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技术论文>

楼宇智能化技术论文(2)

家文分享

  楼宇智能化技术论文篇二

  刍议楼宇智能化系统及其技术

  摘 要 文章从楼宇智能化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构成以技术要求,提出了楼宇智能化未来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 系统 技术

  1 楼宇智能化的内涵

  笔者认真分析不同国家的楼宇智能化定义,并综合考虑到我国楼宇建设的实际情况,把楼宇智能化定义成:拥有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和消防自动化系统(FAS)的楼宇,就是智能化楼宇。

  2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楼宇智能化系统一般包括以下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广播告示系统、楼宇自控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智能楼宇管理系统(集控平台)及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等。

  2.1 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整幢大楼的"神经系统",是网络、通讯等系统的基础。大楼结构化布线采用光纤作为主干(电话主干使用大对数线缆)、超五类或六类双绞线到房间,提供网络接入。

  2.2 网络系统

  在综合布线基础上构建网络系统,提供系统桌面100/1000Mbps接入,在公开区域部署无线网络,可以提供整个楼宇内无死角的网络覆盖。在网络系统上可以部署多种网络应用,如办公系统等。

  2.3 电话系统

  利用综合布线的基础设施,配置大容量程控交换机,可以为楼宇内用户提供电话、传真等通讯服务。楼宇内移动信号覆盖一般由移动公司在楼道内安装信号放大器来实现。

  2.4 电视系统

  整个大楼接入有线电视网络,并建设自己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可以为楼宇内用户(酒店、公寓等)提供电视服务,如需收费,可配套建设卫星电视计费系统。

  2.5 安防监控系统

  安防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和巡更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在重要部位(楼宇出入口、电梯、楼道等)安装摄像机,实时监控并录像,建设安防监控中心,派专人进行监控和管理。入侵侦测系统是在重要部位部署入侵探测器,防止非法入侵。巡更系统是安保人员定期按照计划线路进行巡更,记录巡更情况和结果。

  2.6 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系统包括门禁、考勤、消费、身份管理等多重功能,可根据需求进行部署。一卡通系统还可以和酒店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相结合,实现业务的拓展。

  2.7 停车场管理

  停车场管理系统用于车辆进出停车场及停车收费管理,可与一卡通系统相结合。

  2.8 广播告示系统

  广播系统可用于播放背景音乐、通知和应急广播。告示系统用于视频信息发布,在门厅、大堂、电梯间等地配置告示屏,播放宣传材料、广告和公告信息等。

  2.9 楼宇自控系统

  本系统对建筑物大多数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如对空调系统、冷冻机组、变配电高低压回路、给排水回路、各种水泵、照明回路等等的状态监测和启停控制,对变配电高低压回路、电梯系统的状态监测和故障报警。

  2.10 物业管理系统

  实现对公寓住宅、商场部分进行房产管理、客户管理、综合服务、安全管理、服务管理、租赁管理、车辆管理、入住管理、资产管理等一系列操作,大大的提高了物业的工作效率,现能体现出现代化公寓小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思想。

  2.11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集控平台)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可将楼宇各个智能化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实现对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全局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功能。

  2.12 中心机房

  中心机房是指存放各系统核心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和存储等)的专用安装场所。其对温度、湿度、空间等有较高的使用要求。

  3 楼宇智能化的技术要求

  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维护和通信设施,便于进行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监视报警,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简言之,楼宇智能化的基本技术要求是:办公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系统高性能化,建筑柔性化,建筑管理服务自动化。

  和普通建筑相比,智能化楼宇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特性:

  (1)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和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高效便捷性。

  (3)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有效控制,不但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还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一般节能达15~20%)。

  (4)节省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一方面系统能正常运行,发挥其作用可降低机电系统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员安排更合理,从而使人工成本降到最底。

  (5)满足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需求。

  (6)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楼宇智能化发展建议及对策

  我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加之政府对楼宇智能化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的引导,业内普遍看好楼宇智能化的发展。

  (1)系统集成度更高。

  (2)外观更加美观。

  (3)操作更加简便。

  5 结语

  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在建筑领域所占比例较少,对比一些发达国家,普及比率较低。商业楼宇(如写字楼、酒店、城市综合体)、公共性建筑的智能化程度也只是处于发展中阶段,所以存在很大的市场增量空间,楼宇智能化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吕景泉.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J].[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07).

  [2]丁季丹.论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J].考试周刊,2010(46).

  作者简介

  顾锋(1976-),男,江苏省苏州市人。现为苏州工业园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办公楼宇智能化系统管理及设备管理。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 215028

  
看了“楼宇智能化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论文

2.浅谈智能建筑相关论文

3.建筑专业技术论文发表

4.有关智能建筑概论论文

5.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

253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