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论文集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论文集,仅供参考!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篇一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进行了一一介绍并且分析了原因。对于教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改进教学方式等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60-02
1 引言
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仍然是老师讲学生们听,课堂效率较低,对于如何提升课堂效率,让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思[1]。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需要充分了解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积极打造信息技术教学优质课堂[2]。
2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
2.1教学特点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电脑已经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中,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还需要我们好好的进行学习。学过计算机课程的人都知道,信息技术课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易懂,其实很多内容具有抽象性,如果是在上机课中,这就更需要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该课的特点将那些索然无味的理论课变成栩栩如生的动画课,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放映一些由动画模式来讲解的课堂知识,这样就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提升课堂的授课效率,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2.2存在的问题
2.2.1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认识不足
在如今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课对学生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大家众所周知。在新学期的开始,学生们对该课程兴趣很高,都觉得比较新鲜,都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娱乐放松的课程,可以用来缓解一些主要科目如语数外等带来的压力。在信息技术课上,一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老师的讲解,而是把其他科目的作业拿到信息技术课上来做;有的学生在课上玩小游戏,不认真听讲;还有的学生根本不来上课,认为信息技术课也不计入升学考试成绩,随便逃课……种种以上表现,都体现了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不足,没有把该课当成一门很重要的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不是学生们所想象的的可以在课堂上随便玩游戏不听课,也不是你想来上就来不想上就不来的,信息技术课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中运用的很广泛,学好这门课也是一种本领,因此需要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加强他们的重视程度。
2.2.2学生兴趣严重偏向
一般的中学生们会认为信息技术课比较娱乐性的,他们一听到要上信息技术课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娱乐,其中用来真正学习的真是凤毛麟角。每次轮到上计算机上机课,学生们就会老早的跑到机房等待上课,大家很想知道难道他们真的对信息技术课有很浓厚的兴趣吗?答案众所周知,他们真是居心叵测,他们期望的是在计算机课上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视等等,这样就使学生们在计算机课上不认真对待,使学生们的兴趣偏向,对计算机课敷衍了事。
3 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3.1革新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兴趣
上过计算机课的人都知道,以前的计算机课堂教学非常死板,老师是课堂的主角,老师的话就是命令,老师让你按哪个键你就得按这个键进行操作,老师让你输入这个命令就必须输入等,学生们只能一味听从老师的指导和命令,不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要以学生为主角,激发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的浓厚兴趣,以学生视角诠释教学已经成为有效教学的内在要求。在信息技术课中,有的知识很多学生会比较感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和发现哪部分最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了解学生们心之所想,给学生们多增加上机课内容,使他们多多接触机器,多多进行操作实践,这样学生们兴趣会提高很多,从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2落实新课改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改的实施是对传统教育的完善和改革,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学情的变化,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速度加快,不可能一成不变。在新的教学阶段,要想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多多下工夫,多花一些时间,要摒弃过去传统老套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多多发挥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在有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进行分小组和学生们进行互动的方式提升课堂效率,通过分小组可以让小组与小组间多多交流沟通,大家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也增进了学生们的感情,锻炼了互相合作的能力;通过游戏式的互动可以增进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在计算机操作课堂上,老师可以安排一个小游戏,谁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谁就可以先加入游戏当中,这样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促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任务。
3.3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知识基本上是与生活相脱离的,使得学生们在课堂所学在生活中无以致用,就导致了学生们认为没必要学,在一定程度上就加剧了学生们对该门课的抵触感。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求任课教师把死板无味的知识融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教学中老师要多多选择一些很贴近生活的素材和教学实例,这样学生们就会觉得那些抽象的知识很具体很形象化,很有亲切感,这样也能很好的提升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喜欢,提升课堂效率。
3.4制造轻松愉快地氛围
我们校长曾经说:在一堂课中学生至少要笑三次。的确,在轻松和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可以让学生有较好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和学生要有良好的互动,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认真思考,让学生能够有被尊重的感觉[3]。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这一点是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重视的。每天看到老师面带微笑的在课堂上教授我们知识,学生们也能以一个愉悦的状态去快速的接受知识,而且这种接受的效果是最好的,记忆知识的时间也很长,能够很好的提升课堂效率,希望广大任课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张为民.探究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3(23)154.
[2]白辉. 如何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J].考试周刊,2014(68):131.
[3]聂广荣.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9).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篇二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直接操纵者,教师的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我们应该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焕发出它本身应有的生命活力,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
【关键词】课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生活;分组教学
处于信息时代的初中生,接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资讯。他们活泼向上,接受能力较强,对自己充满自信心;但他们也反叛,对常规事件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也容易在信息中迷失方向。在网络普及的现在,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更需要去了解他们,去理解他们,去关注他们!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教学。
一、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主体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不同于其它学科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要更新的快。因此信息教学应以上机为主,同时树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要求我们的教师由以往的知识传播者,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向导或顾问。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学生个体水平差异较大,程度较好的学生经常对课本的教学内容表现出不满情绪;而程度差的学生,在吵闹的环境中往往无法集中精力听课,我觉得在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适时“下岗”,把主动权交给程度好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饰演“制片人”的角色,让学生主体去发挥表演,“制片人”只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关注活动中的细节,适时做好调节工作就行。现在的初中生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只要教师做好引导者的工作,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分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这不是说让教师不讲,反而这需要我们在课前做更多的工作。我们需要在每节课细心观察,找出那些操作熟练的基本功好的学生,同时也要发现出那些羞涩的基本功差的学生。让这两类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内,每个小组安排“小老师”,这样可以减少教师重复讲解的时间,同时让学生自己真正参与进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我们只要把一些共性的问题在全班进行讲解就好了。
二、精炼教师授课语言
一堂优秀的信息技术实践课应该保证学生的上机实践时间不少于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教师的讲授时间被压缩了,但应该让学生了解的知识点却没有变,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仔细地备课,推敲自己需要讲解的每一个点,课堂语言要言简意赅,力求做到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讲授时抓住教学重点,讲普通话,吐词清晰,并富有节奏感。
三、积极走进学生生活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初中生心里往往被认为是“休闲娱乐课”,要扭转学生的这种观念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剖析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扭转心态,从“娱乐型”转向“学习型”,当然这个过程比较艰难。在课前对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音乐,展示一些信息技术的先进产品和信息,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营造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深入探讨“快乐教学法”这一课题,对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更应该走进学生的世界,创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每堂课之间和上完之后,不知道学生们掌握的情况如何,通过检查学生上传的作业的方式,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存在有些学生复制他人作业等现象。为了真实、快速、方便地了解学生一堂课的掌握情况,在学生做作品的时候我们教师要在学生中间不停的走动,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第一动态,再适当做些指导。
四、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理论知识通常是枯燥无味的,相对于活动丰富的操作实验课,理论课实在是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害怕或者讨厌投身于课堂中。但理论课又是不可避免的,该怎么办呢?
在枯燥的理论课堂上,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大会儿,学生就可能会在你的催眠曲中睡去;如果让学生直接自主学生,学生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也不得要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足功课,根据教学内容,把知识嵌入到有趣的故事中去,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网络的三大特征的时候,如果教师列举一两个例子直接讲解,这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但效果会很惨淡。在讲到“硬件的共享”的时候,笔者是以这样一个故事开始的:谁动了我的打印机?小王办公室里有一台好的激光打印机,平时非常爱护,有人借用,他也借故推脱,有一天,小王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看新闻,可这时打印机突然开始工作,哗哗打了一堆文章。小王就纳闷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帮小王找到盗用打印机的“元凶”以及盗用的技术吗?这样,不但形象地阐述了硬件共享这一特点,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提前安排任务,让学生把完成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中,由教师根据问题来引入本堂课内容,并应用本课堂内容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得每个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发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创新、自主地去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借助许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学生们介绍一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这些教学软件,它们通过图形、声效,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加之优美动听的音响效果,有较强地趣味性。它能把各种信息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能充分协调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能更好地领悟和记忆,且易被学生接受,从而知识得以深刻地刻入学生心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少年儿童接受知识和观念的基本模式也开始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教师“过滤”信息,传授信息,儿童被动接受信息,转变成呈现大多数“原始”的信息,供学生自己去筛选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的信息。他们开始与成年人共享信息,教师则逐渐丧失了信息垄断地位。教师可以转换思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寻找方法,不断创新,以期早日达成新课程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