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参考范文(2)

坚烘分享

  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参考范文篇二

  《简论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基本主题》

  [摘 要]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基本主题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坚持反抗民族压迫、追求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其思想逻辑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演进的,呈层层递升关系。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孙中山民族思想是由孙中山三民主义尤其是民族主义中有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纲领构成的。中华民国时期,无论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指导和依据都是孙中山的民族思想。

  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基本主题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具体地说:就是在推翻民族压迫基础上的民族平等思想,在民族平等基础上的民族团结思想,在民族团结基础上的民族融合思想,在民族融合基础上的国族思想。这些思想的逻辑演进是伴随着时间的演进而进行的,呈层层递升关系,并引领着中国当时的时代进步和发展。

  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孙中山在1904开始使用“民族”(1)这一词语,但并没有规范民族的定义,1905年他提出了“民族主义”(2)。

  1924年,在他著名的《民族主义》(3)讲演中,对“民族”作了明确的定义,从而发展了他的民族思想理论。孙中山认为:“造成种种民族的原因,概括的说是自然力,分析起来,便很复杂,其中最大的力是血统,次大的力是生活,第三大的力是语言,第四大的力是宗教,第五大的力是风俗习惯。”(4)孙中山先生的民族定义提出后,国民党在民族理论和实践中多沿袭这一定义。

  孙中山的民族思想产生于汉族处于被压迫民族地位的清朝末期,反对民族压迫、追求民族平等思想天然地是其内在根本特征。

  孙中山指出“清虏以愚弄汉人为治世第一要义,吸汉人之膏血,锢汉人之手足。”(5)而且“自从满清进入中国来做皇帝,我们汉人便做了满人的奴隶,一切

  幸福都被他们剥削净尽,生杀予夺,都操在他们手里,他们为刀俎,我们为鱼肉”。(6)清政府以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为“第一要义”,压迫汉族。孙中山对于蒙、回、藏等少数民族所处的不平等地位也极为关注,“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中,满族独占优胜之地位,握无上之权力,以压制其他四族。满族为主人,其他四族皆奴隶,其种族不平等,达于极点。”(7)所以孙中山积极倡导革命排满,结束“满洲一民族宰制于上”的局面,“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而代之以“诸民族之平等结合”。

  1894年11月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盟书首次提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8)

  1895年10月,孙中山说:“满清以建州贼种入主中国,夺我土地,杀我祖宗,据我子女玉帛……要之,今日非废灭满清,决不足以光复汉族。”(9)

  孙中山指出:“在满清二百六十年的统治之下,我们遭受到无数的虐待。他们把我们作为被征服了的种族来对待,不给我们平等的权利与特权。侵犯我们不可让与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压制言论自由。禁止结社自由。征收沉重的

  苛捐杂税。用野蛮的酷刑拷打,逼取口供。”(10)因此,必须解除满清对中国各民族特别是汉族的民族压迫,争取民族平等。

  1903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青年军事训练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1)十六字纲领。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即将此确定为革命纲领。规定凡加盟者必须宣誓,其誓词为,“当天发誓,同心协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2)

  孙中山致力宣传民族平等思想,唤起民族觉醒,推翻民族压迫。1907年,孙中山在槟榔屿平章会馆演说:“我们现在要脱离奴隶的地位,就应该起来赶掉从外国来的满人……恢复我汉室的山河。”(13)

  1910年2月28日,孙中山在旧金山丽蝉戏院演讲:“我中国已被灭于满洲二百六十余年,我华人今日乃亡国遗民……故今日欲保身家性命,非实行革命,废灭鞑虏清朝,光复我中华祖国,建立一汉人民族的国家不可也。”(14)

  辛亥革命胜利后,在孙中山主持下,“民族平等”被写入中华民国的第一部法律,即1912年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进一步强调:“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在主张推翻满清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孙中山又提出“五族一家”的民族团结思想。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演说中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5)

  1912年2月18日,孙中山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强调:“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力,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16)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参议院解除临时大总统职时提到:“今日中华民国,南北统一,五族一家。”(17)

  民族团结必须建立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有平等才有团结,所以倡导“五族一家”的民族团结是排满革命后实现民族平等的逻辑结果。

  “五族一家”、民族团结的进一步深化和演进,就是民族融合,各民族融合为一大中华民族,这个中华民族便是中华民国的国族。

  1919年,孙中山指出,“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18)

  1920年11月4日,孙中山演说称:“我们中国许多的民族也只要化成一个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19)

  1921年3月6日,孙中山讲到:“本党尚需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务使满、蒙、回、藏同化于我汉族,成一民族主义的国家。”“我们讲民族主义,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底民族主义。仿美利坚民族底规模,将汉族改为中华民族,组成一个完全的民族国家。”“故将来无论何种民族参加于我中国,务令同化于我汉族。”(20)

  1921年12月10日,孙中山说:“盖藏、蒙、回、满,皆无自卫能力,发扬光大民族主义,而使藏、蒙、回、满,同化于我汉族,建设一最大之民族国家者,是在汉人之自决。”(21)

  1923年1月1日,国民党宣言指出:“故吾党所持之民族主义,消极的为除去民族间的不平等,积极的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22)

  1924年1月27日,孙中山先生在《民族主义》第一讲中指出:“我说民族就是国族,何以在中国是适当,在外国便不适当呢?……因为中国自秦汉而后,都是一个民族造成一个国家。外国有一民族造成几个国家的,有一个国家之内有几个民族的。”“所以就大多数说,四万万中国人,可以说完全是汉人。同一血统,同一言语文字,同一宗教,同一习惯,完全是一个民族。”(23)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苏俄领导人列宁和美国总统威尔逊都强调“民族自决”,主张殖民地被压迫民族拥有民族自决权。苏俄、共产国际与孙中山取得联系,开展合作,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后,列宁的“民族自决”思想也影响到孙中山的民族思想。为此,孙中山提出,“欧战以后,民族自决之义,日愈昌明,吾人当仍本此精神,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国民党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要组织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24)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也明确提出“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25)

  从字义分析,宣言首先确定是中国以内各民族,其“自决权”也是针对帝国主义与军阀,而且还要在一个国家内联合。因此,这段宣言不等于承认各少数民族的自由分立权。但这段受苏俄民族理论影响的宣言,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被日本和苏联以及各种民族分裂分子、野心家所利用,给国家造成不少的麻烦。如1949年面对德王以此为借口再次要求高度自治时,行政院长阎锡山不得不批驳说:“孙中山所说的是主义,我所说的是政策,不能把主义和政策混为一谈。”(26)

  对这个问题,当时很多人就认识得很清楚。1926年9月,冯玉祥以取得苏俄支持相号召,徐永昌则认为:“我根本认识俄国是个好侵略的国家,尤其是在近代中俄交涉史中。再看看地图,中俄两国边界情形,便十分明白,而俄国却强调他们是扶助弱小民族,须知他们的扶助,是第一步扶助某国一部分人民脱离他本国而自立,第二步即将此取得自立者并入俄国,他们美其名曰联邦,事实上是劫持此脱离本国者做俄国的附庸。我们现在此地,汉满蒙回藏除藏族人外,其它四族人皆有,我们谁感觉的谁是主人谁是附庸,这当然一点也没有。我确切明了俄国人扶助我们,犹之拐带愚妇,拍骗小孩一样,跟他去了,�被打入奴役地狱。俄国批评别国是帝国主义,而他实在是帝世界主义。”(27)徐永昌的看法堪称一阵见血。

  即便如此,孙中山晚年的这个错误仍然没有冲淡他的民族思想的主题――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1929年3月21日,蒋介石主导的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孙中山主要遗教为训政时期中华民国最高根本法:“确立所著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及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为训政时期中华民国最高之根本法。举凡国家建设之规模,人权民权之根本原则与分际,政府权力与其组织之纲要,及行使政权之方法,皆须以遗教为依规”。(28)这一决议把孙中山遗教中含有民族自决字眼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即中国国民党宣言抽掉了。这是国民党执政后消除列宁民族理论不良影响的一个合理步骤,对其中不利于国家统一的民族理论进行了清理。

  注释:

  (1)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53页。孙中山在文中提到,“中国人的本性就是一个勤劳的、和平的守法的民族,而绝对不是好侵略的种族……如果中国人能够自主,他们即会证明是最爱好和平的民族。”

  (2)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88页。

  (3)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选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88-660页。

  (4)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选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92-593页。

  (5)孙中山:《与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2页。

  (6)孙中山:《在槟榔屿对侨胞的演说》,《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2页。

  (7)孙中山:《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38-439页。

  (8)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盟书》,《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页。

  (9)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委员会编:《国父年谱(上册)》,台北:中华民国各界纪念国父百年诞辰筹备委员会,1966年,第72页。

  (10)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52页。

  (11)《东京军事训练班誓词》,《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4页。

  (12)《中国同盟会盟书及联系暗号》,《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76-277页。

  (13)孙中山:《在槟榔屿对侨胞的演说》,《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4页。

  (14)孙中山:《在旧金山丽蝉戏院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41页。

  (15)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页。

  (16)孙中山:《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5页。

  (17)孙中山:《在南京参议院解职辞》,《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7页。

  (18)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7页。

  (19)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94页。

  (20)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3-475页。

  (21)孙中山:《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页。

  (22)《中国国民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23)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选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90-593页。

  (24)《中国国民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25)孙中山:《建国大纲》,《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69-571页。

  (26)《德穆楚克栋鲁普自述》,呼和浩特: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4年,第161页。

  (27)徐永昌:《求己斋回忆录》(九)民国十六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9年。

  (2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中(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911页。


看过“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参考范文”的人还看了:

1.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

2.大学近代史结课论文参考

3.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

4.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

5.中国近代史论文参考

299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