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理论>

函授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发表(2)

秋梅分享

  函授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发表篇2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一般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时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首先,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硬件组成等内容进行介绍;其次,介绍TCP/IP 协议、OSI 七层模型、各种网络的功能;最后,介绍一下网络的应用与网络安全的防范等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看起来已经把计算机网络知识全部传授给了学生,但实际上,学生只是学会了如何上网,至于如何管理和维护一个网络仍无从下手。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课程要求教学任务规范,按实践课程设计学习过程。教学场所融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

  因此,为了让学生接受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全部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多数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具体包括:(1)师生通过实施一个“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2)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分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3)工作一定要主动,学习过程将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这方法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部过程。

  二、怎样进行项目化教学

  (一)创建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

  项目课程要求教学规范,要保证按实践课程设计学习过程,在实践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并最终落实到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教师的组织方式变为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教学场所融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

  (二)项目教学法的设计

  1.操作示范。

  围绕目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转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教师示范解决项目的过程。

  2.情景设置。

  创设学生当前所学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

  3.确定项目。

  小组成员通过社会调查,研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具体的项目。

  4.独立探索。

  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消化理解,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

  5.协作学习。

  开展小组讨论交流,组员分工协作,合作完成项目。

  (三)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环节

  1.项目精选;2.目标确定;3.情景设置;4.小组分配;5.项目实施;6.效果评价。

  三、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

  项目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以网络课程为例,根据其课程特点,结合实际综合布线系统项目建设流程来确立综合布线技术知识体系结构,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使各个知识模块涵盖学生应掌握的系统知识,再通过项目教学法来体现这些知识模块的实际应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探索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强化。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操作教学环节

  1.准备。

  在此阶段首先应确定课题和明确教学目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选择劳动工具与材料,并唤起学生兴趣。

  2.示范。

  由实践指导教师慢慢地演示操作步骤,同时阐明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指出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强调重点,提示劳动安全。

  3.仿做。

  学生按工作步骤操作,指导教师在一旁作解释,巡视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同时给予帮助。

  4.应用。

  由教师给出巩固提高任务,学生独自解决问题,要求不仅要正确,而且要能较快较熟练地解决问题。老师边指导边纠正错误,通过与学生谈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出成绩。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职业(岗位)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包括守时、准时及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行为规范的训练,与人合作、协调、交往的能力,独立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实施过程

  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网络工程整体概况进行介绍,让学生熟悉网络工程的概念以及网络建设过程、项目管理及团队等知识。这个阶段为了让学生熟悉网络方案的设计以及进行对三个项目的设计,首先从身边的网络开始熟悉网络方案的设计过程。以校园机房建设为例,进行机房建设方案的设计,要求每组独立完成。第二部分是网络需求分析阶段。该阶段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及查找资料充分了解用户业务对网络功能的需求。同时了解用户对网络及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对用户现有网络环境进行分析。分析用户未来发展状况等因素。

  了解用户建网过程中的相关约束条件等。第三部分是逻辑设计阶段。该阶段通过前一阶段需求分析得到的数据给出网络设计的总体设计方案。其次是对网络具体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第四部分是系统集成阶段。实训仪器应与工程一线使用设备、工具、机具相一致。计算机网络模拟工程现场教学环境引进了非常先进的FLUCK 测试设备(DTS1200)、光纤熔接机、各种机柜配线架、LIU、交换机、室外光纤、6 类、5 类UTP、大对数电缆、各种常用工具机具及模块、水晶头、管线桥架。训练项目要真正体现与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安装、调试、测试验收相统一。

  实训过程中,由学生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包括设计总说明、主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各楼层弱电平面工程图及管线预埋;根据施工、管线图纸,运用工具对楼层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安装,某一条水平链路管线敷设,某一个工作区安装,运用FLUCK 测试设备测试某一条安装好的线路,做好验收文件记录。训练项目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体现专业领域的先进性,让学生能适应目前就业要求。第五部分是收尾阶段。对网络进行测试。

  四、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在专业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打破“三段式”、“学科式”的课程体系,根据对工作任务的分解,构建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加强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的合作,形成项目课程开发团队。

  (三)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校内实训设施、设备应有足够的工位,满足所有实训项目的正常开展。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每两年必须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不得少于两个月,了解企业对学校教学的要求。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工作项目为参照点设置整个课程体系,要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任务为参照点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并通过所获得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项目教学法并不能取代其它教学法,但却可以与其他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焦泽昌,李艳.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2003

  [2] 胡金良,张庆彬.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3487970