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参考论文(2)

坚烘分享

  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参考论文篇二

  《教师个性修养对学生的影响》

  摘 要: 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知识素养、性格心理、道德品质等这些个性修养不仅代表教师个人的形象、体现出教师自身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分析了这一影响作用,并对教师提高自身个性修养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教师 个性修养 学生 影响

  良好的个性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己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是展现个人魅力的重要因素,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无论从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还是从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看,教师的个人修养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外在的示范作用与内在的感染力。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所说的:“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穿着打扮

  教师的穿着打扮不仅体现教师自身的精神风貌,而且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教师不修边幅,衣着不整,或者打扮得太妖艳,穿奇装异服,不仅不能引起美感,更会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影响他们的情绪与思维,使其对教师的服饰品头论足,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消化。

  教师穿着打扮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整洁、文雅、端庄、大方、符合身份。一般说来,应注意讲究卫生、修整边幅,头发清洁,没有污垢、头屑,发型宜自然大方;衣着要庄重、整洁、高雅、正式,衣着色彩以素雅为佳,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过透过露的服装,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夏天不宜穿着背心、超短裙、拖鞋进教室;不佩戴项链、手链、手镯、戒指等,不留不涂长指甲,不穿金戴银,不浓妆艳抹。

  二、言谈举止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其个性修养的外在流露,是他的灵魂注解与诠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是通过言谈举止维系的,在这中间,人们互相认识、互相帮助、互相影响。而教师的言谈举止往往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为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和榜样,主动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注重其内容、方式与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进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源泉所在。因此,教师的语言应纯洁、文明、健康,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促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此外,教师的语言还要准确、优美、饱含情感,反映出教师丰富的学识、良好的教养、真挚的感情,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的行为举止要优雅从容、端庄得体、潇洒大方。坐、站、行、动都要有可供学生效仿的好的姿态。端庄稳重而不矫饰,活泼开朗而不轻浮,高雅洒脱而不庸俗。教师举止应严加规范,要特别注意不可轻浮、不可粗鲁,无论在任何情况和场合下,都应沉着、冷静、谨慎、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以庄重的举止、大方的体态给学生以严肃、稳重、亲切的精神威慑力,给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取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变得温文尔雅、风流潇洒。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规范优化自身的行为举止,真正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知识素养

  马卡连柯说:“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系统成熟的教育形态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加强读书,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著名教师窦桂梅说:“不读书,无以教;不读书,无以言。我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教师也只有这样刻苦学习、博览群书,才能不断提高学识和业务修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四、性格心理

  一个具有良好性格、健康心理的教师,深得学生的爱戴和敬慕。学生会随时随地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注视这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在暗地里模仿他。一个性格不佳、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往往会带给学生逆反、消极的影响,难以得到学生的尊敬,他的教育只能是无效劳动。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应该使自己的性格趋于完美,心理极度健康。积极乐观、愉快平和、豁达大度、善于与人相处等是教师良好的情绪特征。教师应该对学生友善、宽容、尊重,并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机制。这样,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愿意和教师亲近,积极主动地学习,乐于做教师嘱咐的事,使学生的学习、性格、心理、行为都朝着健康良好的态势发展。

  五、道德品质

  “为人师道,端品为先”,“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些历史名句无不充分说明师德的重要性。“德高为范”更强调教师品德高尚的示范作用和重要地位。教师的表率作用首先体现在良好的师德修养上。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自己就要有坚定正确的努力方向;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己就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感;要培养学生对劳动、集体的热爱,教师自己就得做好表率。人们心目中的好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奉献的精神,健康的情趣,更要有良好的品德,以身作则、自强不息、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宽容大度、淡泊名利、文质彬彬。所以,教师应重视自身品德的培养,热爱本职工作,把献身教育事业作为奋斗目标。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锐意进取,通过自己的行为,把好学多思、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诚实正直、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勤奋实干、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传授给学生。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教师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对学生的发展和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学生总是喜欢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艺高超、谈吐优雅的老师,愿意和他们相处,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有益的影响。教师应从这些方面入手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个性修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美好完善的个人修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真正成为学生人格的楷模、学识的向导、形象的使者,以自身的学识魅力传播文明、人格魅力造就高尚,才不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看过“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参考论文”的人还看了:

1.关于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

2.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论文

3.小学教育专业论文

4.小学教育专业的相关论文

5.小学教育方面论文

6.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281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