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论文怎么写
教育技术符合促进人的发展需要、合乎教育目的的所有手段的总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教育技术论文篇一
教育技术初探
摘要:本文从分析教育技术所研究的问题及特色入手,提出教育技术研究应遵循的三个规则及应避免的畏难倾向,供教育技术研究者学习借鉴。
关键词:教育技术 特色 规则 畏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207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适逢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且不断开辟新的实践场域。在新形势下,教育技术在实践研究、知识积累以及人才培养中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难题。
1 研究“三个问题”
众所周知,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技术层次的学科,即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因此,围绕教育和技术,可将教育技术所研究的问题归为三类:一是教育领域中的技术问题,即符合促进人的发展需要、合乎教育目的的所有手段的总和。这就限定了在该学科中技术为教育所用的天然属性。二是与技术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根源于技术的进步引领教育方式的革新,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这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是因为视角不同造成的,但殊途同归,都是优化教育过程和资源。
2 具备“三个特色”
明晰了教育技术所研究的问题,我们自然可以分析出教育技术所具有的特色。
2.1 重实践
教育技术直面“教学事情本身”,处理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最具体问题、并为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并随着教学需求、学生群体、教学环境、课堂情况等特定因素的变化而调节。可见,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带有强烈的直接性,对教学实践带有强烈的参与性。因此,教育技术在教育科学的诸多研究分支中具有最鲜明的实践特色。
2.2 重综合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主要采用系统论方法进行研究。因此,教育技术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教育原理”和“技术”的叠加,而是要对组成该系统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介”所组成的四维时间――空间模型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使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度更高、纵深度更大,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3 重创新
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为教育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不仅体现在为教育技术提供辅助功能手段上,更体现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本质特征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与动力。后现代思想范式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信息技术自身所具有的非线性、多元化、自组织和虚拟性等特点,而教育技术的研究思路、方法、模式,又来自于后现代的科学研究范式。教育技术在应用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依据信息技术的思维模式和功能手段,表达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不断创新发展。
3 遵循“三个规则”
教育技术的三个“注重”――重实践、重综合、重创新,三者相辅相成,决定了教育技术研究发展必须遵循三个规矩,即深入教学实践、突破框架制约,开拓创新思路。
3.1 深入教学实践
教育技术的目的就是指导教学设计,以达到优化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目的。如果不紧密结合教学实践,不深入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教育技术安身立命的所在,就不可能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教育技术研究的初衷。
3.2 突破框架制约
教育技术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觉的综合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和所应具备的科学知识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不能局限于教育科学研究体系,要到人类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汲取养分开拓思路。这使得教育技术具有了“横断学科”的特色,在各种基础学科的理论性和规范性指导下进行综合研究,达到研究方法、内容、思想上的“融会”,从而寻求解决方案。
3.3 开拓创新思路
教育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复杂问题,这往往不是我们已经具备的知识、思路、方法所能完美解决的。这不仅需要广泛综合各学科精华进行融合,更需要我们突破壁垒、锐意进取,在已有领域经验对现实问题缺乏解释力的情况下,开拓创新思路,把不同学科之间阻断的信息、概念加以整合,创造出新的概念、规则、体系,实现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4 避免“三个畏难”
在上述教育技术研究路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要存在以下三个畏难:
4.1 实践畏难
理论研究就像一杯纯净水,所涉及到的研究要素都是已知且单纯的,而实践研究却像一杯山泉水,所涉及到的研究要素复杂、变化且不可知。所以,实践研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资金进行反复探索、深入探索,过程艰辛漫长,往往还不见成效,使得许多研究者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进而回避实践研究,仅将自己的学术探索限于理论的分析和对实践的规定性指导。这样的研究无异于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缺乏对现实中复杂情况的认识,也不可能指导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4.2 跨学科畏难
复杂问题的研究,必然建立在广泛借鉴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之上。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学习、广泛学习,突破学科界限、融会贯通。但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荒了自家的地,耕了别家的田”,畏惧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且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深入其它学科不自信,造成了教育技术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局限性和有限性,进而导致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受限。
4.3 深入畏难
有学者说,“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一英里宽,一厘米深”。教育技术的综合性决定教育者必须突破学科壁垒,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开拓思路,这使得教育技术研究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此,许多研究者“广泛撒网”,甚至是“漫无目的”地学习各种理论,尝试与教育技术结合,且浅尝辄止,遇到困难便立刻予以否定,严重分散了时间和精力,导致研究深度的不足,造成这门学科新技术发展的不成熟,无法灵活有效地指导具体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电化教育论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3.
[2]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学科的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3.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教育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