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犯罪心理学论文发表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犯罪心理学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犯罪心理学论文发表篇1
浅论职务犯罪心理
摘 要: 职务犯罪作为智能型犯罪的特殊类型,犯罪人在绝对权力欲、人格结构某些因素的偏离、自我评价系统的偏差、社会浮躁心理的助长等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犯罪心理品质(变型的价值观念、明显而强烈的贪利性动机、极端的意志两极性特征、隐蔽性与深刻体验性的情绪情感、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等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以其犯罪动机为核心经历旁观刺激、价值观念动摇、犯罪决意、强化等四阶段相应地进行职务犯罪。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心理特点 生成机制
1.引言
所谓职务犯罪,是指具有国家管理职能、依法从事公务这种特定身份的个体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依刑律予以处罚的行为。职务犯罪的出现是基于公共权利只能掌握于特定的个体手中这样一种现实可能性,而掌握权力的人客观上滥用权力,因此公共权力便被转化、蜕变为个人的权利甚至是成为一种特权,直到其权力遇到有效限制为止。与其他犯罪相比,职务犯罪普遍具有更强烈的社会危害性。从现象上而言,目前我国的职务犯罪的基本态势表现为大案要案继续上升,且存在着较大的犯罪黑数,其社会危害性越来越严重;犯罪手段花样翻新,新的行为方式不断出现,其智能性的特征更为突出,侦破难度加大;犯罪集中分布于经济热点部门、党政司法部门及国有企业。
2.职务犯罪心理特点
任何犯罪都在特定心理支配下进行。从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少数公职人员之所以沦为罪犯,除了客观方面的原因外,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无疑是驱使他们堕落的“催化剂”。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按“劳”取“酬”的交易心理
有些公职人员为别人办了事,内心总希望得到回报。这种人利令智昏,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2.2 “见钱眼开”的贪婪心理
贪婪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共同心理,是一切贪利性犯罪的共有心态,是走向犯罪道路的思想基础。具有贪婪心理的人,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铤而走险,采取各种手段,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肆意收受贿赂,挪用公款。
2.3 深感吃亏心理
一些公职人员在社会分配差距拉大的情况下,看到别人薪水比自己高,住房比自己好,于是产生不平衡的补偿心理。有些干部以为自己为党工作了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过去收入少没占到便宜,现临近退休该捞一把,为晚年留条“后路”,也算是对过去的补偿。
2.4 享乐主义的虚荣心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拥有实权的某些公职人员爱慕虚荣,一心追求个人享乐,被金钱、人情和关系所包围,成为“糖衣炮弹”袭击的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有些甚至是相互多样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心理,有助于办案人员做好侦查、审讯预案,及时拘捕涉嫌进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突破其犯罪心理防线、搜集证据。
3.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
从职务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看,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可分为三个小机制, 即内化机制、外化机制和内外化机制。这三个小机制共同构成职务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整个过程, 共同构成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整个机制。然而,每个小机制都有各自不同的运行方式和运行原理。
3.1 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内化机制
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内化机制是指通过影响国家公职人员心理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将人类社会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以及党和国家对公职人员的职业要求等这些东西转化为职务犯罪人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过程。正是由于这一内化机制的作用, 才使得职务犯罪人的心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心理区别开来。
首先,作为影响国家公职人员心理的客观因素(包括人类社会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以及党和国家对公职人员的职业要求等) 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认知图式;然后, 这些认知图式通过国家公职人员的认知机制对这些图式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职务犯罪人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再通过外化机制的不断作用, 最终使之成为职务犯罪心理。因此,在国家公职人员原有心理的基础上向职务犯罪心理转化过程中,其原有的世界观起了关键作用。因此,职务犯罪者的私心杂念与其他人的私心杂念有了明显的不同。
3.2 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外化机制
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外化机制是指通过内化机制作用而形成的职务犯罪人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转化为职务犯罪心理的过程。如前所述,经过内化后, 除那些经受住考验的国家公职人员其“三观”没有发生质变外, 其他未能经受住考验的国家公职人员原有的“三观”将会发生质变, 由为“公”转为“私”。以“私”为中心的“三观”, 只是深藏于人心的哲学观念。在致罪因素的不断作用下, 这种内心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具体口号和理念,有了这样的私念就会产生私欲,有了私欲就会产生各种需要;有了各种需要,在一定的外部条件和情境作用下,就会产生职务犯罪的动机;有了职务犯罪动机,行为人就会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实施职务犯罪行为。一旦实施了职务犯罪行为,就表明职务犯罪者已走向党、国家和人民的反面, 其犯罪人格最终形成。这就是职务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因此,有必要重点探讨职务犯罪动机和职务犯罪人格的生成机制。
3.3 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内外化机制
行为人原有的不良心理(其核心是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其他致罪因素, 经过内化机制作用, 首先形成与行为人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不相符的、以“自私”为中心的违法心理(其核心是变了质的“三观”),这种违法心理在致罪因素的不断作用下,最后发展为以职务犯罪动机和职务犯罪人格为核心的职务犯罪心理, 这就是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完整过程。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职务犯罪心理的发展到此结束, 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一样, 职务犯罪心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不断发展过程就是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经过内化—外化—内化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阶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和互相制约,即内化中有外化(在内化过程中所包含的若干消极行为和活动即为不良心理的外化),外化中有内化(在外化过程中所生成的职务犯罪动机与目的即为违法心理的再一次内化)。这就是职务犯罪心理生成的内外化机制。在这种内外化机制的不断作用下,职务犯罪心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构成一个职务犯罪心理内化外化的整个机制,由此推动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职务犯罪心理内外化机制遵循质量互变规律,职务犯罪人从原有的不良心理发展到违法心理再发展到犯罪心理,是一步一步坠入犯罪深渊的。在日常生活中,职务犯罪心理这种逐渐变化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显性的演化过程和隐性的演化过程。前者其外部表现形式较张扬, 其职务犯罪心理内外化的行为和活动可以经常为人们所知道和了解。如原江西省泰和县委书记因受贿被判刑,曾经几次在县里的中层干部会议上讲:“只要公家赚了钱,个人赚点钱,组织上也就不问了。”这表明其有问题的言行已公开化,并为人所知。后者的职务犯罪心理也经历同样的过程:从原有的不良心理发展到违法心理再发展到犯罪心理,但在外部表现形式方面给人以不显著的感觉。这类职务犯罪者平时表面上极少有不良言行或违法行为,而直接过渡到职务犯罪行为的最终发生。他们的职务犯罪结果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他们平素表现良好,甚至给人以思想端正、积极上进的印象,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象而已,其内心世界依然进行着同样的心理内化外化的整个机制。
职务犯罪心理内外化发展有两种趋势,一是向良性方向发展,二是向恶性方向转化。首先,良性发展是指职务犯罪人受积极因素的影响,经过动机斗争向着有利于党、国家、人民和社会的方向发展,行为人原有的职务犯罪心理结构向积极方向发展,使行为人放弃了犯罪意图, 也就是在心理上“弃恶从善”了。这种良性发展可以存在于职务犯罪行为发生之前,也可以发生在职务犯罪行为的准备、实施过程中,或者存在于职务犯罪行为结束后。如在职务犯罪之前因为畏罪而放弃受贿行为;在职务犯罪过程中因受教育感化而放弃贪污受贿行为或因为醒悟、良知发现而交出赃款;或因慑于政法机关的强大力量而投案自首等。其次,职务犯罪心理的恶性转化是指职务犯罪人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使职务犯罪心理的主观恶性增强以致产生了更为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从实际生活来看,职务犯罪心理恶性转化所表现出来的情形主要有:一是行为人在经过了激烈的动机斗争、权衡利害得失以后决定铤而走险,从而增强了行为人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因而也就使行为人有了更大的精神动力去实施犯罪行为。实施了第一次犯罪以后, 接着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犯罪,,使职务犯罪心理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二是职务犯罪者的个人私欲急剧膨胀。由于行为人“头一次得手”,尝到甜头,满足了其职务犯罪的需要和欲望。这种“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刺激了新的欲望产生,从而使行为人的私欲永无止境地膨胀起来,变得越来越贪婪, 越来越猖獗,由此不断地衍出新的欲望和新的犯罪动机,促使行为人要实施更多的职务犯罪行为。三是作案经验更为丰富。行为人初次作案基本上是在没有作案经验的情况下进行,尽管也可从间接途径学到一些,但那不是自己的经验。在有了第一次犯罪经历后, 行为人就会对作案手段、作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自己行为后果的设想及犯罪前后如何保护等问题进行总结,从而使自己的作案经验更丰富, 作案手段更狡猾,更具有反侦查能力。
4.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
4.1 社会环境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环境是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事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等。我们认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外在因素,其对公职人员犯罪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私有观念的存在,以及一些社会不正之风的助长,诱发了部分公职人员的贪婪心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私有心理和私有观念的存在本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一些公职人员把正常的私有心理和私有观念内化为贪婪的自私自利心理。在这种不良心理支配下,外化为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行为。
4.1.2 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一些公职人员产生对商品金钱顶礼膜拜的心理,外化为权钱交易行为。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和资源配置市场化,以及商品交易和流通的平等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负面效应,如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求价值,信奉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
4.1.3 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漏洞,增强了一些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职务犯罪受社会控制能力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控制能力强,就能较有效地控制职务犯罪。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一些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监督制约机制不落实,增强了那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从而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
4.2 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与计划经济的弊端同时存在,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使职务犯罪的诱发力增大。
4.2.1 社会分配制度的缺陷,是一支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催化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收入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和承包经营者迅速富裕起来,还有一些走私等经济违法犯罪者暴富,强烈刺激原来有经济优势、社会地位较高的部分国家工作人员。为了平衡心理,补偿“分配不公”引起的损失,少数人便产生“用我的权换你的钱”的心理,一旦有适当的条件、机会,便贪污受贿。
4.2.2 经济权力化和权力经济化,为“权钱交易”等职务犯罪大开方便之门。当前,在经济活动中,经济权力化、权力经济化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地存在。当公职人员的犯罪心理萌发后,职务或工作上的有利条件就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企图利用这一条件牟取私利便成为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
4.2.3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加重了部分公职人员的不平衡心理。那些地处“老、少、边、穷”的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收入差距很大,同一职务、同一级别报酬却不同,使一些公职人员的心理更加不平衡,更加脆弱,只要有小小的诱惑,就会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
参考文献:
[1]透视职务犯罪心理及习惯.中国心理网站,2006.9.
[2]职务犯罪突出现象及犯罪心理探析.中国心理学家网,2006.9.
[3]罗大华.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罗大华.法制心理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5]刘邦惠.犯罪心理学上[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
[7]肖兴政,郝志伦主编.犯罪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
[8]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
[9]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
关于犯罪心理学论文发表篇2
浅谈犯罪心理
如何在法律规定的12小时内审讯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犯罪心理学的运用在实际审讯工作中的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谈谈将犯罪心理学运用到审讯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营造空间气氛
(一)室内的气氛营造
心理控制要在侦查员进入审讯室之前就要开始,审讯室的布置在现代实际工作中就是一张高台,对面加一张靠背椅(指是嫌疑人就坐的位置)以达到侦查员居高临下之势,对嫌疑人造成成心理压力,询问室只有一张桌子,侦查人员可以面对面的与证人交谈,当然证人也有可能转化为嫌疑人,这种氛围尚不足以对嫌疑人造成心理上的绝对控制。笔者认为,审讯室的实际布置应让嫌疑人感到最大程度的不适,并使他从刚迈入室的那刻就开始感到无助。同时,审讯室应该是一间狭小,隔离的房间,室内只有三张椅子,一张桌子和四面空空的白色的墙。这种布局能营造一种无所遁形、陌生,孤立无援的感觉,嫌疑人会感觉浑身不自在,内心发寒,从而在审讯过程中强化“让我出去!”的意识,假如有一张让他坐着不太舒服的椅子,例如不带靠背,或使他无法触及任何物件,如烟灰、电灯等,可以使他感到更加不适,诱发他对侦查人员的依赖感,房间设置摄像头更能增加他的焦虑,同时也能让其他侦查人员在外部观察审讯全程,以帮助审讯中确定技巧运有的有效或无效。
(二)室外的气氛营造
很多时候侦查员更多的将时间花在室内审讯,实际上室外同样有文章可做,以加深嫌疑人的心理焦虑。
1.仿音,要适时在室外安排工作人员频繁走动,隔壁房门的多次开关,能让他产生其他同案应该已经到位,随时都会供认罪行的效果,从而增加焦虑;在嫌疑人旁边制造一些刺耳的音效,如不停的撕纸,让他神经衰弱薄弱意志。
2.嗅觉。在室内散放各种香味,使嫌疑人通过嗅觉神经影响脑波,产生感性思绪,瓦解其理性抗拒。
3.同左手写字,通常人写字惯用右手,突然以左手写字,就改变了脑神经反应区对手的控制,人会刹那间心神不宁,心智出现混乱,达到最终瓦解心理的目的。
4.围观。可以让三至四名工作人员四周围住嫌疑人,不与其交谈,不带表情,只需目视嫌疑人,使他感觉无处循形,如坐尘毡,如履薄冰,寒气由心而起。
二、审讯要点
审讯的要点在根本上还是在于心理的控制,是更加的心理控制,牢记审讯套路的运用,本文不在这里作具体阐述,只对一些审讯过程出现的难点,容易被侦查员疏忽的地方进行解读。
(一)试探
试探旨在通过嫌疑从的反映,包括语言反应和肢体反应,从中建立一个在施压前的基本反应准则,在嫌疑人所有反应中,眼睛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不论侦查员问多少问题,即使是无关紧要的问题,嫌疑人的眼睛都会出现两种反应。第一是回忆,当他回忆某些事时,他的眼睛经常会右移,这是大脑在刺激记忆中枢的外部表现;第二是思考,当他思考某些事时,他的眼睛会上移或左移,这是大脑在刺激认知中枢的外部表现,这也往往是他可能在撒谎的表现。侦查人员一定要牢牢认住,可以试探性地问一些问题。如“工程是你负责吗?”“你的职责是什么?”“合同谁签名?”“工程款的划拨如何操作?”“工程过程中你有违法行为吗?”等等,这些问题,有些他需要回忆,有些需要思考,有些要先回忆再思考的,侦查人员要根据不同问题的不同的反应来判断他究竟在讲真话还是假话。极少数的嫌疑人也会有眼睛完全不动的情况,不假思索的机械的回答。如“我没有干违法的事”,这只能说是在试探地程中对敏感问题事先已有回避和抗拒,这种情况撒谎的可能性更大,当然其心理防线更严密,就要用其他方式去瓦解,可以尝试用类似以下的设计对白。
――问:工程过程中你有违法的事吗?
――答:没有。
――问:工程时多长?
――答:一年多。
――问:春节、中秋有和某某吃饭吗?
――答:有。
――问:过年有给红包你吗?
――答:过年封红包很正常。
――问:封你多少?(避开对方解释)
――答:给孩子的,两千,可是我也回给他了呀
――问:回多少?(再次避开解释)
――答:几百吧,不记得了。
――问:怎么不全回给人家?(挑衅)
――答:(无语)
――问:合法吗?(一定要简洁,到位)
――答:不合法吗?人之常情。
――问:告诉你不合法(加重语言),是党员吧?(加重刺激)。
――答:是。
――问:合法吗?(重复打击)
――答:不合法。
――问:清廉吗?(加重打击)
――答:(无语)。
这种方式其实远未达到攻破心理防线的效果,但是目的达到了,就是试探中每一句话都让他感到了不适应,在心理上侦查员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锋,造成了嫌疑人心理的松动,为下一步的质问提供了很好的心理控制石。
(二)质问
在进入实质问题交锋时,侦查员必须用十分自信的口气认为嫌疑人有罪,这样可以很直观的造成他的心理压力。如果在质问过程中,嫌疑人否认自己的罪行,就会增加其信心,所以侦查员要设法打断他对罪行的否认,同时在审讯过程中,要留意他否认的意图,并在他开口前及时阻止,如果他不停强调自己无罪,侦查人员一定要针对性质问。如:“我们不是在谈论你有没有收取别人好处的问题,我们谈论的是你收了好处,你愿不愿意配合讲清楚的问题?”这样的问话目的有两点。第一,直接阻止了他否认罪行;第二,在心理上再次令他处于弱势,使他的心情再度保持低落。在质问的过程中,嫌嫌人有时会提出逻辑性的反驳,他不是直接否认。如:“我只是这个工程项目的经手人,合同不是我签的,是老总签的,我没有权力,别人怎么可能给我好处”。侦查人员要对这一类反驳加以利用,反过来对付嫌疑人,可以这样说:“你说的对,合同不是你签的,责任当然也不是你负,不过你不要忘了,你是报批工程款的第一道关卡,这就是你的权力,当然,我认为你收取好处也是一时犯糊涂,假如你不是这个项目的经办人,你也就不会干这样的蠢事”。这样的处理,嫌疑人提出的反驳就苍白无力,更像是在欲盖弥彰,更像是在认罪。在心理上侦查员仍是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三)应对僵局
应对审讯中出现的僵局,是很不容易的事,但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仍然有许多方法。第一,侦查员绕着嫌疑人走动,可以时而站在他后面,时而站在他侧面,语气要平稳,不紧不慢,甚至时而拍拍他的肩膀,要他认真想。通过这一系列动作,侦查员实际已经侵入了嫌疑人私人空间,使他明显感觉总是被侦查员的眼睛盯着身上任何地方,自已就好象赤裸裸地展现在别人面前,无地自容。第二,面对面交谈,侦查员要把自己的椅子移到嫌疑人正对面,中间不要有任何物体。眼睛一定要盯紧他,语气同样要平稳,但要锐利,这样嫌疑人会感到非常无助,有时候甚至会脱口而出说出侦查员想知道的结果。
如在面对面的场景下:
――问:老婆孩子都好吗?
――答:还好。(不自在)
――问:老婆收入高吗?
――答:不多,月入三千吧。(自然)
――问:你呢?
――答:一年最多也就五六万吧。(思考后回答)
――问:有作投资吗?
――答:没有。(自然)
――问:买股票?
――答:从不。(自然)
――问:家人呢?
――答:也不买,不懂股票。(自然)
――问:委托别人理财吗?
――答:也没有啊。(自然,开始烦燥)
――问:有亲人在海外吗?
――答:没有。(不耐烦)
――问:家里多少存款?
――答:300多万元(冲口而出)
――问:你二十年一家人不吃不喝也没有三百万,你说呢?
――答:无语。(紧张、流汗、坐立不安……)
再往后的问话当然就显得容易的多了。第三,充分利用已经营造好的空间气氛。对这点,前面已有了介绍,这里不列举了,要强调的是利用空间气氛在应对僵局时,只要方式得当,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如笔者曾试过在对涉嫌受贿的某嫌疑人的审讯中出现僵局后,采取由几名工作人员围站在他周围,只用眼睛盯着他,也不看他说话,房灯稍微调暗,我通过外透视窗查看嫌疑人的动静,我发现他会不自主的四周看工作人员,可是没有人跟他讲话,灯也不光亮,没有可以触及的物件,还被四周的人眼睁睁的盯着,他感到极度无助和孤独,很想立刻离开房间,半小时我认为效果达到了,撤开工作人员,当然,往下就是他很快就认罪了。第四,两名侦查员唱双簧,这点很容易理解,关键是侦查员要明白,双簧的目的在于心理施压,在嫌疑人很无助的情况下,有一个人突然给了他温暖,援助,关怀,他会把这人当作救命草,心理自然会产生信任,有了信任,就激发了他内心感性的一面,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就容易松动了。
(四)编制主题
在审讯中,编制主题让嫌疑人回答,能很好地帮助侦查员判断他的心理状况,以确定审讯方式与方向是否正确。如对一些潜在的问题,侦查员发现了,但尚未能掌握,也不能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侦查员就可以编制主题,请君入瓮,以下是一段真实的审讯对白,供参考:
――问:经过查帐,在你管理的帐目上短缺了200多万,你怎么解释?(并不完全真实,但可以编制主题)
――答:不可能!(缴动)
――问:事实就是这样,而且对方的帐也查了,包括了对方的企业内帐,只是准确数字没最后出来,(继续编,继续刺激)
――答:怎么会这样(沮丧)
――问:所以你要解释,钱都哪去了?(确定他一定有问题)
――答:(无语思考,回忆……)(有问题,但他自己都是糊涂帐)。
――问:如果你不解释清楚,这200万都要算在你头上,够你坐15年(语气要平和,令他相信)
――答:你们一定搞错了,不可能这么大缺口(开始松口)
――问:不会错,只是最后结果未出来,你只要把自己那些问题讲清楚,我会考虑给予你最大的帮助(适时扔颗救命草给他,但语气仍然平和)
――答:(无语,焦虑不安,不停喝水)
――问:我可以帮助你搞清楚,但你要有姿态(随意一说)
――答:(无语,无助的样子)
――问:你从中拿了多少?(柔和,屡利)
――答:我没拿那么多。(崩溃,绝望,带冤屈)
――问:多少?(平稳,屡利)
――答:大概40多万(轻松了)
整个审讯过程,侦查员都在通过一个编制的主题(这个主题不能是空穴来风,要有相当可能性),技巧问话,查言观色,最后确定主题有效,方向、方式正确,终于一举击破,在主题编制过程中,侦查员一定要注意保持语气的平和,声音不要太大,但眼睛一定要看紧他的动静,哪怕只用余光去看,表现的越不经意,他会越相信,也会越紧张,会越认为讲清楚反而罪过轻了,这样会越信任侦查员。同时,侦查员要尽量利用嫌疑人的不安全感,装作和他站在一边,并不停地表现出真诚的帮助,在身体上更靠近嫌疑人,用友好关怀的肢休语言,如轻拍他肩膀背部等,使嫌疑人感觉已无法脱身了。因此,主题编制好了,嫌疑人离认罪就不会远了。
(五)认罪
侦查员审讯的最终目的就是令嫌疑人认罪,有的人一旦认罪,会很快就说清楚。但多数嫌疑人会出现挤牙膏情况,笔者强调的是侦查员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的处理。可以适时的抛出一些心理问题,让他去思考,同时也要注意他是否撒谎。如:“你收受的最大笔钱是多少,记得吧?”“最小的一笔钱是多少,也记得吧”?“不对,最大的不是三万,重新选择。”“没有讲透,给你选择题吧,争取80分就可以了。100万、50万、30万,这是总数,你自己选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在做同一件事,就是从心理上摧毁他的防线,同时这些问题也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发问,效果才会更加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