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基础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左右(2)

秋梅分享

  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篇4

  试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对于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应该做什么、应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的期望,为幼儿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指南》对幼儿好奇心及学习兴趣进行了充分的强调,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本文将就如何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旨在为幼教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系列可行建议。

  一、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一)游戏能影响幼儿的智力发展,提高学习乐趣。

  对于刚接触学校的幼儿来说,面临的环境、同学和教师都是新鲜又充满刺激感的,他们极其渴望新事物,贪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会让他们觉得乏味,而且会影响学习效果。而游戏是让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获得学习知识、获得生活经验的有效方式,它能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全面提高幼儿对学习的乐趣。如当幼儿处于情绪低落、不主动参与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2至4分钟进行游戏,通过手指打鼓、手指兄弟、手指谣和手指锁等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幼儿的学习乐趣,开阔幼儿的知识视野,是一种能让幼儿锻炼身体的好方法。

  (二)游戏能培养幼儿的素质身心,提高综合能力。

  游戏有内容、情节、角色、动作、语言、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利于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可以玩简易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如教师提问幼儿:“A和C谁比较高呢?”回答是C高,因为ABCD(A比C低)。这样的简单问题可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快速有效地学到英语知识,打通另一条思考的大门;开展密室逃脱和人椅游戏的训练,幼儿坐在椅子上,每一个幼儿的双手抱紧前面幼儿的双肩,再慢慢坐在后面一位幼儿的大腿上,集体向前。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感情,让他们懂得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让他们通过参与优秀活动,培养课堂上的纪律性;再者可以开展一些教师和幼儿互动的游戏,教师抓住不同幼儿的兴趣点,有助于更好地沟通感情,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如何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效果

  (一)培养幼儿的主体地位,导入游戏。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教育的主体。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幼儿作为受教育者和主体的地位,以游戏为载体,积极开拓思维让幼儿参与游戏,并通过对不同幼儿的接触,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他们不同的身体特征,这样才能快速地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从而乐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扮演游戏角色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如玩拉小猪走游戏,准备好藤圈、小猪头饰,让全班幼儿分成两队,第一名幼儿扮演“拉猪人”拉着藤圈向前走。第二名幼儿戴上小猪头饰蹲着走,然后全班幼儿集体唱儿歌:“耳朵大,眼睛小,猪的全身是块宝。快拉小猪进猪圈,小猪小猪要走好。”最后在第一名“拉猪人”的带领下,所有小猪都找到自己的“家”,游戏得以圆满结束。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明白了猪的身体构造,而且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方向感,增进了小伙伴之间的沟通和感情。

  (二)利用有效手段达到游戏教学目的。

  通过实际教学实践,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大多数是性格活泼、可爱开朗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性格特点,采取音乐教学方式刺激幼儿的身体感官,从而进一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如讲解动物的种类时,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方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两只老虎》和《小兔子乖乖》等音乐朗朗上口、耳熟详尽,适合幼儿接触和学习。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会演唱这些歌曲,再补充一些丰富的课外知识,如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珍惜和爱护这些小动物等,还能让幼儿模仿老虎、兔子等动物,充分抓住这些动物的特征,这样能快速提高幼儿的记忆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增强游戏趣味性,融合学习。

  如何能让游戏与学习有效融合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索的问题。通过丰富鲜明的游戏安排,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则需要教师确保每一项游戏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如果安排的游戏只是单纯地塞入知识,毫无创意,就会使幼儿失去参加游戏的乐趣,达不到学习目的。同样如果教师安排的游戏是单纯地玩,没有任何教学意义的话,也达不到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每一项游戏教学,增强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并将学习融合其中,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

  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教育形式和手段得到丰富,利用游戏教学方式有机融合教学内容,已经成为一种更新型和方便的教学方法。幼儿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一个开心的学习氛围,才是父母和教师首要重视的。所以本文从两项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的影响着手,提出三项具体策略,即培养幼儿的主体地位,导入游戏利用有效手段、达到游戏目的和增强游戏趣味性、融合学习,希望幼儿在教育初期更好地发展。

  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篇5

  浅谈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舞蹈就是使用幼儿的语言、身体动作、音乐以及喜剧表演的综合性手段,幼儿舞蹈能够反映出幼儿的实际生活,使幼儿的情趣得以充分的表达。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舞蹈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并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陶冶幼儿性格品质,促进幼儿记忆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的提升,强化幼儿的肢体表达以及音乐感受能力,因此加强幼儿舞蹈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最早的人类生活中,人们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将自己作为人的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现在孩子学习语言前的表现。舞蹈与幼儿的天性相适应,对于促进幼儿的交往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舞蹈就是幼儿使用具有节奏、造型的连续的肢体动作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想象表达出来,这是幼儿的天性是相符合的。通过幼儿的表演,舞蹈能够反映出幼儿的情趣,是一种反映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通过舞蹈教育,能够使幼儿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幼儿感受到美。幼儿舞蹈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能够丰富幼儿的内心以及情感世界,促进幼儿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幼儿舞蹈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身体机能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动作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通过舞蹈动作能够了解和感受到幼儿的态度以及情感。幼儿舞蹈以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基础进行创作,让幼儿参与到舞蹈教学中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促进幼儿肌肉、骨骼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舞蹈还能够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加强肌肉的发育,使孩子的各个关节之间更加协调。从幼儿阶段开始舞蹈学习,能够使孩子的呼吸、心跳、肠胃运动速度加快,充分发挥神经以及循环系统的作用[1]。

  幼儿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处于发育过程中,对于刺激,大脑皮层的反应没有规律性可言,一般情况下,兴奋是比较多的,孩子很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肢体不够协调,经常犯困。舞蹈能够对身体机能的变化发挥作用,并且保护幼儿的神经系统。

  幼儿舞蹈依据幼儿的身心进行创作,需要人的肢体,如头、肩、手、胸、跨等相互配合进行的,经过专家的鉴定,舞蹈动作对于肢体的训练都是安全的,并且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幼儿阶段的孩子发育还不够完善,如果进行了不科学的训练,肌肉就会无力、协调性不好,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舞蹈对于幼儿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其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还能够增强幼儿的肢体协调与节奏感。

  2、幼儿舞蹈有助于幼儿智力、审美能力发育

  在观赏舞蹈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了解到不同身体部位发挥的舞动作用,有助于幼儿感知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舞蹈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精力进行节奏、动作以及情感的表达,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身体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记忆歌词、舞蹈动作、形象、节奏以及队形变化,促进幼儿记忆力的提升,在舞蹈工作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理解能力。

  舞蹈具有一定的创造和想象作用,与幼儿依靠表象了解事物的特点相适应,幼儿的想法是有个性的,并且是天真的,使得舞蹈的创作有一定的空间,幼儿依靠自己的想象以及心灵感悟表现舞蹈,人体语言能够使他们的联想更加丰富,根据创造性。对于相同的音乐,不同幼儿的感受和舞蹈是不同的,通过他们的观察、理解以及创编,有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育。

  舞动能够调动人的情感、动作、表情,能够为幼儿营造丰富的审美空间[2],是美与欢乐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舞蹈情境的创设,使孩子们更好的感受人世间的美好事物,懂得真善美,促进感受美、欣赏美等能力的提升。

  在舞蹈教育中应重点突出快乐,让孩子们能够顺其自然地感受到舞蹈学习中的美与快乐,使审美情趣更加完善,强化审美能力。

  3、幼儿舞蹈有助于提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以及注意力

  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保持幼儿的注意力,使其能够集中注意力。不用年龄段的幼儿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幼儿,使用温柔、亲切、缓慢的语气与幼儿交流,用前倾、柔软的姿态对待幼儿,使其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身上[3]。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应有力度、速度变化,并且充满情感的语言,具有活力,多变姿态的体态对待幼儿,使其能够快速的集中注意力。在舞蹈教学中,观察模仿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能够集中幼儿注意力,使舞蹈动作更加完整,促进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以及注意力的提升。由于舞蹈的题材和形式比较多样,幼儿在练习、表演过程中,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舞姿,聆听到悦耳的音乐,能够得到艺术的熏陶。

  4、幼儿舞蹈能够培养幼儿意志以及形体气质

  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中都是一个孩子,这些孩子从小受到父母以及祖辈的宠爱,娇生惯养,不愿意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害羞、孤僻的性格,这些孩子在刻苦的训练下,能够磨练其意志品质[4]。舞蹈是一种表现艺术,需要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需要幼儿有勇气进行表演。进行幼儿舞蹈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集体意识,使孩子更加活泼、开朗,锻炼其意志力。虽然舞蹈是一种美,但是学习舞蹈的过程却是痛苦的,幼儿需要具备吃苦的精神和很强的意志力,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克服胆怯、内向,提高自信心,形成坚强的意志。通过舞蹈学习,强化幼儿的自信心,使其意志得到锻炼,更好体会舞蹈带来的快乐。

  在舞蹈教师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存在着驼背、耸肩等不好的习惯,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提醒幼儿改掉这些坏毛病,能够形成良好的身体体态。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的这些习惯能够被很好的纠正。舞蹈对于塑造人体的造型美具有积极的作用,科学的训练能够使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以及灵活性得到提升,促进幼儿的骨骼发育[5],促进幼儿消化机能的提升,强化身体素质。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在气质方面能够得到锻炼,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其今后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三、结语

  幼儿阶段是孩子身体以及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舞蹈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陶冶孩子的身心,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因此应注重舞蹈教育。在舞蹈教育中,不仅要向孩子们讲述理论知识和艺术能力,还需要注重其道德品质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舞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幼儿身体机能的提升,发育智力、审美能力,提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以及注意力,强化意志品质,促进幼儿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进步。因此要努力加强幼儿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1.优秀幼儿教育论文范文

2.幼儿教育论文完整范文

3.有关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

4.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论文

5.关于幼儿教育的小论文范文

6.幼儿教育类论文最新范文

340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