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护理目标管理论文(2)

家文分享

  护理目标管理论文篇二

  优质护理服务中目标管理模式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析目标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明确护理工作目标,制定目标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管理模式,对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实施目标管理方法之后,相比较实施前而言,我院的患者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合格率有所提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目标管理模式运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不仅可以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缓解当前相对紧张的护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合格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目标管理模式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护理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一般来说,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常取决于护理管理,对于护理管理者而言,怎样将所有医护人员科学系统地组织起来,让她们有一个明确的组织目标,严格遵守组织条例和规则,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从当前我国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护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本院将目标管理模式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导向,以人为本,以成果为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运用在临床上效果显著。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优质护理服务中目标管理模式的应用

  1.1护理工作目标的确定 所谓目标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将当前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制定相应地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控制、激励以及组织等活动[3]。我院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时,要求每个科室为一个基本单位,将本科室当前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内容,确定本科室进行护理管理的基本目标,然后进行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进行每项护理工作的基本目标责任。同时,对于护理管理人员而言,一定要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宗旨,加强医护人员管理,让医护人员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意识。

  1.1.1护士长的目标管理责任 对于护士长而言,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承担的目标管理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充分认识到护理部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工作任务,制定护理工作的详细计划;②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认真检查科内的各项工作细节;③对科内各项工作的流程进行分析对比,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规范制度;④在制定护理目标时,一定要将科内的实际工作情况作为基本出发点,尽量实现护理工作目标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⑤进一步加强对科内各方面护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尽量避免出现各种医疗护理问题。

  1.1.2护士的目标工作责任 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在优质护理服务中,需要明确的目标责任有以下几点:①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以及规章制度要求执行,避免出现违规操作;②医护人员应该具备自我监督管理意识,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时,要随时对工作进行自我检查,医护人员之间要互相监督,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及时上报,同时,医护人员还应该加强自身学习,提高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2建立一套完善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考核标准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对于护理管理者而言,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将护理工作的实际现状作为基本出发点,建立一套完善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考核标准,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①护理管理者要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工作能力,同时,还要了解各项护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护理管理者还应该将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落实到每个岗、每个班和每个人身上,对日常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管理;②护理管理者应该组织科内所有护士一起制定相应地护理工作内容一览表,让所有医护人员都了解工作的任务和流程,提前做好工作准备,同时,医护人员在完成护理任务之后,要将表格认真填写好并上报给护士长,由护士长进行统一的记录和汇总;③制定考核标准。护理管理者在对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时,要严格按照医院的相关标准,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考核标准,在实际的工作中将标准透明化、细化以及量化,坚持公正、公开以及公平的基本原则,定期对每名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并认真做好记录,尽量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实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2结果

  我院将目标管理模式运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后,相比较实施之前而言,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合格率都有了显著提升,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3.1明确护士工作责任,增强全员控制质量意识 通常情况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的个人行为有较强的独立性,其护理水平、个人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与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4]。我院将目标管理模式运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对护理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划分,让每名医护人员在明确自身工作任务的同时,又有具体的工作标准可以参照,使其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进一步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认真对待每一项护理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引导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3.2有利于护士长管理水平的提高 对于护理管理人员而言,将目标管理模式应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考核标准,坚持公开、公平以及公正的原则,对医护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护理工作质量提供有效地保障。同时,护士长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设立护士个人考核本和科室信息本[5],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医护人员的真实想法,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实际问题,让医护人员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还可以对各个医护人员的工作绩效一目了然,督促护士认真做好各方面护理工作,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可以随时查阅他人或者自己的日常工作信息,可以发现他人和自己的优点、缺点,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一来,护士长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护士长管理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将目标管理模式运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不仅可以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缓解当前相对紧张的护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合格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岩.OEC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志,2007,(23):5527.

  [2]刘云,孙琳.护理人员分级管理中护理组长的设立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9):824-826.

  [3]万晓蓉.目标管理在呼吸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中的应用[B].齐鲁护理杂志,2013,(5):115-116.

  [4]郭燕红.卫生部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相关文件的背景介绍及解读[J].中国护理管理,2010,(16):25-27.

  [5]白煜峡,董菊,葛燕,等.持续护理质量督导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2):25-27.

  
看了“护理目标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护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2.医院护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3.护理管理心得体会3篇

4.护理专业职称论文

5.医院护理学论文范文

272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