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高技术论文(2)
军事理论高技术论文篇二
以世界眼光谋划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原文出处】《军队政工理论研究》(沪)2004年06期第18~20页
【作者简介】海军东海舰队,浙江宁波 315122
刘卫东,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
【内容提要】 谋划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具有世界眼光。要在把握全球大势中科学定位,在弘扬优 良传统中保持特色,在学习借鉴外军中缩小差距,在自主创新发展中赶超先进,实现我 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关 键 词】军事变革/高技术战争/军事理论
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离开世界这一整体而孤立发展。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谋划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具有世界眼光。世界眼光是一种全球意识、开放态度和进取精神,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我们要从世界格局的高度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自觉地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把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同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从全球视野精心谋划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一
谋划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准确地判定其所处的历史方位,顺应时代的潮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军事变革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沿着科学的轨道向前推进。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处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超级大国受到的牵制很多,难以为所欲为,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不可能得逞。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不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交织在一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多极化既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争取到了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能否顺利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事关中华民族能否在多极化 进程中保持稳定,争取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国家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军队建设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有利于争取和平环境以加速军队建设发展,推动军队建设顺势而发,推进军队建设改革创新。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经济因素在军事斗争中重要性的增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遏制世界大战提供了经济因素方面的制约。解决争端更多地采用对话和谈判的方式,有利于我军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行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全面提高战斗力。经济全球化将带动对外全面交往的增多,为开展更大范围的军事交流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研究和借鉴外军治军的方法,并有效地打破西方国家对某些技术出口的限制,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也对军队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如对依法治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增强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内稳定的职能,必须在外来影响加大的情况下捍卫人民军队的政治基础,确保军队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将面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考验。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主要动因是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战略格局中争夺有利地位和战略优势,是为了赢得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的胜利。也就是说,新军事革命是为了未来战争而进行的,检验军事变革成败的是未来高技术战争。从20世纪70年代苏联提出军事技术革命的概念开始,到现今美国军 队初步具备网络中心战能力,新军事变革在其30多年的进程中,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 符合本国和本民族发展需要的变革之路。俄罗斯制定了新版《俄联邦军事学说》,要推进俄军“全面军事改革”。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军事变革纲 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领头羊”美国更是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军事变革方 案,加快军事变革进程。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也同样面临着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考验,我军 官兵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的作风,以对未来战 争胜负负责、对国家安全负责、对人民利益负责的精神,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二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这一命题,本身就意味着我军的变革应当既是“世界型”的,又必须是“中国式”的。由于国情、军情、使命任务、历史传统、建设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军事变革必须从自己的特点出发,并使这种特色在变革的过程中演化为新的优势。
积极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体制、制度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层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是我军最鲜明的特色,必须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积极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一项包括武器装备发展、编制体制调整、人员素质提高等多方面工作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更离不开全国各行各业和全国人民的支持,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针,需要有统一的部署和领导,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阶段性的安排。这些都只能由党中央、中央军委来统一领导和谋划。
充分发挥我军特有的政治工作优势。军事领域是最需要更新思想观念的,也是极容易因循守旧的。人类军事发展的历史和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实践经验表明,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切军事变革的先导。政治工作对于更新思想观念具有独特的作用。重视人的因素,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永远保持高昂的士气,是我军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军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同世界军事强国相比,我军的武器装备在总体上将长期处于劣势,夺取未来战争胜利仍然要充分发挥强大的思想政治威力。两军对垒, 不仅是武器装备等物质因素的抗衡,也是敢打必胜等战斗精神的较量。在新军事变革的 推动下,现代战争从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作战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短兵相接拼刺 刀的场面已经难得一见了,但也决非坐在电脑房里按按电钮、敲敲键盘就可以决胜千里 了。高技术战争的突发性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巨大杀伤力,使战争空前激烈残酷,并与 人类文明持续发展中社会生活的舒适安逸形成鲜明对比,对军人的战斗精神提出了更新 、更高、更严的要求。过去的岁月里,我军之所以能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一 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大官兵“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 所屈服”的英雄气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队之所以能长驱直入巴格达城,就与伊拉克军队丧失斗志有关。我们必须既对军队硬件建设有一整套规划,又对培养过硬的战斗 精神有具体的计划,既练战术、练技术,又练思想、练作风,着力培养官兵必胜的信念 、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勇敢的作风,使我军敢打必胜的传统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 入发展而得到发扬光大。
探索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规律。信息化系统、信息化技术、信息化人才都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这为我军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军的信息硬件建设,应该积极地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路子,形成军地一体的信息系统。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上军用和民用界线模糊并逐步趋于统一的趋势,适时地从市场购买急 用的和关键性的技术。利用好地方的信息设施和人才力量,借以加快我军信息化建设步 伐、提升我军的信息战能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每一个信息系统都可能成为入侵的 对象,每一个懂电脑的人都可能成为非编的数字化部队的“网络战士”,能从不同的地 方和领域实施网上进攻。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潜能极大地蕴藏于社会之中,信息时代为 人民战争提供了最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深入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新 挑战和新机遇,抓住世界性军事变革,特别是改革开放条件下国家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 的战略机遇期,构建顺畅的国防信息动员体制,制订信息安全防护方案,创造高技术条 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理论、新战略、新机制,将蕴藏于全国的强大的信息战潜力转化为信 息战实力,继续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
三
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事业中,学习借鉴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学习外 军创新的军事理论。去年5月,中共中央胡锦涛在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加强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研究,把握趋势,揭示规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断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可靠 的安全保障。胡锦涛提出的这一战略性要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关乎我军未 来发展的成败。先进军事理论对军事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和牵引作用。中国先哲孙 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至今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美国人马汉的“海权论”, 催生了现代海军;意大利人杜黑的“空军制胜论”,对空军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 国际上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看,战争的胜负越来越依赖于军事理论的超前设计和创新发展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注重学习外军创新的军事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 国军队提出了“基于效果作战”的理论,“把敌人看作一个系统”的“五环目标论”, “观察、判断、决定和行动环”理论,“通过震慑达成快速主宰”的理论,打破兵种甚 至军种界限改编部队结构的理论与建议等创新的军事理论,对此,我们要认真研究。要 研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实施的“斩首”和“震慑”行动。这些行动是对近年来提出的 “先发制人”军事战略和“震慑”作战理论的实战检验,成效显著,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
借鉴外军科学的编制体制。外国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从适应机械化军队合同作战的纵长型“树状”体制,向适应信息化军队联合作战的扁平型“网状”体制转变。注重裁减机关及一些不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兵种部队,优化兵种结构。重型机械化部队、小型水面舰艇部队、海岸防御部队、歼击航空兵部队和地面防空高炮部队等裁减数量较大。海、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特种部队、快速反应部队等高技术常规作战力量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军事航天、信息作战等新型力量的建设受到重视。俄军于2001年将军事航天和导弹空间防御两支互相独立的力量编制在一起,组建了新的“航天兵”。美、英、法、德等国军队组建了60多个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部队编成日趋联合化,不同军兵种的指挥和行动趋向一体,作战部队的编成趋向联合。如美军的“95联合特混部队”,就是由海军的航母战斗群、陆军的机步旅、海军陆战队的两栖大队和特种作战大队、空军的航空中队和导弹连组成的联合部队。保障体制走向一体化,如英军合并三军后勤部门,成立了国防后勤部,以使各种军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数量取胜的观念正在被以质量取胜的理念所取代,军队员额继续削减。目前,美国的现役兵力已由210万减至143万,俄军由280万减至150万,英军由30.9万减至24.53万,德军由53万减至37万,法军由66万减至60万。
引进外国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是新军事变革的基础性工程,世界各国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正由机械化装备向以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军用智能机器人系统、单兵数字化装备、C[4]I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装备过渡。但从世界范围看,发展很不平衡,广大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西方发达国家的装备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一定规模。如美陆军的信息化装备已占其装备总量的50%以上,美海、空军的信息化装备已达70%多。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必须加快装备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努力实现装备的跨越式发展。由于信息化装备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军民兼容性,引进外国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有一定的现实性。这种适度的引进,对于缩小我军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之间武器装备上巨大的技术差,是有积极作用的,有利于我们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率高、速度快”的跨越式发展路子。
研究外军新鲜的实战经验。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推出新的作战理论、新的战法、新的武器装备,几乎都是当时世界新军事变革最新成果的实战演示。以伊拉克战争为例,其最终结局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战争过程一波三折,从美军的战略思想、用兵特点、武器装备的发展,到伊拉克军队的战 斗状况,都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之处。巨大的信息差距加上悬殊的综合国力,使得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目明耳聪,打得到、打得准,作战节奏快,拥有战场主动权;伊拉克军队则眼盲耳背,打不到、打不准,作战节奏慢,处处被动挨打。作为胜利者一方的美英联军也有许多教训,如失道寡助、冒险行动、协调不力等。研究这些正反两个方面的实战经验,对于我们放眼世界谋划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具有积极意义。
看了“军事理论高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3.军事高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