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银行管理>

银行方面的论文范文

秋梅分享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枢纽和核心,而银行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的主体。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银行方面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银行方面的论文范文篇1

  浅析银行利率下调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利率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调整和改革,多侧重于利率水乎的调整和优惠利率方面,而利率体系和体制的改革虽有所进展,却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致使利率的杠杆作用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1 我国现行银行利率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现代经济中,银行利率是联系金触领域与实际经济活动的纽带,是货币传递过程中的枢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利率逐渐成为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重要参数,利率政策也日益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正进入新的高速增长时期,现行的利率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经济增长大格局不相适应。

  1.1 管理模式问题

  我国目前的利率管理体制是由政府控制,即由中央银行确定。但是,由于我国的中央银行在职能上、组织上、人事上等各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使得我国的利率政策往往并非是由中央银行自主决定,而是由企业主管部门、商业银行、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等各个利益集团经过多方谈判、博弈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不仅如此,现行利率管理体制虽经几次变革,但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除国家法定利率之外没有市场利率,浮动利率基本上实行的是“一刀切”的做法,变成了事实的法定利率,且贷款利率水平不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行业承受能力的大小,也实行了“一刀切”。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区、各级银行无法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行业间利率水平差别和企业经济效益好坏。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能真实、全面、完整地体现社会资金供求状况、企业盈利水平和资金周转及使用效益等。

  1.2 行政干预利率政策的情况日益严重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强,利率传导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然而,行政干预利率政策的情况日益严重,在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干预利率政策屡见不鲜,当地政府部门可以与中央银行联合发文,要当地专业银行具体贯彻执行剩翠文件,甚至由政府部门领导批示利率文件作出具体规定要银行执行。

  1.3 利率政策信息时滞和决策时滞的现象

  我国在制定利率政策时,会考量社会资金总供求状况、企业成本水平、银行利率和市场价格等多种经济变量。这里面就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信息时滞。在各种经济变量中,有一些变量是很容易获得的,而有些变量,诸如企业成本等就很难及时获得,这就会产生信息失真的情况,影响了政策的准确性;第二,决策时滞。我国的政策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各方利益主体讨价还价的过程,这种程序带来的问题是复杂程度加大,而且决策时间长,制定出来的利率水平往往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很难准确估价到每次利率调整所产生的效果,不能做到前瞻性的政策调整。

  2 银行利率下调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利率的不断变化,也促使了我国利率政策的发展,并且在指导我国货币走向上起到了关键的一环。我国对经济进行监控、调整,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能力,其中利率的变化就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率政策属于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率的变化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就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改变经济运行中的资金供给与需求,这种影响涉及面广,渗透到经济活动中的各个方面。

  2.1 银行利率下调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尽管中央银行相继两次降低利率,但居民储蓄却保持了以往的较高增长。这十多年来的数据表明即使在通货膨胀率高的年份居民储蓄增长率并不会低下来。在二下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货膨胀较高的年份里,除了1988年例外,其他年份居民储蓄的年增长率超过了17年的平均数字32%。近些年来,由于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待健全、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等,使得居民更愿意进行储蓄而非在市场上进行投资。那么,利率水平的高低很明显会对居民储蓄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当利率提高,居民则更愿意进行储蓄,以期获得足够多的利息收入;与此相反,当利率降低,居民则很可能会在市场上寻求其他的投资机会,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政策可以通过对利率的调整来刺激消费,引发投资。

  2.2 银行利率下调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相比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利率在我国经济运行调控中发挥的影响还存在限制,利率调整还不能完全及时、充分地反映经济运行的变化。这里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我国法定存贷款利率的管理机制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利率确定和形成机制不同,不可简单对比两种利率调整的频率和幅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也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利率作为经济金融调控手段之一,相当多地要考虑与其他调控手段的协调配合。通常,利率调整与经济运行变动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利率变化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变量和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率等微观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描绘分析。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变化会体现其关于利率变动和经济变化的理解,并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到市场利率和价格的变化上来。

  利率政策的变化不仅仅通过存款利率来影响居民的储蓄和消费倾向,同时也通过贷款利率来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利率提高,银行会相应的提高贷款的门槛,延长贷款审批的时间,使得企业获得贷款比以往更加困难,同时也要比以往付出更多的利息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企业贷款的积极性。相反,当利率降低,企业可以很容易的以低息获得贷款,从而激励他们在市场上积极的寻求投资的机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刺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更高,因为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他们更依赖于银行的贷款,而贷款利率的高低,贷款审批的时间长短及严格程度将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经济市场中,银行利率是将我国市场中所进行的市场经济活动和金融方面的情况相联系,银行利率是我国金钱在流通中的重要支柱,也是重要的一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逐渐步入正轨,银行利率的多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银行方面的论文范文篇2

  浅析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上市条件与路径选择

  以追求资本充足率为主要目的的上市融资具有资本补充率高、经营永久和成本较低的特点,是当前国内各大企业较为青睐的一种融资结构。上市在带来资本集聚规模化和效率化的同时,也在股权结构变动和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中推动企业业务模式和内外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升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选择上市来建立市场化的经营管理结构,从而明确发展目标和提升决策有效性,增强资本流动性,在降低资金成本和资本筹集障碍的同时间接提升公司声誉。Levine(2004、2005)研究认为,银行公司的治理应该立足于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和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这两项基本原则,进行股权改革并积极上市正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有效措施。徐建中,伍铁林(2011)提出了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农村金融组织上市战略,强调股改上市是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目标得以实现的科学手段。邓美华(2014)通过勒纳指数估计和市场垄断估计模型研究了银行竞争度,认为银行上市能够提升其市场竞争水平进而改善服务质量。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成,近几年增速明显且网点分布广泛,具有广阔的农村市场和业务需求空间,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支农支小”的先锋力量。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农合行依然受制于产权划分、资本规模、贷款质量、风险管控、员工素质等方面不足的影响,加之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在投身上市实践中的努力和“三农”建设投资力量的逐渐抽离,因而各发展状况良好的农合行结合自身实际进入上市融资的辅导期或执行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发展现状及上市可行性分析

  (一)农村合作银行发展现状

  2003年4月,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挂牌营业,标志着我国首家建立在信用社试点基础上的农村合作银行诞生。2003年8月,国务院制定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提出了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统一法人资格的省级联社的三种改革路径,推动了产权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当年批准改革的八个省份中,除江苏省采取农商行模式进行改制外,其他七个省份皆按农合行的模式改革。2003年9月,银监会随即发布了《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2004年8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此后几年农合行增长速度明显要快于农商行。2010年3月,海南首家农合行白沙农村合作银行开业,标志着农信社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开和深化。农村金融是我国农村建设的核心,而农村合作银行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三农建设客观需求背景下诞生的新生事物,是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而实现股份制与合作制并存的新型金融组织形式,有区别于农商行的特定的存在价值,其融资质量和规范化发展对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具有深刻意义。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近几年在发展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较为鲜明的成果。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共有210家农合行开展业务,较2006年增长了162.5%,年均增幅达到18.06%,其自身发展的农村区域优势使其在当地所占的存贷款市场份额高达30%-40%。而农村信用社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其响应金融改革号召,积极投身转制成为农合行和农商行进程的加快,可以看出,农合行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进一步扩大了,其资本规模、股权结构和业务能力等都正在不断优化,其市场竞争环境和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农村合作银行的营运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这种进步可以从宏观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和微观的单个银行发展水平加以体现。以浙江台州椒江农村合作银行为例,截至2013年末,该行营业收入达47 562.6万元,营业利润为18 768.43万元,资产利润率为1.63%,资本利润率达到18.86%,高于11%的标准,不良资产率为1.69%,小于4%的标准,不良贷款率为2.27%,小于5%的标准,资本流动性比例为45.95%,高于25%的标准,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21%,高于4%的标准,较年初提升0.99%;另外,其股东总数达到7 037户,职工合计持股比例19.89%,非职工自然人持股比例52.55%,其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分工明确且人才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协调管理效率较高。

  (二)农村合作银行上市所具备的相关条件

  1.政策法规条件。

  银监会支持银行业上市兼并重组,证监会也早于2012年就在尝试制定关于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上市审核要求的试行草案,提出了对有上市诉求的金融企业要在银行资本、资产质量、治理结构、不良贷款及风险监管评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对一段时期内金融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违反法律法规情况等做了整体性要求,对农村合作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上市后的内部职工和自然人持股比例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对股份转让锁定期限和锁定期满后的股份出售也有了初步明确的指示。党的也进一步强调了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重要性,鼓励农村金融拓展改革路径,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

  2.同行业上市所做出的积极尝试。

  当前,国内多家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拓展上市渠道中展开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较为鲜明的效果。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早在2010年就在酝酿联合宁波辖内的其他几家农合行整合为一家银行,积极寻求打包上市;2014年8月,该行获得了银行债券发行资格,发行总额为13.50亿元,票面年利率为6.85%,发行期限为十年。2010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成果IPO的农商行,为国内多家进入上市辅导期或冲刺期却又受制于A股市场波动及上市审核限制的农商行和农合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指引。2013年,在“港湘金融合作暨企业境外上市推进会”上,长沙农村合作银行利用香港这一国际金融市场积极洽谈上市,拓展海外融资渠道也成为主要议题。这些成功的尝试为国内广大农合行谋求上市提供了新思路,在上市经验和上市空间上做出了有力补充。

  3.上市是农村合作银行长远发展的内在诉求。

  农村合作银行推行合作金融体制,但随着合作金融的经济基础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其金融结构、金融特性和金融功能都越来越区别于传统模式而趋向商业化经营[1]。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各大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对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突出,而我国农合行在提供农户、龙头企业和其他农村中小企业较大额度贷款上力量明显不足。加之我国农合行成长期限短、资本实力弱、财务透明度低、产权不明晰、地域限制性强,单靠盈余公积和内部股本补充资本必然会限制其发展速度,近几年其总资产平均增长率存在下滑趋势,2009年为26.20%,2010年为24.39%,2011年为21.18%,2012年为16.64%,远远低于同期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因而,通过上市改善自身发展环境是可行的方式。

  二、农村合作银行上市路径安排

  (一)证券市场选择

  当前可供农村合作银行上市的证券市场较为多元化,既可以是国内A股市场,也可以是香港证券市场,还可以是欧美证券市场,各大市场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也有不同的审核条件。对于当前发展条件比较完备的农合行可以首先选择在国内市场上市试点,这样既利于照顾到国家开放金融产业的政策要求,又可以充分利用雄厚的境内投资力量增强筹资效果,还可以随时把握国内同行业金融发展动态以便于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但是当前国内市场信息透明度有待提升,交易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加上证监会审核要求偏高,因而有上市需求的农合行应时刻关注内部、外部环境变化,量力而行,分步骤实施国内上市计划。

  当前已有部分农商行和农合行已经完成或正在准备在港上市,这是我国中小金融机构融资的一项有力突破,提供了外向型融资的新思路。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是我国与国际金融接轨的重要通道,其投资业务熟练,募股市场开阔,竞争较为合理,审核较为宽松,可以成为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重要资本来源渠道。欧美市场具有金融产品多、资金来源广的特点,是我国国内金融融入全球竞争,形成国际化经营机制的重要环节,但当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还不具备相应上市能力,但可以以此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力度。总之,选择何种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一定要综合银行自身发展目标、业务能力、风险防范水平、组织结构层次以及市场准入容易程度和预期效果等各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地有序展开。

  (二)上市模式选择

  农村合作银行在上市时可以考虑单独发行上市,也可以联合重组上市。重庆农商行在港上市和鄞州农合行积极联合上市提供了上市方式的多重选择方向。对于单个发展基础良好,又有雄厚实力、优越区位、广阔农村市场的农村合作银行可以考虑单独上市。如果短期内上市存在障碍,也可以将资金注入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壳公司间接完成资金筹集。这种模式建立在原有公司结构上,债权债务关系较为明确,资产清算程序简单,是原有利益利用基础上的利益再扩大,对提升农合行当地投资形象和地位有显著效果。

  而对于一些发展规模较小但又区域整合条件较好的银行可采取合并发行上市模式。这种模式对当地政策与经济环境、各家农合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发展定位的一致性要求较高,如果重组后面临经营风格的差异和产权利益的冲突,则容易制约其上市融资的可持续发展。从当前国内农合行整体发展水平来看,部分地域实施后一种上市策略较为适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试点工作。

猜你喜欢:

    334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