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稿毕业论文格式
论文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而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小编整理了一稿毕业论文格式,欢迎阅读!
一稿毕业论文格式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关于大学的论文范文
由中世纪大学谈大学精神
摘 要: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西欧中世纪后期极其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冲破了中世纪以来铁板一块的黑暗,播撒下人文主义的火种,成为后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预演,而且直接孕育出了后世大学精神的萌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 现世精神 批判精神 探求精神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世界高等教育史发展中的大事,它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开端,大学精神的形成也导源于此。
一、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发展简况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步入封建社会,基督教统治由此开始。在教会的严酷统治下,古典文化销声匿迹,基督教文化定于一尊,“教堂的钟声和骑士的马蹄声共同谱奏了中世纪教育的基调。”在宗教教育的支配下,理性与信仰、自由与专制的矛盾日趋激化,人们对世俗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中世纪大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最早的中世纪大学要数12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1137年)。当时,随着新兴城市的出现和商业的繁荣,手工业者和商人开始形成新兴市民阶层,各种保护其利益的行会组织也纷纷设立并开办自己的学校,这些学校为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奠定了始基。同时,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新兴市民阶层要求冲破封建束缚的愿望日渐强烈,学习世俗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长达二百年之久的十字军战役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失传已久的古典世俗文化也在这时陆续从拜占庭和阿拉伯传回西欧。在以上内外条件的共同推动下,第一所以世俗性见称的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终于在意大利诞生。继萨莱诺大学之后,博洛尼亚大学(1158年)和巴黎大学(1180年)也相继设立。因为这三所大学被视为后世欧洲大学建校的样板,所以又被称作“母大学”。最初的中世纪大学均为单科学院,后来纷纷发展为拥有神、文、法、医四大学科的多科性综合大学。由于这些大学是应世俗之需而设,适应了当时市民阶层学习世俗文化的需求,因而出现后不久便在欧洲各地广泛设立,据统计,到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前,这类大学多达80多所。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打破了宗教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世纪教育的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从此,中世纪大学便和经院哲学分庭抗礼,齐驾并驱,共同构筑起中世纪教育的框架。
二、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1.世俗性。中世纪大学的出现适应了当时市民学习世俗文化的需求,具有世俗性的特点。在此之前,高等教育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我们之所以把中世纪大学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是因为从中世纪大学开始,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有定制。这类大学是应世俗之需而设,适应了当时高等教育世俗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大学不再是僧侣们修身养性、读书治学的场所,而是一种为更多世俗人所享有的教育形式,高等教育开始走出教堂,步入寻常百姓家。
2.学术自由。中世纪大学具有学术自由的风气。虽然大学最初是作为反教会、反控制力量出现,但还是在斗争中赢得了教会的承认,并被授予某些特权。这些特权的获得使中世纪大学成为一种相对独立而又高度自治的学术性组织。大学作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中心”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和教会抗衡。这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因为学术脱离了政治的干扰,因而能够想着真理的方向迈进。
3.跨国性。中世纪大学具有跨国性,是国际性教育机构。学生入学没有国籍的限制,因而游学之风盛极一时,这对欧洲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是极为有利的,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的进步。学术自由呼唤着学术开放,学术开放又促成了学术自由。
4.教授治校。中世纪大学还实行教授治校的方针。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和支柱,教授作用发挥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大学发展的兴衰,因而在中世纪大学中,一般都设有教授会,由教授会推选产生校长。校长产生后,代表教授会管理大学,它保证了内行人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利,避免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尴尬,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极有借鉴意义。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矛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兴市民阶层和封建宗教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大学产生后不久,教会便试图控制和利用,以承认其合法和授予其特权等为诱饵加以收买,大学便在这种控制和收买中日渐走向其反面,最终为教会所控制。教会不但有权审查教师的资格,而且直接向大学安插僧侣任教。.十六到十八世纪,大学进入了其发展的冰河期,在宗教势力的支配下,变得日趋僵化毫无生气,这种状况直到十九世纪初新大学运动的兴起才由改观。
三、大学精神的孕育
1.对现世的负责精神。大学的产生,无不以关注社稷民生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应世接物,利济群生。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完全是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博洛尼亚大学的出现为例,它的产生完全是社会形势使然的结果,当时随着博洛尼亚城工商业的发展,经济活动日趋频繁,经济纠纷时有发生,这迫切需要法律的调节,同时,新兴城市的出现也迫切需要一种共同的规则来规范社会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以习法科为主的博洛尼亚大学应运而生。由此观之,现实精神是一所大学的应有之义。
2.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大学天生具有表示异议的倾向,中世纪大学最初就是以反社会的批判姿态而出现的,大学教师并非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而是从既定的社会秩序中挣脱出来的“野马”,是离经叛道者,他们不墨守成规,不囿于传统,对教会统治下的社会秩序甚为不满,乃至大家批评,而这正是批判精神的萌端。大学的批判精神还表现为韬光养晦的精神气质。在关键时刻站在潮头兀然自立,而不是随同社会追波逐流。著名教育史家滕大春先生曾经说过:“大学原不是指风标,原不该一味随波逐流,它应当指导文化的正当的发展方向,它应当反映的,是社会上合理的需要,它应当在那合理的情势下,协和着社会来变化。”大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应当引导社会的发展,应当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应当在任何时候保持独立、冷静的精神气质,保持它批判的眼光和姿态。然而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充斥下,大学并没有表现其应有的社会批判精神,它不再把发展心智和探求高深学问视为首要目标,而是更多地指向与职业生活相关的实用的知识和课程,那种高深的人文理想也逐渐被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所取代。正是由于大学一味地迎合世人的口味,大学的批判精神也由此而失落。
3.对真理的探求精神。“大学者,探求高深学问者也。”自古以来,对真理的探求精神就是大学一贯的追求。中世纪大学开设之初,由于受宗教思想长期的愚化,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一无所知,对世界的好奇心极大,求知欲极强。在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思想的鼓舞下,人们开始了对现实世界的探索,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探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狂热,探求精神遂成为中世纪大学的主导精神。后来这一精神被十九世纪的洪堡德继承并发扬光大,在此种精神的指引下,他创办了柏林大学,倡导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掀起了新大学运动,从而开创了高等教育史的新纪元。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探求精神对于一所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是多麽的必要,离开了对高深学位的探求,大学的追求不但虚无缥缈,甚至连自身的存在都会受到挑战,大学必须在知识的前沿,必须能够理解、把握和领导最先进的知识的发展,大学的作用才能发挥,大学的存在才有必要,大学的发展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1。
[2].曹福、滕大春主编:《外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任宝祥、任钟印主译:《外国教育史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6].滕大春:《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1988。
看了“一稿毕业论文格式”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