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经济学论文>发展战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中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趋向

若木分享

  2010年1月,国务院公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2010年5月,国务院公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发展规划。2011年3月,国务院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三个国家级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思路,进行了新布局,我们必须把握在国家区域经济战略背景中的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趋势、发展走向,追求并实现皖江城市带的崛起,顺利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笔者依据上述三个国家级规划,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趋向做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皖江城市带将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区域被称为“增长极”。增长极的“多极化”是国家对区域经济的战略新布局。自“十一五”以来,我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重视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保证国民经济不再依靠少数几个‘极’,从而走向多极发展;重视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走向均衡发展。2009年以来,国家已陆续出台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我国将进入一个以区域为主要单位、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动为主要格局的发展新阶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亮点,都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推进和打造的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极。

  皖江城市带具有成为中部崛起重要增长极的条件和机遇。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面积占全省的45%,人口占50%,它的经济总量占了66%,其中合肥、芜湖、安庆三市经济总量均已超过千亿。2009年,皖江城市带工业化率达到44.5%,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皖江城市带内的工业已在安徽居主导地位,成为带动安徽经济的“发动机”。

  皖江城市带区位优越,与长三角地区相接,在产业和资源要素方面,皖江城市带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皖江城市带拥有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

  在产业园建设方面,以现有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园区的规范、集约、特色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江北产业集中区依托马鞍山市、芜湖市,利用皖江北岸深水岸线资源优势,重点在巢湖市无为县、和县沈巷镇沿江一带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主要承接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推动产业协作、共同发展。江南产业集中区依托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利用皖江沿岸承载空间大的优势,在池州梅龙镇共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主要承接有色金属深加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促进产业合作、联动发展。据统计,2010年5月举办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银企对接会共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696.2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29.18亿元,签约金额280.18亿元。按照示范区规划的四大战略定位,皖江城市带将立足安徽省,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努力成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奋力担当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二、皖江城市带将构建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平台

  长三角本义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如今人们更关注它的经济社会含义,通常有小长三角、大长三角、泛长三角等提法。小长三角包括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泰州、台州等16个城市。大长三角即通常意义上的长三角,以国务院2008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为依据,正式明确了长三角区域范围为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为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泛长三角经济区的范围界定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1+3”模式,即以上海为龙头,把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全部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二是“3+2”模式,即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的基础上,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也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2008年初,胡锦涛在视察安徽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并且对安徽进一步融合长三角经济区提出了期望。

  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势。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必然从“区域以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向“以城市群为重心的泛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进程加快。珠三角从原来的广东省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到大珠三角,再演变为“9+2”的泛珠态势;京津冀经济协作区,目前已发展成为环渤海湾区域的合作;北部湾区域合作已走到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在国内几大区域的泛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长三角泛化发展就成了必然趋势,必然选择。从小长三角到大长三角到泛长三角,这不仅仅是地理概念的变化,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当前,长三角(沪苏浙)经济一体化程度迅速提高,而泛长三角(沪苏浙皖)的经济一体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势。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非常明确地突出了产业转移这一主题思想,《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也在于强调实现区域整体产业升级转移,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因此,产业转移升级需要加强泛长三角洲区域的合作。长三角产业升级必须过好一个关口,就是从区域内的“块状经济”向“网状经济”的转型。一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将大力促进安徽经济发展,也为长三角经济扩展版图,增大经济生长空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规划将加快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也推动长三角向安徽的产业转移。长三角区域规划强调了与区外的联系和辐射,向北拓展到苏北,向南拓展到浙西南,向西拓展到安徽,都属于第一个层次,这也描绘了泛长三角经济区的蓝图。

  三、皖江城市带将整体对接并融入长三角城市群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强化合肥、芜湖、安庆区域中心城市地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当前,新型城市化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合作,力图在城市之间建立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那么,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关系也是互动的互补的,协作的协同的,同时,皖江城市带东向对接、融入,长三角城市群西向扩容、辐射。

  皖江城市带要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一体化发展。强化合肥、芜湖、安庆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提升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行政、商务、金融、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打造滨湖新区,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加快合(肥)巢(湖)、合(肥)六(安)一体化进程,建设合肥—淮南城际快速通道,推进合(肥)淮(南)同城化。强化芜湖沿江中心城市地位,实施城市东扩南进,加快芜(湖)马(鞍山)同城化进程,促进与江北联动发展,密切与南京都市圈的合作,建设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大城市。加快安庆中心城区发展,壮大城市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向东融合,向西开放,推进与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积极稳妥关闭资源枯竭矿山,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推进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强市、县城区一体化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推进马鞍山与南京、芜湖双向融合,建设新型滨江工业和山水园林城市;加快铜陵城市扩张,促进与池州合作发展,建设皖中南中心城市。加强池州、巢湖、滁州、宣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引导产业、人口有序集聚,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按照《规划》,到201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长三角城市群将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是当前我国经济发达、科技先进、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区域经济体,长三角以全国2.1%的陆地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1.7%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47.2%的进出口总额。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和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统计显示,2010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GDP达到69872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17.6%,平均增长12.6%,年人均GDP已达到2.4万元人民币。总量排前五位的城市为:上海16872.42亿元、苏州9168.91亿元、杭州5945.82亿元、无锡5758亿元和宁波5125.82亿元。2010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经济总量逼近7万亿元,GDP平均增速达到12.6%,高于上年1.6个百分点,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城市群。

  当前中国的城市群与世界城市群相比,落差还很大。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相比,“大城市不凸起,中小城市上不来,城市群就没有竞争力。”今后世界的竞争就是城市群的竞争,中国的城市群决定中国发展的未来。今后的国力发展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城市群域的竞争。“城市群是打破行政区划疆界的最有效的方式”,发展世界级城市群将是中国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客观上需要建设国家进入世界的枢纽和世界进入中国的门户,需要以国际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经济的体量越来越强大,必须要有两三个城市群担当门户和枢纽,这客观上落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身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一核九带”: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空间格局。目前,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沪宁城际铁路的开通及沪杭高铁建设已进入铺轨阶段,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将有望跻身继纽约、东京后的全球第三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担当着伟大、艰巨的国家使命。

  “宁合都市圈”是皖江城市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路径。城市化是板块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区域板块往往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在区域内部形成了开放的、互动的、网络状的都市连绵区格局,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密切,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一方面促进了整个区域板块经济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板块整体的竞争力。长三角城市群在扩容、转型、提升的过程中,正在形成开放的、互动的、网络状的都市网络。长三角规划对这个都市网络有所布局,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使之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

  南京都市圈也称“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龙头,包含了周边100公里左右的区域,地跨苏皖两省,南京都市圈的成员城市有:南京市、马鞍山市、滁州市、镇江市、扬州市、芜湖市六市全部行政区域以及淮安市下辖的盱眙县、金湖县,巢湖市下辖的居巢区、和县、含山县。安徽马芜滁巢四市第一批纳入南京都市圈,2010年,合肥与马鞍山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联盟。南京都市圈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区域文化交流互动的必然结果。

  从南京都市圈——宁合都市圈,这将是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走向。随着长三角规划和皖江城市带规划的出台,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皖江城市带的东向发展,长三角城市群的西向扩容,南京——合肥都市圈(宁合都市圈)应运而生。“宁合都市圈”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南北跨江呈块状分布,东西跨越苏皖两省,以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为双核心,包括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六安、巢湖、滁州、淮安、扬州、镇江等12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和43个县所辖787个县城镇及建制镇,总面积11.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20万。宁合都市圈实际上是由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两圈一带”融为一体而组成,该区域内地理相接、文化相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

  “宁合都市圈”将发展成为长三角的副城市群。从现在看,宁合都市圈的首位主导城市和部分成员城市,已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未来看,宁合都市圈的所有大中小城市虽因各自规模不同而分别处于不同层次,但都属于长三角范畴,全面融入长三角是宁合都市圈发展不可抗拒的根本趋势,这决定了宁合都市圈不是完全独立的、游离于长三角之外的城市化区域或城市集合体,而是长三角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大系统的若干子系统之一。加快宁合都市圈发展,拓展南京、合肥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提升长三角西部区域的经济强度和梯度转移的承接能力,是发挥长三角对中西部地区辐射功能的必由之路。皖江城市带要把握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把握泛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安庆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对接、整体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崛起、“宁合都市圈”的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的转型,在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中将是一个互补的协同的共赢的过程。“宁合都市圈”的构建将成为皖江城市带整体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路径、战略平台。皖江城市带将逐步并最终整体融入长三角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群。

  总之,在国家区域经济战略背景中,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趋向:一是将奋力打造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二是将全力构建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平台;三是将努力整体对接并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机遇,优势互补,战略合作,实现皖江城市带的崛起,推进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8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