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促学教育论文
思维训练和语文教学应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潜藏的各种因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中学语文促学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学语文促学教育论文篇一
《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价值 》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 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做一浅要分析。
关键词:语文 文学教育 价值
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始终难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仅是被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辅助内容而展开。文学教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以内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取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1]。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的文学教育,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探究文学作品精髓,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在世界文化 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都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不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情感世界。毛泽东主席曾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由此可见,优秀文化作品的意义绝不仅是表现在文化理论方面,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文学教育具有深层次开发学生精神世界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文学教育时,只是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内容来进行,而相对忽略了文学教育在学生精神世界开发中的潜在意义。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学生作为可塑性极强的客体,其在对于文学作品的领悟中,那个主要依据为教师的讲解,并且与自己的实际感官能力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初级层次的精神世界观念,并且将其运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会选择《浮士德》中的部分章节作为文学教育的基础内容,并且通过对于作品精神层面的深入剖析,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深层次、多角度的开发。《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在德国和欧洲现实的社会背景下,描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的艰辛历程[3]。在《浮士德》中,歌德强调人生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堕落、努力向上,并为更多人谋得幸福,可是歌德还是强调,人不可能成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这一生就越需要经历谦卑的磨练。歌德认为,我们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愿,是完美无缺不具有任何伤害性的。但他相信上帝的怜悯与爱,悔罪与这一生奋斗的过程,上帝会纪念,并接纳进永恒、给我们恩宠[4]。上帝接纳人此生的每个阶段,也乐意看见认真面对生命的人,在这一生的各种经历中更接近善。每一场奋斗都伴随著自我的软弱,而每一个经历都更看清自己也更认识上帝。通过教师在文学 教育课堂的系统讲解与引导分析,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会逐渐形成对人生、生活、命运的深层次感悟,并且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时,教师要将眼光有书本知识逐步拓展到教材以外的部分,使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并且在内心中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形成与 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不是说学生读过几部文学作品,或者在课堂中接受了一些文学赏析教育就可以实现的。中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文学教育连贯性、系统性、 科学性实施的重要性。在课堂内容、教学活动、课外活动、课外作业等方面的布置中,教师要力争通过为学生提供愉悦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另外,就国内优秀的古典、 现代文学作品而言,每部作品中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 艺术特色,教师要通过对于文学作品中精华部分的摄取和讲解,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四、结束语
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对于推动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学语文文学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并重点突出语文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广大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文学教育时,要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学生人文精神、认知程度、感悟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强化。
参考 文献
[1] 中国教育部 制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2。
[2]赵云锋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其价值[J].青年文学家,2010,(5)。
[3]刘昕 试论语文文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J].教学交流·理论版,2010,(7)。
[4]刘鹏远 孙铭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找寻[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9)。
浅谈中学语文促学教育论文篇二
《 中学语文教学中议论文写作浅析 》
【摘要】 在学习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是升学的需要,更是学生走上社会后,能运用理性思维去分析、观察社会纷繁复杂的表象下更深层的含义,以及从中提炼出论点,形成自己的个性思维的法宝。
【关键词】 议论文 提炼 论证 语言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14-01
1 议论文的基本常识要掌握
写作之前,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议论文,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之间该如何衔接,再就是要懂得议论文结构一般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几部分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最后就是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哪些,我们在写作中通常用的是哪几种等等。
2 议论文写作应从全局把握
2.1 提炼论点要“精选”
作为教师,对一些材料作文,我认为首先要整体把握所给的材料,然后拨开迷雾,提炼出材料中的本质意义,即论点,比如下边这段材料: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有毛病的脚踏车,这个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外,还把车子擦拭的光亮如新,其他学徒看到了,都笑话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踏车取走的第二天,年轻人就被挖到了那位车主的公司去上班。
要写好材料作文,关键是要找准最佳角度,比如从擦车年轻人的角度来看:可以以“干一行爱一行”(A)、“要做就做最好”(B),来突出年轻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如果站在其他学徒的角度可以用“成功需要多做一点”(C),“多做事不吃亏”(D)来命题;而如果站在全局角度来看,这段材料可以提炼出“得到机会很简单,勤劳一点足矣”(E),进一步说明机遇与良好习惯的关系,由此不难看出,从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提炼文章的论点,以(E)项最佳,(C)、(D)两项次之,(A)、(B)两项有点偏颇,只看到了用心做事这一点。
通过这样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要静下心来,力争从不同的角度多提炼观点,然后从中找出最好、最鲜活的主题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第一步。
2.2 应用论据要“细挑”
我认为对于论据的选择应该遵循“细挑”的原则。
比如对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的分析中,教师可以先就文章的标题《敬业与乐业》入手,引导学生先就“敬业”这个论点展开小组讨论,并以如果是你,你打算如何证明“要敬业”这个观点,让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思路简单写出来。然后让同学们大声朗读这篇演讲文,并勾画出作者的论点及证明论点的论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就文中的论据与自己所写的论据做比较,看哪个更有说服力,为什么?
通过同学们的认真对比,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就第三段作者为了对“敬”这个词进行论证时,所采用的论据进行讲解:首先运用了朱熹的名言,然后作者紧跟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解释,即“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都不旁骛,便是敬”。为了进一步阐述“敬”这个论点,作者沿着自己设计好的思路继续深入,顺理成章地用凡人类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拉出“大总统”与“拉黄包车的车夫“这两个职业悬殊的个体作为论据进行论证,着力把侧重点放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些论据的运用,把“敬”这个词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清晰而又明快,说服力极强。
由此可以看出,为了突出议论文的论点,所用的论据必须要“细挑”,在这篇《敬业与乐业》的文章中,这些经过精挑细选论据的运用,使得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极强的说服力。
2.3 论证方式要“多样”
说到论证方式,运用最多的有以下四种:
a.例证法:即用典型的事例做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如此,在《勤能补拙》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证明这个论点,运用了梅兰芳年轻时学戏被老师否定的例子,以及爱迪生上小学时被老师称为“智能低下的人”为例展开举例论证,进而成功地突出了“由于勤奋而弥补了笨拙,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论点。
b.喻证法:顾名思义就是采取比喻论证的方式进行,在这种论证方式的运用中,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能把两个毫不相干或者相似度不大的事物拿来运用,比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他把文化遗产形象的比喻成一所大宅子,而把一个青年人对待大宅子的不同态度来比喻“拿来主义”这个论点,既形象又生动,还能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论证方法在突出论点的作用上,能更加直观的表明作者的观点,可以说“憎爱分明”。例如,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作者先正面用“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来加以正面论证,然后又把“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反面例子拿来和正面事例进行对比,这样对比后的结果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更加突出。
d.引证:引证就是“旁征博引”,所以这点需要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警言格句以及好的古典诗词名句,通过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会融汇到自己的作文中,作为引证的例子来加强议论文的论点,往往在增强说服力的基础上,更加出彩。
3 结论
总之,议论文作为中学阶段的重要文体,真正写起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好的,所以在平时语文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了针对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外,还应加强议论文实际操练,即从议论文的三要素上下工夫,对论点、也可以是学生们关注的娱乐资讯,这样一来,议论文就不再是难啃的“硬骨头”,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杨利.议论文写作教学探微.[J].2007(05)10.
[2] 陈智云.议论文写作教学及误区.[J].2007(01)09.
[3] 怎样写作议论文[J].2007(01)14.
有关浅谈中学语文促学教育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