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张益华分享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更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之一。本人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浅薄的经验,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现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以求共同提高。
一、以学生为主体,处理好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把教师位放在首位,以教师为主,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演,学生看”,评价方式也是单调的考试,教师先指定考试范围,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始终给学生居高临下的感觉。学生长期处于压抑、被动的学习状态,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更不用说进行全面发展。新课改纠正了这一传统思想,提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处理好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愉悦、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小学教师可以说是每个学生在学生时代第一位长期接触的长者,这个阶段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往往品格的形成来自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做一个好的表率、好的榜样,为人师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不能摆“师尊”的“架子”,要积极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时时刻刻关心学生,和学生多交流、多探讨,为学生排忧解难。新课改大力提倡情感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品质性格的“塑造场”。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备课
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可以发挥教研组的职能及集体的智慧,大家一起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研讨教学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2、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教案要体现新课标理念以及教材的特点,使之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有实际效果。
(二)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包括多媒体、投影仪、小黑板以及教学具等,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教师对课堂发生的特殊状况也会轻松应付。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堂课的核心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要重常态、重实效。
1、导入环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游戏法、情境法、迁移法、故事法、比较法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较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导入方法。复习铺垫,可以直接为新知服务,直接引发新知的生长点,也是不错的导入方法。
2、新授环节。每节课都有重点、难点,教师要根据重难点开展活动,逐步展开教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对重点部分,要先让学生讨论、探究,自主解决;难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了让学生明确并解决课堂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借助声音、手势、板书等或运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兴奋起来,使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3、巩固练习环节。练习是巩固新知识的有效手段,通过练习积累解题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对课堂练习要进行精选,要有梯度的由易到难选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精选例题,从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式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注意练习的知识性、思维性与趣味性,更要重视练习题的质量。
4、总结环节。教师有效的课堂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学习过程。学生自己的学习总结可以让教师了解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教学反思。
三、鼓励动手实践,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基本能力、原有知识出发,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状态,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一定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可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完成教学,让学生自主测量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并从中发现两种测量结果:一种是用整数可以表示的数量;一种是测量有剩余,无法用整数来表示的数量。此时,“小数”这一概念就随着学生自己的探究而出现,有利于学生掌握与应用。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注重观察生活,善于发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习素材,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学知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例如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可以让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教室的具体面积,并给出几种地板砖的规格,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室面积设计一套最符合实际的铺设方案,这种方式不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更是新知识的消化过程和应用过程。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重教学手段的优化。鉴于多媒体技术的形象性、具体性以及图文并茂等多种优势,恰好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以达到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既是学习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几何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果引入多媒体形象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就能轻松、简单的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组合图形切割、旋转、平移、重组,达到化复杂为简单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的组合过程,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次数和频率,掌握好展示尺度,如果过于注重视觉刺激,反而会造成负面效果。
总之,只有真正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树立自信心,体现数学的真正魅力。
一、以学生为主体,处理好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把教师位放在首位,以教师为主,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演,学生看”,评价方式也是单调的考试,教师先指定考试范围,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始终给学生居高临下的感觉。学生长期处于压抑、被动的学习状态,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更不用说进行全面发展。新课改纠正了这一传统思想,提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处理好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愉悦、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小学教师可以说是每个学生在学生时代第一位长期接触的长者,这个阶段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往往品格的形成来自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做一个好的表率、好的榜样,为人师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不能摆“师尊”的“架子”,要积极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时时刻刻关心学生,和学生多交流、多探讨,为学生排忧解难。新课改大力提倡情感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品质性格的“塑造场”。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备课
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可以发挥教研组的职能及集体的智慧,大家一起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研讨教学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2、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教案要体现新课标理念以及教材的特点,使之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有实际效果。
(二)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包括多媒体、投影仪、小黑板以及教学具等,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教师对课堂发生的特殊状况也会轻松应付。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堂课的核心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要重常态、重实效。
1、导入环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游戏法、情境法、迁移法、故事法、比较法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较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导入方法。复习铺垫,可以直接为新知服务,直接引发新知的生长点,也是不错的导入方法。
2、新授环节。每节课都有重点、难点,教师要根据重难点开展活动,逐步展开教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对重点部分,要先让学生讨论、探究,自主解决;难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了让学生明确并解决课堂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借助声音、手势、板书等或运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兴奋起来,使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3、巩固练习环节。练习是巩固新知识的有效手段,通过练习积累解题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对课堂练习要进行精选,要有梯度的由易到难选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精选例题,从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式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注意练习的知识性、思维性与趣味性,更要重视练习题的质量。
4、总结环节。教师有效的课堂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学习过程。学生自己的学习总结可以让教师了解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教学反思。
三、鼓励动手实践,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基本能力、原有知识出发,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状态,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一定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可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完成教学,让学生自主测量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并从中发现两种测量结果:一种是用整数可以表示的数量;一种是测量有剩余,无法用整数来表示的数量。此时,“小数”这一概念就随着学生自己的探究而出现,有利于学生掌握与应用。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注重观察生活,善于发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习素材,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学知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例如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可以让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教室的具体面积,并给出几种地板砖的规格,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室面积设计一套最符合实际的铺设方案,这种方式不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更是新知识的消化过程和应用过程。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重教学手段的优化。鉴于多媒体技术的形象性、具体性以及图文并茂等多种优势,恰好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以达到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既是学习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几何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果引入多媒体形象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就能轻松、简单的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组合图形切割、旋转、平移、重组,达到化复杂为简单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的组合过程,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次数和频率,掌握好展示尺度,如果过于注重视觉刺激,反而会造成负面效果。
总之,只有真正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树立自信心,体现数学的真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