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对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2)
王家桢分享
三、发现文章的感情色彩,挖掘作品体现的价值观
一篇文学作品,不管行文结构如何发生变化,都要围绕一定的主题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文学作品表现的内容必然涉及最为基本的社会价值关系,大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小到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然包括对文中体现的价值观的了解。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中介来激发读者的想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进而达到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效果。阅读文章时除了会体会品味作者的选词外,还必须有整体观念,带领学生阅读完文章后,我们还应帮助学生透过文字挖掘其深层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体现在最主要的几句话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寻找、发现这些中心语句。以刘树棠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二)》第二单元Home为例,阅读完文章后,要归纳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可以先给学生设置几个问题:1.作者对待“家”的态度是什么?2.哪些语句能够表现出作者对“家”的态度?先让学生自己讨论,之后带领学生寻找能够表现作者对“家”的态度的语句,例如:“…but our house is not for sale. Our house is not a temporary investment… Our house is our home. We live here. It is the place we go to when we don’t feel like going anywhere.”;“…if we moved, someone would certainly paint that section of the wall. How would we know how tall our children were when they were four years old?”; “… and I’m warmed by everything in our house which may merely be dust, but it is our dust and I like it.” 等,文章中有大量的词语、句子表现出了作者对“家”的态度,在作者看来评判“家”的标准不应该是看房子在金钱上升值了多少,作者认为“家”是给一个人温暖的地方,是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场所。而且,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降低了让学生直接归纳文章主题的难度,文章的主题通常也就是作者要体现的价值观,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教会他们如何思维的过程。
四、运用英汉对比,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文字信息
利用中西语言文化的偶合现象来对比分析、体会文学作品。文化的偶合现象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在英汉语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 1.“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in?sheep’s?clothing; 2.“同舟共济”,英语为in?the?same?boat; 3.“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earth; 4.“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twice?before?you?ac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例举。可以利用文化的偶合现象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还以刘树棠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一)》为例:The change in the patient’s appearance couldn’t have been more obvious.(Passage A, Unit8) 这句话包含一个语法现象:“否定式+比较级”结构表示最高级含义。其实这一现象共存于英语和汉语中,如:①Nobody works harder than Mark does. 汉语为:没有人比马克工作更努力了。②No one in our family has a better memory than Jane. 汉语为:我们家谁的记忆力都比不上简。③No garden in the town is more beautiful than this. 汉语为:他的花园是城里最漂亮的。通过以上几例不难发现,汉英在这个语法现象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即都是用“否定式+比较级”结构来表示最高级的含义。在对比中,可以让学生对英语有种亲近感,又便于记忆。
另外,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以达到深入体会行文内容的效果。如刘树棠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一)》第五单元Too many choices in Shopping一文的阅读讲解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时逛街选购商品时的经历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意思。即,可供选择的商品种类太多时未必是件好事,光是花在比较选购商品上的时间就难以让人忍受。这种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总之,在精读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是引导学生深层次读书,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激活思维,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的良好途径。通过恰当地引导学生品读文学作品,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读、写、译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霞,朱正才,杨惠中.朗读在外语教学和测试中的作用[J].外语,2006(2).
[2]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