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文化研究>

日本文化论文参照

秋梅分享

  日本文化的特质是采集东西文化成果,消化变形为日本民族独具特色的东西方汇流文化。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日本文化论文篇1

  浅谈日本的可爱文化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也越来越丰富,因此,人们所认识到的文化业也具有了更多的类别和涵义。但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一种社会现象正在以不可忽视的力量迅速流行起来,人们开始逃避生理上已经成熟的事实,在生活中开始不断的寻找可以保留的童年时的物品、装扮和语言等。大量夸张,可爱的卡通造型开始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这种现象在如今被人们称为“可爱文化”。

  关键词:可爱文化、日本、社会、现象

  一、可爱文化简述

  所谓的“可爱文化”正是当今社会上十分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不管是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交通工具,还是复式、装扮、办公学习用品等等都有“可爱”身影。而体现可爱,活泼,甜美的风格则成为了一类设计师独特的表现风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不难发现,街头,屋内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可爱风格物品,这更是令一些少男少女爱不释手。“可爱文化”已经悄无声息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在世界各地蔓延开来,并且不知不觉的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道独特的时尚风景线。

  在现代汉语中,“可爱”有值得爱和让人喜爱的两层含义,而在日本相对性的词“KAWAI(卡哇伊)”,其应用的范围却远远大于这两层含义,例如,日本的女生给喜欢的男生做爱心便当,外观应是叫做“好看”但在日本这也可以称为“KAWAI”,看海族馆形形色色美丽的鱼我们都说“很漂亮”,在日语中也可以说“KAWAI”。社长的眼镜很“KAWAI”,说上司发福的肚子“KAWAI”。从以上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日语中的可爱可谓包罗万象,其使用频繁而且多义,从中也可以看出日本文化中的一个总要文化――“可爱文化”。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崇尚可爱的社会倾向在日本至少已持续了20年,虽然经过了20多年,但是丝毫不见衰落的趋势。可爱文化已经巧妙而完美的融入了日本的现代化中。”日本三丽欧公司设计的kitty猫等以其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红遍了全球。在日本,帮小朋友过马路的志愿者,以及婚礼上的伴郎和伴娘都扮成kitty猫形象。

  20世纪初,日本开始隆重推出印有皮卡丘肖像的飞机;侦探动漫“名侦探柯南”虚构出的人物工藤新一作为日本警视厅的一位警员被大力推出。日本Resona银行用小白兔形象的Miffy来装饰ATM的提款机。日本全国JR的交通卡上也统一印着“青蛙君”这只大嘴青蛙(“青蛙”一词与“归来”一词在日语上读音相同),而这只“青蛙君”又这般可爱,由此在销售方面也推动了这种交通卡的发放率。

  除此之外的各种可爱形象还被运用到日本邮政系统中,比如日本邮政公社邮筒上的“Yū-Pack”吉祥物及邮票上的各种可爱形象。可见,可爱形象已经渗透到日本各个领域,而且深入人心,人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这样可爱的国度,习惯了生活中这些可爱的形象,让人不禁觉得如果没有“可爱”这一道关卡,似乎什么事情看起来都了无生趣了。

  二、对可爱文化的一些理解

  日本青少年杂志CREA称“‘卡哇伊’的使用最为广泛,这是广受在现代生活的日本人喜爱的,习惯性的词。”据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莎朗?金塞拉写的主题中提到,可爱的热潮始于1970年左右,日本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用圆润、幼稚的字符写笔记和信件,而刮起一阵可爱风吹向了世界。

  日本的“可爱文化”不仅为孩子服务,可爱也同样体现在现代服饰的穿着上。可爱服饰常常以白色和粉红色为基调,辅以玩具或包包之类的小装饰,看起来像动漫里的人物。让人觉得可爱,觉得舒服。“这就是日本人舒缓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从小在日本长大的中国女孩石硕这样认为。她还向记者介绍到:“日本许多产品的说明书也用可爱的动漫取代繁琐的文字。比如传真机的说明书上画着位年轻女职员,刚刚买到传真机后,她如何一一把箱子里的机器拿出来,又如何安装,碰到问题时,如何打电话咨询解决方案的。可爱之处在于,女职员遇到问题困惑时的表情和豆大的汗珠以及咨询过后绽放的欣慰笑容。”这种说明方式在其他国家显然是不多见的。

  外国的观察家发现日本的可爱文化是非常有趣的,但有的时候又显得有些怪异。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日本人把这种文化恰到好处的运用在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中,例如政府出版物、公共告示牌、办公室、军方的广告以及民航机等等,这样的现象可谓不胜枚举。这样的做法放在别的国家,也许会被人们认为不严肃或轻佻,但同样的现象在日本人看来,这些可爱的形象是正他们高压生活之外,能够给生活带来动力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但是对于“可爱”的东西,也许是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也许是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对美好的憧憬,人们对可爱似乎都会降低抵抗力,对它爱不释手。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对于“可爱”毫无抵抗力。但喜欢“可爱”与本身可爱的人,往往被一些人称之为“幼稚”。从这方面来说,小孩无疑是最幸福的,无论什么样的小孩子都会得到别人的喜爱,无论犯了什么样的错,都会得到对方的原谅。而且幼稚似乎是小孩的专利,每个人都从孩提时代成长起来,每个人都天真烂漫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长,接触事物也越来越多,人自然就变得成熟了,对可爱事物的喜爱也是对童年美好的一种回忆。

  人终归是要长大的,长大也就意味着身上担负的责任更大,要走向成熟,这是普遍常识与社会要求,它与发展经济、富国富民这一社会目标相并列。但是,当日本的社会富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谋求更大发展的积极动因就减弱了,加上日本现在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增大,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加冷漠,与其他国家的人相比难免更希望自己可以不要长大,从而逃脱现实的魔掌。然而,现在的状况是,人们追求永远年轻,年轻活泼被认为是人的价值所在。人们常用“KAWAI”来表示自己年轻,抵制向成年阶段迈进,以致这成为一个用途广泛的词。

  在成年人的日常生活里,有很多不值得赞美但又不得不违心给予称赞的东西,例如对朋友家里缺少品位的窗帘,或是对上司戴着的式样俗气的新领带等。当你实在无法用“好美”或是“有品位”等词汇来表达你对事物的喜爱或对事物的赞美时,便可以使用卡哇伊来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还有,当同事或恋人因受惊而不由自主地发出怪声时,你也可以搬出卡哇伊来表示:“你的叫声太可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句话能帮助当事人缓解难堪。

  卡哇伊之所以能派上这么大的用场,原因在于它包含着诸多语义和语感,适合用于各种令你觉得词穷的场合或情况。它以含糊其辞来掩饰自己的价值判断,并让对方感到自己与他的看法或感受是同样的,是得到支持的。无论在什么场合,这样的词可以保证聊天的双方互不伤害,从而圆满收场,而这些对于日本人来说恰恰是最要紧的。所以,“KAWAI”可以说是日本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或久别重逢时,一个十分便利的语言工具。

  三、结束语

  从对“可爱商品”的追捧方面来说,整天沉溺于日本可爱的动漫游戏、书籍饰品,或以收藏和交换“可爱玩具”为乐的人还是不占少数的。至于说成人玩具则要占整个日本玩具市场的七成以上,从18岁到69岁,84%的人中至少有一个,50%的人中则要有二十个以上。可爱玩具对于有些男性玩家,就如英国儿童学家温尼考特所说的,简直成了一种“过渡性客体”,用以替代其对母亲执拗的臆想。也许我们觉得这些不可思议,但这些确实有迹可循的。

  事物总是有利有弊的,喜欢归喜欢,但是也要适而可止。我们还是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和学习上,这样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将自己的国家民族变得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陈淑聪、余晓丰.《童趣元素在女装产品中的应用》.艺术与设计,2009年02期

  [2]四方田犬彦著. 孙萌萌译《论可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

  [3]徐敏、朱峰、黄莉华.产品消费中的可爱文化现象[J];商场现代化;2008年17期

  日本文化论文篇2

  浅谈日本文化的自然崇拜

  摘要:日本人时刻接受美丽岛国自然环境的恩惠和培育,尤其厚爱自然和自然的色彩,并对自然怀有深切的爱以及亲和感情,对自然美和色彩美的感觉特别敏锐和纤细,并且含有丰富的艺术性。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风土以及他们崇拜自然的原始自然观,已经成为孕育日本文化的基础之一,并直接影响着日本人的基本性格和原始封锁。日本文化的自然崇拜已经成为日本人把握美和创造美的源泉。

  关键词:自然 自然美 崇拜 日本文化

  日本人一直以来对自然及自然美情有独钟。日本文化的诸多方面是依托于日本人的自然观而形成的,自然界中的形、色、态又被集中的反映在日本文化中,形成日本人独有的美的观念。了解日本人的自然观,就能更好的了解日本的文化,更好的认识日本社会。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多发台风、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大自然在给人类带来各种恩惠的同时,也制造了无数灾难。人类无法抵御自然界强大的力量。从而使人们对自然产生依赖与恐惧两种情感,自然崇拜就是在这种情感基础上产生的。最初的自然崇拜是对自然物本身的直接崇拜,人们把与自身生存密切相关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海、土地动植物等自然现象与自然物,皆当作崇拜的对象。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仰慕,形成了日本人“清洁”“冷静”“秩序”“献身”“自我牺牲”的意识形态。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为了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生存,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都是十分重要的。

  日本的气候中,热带气候和寒带气候共存,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在季节变迁中,由很多岛屿组成的日本国土拥有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在古代日本人有一种“风土观”,所谓“风土”,在这里不光指外界自然,而且包括独自的生存态度、生活习惯,甚至建筑形式等,既有“自然的风土”也有“人文的风土”。“风土”被认为是探寻日本人生活模式与思考模式的原点之一。

  日本四季分明的变化不仅塑造了日本人「界限」、「节制」、「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一个人力量的渺小,集体力量的巨大。所以当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体贴、关怀、富有同情心的。过去,日本和中国都是农耕国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农耕文化也决定了日本人的性格。当时,农耕机械不发达,农耕作业必须要人们齐心协力才能够完成。为了生存,粮食的生产被放到第一位。人们共同耕作,共同收获,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依赖感。

  日本是四周环海的岛国,这意味着岛上的人,即使不喜欢这个地方,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即使出了什么事,人们也无处可逃。如果无法离开的人们有了分歧,开始争斗,这样不断斗来斗去,最终只会导致一起灭亡的结局,所以和平共处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这种与他人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观念构成了日本人特有的道德精神,传统的行动样式――“和魂”。

  日本人对自然十分崇拜,“极尽所能”地顺应自然、接受自然、配合自然的时序,这不但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形态也影响了日本人的审美观念。不完美也是历史的痕迹,也是一种美。这种信仰使得日本人在观看事物的角度有着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比方说,枯山水庭院,是完全异于西方甚至东方其他国家的设计的。从一种空无,或者由无生命的大小石头所组成的空间概念,演绎成或山或水的空寂形式,提供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再者“旬”的观念,在日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材质、图案到用色,无一不遵循自然的时序,时时呈现出四季流转的视觉意象,总是那么细致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谐”是日本设计中最重要的特性。日本人在手工制作中极力保持原料的天然性,不喜欢特意的加工、雕琢。尽可能的融合“和谐”“纤细”“致密”“正确”的思想,创造出产品的新的价值。

  日本人的自然观形成了日本人纤细,敏锐且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日本人配合自然的时序,更改生活中的物件,如器物、图案,以维持生活与自然脉动合一的情趣与质感。同样地,日本人体会到自然界中生命的无常与运作的轨迹, 深深地感受到自然的灭绝之美与物哀之情,所以自然的时序总是牵动着日本人的纤细心思,牵动着日本人从“崩坏”与“新鲜”的对比中,了解物哀与无常的道理。在建筑空间中障子与柱子的横木会随着时间而腐朽,然而看户外自然的流转,是一种与自然共融的生活方式。对日本人而言, 这种自然材质的腐坏,是一种时间的痕迹且难能可贵。日本京都许多建筑寺院的材质裸露木材的本色和质地,而不是象很多彩色建筑那样予以涂装以掩饰历史的痕迹。

  日本人受到美丽岛国自然环境的恩惠和培育,特别厚爱自然和自然的色彩,对自然怀有深切的爱和亲和感情,对自然美和色彩美的感觉特别敏锐和纤细,并且含有丰富的艺术性。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风土以及他们崇拜自然的原始自然观,已经成为孕育日本文化的基础之一,并直接影响着日本人的基本性格和原始封锁。日本人顺从自然,并认为自然意味着生命的根源以及美的感情根源。日本文化的自然崇拜已经成为日本人把握美和创造美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自然的建筑[M]. 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Mare P.Keane, Haruzd Ohashi. Japanese Garden Design[M]. Tuttle Publishing,2007.

  [2]叶谓渠. 世界文明大系?日本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梅原猛著,卞立强、李力译.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4]源了圆. 岩波讲座?哲学(第五卷)[M]. 岩波书店,1985.

  [5]桑田忠亲. 茶道的历史[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晏榕译.菊花与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1.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日本文化毕业论文

3.日本文化毕业论文免费下载

4.日本文化方面毕业论文免费参考

5.日本文化学术论文

    301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