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学科教育>

如何利用语文课引导推动课外阅读(2)

靳玉娥分享

三、 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的初始阶段,有很多学生反映读不懂。那么他就很难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了解丰富的内容,更无法谈创造性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主要采用了这样几种方法:
(一)、品词法
首先从字词上突破。文章中的多义词、词语的语境义及词语的感情色彩,是理解文章的前提。讲《行道树》一课时,原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堕落”一词,很多学生认为这个词是贬义词,其实这个词在这应是中性词,是“沦落”的意思。从突破词语开始,然后突破句子,把握内容。
学生读书最喜欢看情节,而忽略了语言文字和意味,不去思考,不去琢磨。“品词知情”,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们知道了如何挖掘词语的深意,挖掘语言深刻的内涵,发挥他们的想象,从而把书读厚了。
(二)、玩味法
“品词知情”而“玩味知意”。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意蕴,这种意蕴往往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如果总是从表面上肤浅地理解课文,那就不能准确挖掘出文章的主旨。讲《珍珠鸟》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找出“我对鸟所做的事情”及“鸟的表现”,然后进行讨论,难道作者就只是想把这个过程交代出来吗?再品一品这些词句,发现所有这些内容无非是想表现作者最后的主旨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通过玩味,学生们明白,写“我和鸟”就是突出“美好”。感悟了美好,也就感悟了本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主旨。
(三)、圈点批注法
不拿笔不读书,圈点批注必不可少。从接入新生开始的第一节课,我就给学生提出了统一的圈点符号,如圈出生字(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字),画出词语(需解释词义的词、需掌握书写的词、需揣摩感情的词),画出重点句子(主旨句、承上启下句、需重点理解的句子、精彩语句、中心句等),句子序号,段落序号。批注内容有查字音,查词义,概括段意,查文学常识,批注自己的观点和鉴赏。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学生读过的书不再是一片空白,检查他们的预习课文也不再是只看家长签字,是否认真读书,翻开书一目了然。
(四)读书笔记法
我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了一个周记本,每星期布置两天摘抄词语,两天作读书摘抄(所读内容自行选择),三天自己练笔。每周一上交进行检查批改。另规定全班每月同读一本书,每个月底的最后一天上交读书笔记及读后感。这种方法既简单易行又最有实效,一方面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情况,另一方面又使他们的读书内容记的更牢固。
阅读方法的指导,使他们逐渐由“读不懂”到“读懂”,阅读能力随之逐步提高。
四、广泛性和个性化的阅读。
广泛性应该指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的人数要多,如果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喜欢读书,这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指导学生读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那些没有读书兴趣的学生,学会读书。我们知道对于那些喜欢读书的孩子,教师的指导工作更容易进行。我们主要给他们推荐一些书目,简单地介绍一些方法即可。所以我的工作主要放在怎样让不读书的孩子养成读书习惯,改变大多数人。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使他们感受喜悦,得到收获。二是内容的广泛性。学生们最喜欢读的是文学书籍,特别是女生,更喜欢看一些抒情类的内容,而现在的中学课程特别是现在的社会更需要知识全面的人才,所以在学生中推荐书目时,我有意推荐一些天文地理、历史、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书,让学生跨出文学的范围,站在阅读的高度,同时让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个性化阅读,主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有自己的见解,有独特的体验,有自己创造性理解。也就是读出“我”来。当然这也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为此,在读书中,经常引导学生读到某个情节时,想一想我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曾经是怎样做的,当时我是怎样感受的;或者发生类似事情时,我周围的人都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反应的。指导读《火狐》一文时,由于该文中有很多情节是火狐在奔跑时的心理活动,我于是就让学生想象火狐的内心想法,然后通过小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一开始为了孩子火狐极力想保住自己,于是学生们写到“我要活下去,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为了孩子,我必须活下去。”当火狐知道了老狼要吃掉幼狐时,学生们写到“为了孩子,我必须牺牲自己,纵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孩子们,记住凶狠的老狼,妈妈不能再陪伴你们了。”有了这种实际的揣摩、推测训练,学生就学会了在阅读时更深入的理解。由火狐的母爱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了曾经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于是个性化阅读就产生了。有了自己的经历,有了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容易产生共鸣。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就能对所读书本有自己的见解,或者对已经有人作出理解的地方,会有更新的见解。无形之中学生也就不再盲从。
五、在语文课堂、在学校、在家庭、在社区营造读书氛围,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
“环境育人”。如果一个学生,他生活在一个书香弥漫的氛围中,他很难不被影响。如何营造这样一种气氛呢?我主要采用了这样几种做法:
(一)、每天在黑板上书写读书名言。
由值周学生每人一天,不是名言,精彩语句或哲理句都可。
(二)、定期进行读书笔记的检查。
每周一及每月底上交读书笔记,假期有假期单独读书作业。
(三)、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介绍所读书目,介绍心得感受,或者介绍读书对自己的改变。
学生们把自己喜欢读的书拿来,介绍自己为什么喜欢读,把精彩的情节读给同学。有的几个同学把书中的某些情节编成课本剧。有的同学写读书的影响,写到我曾经非常脆弱,读书使我学会了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四)、布置亲子共读。
油田的环境较市区和郊区有所不同,文化环境较市区差,但经济收入平均水平较高,家长能提供充足的书源。另外家长的学历一般较高,但家长中主要是技术人员较多。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定期给家长布置共读的内容,给学生在家庭中营造读书气氛。
(五)、利用好每周一节的阅览课,在学校提供定时的读书时间。
这样学生们聊的常常是读书的话题,整天处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自己感觉如果不读书,会和同学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初中生有一种从众心理,乐意和同学交流、沟通,这样读书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
通过这样几种做法,学生们不仅是乐意学习语文,最主要的是他们有了读书的习惯,而读书又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品位。甚至其他科目的教师也惊喜地发现,由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其他科目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不难想象,当他们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时,那么这时打下的良好的基础,养成的良好习惯,会让他们的一生受益。
重视阅读吧,让阅读伴随孩子们的一生。
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