强,哪些内容过关,测完后做到心中有数。可将常见的、典型的计算机故障现象、分析过程和解决方案放到案例模块中,如果在交流发现有特殊故障现象的案例也可添加到案例模块中,以便信息共享。新技术模块主要是介绍与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相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性能特点,技术在发展,模块就要不断更新。在线互动模块主要是利用论坛功能(系统集成)、QQ、飞信等进行在线通信,在通信中互相交流维护技巧、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等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和互学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谭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案例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黄清.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刘远东.“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育,2008.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篇二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改革
【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它更加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组装兼容的计算机以其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相对于品牌机)而深受中职学生的喜爱,中职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如何能让学生不仅能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能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组装与维护计算机。这些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很难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实操,所以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志在必行。
【关键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法硬件教学模式课程特点教学策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和计算机应用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各部分主要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计算机的主板、CPU、显卡、内存、外设、机箱、电源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和选购方法、维护保养以及主板BIOS设置、系统性能优化、常见故障分析及其诊断方法,简单故障的维修等。使学生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来选购和组装自己的计算机。
计算机的组装强调的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学,那是不切实际的。如在讲述CPU相关知识时往往要把CPU结构、功能、原理做为重点来讲,然而中职学生却对这些毫无兴趣,也很难记住这些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可以相对减少此类理论知识而适当增加与中职学生将来就业有用的比如介绍CPU的种类、厂家、性能、与其它的部件搭配等的理论知识。同时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机器设备陈旧,学校实验室里大部分主机是2000年前的已不能适用于教学实验需求,这使得学生在学校的训练与当时社会严重脱轨。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的飞速发展已使得该课程课本内容也远滞后于现实社会,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即使面临一些简单的操作可能也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应该引入一种以实际需要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学生。
现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辅助教学。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实验室的机器设备严重滞后,但是其主要部件还是存在一定的可比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其作为一组实操对照组,教师可以借用本校机房一台主机作为实操的主要对象,并且将理论与实操结合起来,可以边讲解理论知识边做实操,这样学生有实物可以观察对照,学习起来也更加有兴趣,理论掌握也会相对较好。比如在讲到硬盘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新主机的硬盘和旧主机的硬盘进行比较对照,从他们的外观(形状,大小,厚薄),接口(Sata接口和IDE接口),容量大小,电源接口等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有实物做对比参照,对理论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在教计算机拆卸与组装实操时,教师可以将机房的这台新机器做一个主要的示范,在拆卸与组装时与实验室的旧机器相对照,指出两者之间拆卸和组装过程中存在的区别与联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机型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也有利于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操作能力。同时,由于有参照组鲜明的对比,使得学生在后面用旧机器做实操拆卸组装时,能迅速想起课堂中新机器的特点和区别,从而提高组装计算机的能力。
2、充分运用教室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能给学生带来许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查找或制作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相关的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来辅助课堂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更易于学生的理解,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了传递信息容量,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时俱进,从而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有限性。
3、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每天就只局限于课堂上这九十分钟的学习,那么他们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课外的知识就都知之甚少。所以教师有必要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与专业有关的书,读好专业书,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很多学生家里都有计算机,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回家后尝试将每天所学的知识通过自己家里的计算机来进行实操,巩固学习,并将实操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到课堂上,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如果大家都未能解决的再让教师给出建议或引导,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方便以后的就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电脑城参观学习,认识更多的新产品。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让学生到机房上网查询,配置不同价位的主机电脑,然后再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电脑城里去做相对应配件的调查,考核实际配置的电脑的价格与网上报价的差距。
4、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可以更好的解决学校实验设备滞后于社会主流硬件设备的问题。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学生提供为期一周以上的提升培训。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推荐在校表现优秀的学生周末到企业实习,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锻炼,培养专业化的学生,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
5、采用全面的考核方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的考试要侧重于引导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要以实践和操作来考核,教师要列出一系列必须掌握的能力,制定出相应的考试标准。
对于如何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教师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把学生实操能力真正的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出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泽光 廖乔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黎炜 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J] 广西教育,2009,(30):40。
[3]罗集学赵斯宁 中职生学习方法情况调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0)
[4]孙中胜 高长宝 微机组装升级与维护[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