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防御方式的关系分析
教育论文不知道如何下手?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整合了一些关于教育的论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 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是影响个体自我调控的关键变量。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到个体在执行某项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班杜拉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的这种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行为选择、动机性努力、认知过程以及情感过程[2]。
心理防御方式(defense mechanism),又译为“防卫机制”、“潜意识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指个体应付各种紧张性刺激,防止或减轻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应[3]。它不仅能反映个体的个性特征,而且客观地存在于人一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之中。借助于它, 自我可以摆脱内心冲突所导致的不快和焦虑, 以维护健康和自尊, 他们具有重要的适应性功能。如果能够灵活、适度地运用自我防御机制, 可以有助于个体的积极适应和人格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和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心理上也处在比较叛逆的阶段,又承受很多的学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所以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将有利于对自我效能感低者的认识与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从而由此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塑造其健全的人格素养、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北京某初中一年级和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问卷有效率86.3%。
1.2 研究工具
1.2.1 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 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GSES只有一个维度。GSES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自我效能感越高。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
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经相关试验分析,中文版GSES 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间隔10天左右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r=0.82(p<0.001),经Spearman Brown 公式校正后为r=0.90,这些数据表明,GSES是一个十分可靠的量表。对GSES 的单维性或结构效度的研究,表明中文版GSES 同样具有单维性。同时,这一结果也印证了Schwarzer及其同事的有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普遍性的构想。通过对GSES 的预测效度的研究发现:GSES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考试焦虑呈负相关关系,这不仅印证了班杜拉的有关理论推测,也证明了中文版的GSES有很好的预测效度。研究发现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都在0.60以上,所以和其他文字版本的GSES一样,中文版GSES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上的要求[4]。
1.2.2 防御方式问卷(DSQ)
防御方式问卷(DSQ)是由M.Bond(加拿大)于1983年编制的一种自评问卷。分别于1986年和1989年两次修订。本测验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正常人或各类精神病人。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
防御方式问卷与以往了解防御机制的方法(如会谈和自传分析)相比,能比较全面、准确、迅速地收集完整个体防御机制资料,并以此作为一个连续的心理社会成熟程度指标,用于研究正常人及各种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患者的防御行为。为临床心理学诊断、治疗以及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5]
DSQ共包括88个项目,包括比较广泛的防御行为:即从成熟的直到不成熟的。每个项目均采用1一9的九级评定方法,较为细致。1~9不同等级评分,分别代表被试对条目赞同或反对程度。由评定者自己体会,是否赞同条目对自己行为的描述,对此无硬性规定。
1.3 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应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研究结果
2.1 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的关系分析
表1、表2、表3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与不成熟防御方式中的幻想、分裂、退缩,成熟防御方式中的升华,中间防御方式中的理想化、伴无能之全能、否认等因子相关显著。其中与分裂、升华、理想化、伴无能之全能、否认成正相关;与幻想和退缩成负相关。
2.2 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的回归分析
以一般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分别以不成熟、成熟和中间防御机制各维度为自变量,采用stepwise方法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见表4、5、6。
表4结果显示: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的幻想和分裂相关最密切,即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对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显著的因子是幻想和分裂。
表5结果显示: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成熟防御机制中的升华相关最密切,即在成熟防御机制中对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显著的因子是升华。
表6结果显示: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否认相关最密切,即在中间型防御机制中对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显著的因子是否认。
3.讨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做线行回归的结果显示:幻想和分裂与自我效能感相关密切。幻想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越低,这表明自我效能感低者有逃避现实的倾向,用幻想得到替代性满足。阿科夫在关于幻想这种防御机制的讨论中就曾提到:作为防御机制,我们的幻想生活,给我们提供了逃脱危险、威胁和现实世界烦恼的策略,在幻想中,我们能过满足我们所谓满足的需要,达到我们未曾实现的目标,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为另一种性格的人,把世界想象为根本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分裂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这似乎是表明要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多采用分裂的防御方式。但是分裂分裂是一种自骗性防御机制,意味着人格的不整合,例如边缘性人格者就多采用分裂的防御机制,所以过多的采用分裂防御机制可能会引起人格障碍,所以使用要慎重。
自我效能感与成熟防御机制做线行回归的结果显示,升华与自我效能感相关密切。升华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升华是指改换原来的冲突或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通过升华作用可使个体改变冲动的目的和对象而并不抑制他们的表现。升华是用合理地、积极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痛苦,是一种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有些青少年在感到焦虑和烦躁的时候,选择运动、娱乐、安静看书等方式来缓解不安,从而增强体魄,陶冶情操,这就是使用了升华的防御机制。因而多采用升华的防御方式,将有助于低自我效能者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做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否认与自我效能感相关密切,否认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否认或称否认现实,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拒绝承认有关其个人痛苦事实的存在。这样可以逃避现实,不必面对生活中那些无法解决的困难与无法达成的愿望,从而减轻内心的焦虑。否认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的防御机制之一,通过否认那些自己不愿承认和面对的事实,假装这些事情和情感都从未发生,达到缓解内心痛苦和焦虑的目的。这其实是一种“鸵鸟心理”。尽管短时期内可以维护自我效能感,但长此以往,必然损害个体心理健康,所以在实践中也须慎用。
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2.教育理论论文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