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冯丽丽 分享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先天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得到培养和提高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一要以兴趣为主,第二要把学生的责任感培养起来。一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但越往后责任感的培养越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一项学习内容都能让学生马上产生兴趣并能取得成功的,也不是立刻就能看到每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儿童刚入学, 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不仅是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是负有义务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二、创立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课堂上不敢于或不善于发表个人见解,这样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
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我们要学的是有用的数学,学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做几道题,而是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习数学非常必要。在课堂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让学生学习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有价值的数学,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又要注意揭示数学的价值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情趣,又富有思考性的情境,供学生探索学习。
3、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还需要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大胆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学习。学生能掌握知识就让学生自己去掌握;学生能自己发现的方法,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学生能自己总结的规律就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4、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因为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促进学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新天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积累,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的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
(1)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么问,就是思考问题。”小学生因年龄的限制,认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不会自觉的提出目的,认识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活动的盲目性,思维的混乱性,不知道自己回答的什么问题,因此教师要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一位数除三位数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
(2)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为帮助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重点难点,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发展思维,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不出来的在小组讨论共同交流。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拨,动口说,认识了整时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认识整时?让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学生不仅得到知识,而且经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
(3)指导自学,学会读书和质疑。
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渠道是书本,学会从读书中得到有效信息,就如得到了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使他们逐步掌握读书方法,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语句,得到有效信息并能自己从书中找到答案。同时还要求学生在看书时边看边动脑筋,划出关键点。
总的来说,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论从情感方面还是从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是自己探索学习的,方法是自己总结发现的,规律是自己探索总结的,能力是学生自己探索形成的。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成功使学生得到了心理满足,他们情在其中,意在其中,乐在其中,他们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时数学学习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享受,自主学习能力就容易养成了。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先天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得到培养和提高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一要以兴趣为主,第二要把学生的责任感培养起来。一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但越往后责任感的培养越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一项学习内容都能让学生马上产生兴趣并能取得成功的,也不是立刻就能看到每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儿童刚入学, 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不仅是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是负有义务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二、创立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课堂上不敢于或不善于发表个人见解,这样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
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我们要学的是有用的数学,学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做几道题,而是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习数学非常必要。在课堂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让学生学习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有价值的数学,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又要注意揭示数学的价值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情趣,又富有思考性的情境,供学生探索学习。
3、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还需要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大胆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学习。学生能掌握知识就让学生自己去掌握;学生能自己发现的方法,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学生能自己总结的规律就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4、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因为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促进学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新天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积累,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的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
(1)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么问,就是思考问题。”小学生因年龄的限制,认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不会自觉的提出目的,认识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活动的盲目性,思维的混乱性,不知道自己回答的什么问题,因此教师要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一位数除三位数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
(2)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为帮助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重点难点,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发展思维,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不出来的在小组讨论共同交流。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拨,动口说,认识了整时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认识整时?让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学生不仅得到知识,而且经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
(3)指导自学,学会读书和质疑。
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渠道是书本,学会从读书中得到有效信息,就如得到了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使他们逐步掌握读书方法,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语句,得到有效信息并能自己从书中找到答案。同时还要求学生在看书时边看边动脑筋,划出关键点。
总的来说,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论从情感方面还是从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是自己探索学习的,方法是自己总结发现的,规律是自己探索总结的,能力是学生自己探索形成的。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成功使学生得到了心理满足,他们情在其中,意在其中,乐在其中,他们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时数学学习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享受,自主学习能力就容易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