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金融研究>

金融会计本科论文参考例文

秋梅分享

  金融会计作为实现金融业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理论、内容和方法在服务金融业务改革与发展中需要不断的得以完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会计本科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会计本科论文参考例文篇1

  论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防范措施

  一、现行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核算虚假,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核算是银行会计的最基本职能,它是整个资金运用的真实反映。可以说,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都要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如果会计核算方法不当、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或某个环节失控,就有可能出现风险。现实工作中,有的银行为维护自身利益,违反金融政策要求,在会计信息处理上大做文章,致使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不真实、不充分,真账假表、假账假表、任意调整收支科目等现象,掩盖了信贷资产的质量和风险,影响对银行经营状况的客观评价进而带来更大的风险。

  从会计工作的程序看,结算编制是最后的环节。在银行业中,结算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结算数据不实,尤其是利润反映不实。当然,这种情况的存在,有技术或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从人为因素看,不可忽略的问题是虚假性。如有的金融机构为了本单位或其他某种需要,要求会计部门在结算报表上做数字游戏。或虚增利润,或虚减利润,或搞账外账,想以此取得业绩考核名次或达到暗盈利的目的。结果导致自下而上会计信息失真。

  (二)操作违规,加大结算风险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电子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结算制度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为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基层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不按规程操作越权办理业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人为加大了结算风险。

  (三)职能软化,会计监督无力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会计监督可以促使本单位经营活动实现合理化、合法化。但是目前金融会计监督职能软弱,起不到会计监督作用,主要是受经营理念限制。对于只求存款数量、不讲存款结构、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盲目互相攀比、豪华装潢营业办公用房、费用开支增加等这些不合理或不合法的经营,会计部门一般无法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而这种经营的亏损风险往往带有连锁反映。同时,在不正当利益的驱动下,发放绕规模贷款、违章拆借、账外投资、私设小金库、越权承兑、贴现银行汇票等违规情况屡禁不止,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会计核算监督检查不力,会计惩罚制度未跟上,从而变相助长了违规经营情况的蔓延,加大了经营风险。

  (四)内控不严,会计人员约束不力

  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银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操作行为不规范,容易发生会计差错。二是个别会计人员内外勾结,肆意侵害银行利益,从而发生经济案件。三是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四是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漏洞,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严密,制度不完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五)竞争无序,财务成本加大

  存款对于增强银行资金实力、奠定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无疑是必需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存款既是立行之本,也是支出大户。不顾效益擅自或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盲目增设网点机构,草率开办各项新业务不计算资金成本,不搞盈亏临界点分析等非正常现象,加大了财务风险。同时筹集来的资金如果运用不充分,造成资金在银行内的积压和闲置,无效益资产的增加也会直接影响银行损益风险。

  (六)制约失衡,加大经营风险

  银行会计作为一项专业性强风险性大的行业,面对大量结算票据、现金资产,以至密押、印章、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等,一旦发生工作疏漏造成资产的损失是巨大的。目前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将银行作为其猎击的主要目标,各类案件居高不下,手段花样层出不穷,无论是假汇票、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还是贪污盗窃、索贿受贿,任何一个案件会或多或少涉及经营核算部门,一旦会计部门放松管制,降低核算水平,就会为犯罪分子客观上开了绿灯,加大了经营风险。

  (七)反应滞后,误导决策风险

  会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未能及时向领导层提供决策需要的信息,甚至未能通过核算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领导层决策失误,这是会计人员的失职。目前,会计部门普遍没有制定风险量化监测指标体系,参与决策职能形同虚设,无助于决策的科学化、周密化,一旦决策失误损失无法弥补。

  二、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无序竞争

  有市场就有竞争,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竞争分有序和无序之分。目前,不公平或恶意竞争在金融机构中经常发生。为了拉存款,擅自提高存款利率,为了留住大客户,就搞一些小手脚。这些违规操作的后果一方面扩大了成本,另一方面为犯罪提供了条件。现在有很多金融案件的发生都与违规操作有关,事实上,恶意竞争不仅埋下风险的种子,同时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这方面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惨重的。

  (二)内控不严

  目前,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对会计控制认识不充分、不深刻、不完整。一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忽视了内控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二是以为内部控制是事后、审计或管理层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三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对内部控制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认知;四是有关金融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原则性较强,操作性不足;五是制度建设上存在滞后性。

  从总体来看,金融企业内控制度对新技术、新问题研究不充分,在会计制度中所体现的内控措施落后,如:电算化条件下如何防范风险,在“柜员制”劳动组合下如何实施有效控制尚缺乏制度规定。更有甚者,有些行是先开展业务后进行制度补救,这给金融业埋下了巨大隐患。会计制度应是操作规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操作规程应该是会计制度的具体化,同时又是会计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技术手段与保障。而目前的操作规程未对会计制度的执行形成刚性约束,必须按制度执行的硬性规定变成了凭良心凭习惯办事。由于技术保障措施的不得力,核算程序本身又留有违规操作的隐患,以至于核算过程中屡有违反会计制度的事件发生。

  (三)违规操作

  随着现代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金融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尽管如此,有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不按法律法规行事,不按规程操作,我行我素,想当然办事。有些金融机构从本身的经营成本角度考虑,导致会计人员配备不足,混岗、兼岗、存在业务处理“一手清”现象。

  (四)忽视教育

  从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看,人员素质不可忽视。金融会计是一个重要岗位,相对而言要求从事会计岗位的人员综合素质要高,品德要好,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总体上看,银行会计人员的学识水

  平、专业技术和 职业道德等急需加强 和提高。从现实情况看,金融机构对金融 会计人员的 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没有及时跟上,致使会计 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金融事业不负责、对领导不负责、对身边的同事不负责、对家人不负责、对自己不负责,个别同志在商品 经济大潮中产生了非分之想,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由此引发案件。

  三、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内控制度体系

  有效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从决策实施到 管理、监督的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其中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制是其基本要求之一。会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内控制约机制的充分发挥。金融会计人员业务上只接受会计主管领导,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唯一依据是有效的会计凭证。在加强会计业务制度体系建设时,要注意其全面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协调性,即这一制度体系在会计业务中覆盖要宽广,操作要规范,不能脱离实际,并能有效与其他部门工作配合。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将有利于堵塞漏洞,有利于防止和杜绝银行“三假”的产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有效控制人为调表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化解风险。

  (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在会计监督中要强调独立、严格、及时、有效,尤其是重视会计业务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因为事后发现问题往往无法挽救。会计业务事前和事中监督,可以力求把风险消除在日常工作处理中,从而减少损失。同时,还要重视会计分析,建立预警机制。报表反映的是过去的经营状况,但了解过去不是报表使用者的最终目的,报表的真正使用价值是通过对报表的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测前景,帮助领导层了解过去、规范未来,才能在充分了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面对未来的变化做好有针对性的反应,才能帮助银行建立会计风险预警机制,优化控制,提高规范决策能力,发挥会计职能作用。

  (三)严格执行会计制度

  认真严格执行会计制度是防范会计风险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因为会计制度规定的制约机制是严密的,岗位设置是科学有效的,操作规程是规范合理的。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制度,认制度不认人,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作为领导,一定要按规定配备会计人员。 实践证明,主管领导经常性的检查可以有效控制会计人员的犯罪可能。同时,要对会计内控岗位人员定期轮换,杜绝案件发生。

  (四)加强思想 政治教育

  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会计工作在防范银行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关爱会计人员的成长,关心会计人员的生活,在物质待遇上适当向会计人员倾斜,在岗位设置、人员配置上给予支持,使他们安心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财经制度和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同时,要以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金融会计本科论文参考例文篇2

  浅析我国金融会计存在的部分问题思考

  [摘要] 我国的金融会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金融会计实务通常领先于理论和制度建设,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在设置和使用上也存在体系较大,数量较多,使用比较乱等问题,本文主要就制度建设落后于实务和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应计贷款 非应计贷款 信托 电算化

  一、会计制度制定落后于实务问题的思考

  我国当前实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称《制度》)是2001年制定的,于2002年1月1日实施的,从我国《制度》的产生到发展一直存在着会计准则制定落后于实务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经济改革开放时代后,金融市场开始逐渐形成。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陆续出现了外汇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货,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衍生金融工具,其中一些金融工具在某一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金融工具业务的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会计的监管却呈现滞后,其业务只能在传统会计准则和制度内进行核算和监督,对无法核算的业务仍采用不规范的表外披露,甚至不予记录与反映,传统的会计准则已难以满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需要,因此,建立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已经落后于实务。

  《制度》的制定于实施又已经6年多的时间,其间国内外的金融业务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南方已经出现了民间金融业,开展了诸如票据贴现、放贷等业务,既不能说是合法合规,也不能说是违法,企业界和学术界关于放开民间金融的呼声也进一步高涨, 浙江民间金融现象也已经引起政府高层注意,并批示三大部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国家统计局调研。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表示:温州民间借贷方式已经越来越活跃,并不再局限于江浙一带。现在甚至在上海、北京等金融中心,这类非正规借贷活动也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已经受到国务院重视。温州为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对这些越来越活跃的民间金融,政府不再只堵不疏,而会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尽力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实务又一次走在了准则制定的前头。

  当前,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成为必然,外资金融企业的进驻已经开始,他们将会带着操作娴熟的衍生金融工具涌入我国金融市场,民族金融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国内企业也希望能够充分地利用国际的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通过衍生金融工具更合理地筹集和使用资金,并规避金融市场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可见,加入WTO已使金融机构和企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要求变得十分现实和迫切,这相应增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出台的重要性。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的工作已经落后于实务。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2005年9月21日,财政部下发了4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分别为《企业会计准则第××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第××号——金融资产转移(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套期保值(征求意见稿)》和《企业会计准则第××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征求意见稿)》。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四项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相比,金融会计准则的实质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和第32号的规定大多是相同的,证明了与轨迹接轨的迫切性,也证明了我国尚存在自己的国情,需要区别对待,以满足我国当前的实务情况。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会计管理部门和各大金融企业应该做好如下工作:首先应该会同企业界和学术界共

  同研究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对于经济的发展进行必要的预测,并结合金融业发展的特点,从而对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和业务创新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和试验,制定出相关的《制度》预案;其次是派出有关的实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到国外调研、进修,掌握国外金融业的发展的最新动向,为借鉴国外的经验,采用新的金融工具做好准备;再次是要求国外的著名学者到我国来讲学,传授有关的理念和创新方法,加强我国金融高素质会计人员的培养,提高金融创新的能力,弥补我国在金融领域的空白;最后是加强和国外《制度》制定机构加强合作,共同研究有关问题,制定有关的对策。

  二、关于金融企业会计科目设置的思考

  《制度》中关于会计科目的设置,涉及了银行、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企业,设置的科目比较多,体系比较乱,有的指代不明确,如“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科目,非专业人士很难理解,作为金融企业,他们有一定的共性,但是,由于各类金融的业务侧重点不同,业务处理上有很大的差别,科目设置上确实千差万别,另外,又由于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网上银行、股票期权、社保资金入市、商业银行进军保险领域等都将带来新的问题,有关会计科目是否需要进一步规范,尚有待完善。

  笔者认为,首先,科目的设置应该尽可能一目了然,如“应计贷款”就可以改为“正常贷款”,“非应计贷款”则改为“逾期贷款”更便于信息使用者理解。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如果有类似或相同业务,尽可能用相同的科目,如银行吸收的存款与其他金融企业吸收的存款尽可能用相同的科目。最后是针对可能出现的新的金融业务,研究应该使用的会计科目的名称和性质,核算的内容等,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张基峰林俊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思考[J].金融会计,2006.(3):9~12

  [2]刘学华:金融企业会计[M].立信出版社,2006.(7)

  [3]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

  [4]唐宴春:金融企业会计(修订版)[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3)

  [5]刘静:浅议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J].西南金融,2004

  [6]黄嵘:民间金融将被认可,金羊网

    298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